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並不孤單

陸雯在其有生之年爲人類文明所做的貢獻,絕對不僅僅是在科學研究領域。

在離開科研工作崗位之後,陸雯致力於從事“宇宙社會學”的研究工作,幾乎一下子從一個物理學家變成了社會學家。讓她做這些事的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深空2”號飛船光速實驗時的重大發現。

當然,關於這次實驗,在人類歷史上早就不是秘密了。

“宇宙彩虹”號在二零五七年一月二十八日載着“深空2”號飛船升空,兩天後,飛船與軌道飛行器脫離,並且在二月二十三日到達火星軌道,在當天開始加速,並且在北京時間二十四日凌晨四點釋放出了重力場‘波’動探測器,在五分鐘後達到光速,而探測器收集到的數據在十二分鐘後傳回地球。

這些數據,直接改變了人類的命運。

當然,最先改變的是陸雯等科學家,緊接着影響了牧浩洋等軍事家,以及以黃瀚林爲首的中國國家領導人。

這些數據中,最關鍵的部分就是:正在進行光速飛行的不止一個物體!

可以說,探測器的設計非常成功,工作也很正常。

在釋放出重力場‘波’動探測器後,“宇宙2”號飛船平緩加速,在五分鐘內與重力場‘波’動探測器的距離達到了大約一百萬公里,隨後達到光速。可是,重力場‘波’動探測器的實際探測距離遠不止一百萬公里。事實上,在設計的時候,連陸雯等科學家都不清楚,重力場‘波’動探測器的實際探測距離有多遠。只是,這次測試得到了一個較爲準確的答案,即其探測距離超過了五千億公里,因爲當時探測器還發現了另外一個以光速飛行的物體,而這個物體在五千億公里之外的木星軌道上!

毫無疑問,這絕對不是人類的航天器。

拿到結果後,陸雯立即下令封鎖消息,並且讓所有接觸到了這些數據,不管是否明白其中含義的人員全部軟禁起來,禁止與外界進行通信聯絡,甚至禁止與他人‘交’談,連看管人員也得兩人一組,相互監督。

緊接着,陸雯就給牧浩洋打了一個電話,讓他直接去元首府。

四個小時後,陸雯把這個足以改變人類命運的重大發現‘交’到了黃瀚林手上,在場的還有牧浩洋與杜小蕾。

這個發現已經證明,人類在宇宙中並不孤單,而且外星文明已經到達太陽系。

更重要的是,沒有人能夠知道,這些外星文明是懷有好意,還是懷有敵意,也沒人敢貿然做出決定。

事實上,首先取得這個發現的是陸雯,而是美國科學家。

當時,牧浩洋手裡有一些由馬明濤從美國帶回來的絕密資料,其中有幾份就與美國在一百年前發現外星文明有關。

此外,早在二零五六年初,軍事情報局也在俄羅斯發現了類似的絕密資料。

美俄的絕密資料中,有一個相似點,即首次與外星文明接觸的時間是在二十世紀五零年代,即人類第一次把人造衛星送出大氣層之後。只是,俄羅斯是非直接接觸,主要是在地面觀測到了不明飛行物體。

也就是說,美國是直接接觸。

第一次直接接觸在一九六二年二月二十日,也就是美國的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進入繞地軌道那一天,美國的首位宇航員格林親眼目睹了一艘外形像碟子的飛船靠近他乘坐的“友誼7”號太空艙,並且用一束藍‘色’光線掃描了太空艙,在伴隨飛行大約十五分鐘之後,那艘飛船才自行離開。

第二次直接接觸在一九六九年七月二十日,也就是“阿‘波’羅11”號飛船的指令長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的那一刻。根據美國的絕密資料中記載,阿姆斯特朗看到了一個人型生物出現在登月艙附近,而且用某種特殊儀器掃描了登月艙與宇航員,隨後被一道光束吸入了一艘巨大的宇宙飛船之中,而且這艘宇宙飛船也是碟型。因爲之前已經有了接觸,所以美國宇航局準備了兩套方案,而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宣讀的是第二套方案,即月球屬於全人類,而不是屬於美國。至於第一套方案,自然是在月球上宣揚美國的主權,本着先發現、先到達的原則把月球劃爲美國領土。

嚴格說來,這兩次都是非直接接觸。

直到一九八六年一月二十九日,也就是“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爆炸的第二天,纔出現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直接接觸。根據美國的絕密資料,“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在升空時爆炸就與外星文明有關,因爲當時航天飛機執行的不是普通任務,而是準備把一具探測器送往月球背面。

