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艦炮怒吼

龍目海峽伏擊戰,可以說是現代海戰中非常特殊的戰例。

在這場海上伏擊戰中唱主角的不是航母上的戰鬥機,也不是戰艦上的反艦導彈,而是在七十多年前就被認爲應該從戰艦上取締的大口徑艦炮,準確的說,是中國海軍兩艘巡洋艦與四艘驅逐艦上的艦炮。

用艦炮打海戰,正是牧浩洋的安排。

他這麼做,顯然不是爲了緬懷鉅艦大炮時代的海戰,也不是爲了羞辱對手,而是避免惹上麻煩。

在狹窄的海峽內作戰,戰鬥機肯定會侵犯印尼領空。

即便使用反艦導彈,只要有一枚導彈脫靶,就有可能落到鄰近的島嶼上,成爲印尼指責中國發動軍事入侵的鐵證。

用艦炮作戰,只要控制好瞄準點,就不用擔心落下侵犯印尼的罪證。

爲了打贏這場特殊的戰鬥,牧浩洋做了精心部署。

他做的第一個部署,就是讓周渝生抽調一艘攻擊核潛艇,埋伏在巴釐海東北,日本支援艦隊必須經過的海域。

潛艇只執行偵察任務,並且及時彙報情況。

二十八日凌晨兩點不到,以三十三節的最高速度航行了八個小時的艦隊從龍目海峽進入了印度洋。

艦隊的規模並不大,只有兩艘航母、兩艘巡洋艦與四艘驅逐艦。

海面下,還有三艘攻擊核潛艇。

進入印度洋後,航母立即跟護航戰艦分開,在兩艘攻擊核潛艇的掩護下,繼續以三十三節的速度向南航行。

兩艘巡洋艦與四艘驅逐艦留了下來,組成“炮擊編隊”,並且轉向西行,到巴釐道東南的珀尼達島南面海域待命。留下來的那艘攻擊核潛艇則潛伏在龍目海峽南端,用聲納監視過往船隻。

伏擊圈設好,就等日本支援艦隊送上門來。

…不到,潛伏在巴釐海的攻擊核潛艇發出消息,日本支援艦隊出現,正以二十二節的最快速度駛向龍目海峽。

章玉廷的判斷沒有錯,日本支援艦隊準時到達。

準確的說,還提前了幾個小時,大概一路上都以最快速度航行,沒有耽擱時間。

…三十分,潛伏在龍目海峽南面的攻擊核潛艇截獲了日本支援艦隊發出的噪聲,隨即通知了正在待命的“炮擊編隊”。

五分鐘後,“炮擊編隊”轉向,駛向龍目海峽南端。

…五十分,六艘戰艦依次啓動了對海搜索雷達,按照章玉廷制訂的戰術,開始搜索龍目海峽裡的船隻。

所幸的是,此時龍目海峽裡沒有幾艘大型船隻。

四點過五分,兩艘巡洋艦率先探測到了日本支援艦隊,並且在五分鐘後,鎖定了護航的四艘日本驅逐艦。

讓兩位巡洋艦艦長有點驚訝的是,日本驅逐艦沒有啓動雷達。

也許,這是爲了避免暴露行蹤,因爲日本海軍認爲中國艦隊在爪哇海西面,如果出動了預警機,就能探測到日本戰艦發出的雷達信號。

四點二十分,距離縮短到四十公里,炮擊開始。

隨後,遭到炮擊的日本戰艦發出了電報,也就是今井利村收到的那份電報。

在這場炮戰中,日本戰艦完全被動,甚至無法還手,因爲日本驅逐艦上的MK45型艦炮的最大射程不到三十公里,只有在發射對地打擊彈藥時超過四十公里,而在海戰中根本用不上對地打擊彈藥。不是炮彈的威力不夠,而是在海戰中,打擊的是移動目標,而對地打擊彈藥只能對付固定目標。

日本戰艦面對的是六艘中國戰艦上的六門一百五十五毫米艦炮。

在設計核動力巡洋艦的時候,中國海軍就打算爲其安裝大口徑電磁炮,增強戰艦的對地打擊能力。如果電磁炮的性能能夠達到設計指標,就能在百分之八十的戰鬥中,取代昂貴的導彈,或者是頂替艦載航空兵執行淺縱深打擊任務,作戰消費比遠遠超過巡航導彈與艦載航空兵。可惜的是,電磁炮的研製進度並不理想,在巡洋艦建成時,連最重要的幾種關鍵設備都沒試製成功。結果就是,兩艘“北京”級巡洋艦服役時,安裝的是爲大型驅逐艦研製的電熱化學炮。按照海軍的安排,第二批兩艘“北京”級巡洋艦將安裝電磁炮,第一批兩艘則在進行中期大修時安裝電磁炮。

