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本性難移

會議進行到中途,李明陽收到了軍事情報局發來的最新情報。

納傑夫已經回到開羅,還通過埃及國家電視臺,發表了一份措詞強硬的講話,隨即命令埃及陸海空三軍進入戰備狀態。在他發表講話的時候,敘利亞副總統阿薩德已經宣佈全國進入緊急狀態。

顯然,納傑夫毫髮未損。

李明陽解說情報的時候,黎平寇接到一個電話,出去了十多分鐘。他回來的時候,李明陽還在做情報分析。

不用李明陽解說,參會人員都意識到,戰爭即將爆發。

“各位,我剛跟美國總統通了熱線電話。”黎平寇坐下後,朝李明陽壓了壓手,暫時終止了情報分析。“美國總統的意思是,我們應該主動出面,調解阿以矛盾,而且我們應該更加積極主動,阻止戰爭爆發,共同維護世界和平。除此之外,以色列總理已經在半個小時前宣佈進行軍事動員。”

“這就叫維護世界和平?”騰耀輝顯得很驚訝,“不管是不是摩薩德所爲,以色列在這個時候進行軍事動員,只能使事態惡化,絕對無法緩解中東的緊張局勢。就算我們出面,也不見得能夠說服納傑夫與阿薩德。”

“埃及與敘利亞只是進入緊急狀態,還沒有進行戰爭動員,以色列首先進行動員,肯定會使事態惡化。”黃瀚林嘆了口氣,說道,“不管以色列進行動員的目的是什麼,動員本身就是挑釁行爲。”

黎平寇沒有開口,而是朝牧浩洋看了過去。

“要想避免戰爭,首先就得讓美國穩住以色列,不再使事態惡化。如果美國希望與我們合作,至少應該規勸以色列。”牧浩洋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顯然,美國沒有這麼做,中東局勢即將失控。”

“我已經在電話中提到,如果以色列進行戰爭動員,我們也無能爲力。”

“美國總統的態度呢?”黃瀚林問了一句。

“在我們通電話的時候,美國總統特使正在飛往特拉維夫的途中,美國總統也緊急召見了以色列大使。”黎平寇嘆了口氣,說道,“不可否認,美國確實做出了努力,也確實想阻止戰爭爆發,只是現在看來,恐怕沒有多少意義。”

“也就是說,以色列仍然堅持進行戰爭動員?”

“準確的說是軍事動員,讓預備役部隊歸建。”

黃瀚林愣了一下,說道:“問題是,以色列全民皆兵,處於兵役年齡的男女公民都是預備役軍人,軍事動員與戰爭動員沒有本質區別。更重要的是,以色列國防軍的主力就是預備役部隊。”

對於黃瀚林的觀點,牧浩洋與騰耀輝都表示贊同。

作爲一個在戰爭中建立與成長起來的國家,以色列是全世界唯一的軍事化國家,即所有公民都得服兵役,退役之後直接轉爲預備役軍人,每年接受三次以上的軍事訓練,連武器裝備都得以保留。按照以色列的軍事機制,二十四小時之內就能完成軍事動員,徵召八十萬預備役軍人。更重要的是,在歷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預備役部隊表現出了更強的戰鬥力,甚至超過了一些精銳部隊。比如在“贖罪日戰爭”中,幾個預備旅在守衛戈蘭高地、以及反攻敘利亞的戰鬥中,一直衝在最前面。

導致這一情況的,正是以色列獨特的兵役制度。

除了全民皆兵之外,以色列的所有適齡公民、不分男女,在編爲預備役的時候,都領去了槍支彈藥,能在接到動員令之後直接回部隊報到,不需要走太多的程序。此外,以色列的預備役部隊往往按照地域編排,即一個村子裡的居民,就是一支部隊裡的戰士,平時工作與生活都在一起,相互之間非常熟悉,在作戰的時候更加有凝聚力,也就自然能夠發揮出超常水平。

以色列進行戰爭動員,等於主動挑釁阿拉伯國家。

說得直接一點,以色列進行戰爭動員後,埃及與敘利亞首先要考慮的不是進攻,而是遭到以色列的軍事打擊。

更重要的是,這很有可能成爲埃及與敘利亞主動發起戰爭的理由。

要知道,埃及與敘利亞沒有如此完備的動員機制,如果遭到以色列打擊,很有可能在幾十個小時內戰敗。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六日戰爭”,即第三次中東戰爭。在開戰後的數個小時內,以色列空軍就通過突然襲擊的方式,打垮了埃及與敘利亞空軍,一舉奪得制空權,然後以閃電般的速度攻佔了西奈半島與戈蘭高地,迫使埃及與敘利亞簽署城下之盟,讓兩個阿拉伯國家在完成動員前就遭到了慘敗。

