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虧本買賣

.西安之行,周渝生沒有多大收穫。

因爲研製戰術空運平臺需要好幾年,所以周渝生只詢問了大概情況,去西飛的設計院進行了實地考察,提出了海軍利用戰術空運平臺開發反潛巡邏機的意向,隨後就與牧浩洋飛往成都。

只是,在這個時候,牧浩洋想到了一個解決戰鬥機與反潛巡邏機的辦法。

到了成都,牧浩洋沒有耽擱多少時間,提出海軍採購新式艦載戰鬥機的意向後,他就乘機返回總參謀部。

牧浩洋想到的解決辦法很簡單:把多用途戰鬥機與戰術空運平臺綁在一起。

去找黃峙博之前,牧浩洋去見了母祁鐵。

牧浩洋沒抱多大希望,因爲聯合辦公室內部也有鬥爭,而且主要就是海軍與空軍之間的矛盾。說得簡單一點,問題就出在航空兵上。母祁鐵背後的空軍希望主導航空兵建設,海航卻想自立門戶。因爲經費有限,所以無法做到面面俱到,要麼分先後、要麼分主次。牧浩洋並不反對聯合開發,只是不能一切都由空軍說了算。道理也很簡單,既然海軍出了錢,就應獲得相應的發言權。

出乎意料的是,母祁鐵一口答應了下來。

兩人達成的初步協議是:海軍投資研製戰術空運平臺,空軍在成飛的中型多用途戰鬥機項目上充分考慮海軍的技術要求。

見到黃峙博,牧浩洋才知道母祁鐵爲什麼答應得這麼爽快了。

八月二十一日,也就是牧浩洋去大連造船廠的第二天,日本首相喜田多一郎對印度進行了正式訪問。

雖然這是正常的外交活動,但是意義非同尋常。

“二部已經獲得消息,喜田多一郎與印度總理克魯沙簽署了一份秘密軍事協議,日本將幫助印度建造一艘航母。”

“日本能夠這樣做嗎?”

“法律上的問題?”黃峙博笑着搖了搖頭,說道,“我們早就收到消息,喜田多一郎正在推動軍事正常化。不出所料,幾個月之後,自衛隊將更名爲國防軍。要想獲得完備的軍事自主權,日本必須修改現有憲法,同時廢除與軍火貿易有關的法律並非難事。以日本的技術實力,幫助印度建造航母沒有任何難度。”

“也就是說,喜田多一郎與克魯沙簽署的只是意向協議。”

“現在是,不過幾個月之後就是正式合同了。”黃峙博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很明顯,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持與鼓勵,喜田多一郎不會給新德里送去這份大禮,甚至沒有必要訪問印度。”

牧浩洋暗自嘆了口氣,他的預測再次變成了現實。

“現在,我們必須考慮兩個方向上的戰略威脅。”黃峙博拿起香菸,點上後,在書桌上敲了兩下。“雖然‘維克拉瑪迪亞’號與‘維克蘭特’號航母均已服役,但是‘維拉特’號最遲都得在二零二四年退役。印度還需要一艘航母,才能維持最低戰備標準。因爲最近十幾年,印度緊跟我們的國防政策,比如‘維拉特’號原定在‘維克蘭特’號服役後退役,卻因爲我們獲得了‘黃帝’號延長了服役期,所以在我們宣佈建造第二艘航母之後,印度很有可能擴充艦隊。”

“建造更多的航母?”

黃峙博點了點頭,說道:“爲了節約成本,很有可能批量建造。”

“以印度的國力,能夠支撐三艘以上的航母嗎?”

“這就是喜田多一郎訪問新德里的重要性。”黃峙博抽了兩口煙,說道,“他給克魯沙送去的最大禮物不是軍火合同,而是更加密切的經貿往來。你回來前,兩人在記者招待會上宣稱,在今後十年之內,兩國間的貿易額將擴大十倍,由現在的一千二百億美元增加到一萬二千億美元以上。”

“這只是開始。”

“對,這只是開始。有了這個開始,印度將逐步取代我們,成爲日本在亞洲地區最大的經貿夥伴。”

“這條路並不好走。”

黃峙博笑了笑,說道:“保守估計,沒有三十年,印度很難實現工業化。但是憑藉龐大的人口基數,印度有資本成爲日本、乃至整個西方世界的下級市場與初級商品產地,從而在國際貿易體系中取代我們。”

“這就意味着,我們將成爲印度的死敵。”

“僅從經濟上看,矛盾還不突出。”黃峙博滅掉菸頭,說道,“昨天晚上,我跟元首等人討論了這件事,元首、文總理與黎副總理都認爲,等到印度發展起來,我們已經不是初級商品生產國了,在經貿領域的主要競爭對手不是印度,而是西方發達國家,我們與印度更具有互補性。”

牧浩洋皺起眉頭,覺得這是一廂情願。

“經濟上的東西,我懂得不多,但是有一點很清楚,我們要麼前進、要麼消亡,沒有第三種可能。”

“至少在短期內,印度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威脅。”

“近幾年,問題不大,可是誰也不能保證幾年之後,印度不會成爲美國的傀儡。”

“我們該怎麼辦?”