美國這麼做,主要是在沒有公佈的“阿‘波’羅18”號計劃中,那艘在官方資料中從不存在的飛船在飛往月球背面的途中與基地失去聯繫,因此美國人懷疑,在月球背面,存在外星文明基地。

爲此,美國準備一探究竟。

結果,“挑戰者”號航天飛機成了犧牲品。

也就在第二天,一艘碟型飛船在美國內華達州的沙漠你墜毀,隨後這艘飛船就被送往一座秘密軍事基地。

後來,美國科研人員在飛船裡找到了一具外星人遺體。

非常可惜的是,在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的時候,絕望的美軍炸燬了這座藏在內華達州沙漠裡的秘密軍事基地,而且使用的是髒彈。中國軍方當時得到的消息是,美軍在該地秘密研製核武器。

當然,這些絕密資料的可信度肯定是個問題。

暫且認爲是可信的,那也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即在人類進入太空後,外星文明曾經‘花’了很長一段時間來觀察、以及深入瞭解人類文明,並且確定人類文明還處於‘蒙’昧階段,沒有什麼威脅。

事實上,這也說明了,爲什麼在隨後七十年裡再也沒有發生過直接接觸。

現在,陸雯提供的證據已經表明,確實有外星文明在太陽系裡活動,而且已經出現在了木星軌道上。不管外星文明去木星上幹上,離地球已經非常近了,而且肯定知道地球上已經出現了智慧生物。

問題就是,該繼續隱藏自己,還是主動與外星文明接觸?

所幸的是,四個人中,沒有一個認爲應該主動與外星文明接近,都認爲應該繼續保持低姿態。

這也很好理解,四個人中有兩個政治家、一個軍事家,即便陸雯是科學家,也是一個現實主義者。也就是說,四個人都是現實主義者,而宇宙文明的最基本法則,就是隻有現實主義者才能生存下來。

當然,這次簡短的會議,改變了整個人類文明的進程。

可以說,正是這個發現,讓中國開始一步一步的推進全球共同化,致力於建設一個全球政fǔ。

必須承認,人類文明必須統一起來,不然後果難料。

問題是,當時爲什麼沒有公佈相關消息?

顯然,這是一個非常膚淺的問題。

以當時的情況,有太多太多的理由,讓四個人覺得公佈消息只是自取滅亡,不會帶來任何正面回報。

牧浩洋去世一百年之後,與他有關的絕密資料解禁,其中就有與這次會議有關的文件。

當時,最反對公開消息的就是牧浩洋。爲此,牧浩洋提出了三點理由。一是,發現外星文明,必定會對人類文明造成巨大沖擊,導致社會動‘亂’,甚至會引發各種與外星文明有關的思‘潮’,使得戰後的世界局勢更加‘混’‘亂’,甚至將不可避免的引發大規模戰‘亂’。二是,在不知道外星文明是敵是友的情況下,不應該讓民衆參與進來,更不應該製造恐慌,因爲絕大部分民衆肯定會感到恐慌。三是,即便公佈了消息,也不可能促進人類文明統一,反而會導致人類文明分裂,因爲在對待外星文明的態度上,並非所有人的觀點都一樣,而這些差異必然使得人類文明四分五裂。

所幸的是,黃瀚林與杜小蕾持同樣的觀點。

在政治家看來,發現外星文明的重大意義,不亞於一場全面戰爭,而是否公佈消息屬於宣傳範疇。

當時,陸雯同樣反對公佈消息。

她的理由比較直接,也比較科學,即人類文明依然十分弱小,所掌握的科學技術不足以與任何一個能夠到達太陽系進行探險、或者是探測活動的外星文明相比,因此在與外星文明的‘交’往中,人類文明處於極爲不利的地位。只有在確定了外星文明的‘性’質之後,才應該決定是否公開這個重大發現。

正是四個人的共同決定,讓這條重大消息足足隱藏了一百多年。

也許,對除他們之外的其他所有人來說,這都是不公平的,因爲在這一百多年裡,人類文明的命運掌握在極少數人的手裡,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這些人的任何一個錯誤決定都有可能導致人類文明徹底滅亡。