即便是電熱化學炮,性能也比MK45-7型艦炮強得多。

在使用普通炮彈時,電熱化學炮的最大射程達到四十二公里,使用火箭增程彈,則能達到一百二十公里。最新開發的遠程炮彈的最大射程已經達到一百七十公里,與美軍開發的對地攻擊彈藥旗鼓相當。

最重要的是,一百五十五毫米炮彈的威力是一百二十七毫米炮彈的兩倍以上。

在對海作戰中,兩到三發一五五半穿甲彈就能重創一艘大型戰艦,五到六發就能癱瘓一艘萬噸級驅逐艦。如果對付的是沒有防護能力的運輸艦船,比如補給艦,兩到三發就能將其擊沉。

電熱化學炮還有一個優勢,即射速更高。

在短促急射時,一五五電熱化學炮能夠在五秒鐘內投射三發炮彈,而且在二十四到四十公里之內,能夠保證三發炮彈同時落下。這等於提高了炮彈的命中率,即目標高速機動也不可能同時避開三發炮彈。

由雷達引導炮擊,命中率更高。

僅僅用了兩分鐘,六艘戰艦各進行了四輪齊射,向四艘日本驅逐艦各發射了十二枚炮彈就結束了最關鍵的戰鬥。

根據日本戰艦發出的戰報,在這兩分鐘裡艘驅逐艦各被擊中六次以上。

雖然四艘驅逐艦沒有立即沉沒,但是在捱了六發炮彈之後,不但喪失了戰鬥力,還喪失了航行能力。最終,這四艘戰艦成爲了那艘097型攻擊核潛艇的盤中餐,在六點之前被潛艇發射的魚雷擊沉。

隨即,六艘中國戰艦將炮口對準了支援艦船。

爲了阻止日本支援艦轉向逃跑,六艘中國戰艦分散行動,全部向海峽內航行,並且首先炮擊了最北面的支援艦。爲了提高炮擊命中率,六艘戰艦還在四點半左右各出動了一架直升機,前去觀察彈着點。

對付手無寸鐵的支援艦,這簡直是屠殺。

到四點三十七分,在持續了十七分鐘的炮戰中,六艘中國戰艦總共消耗炮彈四百八十六枚。

戰鬥結束的時候,支援艦隊裡的日本艦船無一逃脫。

隨後艘驅逐艦進入龍目海峽,在極近的距離上,用艦炮轟沉了幾艘噸位較小的支援艦,剩下幾艘噸位較大的支援艦則留給了那艘097型攻擊核潛艇,畢竟六艘戰艦上也沒有多少專門用來打擊艦船的半穿甲彈。

事實上,在此之前,沒有任何人想到,艦炮會成爲海戰的主角。

如果早有所料,牧浩洋肯定會讓這些戰艦全部裝上半穿甲彈,免得在海戰中消耗更加昂貴的重型魚雷。

從價值上講,一條五百三十三毫米重型魚雷頂得上三百發一五五炮彈。

能用炮彈解決問題,就沒有必要使用魚雷。

四點五十五分,“炮擊編隊”重新編隊,離開了龍目海峽,把“打掃戰場”的工作留給了攻擊核潛艇。

這麼做,一是讓護航戰艦儘快與航母會合,二是不用去營救落水的日本官兵。

雖然交戰海域離海岸線不到二十公里,但是一般人肯定遊不了這麼遠。再說了,這裡是熱帶海域,又正好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海里肯定有不少鯊魚,落水的日本官兵僥倖生還的機率非常低。

五點整,牧浩洋向黃峙博彙報了戰果。

按照他的安排,通信參謀還同時給海軍司令部、也是騰耀輝發去了戰報,好讓騰耀輝高興高興。要知道,東海戰爭後,騰耀輝一直對沒能手刃日本艦隊耿耿於懷。雖然這次消滅的只是支援艦隊,其中只有四艘戰艦,但是多少也是一點安慰,能讓騰耀輝出口惡氣。不管怎麼說,牧浩洋也參加了東海戰爭。

騰耀輝是否眉開眼笑並不重要,關鍵是黃峙博終於可以鬆口氣了。

收到消息後,黃峙博立即給黎平寇打了電話,告訴他艦隊已經進入印度洋,並且在印度洋上取得首戰大捷。只是黃峙博沒有提到至關重要的信息,比如海戰海域、對手的情況、以及艦隊的情況。

黎平寇只是需要給泰國當局一個說法,也沒有必要知道這些。

更重要的是,戰鬥發生在龍目海峽附近,而不是巽他海峽附近。給黎平寇打電話時,黃峙博還沒有想好在此爆發戰鬥的理由。

當然,把話說圓也不困難。

半個小時後,黃峙博就給國防部的新聞發言人打了電話,讓他召開新聞發佈會,公佈艦隊取得的戰果。按照黃峙博的吩咐,國防部將重點宣揚攔截日本支援艦隊,大概意思就是艦隊進入印度洋後,發現日本支援艦隊正在趕往戰場,所以轉向前往龍目海峽,在國際海域伏擊了日本支援艦隊。至於艦隊從哪裡進入印度洋,暫時不能透露,如果有記者問起,則以軍事機密爲由不予回答。

