第276章 必遭天譴

頭髮須白的魏國公徐達站在巍峨莊嚴的午門城樓上,眺望着乾清宮,臉上毫無一絲歡容。

洪武三十一年的徐達和帝王一樣已經垂垂老矣,今年已經六十六歲了,隱居家中長達十三年。

這十三年來,看盡朝堂文武大臣起起落落,世間繁華滄桑生生死死的徐達早已頓悟世情,他本就是超卓之人,看破除非是推翻當年一手輔佐建立起來的朱家天下,不然子孫後代永遠都得爲人臣子。根本沒有必要爲了朱允炆還是朱棣誰做皇帝而白費心機,因爲最終結局都是一樣的。

人活着是爲了名聲,徐達不會爲了報復朱元璋而令一世英名毀於一旦,朱元璋做皇帝註定譭譽參半,與之相比徐達沒有遺憾。

他不得不承認朱元璋的做法沒有錯,即使大肆殺戮功臣,其目的除了保證朱家江山永固外,也是爲了保證天下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唯一的嫡長孫和族侄孫因爭風吃醋而慘死,其死因令人難以啓齒。就算此事與徐灝有關又如何?下面人已經承認徐景欽明知堂兄弟徐濟先看上了楚憐兒,還是執意非要強行侮辱人家,沒有人教唆他去做,可以說是自取其辱。

而長子死心塌地要做忠臣,借駙馬梅殷之手殺了堂侄徐耀祖,不管如何徐家骨肉相殘都令徐達爲之痛心疾首,覺得愧對嫂子。如今長子徐輝祖擁立了皇太孫即將繼承皇位,將來肯定會主動請纓要和親姐夫沙場相見,又得親族相殘,何其可悲?一想到此徐達就爲之心灰意冷。

徐灝是不是來自後世已經不重要了,是不是徐家子孫也不重要,重要的此子並非是利益薰心之輩,他是站在後世人的角度上應對世事,有着遠超大明的胸襟見識。有着不同凡俗的爲人見解。徐達不想再次親手毀了上天賜予的難得機會,他想要親自和徐灝見面詳談。

四子徐增壽和徐灝一樣選擇長期與燕王府暗通款曲,此次徐灝之所以順利帶走了朱高熾兄弟倆,就是因他暗中護着的緣故。

長子站在朱允炆這一方,三子事事中立低調做人,四子站在朱棣那一方,徐達終於笑了。

“陛下!老臣終於等到了這一天,你再也不能困住於我,魚遊大海,老夫這就要去雲遊江湖了。而你卻要先躺在冰冷冷的皇陵裡。現在臣還不能追隨你於九泉之下,得等親眼看到朱棣進京的那一天,或者是看到朱允炆順利削藩,因爲我和你一樣都放心不下兒女後代。”

喃喃說完後徐達萬事皆空,含笑欣然轉身,對着身後站着的大和尚笑道:“道衍,咱們去吧。”

失蹤多日的道衍和尚尊敬的雙手合什:“善哉!從今後徐施主法號永樂。”

“永樂?”徐達頓時啞然失笑,“永樂就永樂吧!不過老夫不做和尚,當年和武當三豐道長有過一面之緣。就做道士好了。走,你陪老夫去一趟北方,十三年沒有出過遠門,骨頭都癢了。”

道衍和尚微笑道:“天下僧道是一家。永樂道長請。”

當下徐達在姚廣孝的護持下,混跡於一隊行腳天下的雲遊僧道隊伍中,第二天一早離開京城不知所蹤。

沒過多久,孤身而回一身狼狽的徐輝祖大怒之下質問當時負責保護父親的四弟徐增壽。而徐增壽心知肚明父親去了北平,裝作很無辜的模樣表示親爹轉眼之間就在午門上飛昇了,氣的徐輝祖破口大罵。