有了前車之鑑,埃及與敘利亞肯定不會犯糊塗。

發展到這一步,到底是誰策劃了刺殺行動已經不重要了。

沉默了片刻,黎平寇敲了敲桌子,把目光轉向了李明陽。

“如果以色列不立即終止動員行動,戰爭將不可避免。”李明陽長出口氣,說道,“到時候除了埃及與敘利亞會提高警戒,猜測以色列的目的,從而做出過激反應,連其他阿拉伯國家也會受到影響。更重要的是,埃及與敘利亞肯定會採取應對措施,比如增強邊境地區的軍事部署,提高部隊的戒備狀態等等,到時候就算以色列答應停止動員,也會對埃及與敘利亞的軍事行動產生擔憂。說得直接一點,只要局勢升溫,雙方之間的猜疑必然導致更加嚴重的不信任危機,最終引發戰爭。”

“在你看來,美國能夠阻止以色列嗎?”

李明陽稍微思索了一下,說道:“就算能,也要等到幾個小時之後,以色列當局纔會做出迴應。”

“你的意思是……”

李明陽沒有開口,而是朝牧浩洋看了過去。

黎平寇皺起眉頭,也朝牧浩洋看了過去。

“如果埃及完成了第一階段軍事改革,而且完全按照我制訂的戰爭計劃進行動員,那麼四個小時之內就能進入戰鬥狀態。”牧浩洋嘆了口氣,說道,“到這一步之後,即便以色列停止軍事動員,納傑夫也不見得會收手。更重要的是,埃及軍隊的戰鬥動員,肯定會對以色列產生影響。”

“也就是說,局勢將失去控制?”

牧浩洋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麼。

在埃及期間,牧浩洋按照黎平寇的指示,爲埃及制訂了幾套戰爭計劃,而且均以防止突發性衝突爲主。說得直接一點,就是提高軍事動員效率,以便在遇到威脅的時候,儘快完成戰爭準備工作。

當初,這完全是爲了提高防禦能力,而不是提高進攻能力。

現在看來,提高軍事動員效率,反起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誰都知道,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在完成了防禦性質的軍事動員之後,雙方的最高領導人肯定會考慮通過進攻來一勞永逸的消除威脅,而不是讓部隊呆在防線後方,等着敵人打過來。

“毋庸置疑,我們肯定要竭盡所能的阻止戰爭爆發,但是鑑於局勢即將失控,我們必須做好最壞的準備。”黎平寇沒再浪費時間,說道:“我會立即與納傑夫通電話,爭取說服埃及總統。會議結束後,總理立即飛往開羅,以特使身份會見納傑夫,闡明我方觀點,希望埃及不要鋌而走險。外長將前往華盛頓,會晤美國國務卿,擺明我方立場,積極與美國配合化解這場危機。”

黃瀚林與杜小蕾立即點頭答應下來。

“老騰,總參謀部也不能閒着。”

“元首有什麼指示?”

“首先讓戚凱威回來,配合牧將軍,成立一個臨時軍事決策機構,對可能爆發的戰爭進行分析與判斷。如果我們無法阻止戰爭爆發,也要準確掌握戰爭走向,以便在適當的時候進行干預。”

“需要把軍事顧問全都撤回來嗎?”

“暫時沒有這個必要,等外長與美國國務卿會晤之後,我會做出安排。”

騰耀輝點了點頭,說道:“沒問題,我立即給戚凱威打電話。”

“記住了,如果戰爭爆發,沒有國內指示,軍事顧問團不得介入。”

騰耀輝又點了點頭,表示明白元首的意思。

“牧將軍,你主導了對埃軍事援助行動,最瞭解埃及的情況。等戚凱威回來,你們兩人要密切關注事態發展,及時向我彙報情況。”

牧浩洋點頭答應了下來。

“最後,就是把我們的航母戰鬥羣派到印度洋去,加強在阿拉伯海的軍事存在,並且進行必要的軍事部署。原則只有一點,即在美國採取行動之前,我們必須按兵不動,不能主動挑起事端。”黎平寇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這件事,我覺得可以由牧將軍負責,畢竟他給出的分析判斷結果,將直接影響我們的軍事部署,而且他也是最爲了解印度洋周邊地區的將領。”

騰耀輝沒有多說什麼,即便黎平寇不做安排,他也會讓牧浩洋負責。

“好了,會議就到此結束吧。”黎平寇長出口氣,說道,“從現在開始,各個機構每四個小時提交一份情勢報告,並且隨時向我彙報最新動態。如果我們不得不捲入這場戰爭,就得保證立於不敗之地。”