“能和解,自然再好不過。如果不能和解,我們就得爲戰爭做準備。”

牧浩洋暗自嘆了口氣,與印度開戰,可不是件小事。

“我已經讓戚凱威着手調整裝備發展規劃,聽說你去找過母祁鐵?”

“對,回來後就去找他談了談。”

“談什麼?”

“裝備上的事情。”牧浩洋嘆了口氣,說道,“大連造船廠讓我們儘快確定新式艦載戰鬥機的性能指標,我跟老周去沈飛、西飛與成飛轉了一圈,覺得還是投資開發中型艦載戰鬥機最爲合適。”

“空軍有一個類似的項目吧?”

“對,第四代中型多用途戰鬥機。”

“需要我出面嗎?”黃峙博非常用心。

“暫時沒有必要,我跟母祁鐵談好了。”

“這麼簡單?”黃峙博有點驚訝,笑着說道,“母祁鐵是一毛不拔的鐵公雞,他會讓海軍搭順風車?”

“對大家都有好處,爲什麼不做呢?”

黃峙博笑着搖了搖頭。

知道黃峙博不會放過這個問題,牧浩洋又說道:“按照我們的約定,海軍投資開發戰術運輸機,空軍則在多用途戰鬥機項目上給予方便。”

“看來,你做了一筆虧本買賣。”

“是嗎?”

“如果我們與印度的關係趨於緊張,戰術運輸機項目就會提前,即便海軍不搞,空軍也會投資。”

牧浩洋笑了笑,沒有答話。

在得知消息後,他就想明白了。

如果對印作戰,而且必須打地面戰爭的話,戰術運輸機具有更大的軍事價值,因爲在喜馬拉雅山附近,沒有幾座可以支持戰略運輸機的大型機場。加上道路交通不暢,大部分物資都需要空運,所以戰術運輸機是主要的投送力量。

保守估計,空軍至少要採購四百架戰術運輸機。

相對而言,海航對反潛巡邏機的尋求最多隻有一百架。

由海軍投資研製戰術運輸機,空軍佔了大便宜,不然母祁鐵也不會答應得那麼爽快。

“既然你們已經說好了,我也不好插手。”黃峙博又點上了一根菸,說道,“調整了裝備發展計劃後,你再去成飛一趟,把戰鬥機的事情確定下來,讓大連造船廠儘快開工。其他的問題,如果需要我出面,隨時來找我。”

“我明天去綿陽。”

“綿陽?”

“解決‘黃帝’號的動力問題。”

黃峙博愣了一下,說道:“決定採用核動力方案?”

牧浩洋點了點頭,說道:“我還沒來得及提交評估報告,但是根據我與侯名耀總工的交流後得出的結論,如果希望‘黃帝’號再服役二十年,而且能夠適應十年之後的戰爭,核動力是唯一選擇。”

“這樣的話,工期要延長多久?”

“關鍵不是工期,而是核反應堆能否及時研製成功。”

“確實如此,核反應堆搞不出來,一切都是白搭。”黃峙博點了點頭,說道,“我幫你安排飛機,晚上就過去。我會跟九所打電話,讓他們派人去機場接你。談好了就回來,這邊還有很多事。”

“行,我馬上去機場。”

“不帶行李?”

“只談一些基本問題,具體事務還得交給技術軍官負責,呆不了多久,說不定明天就趕回來了。”

黃峙博沒再多說,拿起電話,吩咐秘書爲牧浩洋準備一架要員專機。

在牧浩洋趕往機場的時候,黃峙博又給九所負責人打了電話。

作爲國內唯一的、也是最專業的核能研究機構,綿陽九所搞核武器出身,直到改革開放之後才涉足核動力領域。

雖然起步比較低,但是九所卻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原因只有一個:在覈動力領域,九所沒有依賴外來技術,完全自主研發。

雖然在最初的二十幾年裡,九所沒有取得多少研究成果,在技術上根本比不上西方發達國家的能源巨頭,但是在完成了技術積累之後,九所厚積薄發,在二零一一年研製出了具有全球領先水平的第四代快堆。

正是如此,中國躋身核能強國之列。

因爲九所擁有開發核反應堆的全套基礎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所以與軍方的關係非常密切。