當晚徐輝祖沉吟良久。把自己親自追殺朱高熾兄弟並失敗一事如實稟報給了朱允炆,派去收斂屍體的宮人回報千真萬確,這令朱允炆深受感動,拉着臣子的手連說將軍你受驚了,從此視徐輝祖爲忠臣。

徐輝祖趕緊趁機跪在地上哭道:“殿下,臣老父親回家後即駕鶴西去了。”

朱允炆大驚道:“國公老大人竟然去了?哎呀,原本孤還想讓老大人主持大局,可惜可惜!國失棟樑也,你快回去操辦老大人的喪事,孤今晚要侍奉陛下不克分身,明日一早當親往府上吊唁。”

“多謝殿下。”鬆了口氣的徐輝祖心道總算是瞞天過海了,以皇太孫忠厚爲人絕對不會打開棺槨查驗真假,當即返回家去。

遠遠就聽見整條街裡裡外外哭聲震天,穿着孝衣的王氏帶着媳婦們堵在大門口,後面放着三具棺材,一羣女人破口大罵本家殘害手足兄弟,而門裡面一樣哭聲陣陣,徐輝祖身邊二十多位家將死了,留下一堆孤兒寡母能不哭嘛?總之徐族今晚亂成一團。

“快從後門進府。”徐輝祖頭疼的趕忙吩咐轎伕,不對呀!心說徐汶跑了沒被抓到,“另一個棺材裡是誰的屍身?”

有知情的親隨說道:“是徐濟一位小妾,聽聞丈夫死了後就吞金自盡了。”

“死了就死了。”徐輝祖冷哼一聲,想起自己慘死的獨子就恨得牙癢癢,回到內宅強忍悲痛把兩個弟弟找來,兄弟三人商議完事後分頭行事,瞞着家裡所有人謊稱徐達壽終正寢,尋了一具老人屍體放在了上好棺木裡,等明天朱允炆前來祭拜。

國公的墓園得修上了一年半載,到時對外宣稱棺木需供奉家廟三年,等什麼時候把老父親尋回來了,老了後在偷偷安葬吧。

此外還有徐景欽和一衆家將的喪事要操辦,忙裡忙外家財耗掉了無數。外面王氏整整鬧到了次日凌晨,原來徐耀祖是以罪臣的身份死的,是以全家人被官兵趕出了府邸,徐濟還是通緝犯呢。

這深更半夜的暫時無家可歸,有氣無處撒自然不能讓本家好過了,門外的石獅子被拉了屎尿,府門前到處都是穢物,徐輝祖夫婦等人暗自氣惱也沒轍,怎麼說都是一家人,乾脆眼不見心不煩,悄悄打開後門接待親朋故舊。

所幸當時梅殷高擡貴手,朱允炆事後忙碌也沒有追究。一等早上城門打開,王氏和王玄清哭哭啼啼的返回蕭家村居住。

臨安公主和徐翠桃接濟了不少銀錢,倒也算是風光大葬,徐汶第三天偷偷跑回了家躲藏,整日裡借酒澆愁,就等着朱允炆登基之後大赦天下了。

可經此一事長房樹倒猢猻散,算是徹底落敗下來,徐濟的多位小妾紛紛吵着要改嫁,王氏就讓王玄清做主,成了寡婦的王玄清很乾脆的就讓她們離開徐家。眼見家裡窮了下來,又遣散了大批下人。

乾清宮內,朱元璋得知徐達竟然先一步去了,沉默了良久,氣息微弱的道:“召梅殷來。”

朱允炆揮手讓候在殿外的駙馬梅殷近前,齊泰和黃子澄對視一眼也跟了進去,方孝孺想了想也走了進去,躺在榻上的朱元璋沒有理會,算是默認了他三人顧命大臣的身份。命翁妃李淑妃把寫好的誓書遺詔遞交到梅殷手裡。

朱元璋緩緩說道:“你老成忠信,可託之幼主。現朕封你爲榮國公,總兵官,日後若有敢違天者。當討之!”

