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猛然清醒

首先收到聯合艦隊覆滅消息的不是喜田多一郎、也不是小林光一,而是日本空中自衛隊司令今井利村。

聯合艦隊遭到襲擊時,E-3G就在艦隊上方,只是無能爲力。

也許,在所有日本軍人中,只有今井利村把此當成機會,而不是毀滅性打擊。

拿到預警機發來的消息後,今井利村沒有立即轉發給首相,而是找到木村小次郎,爲海上自衛隊司令指了一條光明大道。

小林光一早就說了,如果聯合艦隊遭到襲擊,必須有人承擔責任。

這個人,顯然不是今井利村。

今井利村的目的很簡單:逼死木村小次郎。

這麼做,除了獲得最高指揮權之外,還能給首相一個機會,讓首相能夠向國會與民衆解釋。

只要小林光一足夠聰明,就會把責任推到木村小次郎身上。

死人不會開口,也不會爲自己辯解。只要木村小次郎決定自裁,等於爲首相做出了最大犧牲。

這樣一來,小林光一別無選擇,只能任命今井利村爲最高軍事指揮官。

更重要的是,只要還有一線希望,小林光一就會藉此機會從美國引進更多武器裝備,爲奪取勝利做出最後的努力。

當然,今井利村非常清楚,關鍵在首相身上。

如果小林光一對前途沒有把握,很有可能做出完全相反的事情來,比如以承擔戰敗責任爲名宣佈解散內閣。

爲此,今井利村必須上心,也就必須確保木村小次郎不會做出第二種選擇。

給木村小次郎做了“思想工作”之後,今井利村親自把海上自衛隊司令的佩槍放在了木村小次郎面前,然後轉身離去。

讓他沒想到的是,木村小次郎沒有用槍,而是用了一把拆紙刀。

十五分鐘之後,今井利村與警衛回到海上自衛隊司令辦公室的時候,木村小次郎已經倒在血泊之中。

大概是拆紙刀不夠鋒利,木村小次郎的肚皮只上只有一個血窟窿。

致命傷口在脖子上,頸部動脈被割斷,鮮血流了一地,木村小次郎也成功實現了最後的價值。

直到這個時候,今井利村才發出消息。

爲了做得更像樣一點,今井利村分兩次發送了兩條消息。

爲了讓小林光一做出更有利的選擇,今井利村還同時把消息發給了喜田多一郎,希望防衛大臣能夠起到一點作用。

必須承認,今井利村算計得非常精確。

只是,他忽略了一個問題,防衛大臣不是軍人,而是一個優柔寡斷、甚至有點怯懦的政客。

收到木村小次郎自裁謝罪的消息後,小林光一確實如同今井利村預料的那樣,改變了最初的想法。不管怎麼說,木村小次郎用死來承擔了所有責任,讓首相獲得了向國會與民衆解釋的機會。更重要的是,木村小次郎之死,必然激發軍隊與國民的鬥志,讓更多的人支持內閣的戰爭行爲。

當然,小林光一保持着一慣的理智與清醒。

在考慮是否繼續打下去的時候,小林光一最關注的不是軍隊士氣、以及國內民衆與利益集團的態度,而是有沒有打下去的資本。

說得簡單一點,此時美國的態度至關重要。

沒有美國的支持,日本絕對打不贏這場戰爭,堅持下去只會輸得更加悲慘。

正是如此,小林光一首先聯繫了正在飛往華盛頓的喜田多一郎。因爲喜田多一郎已經跟錢德勒接觸了兩次,還在上次訪美的時候會見過麥克米倫,所以小林光一覺得,他最清楚美國的態度。

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小林光一也最需要喜田多一郎的建議。

要知道,喜田多一郎一直在跟將領唱反調,其過於謹慎的態度,讓他能看到很多被軍方忽略了的問題,給出與軍方完全相反的建議。如果完全聽信軍人的話,小林光一肯定無法掌握大局。

作爲明智的領導人,小林光一知道反對聲音的重要性。

正如小林光一預料的那樣,喜田多一郎並不樂觀。

雖然在提到美國的態度時,喜田多一郎給出了較爲肯定的答覆,即只要日本不願意承認戰敗,美國就會給予力所能及的支持。至於其中的原因,不需要喜田多一郎說明,小林光一也能明白。但是在另外兩個極其重要的問題上,喜田多一郎的態度卻完全相反,即日本能否在這場戰爭中取勝,以及在付出了慘重代價之後,勝利是否能夠給日本帶來應得的利益,而不是爲其他人做嫁衣裳。

顯然,這兩個問題正好切中要害。

小林光一也在這個時候清醒了過來。

從一開始,東海衝突就不是日本想要獲得的戰爭,而是美國一手策劃的結果。小林光一做出參戰決定,更多的是爲了照顧美日同盟,畢竟日本不能失去美國的支持,也就不能在重大國際問題上與美國背道而馳。

這樣的話,即便打贏了,最大受益者也不是日本。

更重要的是,如果打輸了,日本肯定是最大受害者。

這個時候,小林光一考慮到了一個之前從來沒有想過的問題,即美國在導演東海衝突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日本會以慘敗收場?