所幸的是,這個決定讓人類文明安全渡過了最危險的一百多年。

從後來發生的事情來看,如果當時公佈了消息,也許在五十年之後,人類文明、乃至太陽系將徹底消失。

事實上,也正是這個發現,讓陸雯認識到,研究文明間的關係具有更加重大的意義。

第1章 千錘百煉第10章 迎難而上第123章 歐洲聯邦第102章 海上屠場第82章 擔憂第15章 宣戰第82章 戰火再起第116章 幸運之神第102章 海上屠場第119章 技術就是力量第124章 戰略轉向第96章 部署到位第20章 別無選擇第177章 大兵壓境第54章 準備反擊第84章 青出於藍第138章 運氣因素第231章 被迫停戰第5章 最終辯論第135章 推心置腹第180章 圍點打援第213章 韓軍突圍第35章 奔赴前線第73章 餘波第71章 以進爲退第83章 空中遭遇第2章 完美主義者第26章 高興得太早第189章 一錘定音第34章 空軍出擊第52章 預料成真第71章 以進爲退第101章 潛艇的盛宴第213章 作戰計劃第210章 甕中之鱉第113章 潛艇禁區第196章 以談備戰第175章 三板斧第42章 第三條航線第40章 奮起直追第20章 逼婚第50章 關鍵技術第178章 進攻心切第14章 合作與矛盾第20章 保持沉默第37章 遠洋護衛第162章 彈雨第216章 遲來的醒悟第45章 深海猛龍第49章 首輪空戰第120章 多面手第2章 鬥爭第116章 敗不餒第36章 急轉直下第119章 無心戀戰第67章 外行看熱鬧第47章 前哨第61章 戰略打擊第5章 是戰是和第32章 大夢初醒第128章 歐洲聯邦第111章 一擊得手第17章 遠景第45章 無用之舉第182章 最後的掙扎第163章 第一站第237章 攻堅戰第52章 突擊開始第13章 狙殺第24章 重大發現第115章 超級運輸機第43章 根源第93章 最後的攻擊第55章 最後的堅持第37章 再接再厲第2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48章 反潛戰第22章 誰輸誰贏第45章 無用之舉第48章 反潛戰第11章 打擊利器第94章 再戰印度洋第48章 反潛戰第39章 積極備戰第73章 外交戰果第22章 橫掃全球第21章 突如其來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294章 經濟動物第242章 第一宇宙條約第236章 消耗戰第85章 突擊開始第93章 兩頭作戰第97章 針鋒相對第197章 無果而終第118章 壯士斷臂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28章 出人意料第20章 剋制
第1章 千錘百煉第10章 迎難而上第123章 歐洲聯邦第102章 海上屠場第82章 擔憂第15章 宣戰第82章 戰火再起第116章 幸運之神第102章 海上屠場第119章 技術就是力量第124章 戰略轉向第96章 部署到位第20章 別無選擇第177章 大兵壓境第54章 準備反擊第84章 青出於藍第138章 運氣因素第231章 被迫停戰第5章 最終辯論第135章 推心置腹第180章 圍點打援第213章 韓軍突圍第35章 奔赴前線第73章 餘波第71章 以進爲退第83章 空中遭遇第2章 完美主義者第26章 高興得太早第189章 一錘定音第34章 空軍出擊第52章 預料成真第71章 以進爲退第101章 潛艇的盛宴第213章 作戰計劃第210章 甕中之鱉第113章 潛艇禁區第196章 以談備戰第175章 三板斧第42章 第三條航線第40章 奮起直追第20章 逼婚第50章 關鍵技術第178章 進攻心切第14章 合作與矛盾第20章 保持沉默第37章 遠洋護衛第162章 彈雨第216章 遲來的醒悟第45章 深海猛龍第49章 首輪空戰第120章 多面手第2章 鬥爭第116章 敗不餒第36章 急轉直下第119章 無心戀戰第67章 外行看熱鬧第47章 前哨第61章 戰略打擊第5章 是戰是和第32章 大夢初醒第128章 歐洲聯邦第111章 一擊得手第17章 遠景第45章 無用之舉第182章 最後的掙扎第163章 第一站第237章 攻堅戰第52章 突擊開始第13章 狙殺第24章 重大發現第115章 超級運輸機第43章 根源第93章 最後的攻擊第55章 最後的堅持第37章 再接再厲第2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48章 反潛戰第22章 誰輸誰贏第45章 無用之舉第48章 反潛戰第11章 打擊利器第94章 再戰印度洋第48章 反潛戰第39章 積極備戰第73章 外交戰果第22章 橫掃全球第21章 突如其來第35章 癱瘓的左翼第294章 經濟動物第242章 第一宇宙條約第236章 消耗戰第85章 突擊開始第93章 兩頭作戰第97章 針鋒相對第197章 無果而終第118章 壯士斷臂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28章 出人意料第20章 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