走出會議室的時候,牧浩洋的步伐有點沉重。

威脅全人類的自然災難剛剛過去,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就到來了,人類的本性並沒有因爲生存危機而發生改變。

第12章 前途未卜第255章 最後方案第61章 戰略禁運第132章 臨界點第34章 阿拉伯聯邦第249章 舉世震驚第35章 支柱第38章 技不如人第92章 突擊失敗第60章 陌生的戰場第19章 伏擊第34章 矯枉過正第77章 太有主見第101章 潛艇的盛宴第321章 起源第74章 戰爭狂人第62章 太陽風暴第190章 主動權第235章 前仆後繼第141章 全力以赴第109章 伏擊開始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219章 火線第99章 耐心的艇長第81章 臨時調整第201章 輕型對輕型第105章 準備再戰第7章 太空戰第39章 去臺灣第155章 將計就計第27章 樹梢優勢第196章 突襲第95章 迎難而上第217章 進軍澳洲第115章 獨斷專行第69章 左右爲難第100章 以快取勝第47章 金蟬脫殼第63章 反導攔截第120章 餘波第85章 重拳出擊第121章 中亞劇變第35章 合理搭配第40章 援助戰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118章 海上巨無霸第2章 鬥爭第15章 預判第44章 理想主義第33章 科技戰略第138章 運氣因素第205章 突襲第270章 投降第8章 擴軍浪潮第124章 戰略轉向第235章 前仆後繼第133章 大膽直言第48章 全身而退第297章 警戒圈第239章 穩住戰線第288章 科技大爆發第38章 技不如人第31章 限制軍備條約第13章 全權顧問第204章 小人物第62章 戰術反擊第91章 戰略突擊第52章 統一意見第155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25章 偃旗息鼓第14章 拉力賽第73章 捆綁政策第205章 多頭進攻第118章 壯士斷臂第11章 矛盾心態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203章 正面強攻第297章 警戒圈第76章 水下力量第122章 新戰術思想第98章 戰略轟炸第176章 硬碰硬第236章 消耗戰第10章 共同體第85章 突擊開始第24章 勇敢面對第26章 威逼第26章 轉折點第38章 合作愉快第32章 針鋒相對第239章 穩住戰線第170章 戰爭的代價第100章 以快取勝第63章 朋友第37章 再接再厲第44章 艦炮怒吼第46章 預料之外第1章 棄武從文第123章 歐洲聯邦第43章 各有所謀
第12章 前途未卜第255章 最後方案第61章 戰略禁運第132章 臨界點第34章 阿拉伯聯邦第249章 舉世震驚第35章 支柱第38章 技不如人第92章 突擊失敗第60章 陌生的戰場第19章 伏擊第34章 矯枉過正第77章 太有主見第101章 潛艇的盛宴第321章 起源第74章 戰爭狂人第62章 太陽風暴第190章 主動權第235章 前仆後繼第141章 全力以赴第109章 伏擊開始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219章 火線第99章 耐心的艇長第81章 臨時調整第201章 輕型對輕型第105章 準備再戰第7章 太空戰第39章 去臺灣第155章 將計就計第27章 樹梢優勢第196章 突襲第95章 迎難而上第217章 進軍澳洲第115章 獨斷專行第69章 左右爲難第100章 以快取勝第47章 金蟬脫殼第63章 反導攔截第120章 餘波第85章 重拳出擊第121章 中亞劇變第35章 合理搭配第40章 援助戰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118章 海上巨無霸第2章 鬥爭第15章 預判第44章 理想主義第33章 科技戰略第138章 運氣因素第205章 突襲第270章 投降第8章 擴軍浪潮第124章 戰略轉向第235章 前仆後繼第133章 大膽直言第48章 全身而退第297章 警戒圈第239章 穩住戰線第288章 科技大爆發第38章 技不如人第31章 限制軍備條約第13章 全權顧問第204章 小人物第62章 戰術反擊第91章 戰略突擊第52章 統一意見第155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25章 偃旗息鼓第14章 拉力賽第73章 捆綁政策第205章 多頭進攻第118章 壯士斷臂第11章 矛盾心態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203章 正面強攻第297章 警戒圈第76章 水下力量第122章 新戰術思想第98章 戰略轟炸第176章 硬碰硬第236章 消耗戰第10章 共同體第85章 突擊開始第24章 勇敢面對第26章 威逼第26章 轉折點第38章 合作愉快第32章 針鋒相對第239章 穩住戰線第170章 戰爭的代價第100章 以快取勝第63章 朋友第37章 再接再厲第44章 艦炮怒吼第46章 預料之外第1章 棄武從文第123章 歐洲聯邦第43章 各有所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