下一代核潛艇與大型航母的動力系統,就由九所負責開發。。.。

第45章 突然遭遇第35章 聲東擊西第149章 放棄第226章 進攻受阻第28章 一觸即發第48章 關鍵戰報第52章 預料成真第170章 崩潰第199章 等不起第56章 家宴第45章 關鍵情報第14章 拉力賽第46章 預料之外第117章 負擔得起第31章 政治變更第49章 最佳選擇第139章 艦隊示威第116章 天空霸主第35章 奔赴前線第198章 追趕第266章 門檻第37章 打來的和平第108章 關鍵所在第99章 妥協第164章 地面第一戰第17章 新的選擇第47章 第一槍第88章 奢望第32章 拼光拼盡第30章 小事化大第56章 創新之舉第115章 獨斷專行第27章 戰略目的第167章 預見性第51章 再接再厲第9章 臨時考覈第302章 覺醒第48章 突發奇想第96章 瞞天過海第120章 多面手第38章 狼羣第110章 愛莫能助第83章 試探第58章 死撐第131章 穩打穩紮第302章 覺醒第143章 老鳥上陣第100章 以快取勝第49章 彈道導彈第313章 千年戰爭第13章 新兵能戰第63章 朋友第42章 開戰時機第216章 最後的堅持第320章 宗教干預第60章 精銳之師第166章 百密一疏第69章 最後的空中打擊第223章 崩潰的徵兆第90章 獨木難支第44章 防空火網第22章 誰輸誰贏第58章 潛艇伏擊第35章 奔赴前線第112章 絕地反擊第210章 甕中之鱉第86章 戰術偵察第222章 邊打邊談第58章 戰爭餘燼第213章 韓軍突圍第44章 艦炮怒吼第21章 粒子風暴第40章 豐收時期第90章 高效率打擊第192章 煙消雲散第48章 關鍵戰報第225章 陸軍上岸第204章 小人物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3章 絕不是巧合第44章 恢復性擴充第2章 經濟基礎第128章 意外頻頻第55章 積極外交第43章 南亞明珠第98章 假戲真做第2章 離弦之箭第222章 錯誤情報第150章 手忙腳亂第127章 雷暴第1章 禁運效果第240章 涉險過關第241章 主動求變第120章 多面手第33章 嘎然而止第61章 意外因素第47章 金蟬脫殼第89章 輪番轟炸第62章 開戰在即第82章 理論突破
第45章 突然遭遇第35章 聲東擊西第149章 放棄第226章 進攻受阻第28章 一觸即發第48章 關鍵戰報第52章 預料成真第170章 崩潰第199章 等不起第56章 家宴第45章 關鍵情報第14章 拉力賽第46章 預料之外第117章 負擔得起第31章 政治變更第49章 最佳選擇第139章 艦隊示威第116章 天空霸主第35章 奔赴前線第198章 追趕第266章 門檻第37章 打來的和平第108章 關鍵所在第99章 妥協第164章 地面第一戰第17章 新的選擇第47章 第一槍第88章 奢望第32章 拼光拼盡第30章 小事化大第56章 創新之舉第115章 獨斷專行第27章 戰略目的第167章 預見性第51章 再接再厲第9章 臨時考覈第302章 覺醒第48章 突發奇想第96章 瞞天過海第120章 多面手第38章 狼羣第110章 愛莫能助第83章 試探第58章 死撐第131章 穩打穩紮第302章 覺醒第143章 老鳥上陣第100章 以快取勝第49章 彈道導彈第313章 千年戰爭第13章 新兵能戰第63章 朋友第42章 開戰時機第216章 最後的堅持第320章 宗教干預第60章 精銳之師第166章 百密一疏第69章 最後的空中打擊第223章 崩潰的徵兆第90章 獨木難支第44章 防空火網第22章 誰輸誰贏第58章 潛艇伏擊第35章 奔赴前線第112章 絕地反擊第210章 甕中之鱉第86章 戰術偵察第222章 邊打邊談第58章 戰爭餘燼第213章 韓軍突圍第44章 艦炮怒吼第21章 粒子風暴第40章 豐收時期第90章 高效率打擊第192章 煙消雲散第48章 關鍵戰報第225章 陸軍上岸第204章 小人物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3章 絕不是巧合第44章 恢復性擴充第2章 經濟基礎第128章 意外頻頻第55章 積極外交第43章 南亞明珠第98章 假戲真做第2章 離弦之箭第222章 錯誤情報第150章 手忙腳亂第127章 雷暴第1章 禁運效果第240章 涉險過關第241章 主動求變第120章 多面手第33章 嘎然而止第61章 意外因素第47章 金蟬脫殼第89章 輪番轟炸第62章 開戰在即第82章 理論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