可以說,這個問題至關重要。

在此之前,小林光一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主要是在第二次朝鮮戰爭後,日本是美國在東北亞、乃至西太平洋地區最重要的盟國,因此美國沒有理由把日本推入深淵,更不可能冒着美日決裂的風險讓日本承受全部戰爭損失。

只是現在看來,小林光一都得承認當初太天真了。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表明日本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戰場上擊敗中國,最大的貢獻就是與中國徹底決裂,成爲美國用來遏制中國的王牌,而且還將在這場戰爭中,幫美國消耗掉大量即將退役的舊式裝備。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日本也會與中國徹底決裂,而且揹負起沉重的戰爭負擔。

由此可見,就算美國沒有看低日本,也早就做好了日本戰敗的準備,並沒指望日本一定能夠取勝。

只是,小林光一必須搞清楚這個問題。

辦法很簡單:讓喜田多一郎在華盛頓主動提出來,即得不到美國全面援助的話,日本將被迫承認戰敗。

具體操作上,只需要在軍火買賣中採取強硬立場。

如果美國做出讓步,按照喜田多一郎提出的要求,廉價出售現有裝備,那麼美國就不會輕易拋棄日本,願意與日本共同承擔戰爭負擔。如果恰恰相反,則表明美國從一開始就不大看好日本,主動挑起事端就是希望日本戰敗。

想好之後,小林光一給了喜田多一郎明確指示。

這個時候,錢德勒也收到了聯合艦隊遭到伏擊的消息,隨後獲得更加確切的消息,至少有三艘中國潛艇襲擊了聯合艦隊,二十二艘日本戰艦被魚雷擊中,半數以上戰艦在半個小時內沉沒,其餘戰艦也很難倖免。

聯合艦隊全軍覆沒只是時間上的問題了。

這個結果,即在錢德勒的預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雖然不大願意承認中國軍隊有如此強大的戰鬥力,但是錢德勒不得不承認,只要合理使用電磁武器,中國軍隊就能牢牢抓住主動權,在空中與海洋戰場上徹底擊敗日本,不給日本半點希望。

只是,這場戰鬥來得太突然了。

更讓錢德勒意外的是,中國當局竟然敢於在幾個小時前誇下海口。

顯然,中國當局對軍事力量有足夠強大的信心,不然不會如此自信。

現在,錢德勒面對的問題是,即便美國提供了全面援助,日本能否取勝?

只是,是否提供全面援助,不由錢德勒做主。

趕在吃早飯的時候,也趕在喜田多一郎到達之前,錢德勒去了白宮,當面向總統陳述戰鬥經過。

因爲同時收到了消息,所以麥克米倫沒有絲毫震驚的樣子。

對於這場戰鬥,作爲純粹政治家的麥克米倫肯定有不同的見解。

“將軍,我們現在要考慮的不是日本能不能打贏這場戰爭,而是日本當局會受到多大影響。”麥克米倫笑了笑,說道,“雖然還沒有跟小林光一通電話,但是我敢斷定,他現在正在考慮如何收場。”

“只要還有一線希望,小林光一就不會放棄。”

“問題是,小林光一眼裡的希望與我們看到的希望並不一樣。”

錢德勒皺起眉頭,沒有跟總統爭辯。

“根據我對小林光一的瞭解,這場戰鬥足以讓他清醒過來,也足以讓他看到一些之前忽略了的東西。”

“什麼?”

“戰爭爆發的原因,以及日本的得失。”

“這……”

“喜田多一郎快到了吧?”