做好這個安排,黃峙博才放下包袱,去找到陸風烈,一起向傅秀波彙報戰果。

戰爭已經開始兩天,中國當局一直保持沉默,顯然說不過去,是時候向國際社會表明中國的立場了。。.。

第22章 主要與次要第31章 圍攻埃拉特第140章 改變歷史的潛艇第2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30章 小事化大第84章 戰略平衡第111章 政壇劇變第214章 倉皇而逃第210章 甕中之鱉第17章 緊急出動第158章 二虎相爭第13章 風起雲涌第204章 坐失良機第34章 盟友第68章 一己之力第36章 小心過頭第106章 利益決定一切第91章 勇敢的代價第43章 傳奇人物第152章 地面戰爭第74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106章 陸戰隊熱身第56章 守株待兔第135章 全局第35章 合理搭配第70章 忙裡偷閒第183章 頻出怪招第135章 導火索第42章 找準目標第86章 全力以赴第90章 一網打盡第27章 利誘第25章 奮起一戰第159章 大部隊渡江第228章 毀滅性武器第17章 運氣不錯第110章 保守戰術第13章 狙殺第167章 預見性第220章 迎難而上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162章 登陸開始第4章 戰爭危機第37章 刺刀見紅第167章 預見性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40章 勝利爲基礎第116章 幸運之神第25章 自食其果第217章 乘勝追擊第11章 導彈攻擊第14章 大潮流中的小人物第48章 戰爭準備第228章 毀滅性武器第176章 硬碰硬第92章 長遠目光第147章 上將之子第188章 自告奮勇第23章 堅持主見第198章 暫定十月十五第51章 第三號刺客第91章 勇敢的代價第9章 錯誤的航線第45章 關鍵情報第135章 導火索第61章 意外因素第41章 糧食投資第37章 遠洋護衛第318章 總則第49章 最佳選擇第37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44章 恢復性擴充第59章 擊鼓傳花第51章 整軍備戰第2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30章 虎口逃生第10章 迎難而上第29章 相互指責第8章 倒計時第103章 猛然清醒第13章 新兵能戰第20章 別無選擇第9章 血染橫濱第102章 海上屠場第116章 天空霸主第7章 鋼鐵鯊魚第143章 雙重攻擊第42章 四兩撥千斤第80章 戰術推斷第5章 最終辯論第7章 突然襲擊第37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76章 新機會第26章 轉折點第110章 愛莫能助第104章 安曼會戰第16章 巢臼第13章 希望尚存第322章 經濟動物
第22章 主要與次要第31章 圍攻埃拉特第140章 改變歷史的潛艇第2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30章 小事化大第84章 戰略平衡第111章 政壇劇變第214章 倉皇而逃第210章 甕中之鱉第17章 緊急出動第158章 二虎相爭第13章 風起雲涌第204章 坐失良機第34章 盟友第68章 一己之力第36章 小心過頭第106章 利益決定一切第91章 勇敢的代價第43章 傳奇人物第152章 地面戰爭第74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106章 陸戰隊熱身第56章 守株待兔第135章 全局第35章 合理搭配第70章 忙裡偷閒第183章 頻出怪招第135章 導火索第42章 找準目標第86章 全力以赴第90章 一網打盡第27章 利誘第25章 奮起一戰第159章 大部隊渡江第228章 毀滅性武器第17章 運氣不錯第110章 保守戰術第13章 狙殺第167章 預見性第220章 迎難而上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162章 登陸開始第4章 戰爭危機第37章 刺刀見紅第167章 預見性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40章 勝利爲基礎第116章 幸運之神第25章 自食其果第217章 乘勝追擊第11章 導彈攻擊第14章 大潮流中的小人物第48章 戰爭準備第228章 毀滅性武器第176章 硬碰硬第92章 長遠目光第147章 上將之子第188章 自告奮勇第23章 堅持主見第198章 暫定十月十五第51章 第三號刺客第91章 勇敢的代價第9章 錯誤的航線第45章 關鍵情報第135章 導火索第61章 意外因素第41章 糧食投資第37章 遠洋護衛第318章 總則第49章 最佳選擇第37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44章 恢復性擴充第59章 擊鼓傳花第51章 整軍備戰第2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30章 虎口逃生第10章 迎難而上第29章 相互指責第8章 倒計時第103章 猛然清醒第13章 新兵能戰第20章 別無選擇第9章 血染橫濱第102章 海上屠場第116章 天空霸主第7章 鋼鐵鯊魚第143章 雙重攻擊第42章 四兩撥千斤第80章 戰術推斷第5章 最終辯論第7章 突然襲擊第37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76章 新機會第26章 轉折點第110章 愛莫能助第104章 安曼會戰第16章 巢臼第13章 希望尚存第322章 經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