梅殷含着淚連連叩首,朱允炆眼眶立時紅了,羞愧難當的伏地大哭道:“孩兒不孝,孩兒有罪。”

朱元璋掙扎着用手肘支撐擡起身體。怒道:“哭什麼!大丈夫就要敢作敢當,拿得起放得下,何況你乃朕的皇太孫。乃是天下表率。徐達梅殷齊黃等臣子齊心協力替你分憂,可見你早就深孚衆望,何罪之有?朕也沒有選錯人,切記你幾位王叔都乃朱家屏障,沒有謀逆之舉就絕對不可自毀長城。”

“是,孩兒遵旨。”朱允炆哭泣着死命磕頭。

“該回家了。”重新躺下的朱元璋一聲長嘆,目光遊離的伸手指着兩位妃子,“張美人和朕的寶慶呢?昨晚還在這兒來着。”

朱允炆不敢隱瞞,哽咽着道:“張娘娘帶着寶慶和李公公都被徐灝偷偷接出宮去了。”

朱元璋先是一愣,隨即哈哈大笑,笑聲中有着說不出的欣慰:“朕到底沒有看錯徐灝,此子有情有義你等當多學他,只可惜終不爲允炆所用。”

梅殷沉聲道:“徐灝私自拐帶嬪妃出宮,罪當處斬。”

朱元璋笑着說道:“朕曾給過他一道聖旨,是不忍寶慶小小年紀沒了親孃,故此命他待朕死後,宣旨免去張美人殉葬,這孩子竟把他乾孃接走了,朕恕他無罪。此外凡殉葬宮人,父兄皆得升官,輩輩世襲。”

齊泰和黃子澄當下彼此面面相覷,都心說徐灝真乃帝王心腹也,得虧了從前沒有得罪過他。

張美人和公主跑了沒人會關心,再說除了北平還能去哪?朱允炆大聲說道:“孩兒定當完成陛下遺願。”

這一晚朱元璋情緒幾番大起大落,很快油盡燈枯虛弱到了無法開口說話的程度,嚥氣之前也沒忘了遙指着年輕貌美的兩位嬪妃。朱允炆忙會意說道:“來人,賜她們七尺白綾。”

盡心盡力服侍帝王一場,臨了也免不了一死,翁妃慘笑着雙手接過宦官手裡的白綾,對着大哭的李淑妃說道:“無需哭,與其活在這暗無天日的皇宮裡,不然拼死給親族掙下一份家業。”

李淑妃今年剛滿二十歲,正是女人一生中最好的如花歲月,怎能想死呢?擡手使勁摸了下止不住的淚水,滿心絕望的怒視着將死的皇帝和朱允炆等人,心裡深深嘆息沒有和張美人一起逃走,此刻悔之已晚。又死死盯着素有名士之稱的方孝孺,就見對方面無表情,咬牙說道:“今日爾等坐視殺害我等可憐女子而不顧,早晚必遭天譴,待他日遭人屠戮時,一樣無人肯爲你等求情。”

黃子澄和方孝孺只聽得頭皮發麻,齊泰怒道:“愣着什麼,快送兩位娘娘上路。”(……)