錢德勒愣了一下,隨即點了點頭,說道:“等下我就去機場接他,希望他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將軍,別抱太大的希望。”麥克米倫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如果我沒猜錯,喜田多一郎會藉此機會提出更多的要求,而且態度會非常強硬,比如讓我們無償提供一些現役武器裝備。”

“總統,你的意思是……”

“暫時不要表態,下午帶他過來。”麥克米倫長出口氣,說道,“我們此時的態度至關重要,處理不當的話,很有可能讓小林光一臨陣卻步。”

錢德勒點了點頭,猶豫着還是沒有把他做的特殊安排說出來。

雖然他不太贊同麥克米倫的觀點,但是至少可以肯定,這場戰鬥必然對小林光一產生了巨大影響,美國此時的態度將決定日本首相朝哪個方向上努力。

第186章 拼命的動力第41章 瘋狂準備第79章 海灣第211章 宣傳榜樣第68章 一己之力第121章 高歌猛進第82章 理論突破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213章 作戰計劃第40章 反擊的本錢第131章 掃蕩第60章 集體智慧第71章 以進爲退第61章 動力革命第257章 切入點第32章 匹夫有責第15章 宣戰第101章 導彈攻擊第55章 墳墓第46章 逃命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228章 導火索第2章 利益交換第211章 大包抄第160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51章 再接再厲第15章 虧本買賣第16章 耐心等待第24章 伏擊戰第54章 準備反擊第8章 膽識第101章 潛艇的盛宴第45章 關鍵情報第142章 無關緊要的反擊第72章 炮擊第45章 面面俱到第93章 空中偷襲第173章 振奮軍心第105章 以退爲進第170章 崩潰第85章 地區共同體第30章 全面對抗第72章 傾其所有第222章 錯誤情報第46章 決策點第11章 打擊利器第86章 全力以赴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64章 致命打擊第124章 戰略轉向第52章 大獲全勝第47章 前哨第41章 標杆第27章 山窮水盡第73章 捆綁政策第113章 潛艇禁區第34章 盟友第178章 最後的機會第9章 新冷戰第215章 光復第14章 無聲對抗第41章 瘋狂準備第60章 振作第302章 覺醒第103章 戰場外的問題第1章 極限第132章 攻守兩難第41章 專業化艦隊第171章 大規模投降第117章 負擔得起第179章 空軍的沒落第79章 另闢蹊徑第65章 再次見面第15章 預判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36章 小心過頭第235章 文明之母第56章 窗戶紙第70章 外交戰場第53章 再次攻擊第50章 大無畏第169章 亂戰第91章 勇敢的代價第206章 有勇有謀第61章 意外因素第23章 俄羅斯的野心第61章 猛然醒悟第45章 面面俱到第62章 頭號王牌第39章 機會第258章 金融戰略第29章 力挽狂瀾第231章 是敵是友第63章 不可避免第79章 海灣第86章 戰術偵察第53章 生存競賽第80章 戰術推斷第137章 陰雲密佈第29章 嚴陣以待
第186章 拼命的動力第41章 瘋狂準備第79章 海灣第211章 宣傳榜樣第68章 一己之力第121章 高歌猛進第82章 理論突破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213章 作戰計劃第40章 反擊的本錢第131章 掃蕩第60章 集體智慧第71章 以進爲退第61章 動力革命第257章 切入點第32章 匹夫有責第15章 宣戰第101章 導彈攻擊第55章 墳墓第46章 逃命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228章 導火索第2章 利益交換第211章 大包抄第160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51章 再接再厲第15章 虧本買賣第16章 耐心等待第24章 伏擊戰第54章 準備反擊第8章 膽識第101章 潛艇的盛宴第45章 關鍵情報第142章 無關緊要的反擊第72章 炮擊第45章 面面俱到第93章 空中偷襲第173章 振奮軍心第105章 以退爲進第170章 崩潰第85章 地區共同體第30章 全面對抗第72章 傾其所有第222章 錯誤情報第46章 決策點第11章 打擊利器第86章 全力以赴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64章 致命打擊第124章 戰略轉向第52章 大獲全勝第47章 前哨第41章 標杆第27章 山窮水盡第73章 捆綁政策第113章 潛艇禁區第34章 盟友第178章 最後的機會第9章 新冷戰第215章 光復第14章 無聲對抗第41章 瘋狂準備第60章 振作第302章 覺醒第103章 戰場外的問題第1章 極限第132章 攻守兩難第41章 專業化艦隊第171章 大規模投降第117章 負擔得起第179章 空軍的沒落第79章 另闢蹊徑第65章 再次見面第15章 預判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36章 小心過頭第235章 文明之母第56章 窗戶紙第70章 外交戰場第53章 再次攻擊第50章 大無畏第169章 亂戰第91章 勇敢的代價第206章 有勇有謀第61章 意外因素第23章 俄羅斯的野心第61章 猛然醒悟第45章 面面俱到第62章 頭號王牌第39章 機會第258章 金融戰略第29章 力挽狂瀾第231章 是敵是友第63章 不可避免第79章 海灣第86章 戰術偵察第53章 生存競賽第80章 戰術推斷第137章 陰雲密佈第29章 嚴陣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