第135章 明朝花美男第691章 北青蘿一路走好第265章 秦淮花魁第95章 考試第1213章 留仙院第860章 新軍人第1262章 崴了腳第932章 妙手聖醫第128章 郊遊第291章 公心私心第452章 一世長安第331章 激戰白河溝第543章 煞氣第1132章 隨風而逝第1257章 壽星公第638章 太監第483章 秋鐵黃花酒第32章 虎頭蛇尾第377章 洪熙變法第1014章 爲義犧牲第860章 新軍人第398章 新家第627章 同道中人第401章 櫻桃嘴第713章 族會第1145章 失寵第255章 又見百合第1261章 雙蘭第893章 玉笑珠香第35章 隱居第1061章 一粟園第992章 美夢第435章 底線第1212章 報應第569章 茄鯗第594章 柔仙第775章 祝心想事成第951章 不孝之子第618章 大丫頭了第365章 新的時代第795章 有水流時第1186章 吃蟹猜謎第178章 落魄書生有人愛第78章 鐵漢第663章 數不清第362章 土雞瓦狗第348章 返家第806章 王八官第207章 陪嫁第213章 徐灝的錦衣衛第1248章 姐妹衷腸第339章 山頭主義第123章 蝶戀花第125章 節操爲何物?第1277章 內差第1178章 討錢第771章 大花娘第690章 傳家寶第1202章 遊河第1133章 都是她害的第489章 祖孫第283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393章 外室第624章 摘花女第533章 小心着涼第691章 如意第1045章 當家主母是怎麼煉成的第149章 在劫難逃第1093章 針尖麥芒第587章 閒話第1226章 一走了之第760章 戒嚴第1051章 不交白卷而已第239章 二姐出嫁第1221章 商量第538章 也是第915章 阿金庫爾第352章 危機降臨第6章 夜宴第260章 危機來臨第661章 結束第314章 踹營第355章 起步第552章 燈節第297章 冤家路窄第717章 宰客第1293章 不做虧心事第491章 報復第159章 君子一諾,生死無悔第1247章 離別在即第1094章 狼狽而歸第1214章 果然是騙子第929章 嫦娥應悔偷靈藥第1147章 徐珵和祝顥第651章 謠言第649章 新宅第181章 分道揚鑣第208章 騷年,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第736章 得意事第1001章 又見沉河
第135章 明朝花美男第691章 北青蘿一路走好第265章 秦淮花魁第95章 考試第1213章 留仙院第860章 新軍人第1262章 崴了腳第932章 妙手聖醫第128章 郊遊第291章 公心私心第452章 一世長安第331章 激戰白河溝第543章 煞氣第1132章 隨風而逝第1257章 壽星公第638章 太監第483章 秋鐵黃花酒第32章 虎頭蛇尾第377章 洪熙變法第1014章 爲義犧牲第860章 新軍人第398章 新家第627章 同道中人第401章 櫻桃嘴第713章 族會第1145章 失寵第255章 又見百合第1261章 雙蘭第893章 玉笑珠香第35章 隱居第1061章 一粟園第992章 美夢第435章 底線第1212章 報應第569章 茄鯗第594章 柔仙第775章 祝心想事成第951章 不孝之子第618章 大丫頭了第365章 新的時代第795章 有水流時第1186章 吃蟹猜謎第178章 落魄書生有人愛第78章 鐵漢第663章 數不清第362章 土雞瓦狗第348章 返家第806章 王八官第207章 陪嫁第213章 徐灝的錦衣衛第1248章 姐妹衷腸第339章 山頭主義第123章 蝶戀花第125章 節操爲何物?第1277章 內差第1178章 討錢第771章 大花娘第690章 傳家寶第1202章 遊河第1133章 都是她害的第489章 祖孫第283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393章 外室第624章 摘花女第533章 小心着涼第691章 如意第1045章 當家主母是怎麼煉成的第149章 在劫難逃第1093章 針尖麥芒第587章 閒話第1226章 一走了之第760章 戒嚴第1051章 不交白卷而已第239章 二姐出嫁第1221章 商量第538章 也是第915章 阿金庫爾第352章 危機降臨第6章 夜宴第260章 危機來臨第661章 結束第314章 踹營第355章 起步第552章 燈節第297章 冤家路窄第717章 宰客第1293章 不做虧心事第491章 報復第159章 君子一諾,生死無悔第1247章 離別在即第1094章 狼狽而歸第1214章 果然是騙子第929章 嫦娥應悔偷靈藥第1147章 徐珵和祝顥第651章 謠言第649章 新宅第181章 分道揚鑣第208章 騷年,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第736章 得意事第1001章 又見沉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