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戰略突擊

新年第一天,北京時間上午十點,俄軍跨過邊境線後兩個半小時,黃瀚林以俄羅斯出兵入侵伊朗爲由,正式向俄羅斯宣戰。(_

半個小時後,中俄戰爭爆發。

在歷史上,這又被稱爲“大陸戰爭”,因爲牽扯進來的不僅是中國與俄羅斯,還有中亞與東歐地區的幾個國家。

與俄羅斯打擊伊朗一樣,戰爭的第一階段,中國空軍首先登場。

不同的是,空中打擊沒有持續好幾天,只進行了四個小時。北京時間下午兩點半,中國陸軍就跨過了中俄邊境線,攻入俄羅斯境內。更加重要的是,第一個地面戰場不是俄羅斯的遠東地區,而是西伯利亞。

天黑之前,中國陸軍的第十五空降集團軍已經翻越了阿爾泰山脈。

中**隊的守要攻擊目標是別洛沃與安熱羅蘇真斯克,即俄羅斯西伯利亞鐵路大動脈的兩處樞紐中心。

在攻打別洛沃的戰鬥中,第十五空降集團軍出動了上千架傾斜旋轉翼飛機。

這些戰術級別的運輸機(正是因爲陸航大量裝備傾斜旋轉翼飛機,空軍纔沒有大量採購戰術運輸機)首先把四支輕量化的突擊集羣送到別洛沃,在通往新庫滋涅茨克的公路附近開闢了機降場。

在裝備上,空降部隊與其他部隊有很大的不同。

空降部隊中,主力裝備是一種介於反裝甲平臺與多用途平臺之間的地面戰平臺,即擁有反裝甲平臺的火力,但是防護水平只達到了多用途平臺的級別,從而具備了摧毀敵人主戰坦克的能力,戰鬥全重則降低到了二十五噸以內,可以由大型傾斜旋轉翼飛機運送,滿足了機降作戰的最低標準。

當然,這種“空降作戰平臺”在性能上有很多缺陷。

除了防護能力極爲薄弱之外,最大的問題就是持續作戰能力較差,因爲戰鬥重量限制在二十五噸以內,就必須減少燃料電池的攜帶量,以及彈藥基數。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因爲必須首先滿足機降作戰標準。

所幸的是,別洛沃附近沒有俄軍主力部隊。

更重要的是,首先趕來的俄軍反擊部隊,裝備的竟然是老掉牙的0主戰坦克,根本不是空降部隊的對手。

除此之外,爲了確保空降場的安全,空軍動用了數百架戰鬥機,陸航也出動了大批執行攻擊任務的傾斜旋轉翼飛機。

天黑之前,執行運輸任務的傾斜旋轉翼飛機再次出動。

這次,送來的不是作戰部隊,而是大批用來構築野戰機場的預製件,比如直接鋪設在平地上形成跑道的蜂窩狀鋁鋰合金板。最初的時候,這些“拼湊地板”用的是複合材料,結果在使用中發現,複合材料存在很多難以克服的缺陷,比如可塑性不強、容易損毀、難以戰地修復等等。相對而言,金屬板材除了重量稍微大一點之外,在其他方面,特別是可塑性上比複合材料好得多。當然,爲了降低重量,便於進行空運,採用了昂貴的鋁鋰合金,給大批量裝備產生了負面影響。

戰爭爆發前,中國空軍總共只採購了三套這種野戰機場預製件。

僅僅兩個小時之後,也就是夜間九點不到,一條長一千二百米的跑道就成行了,工程兵還在此期間開闢了一塊總面積超過十萬平方米的停機區。接下來,就輪到中國空軍的大型電動運輸機登場了。

這個晚上,別洛沃的地面部隊只適當擴大了防線。

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完成空運任務。

要知道,第十五空降集團軍只是前鋒,真正的主力在後面,即被戚凱威特意留下來的第三十八集團軍。

可以說,戚凱威在戰前的部署,爲這次奇襲打下了堅實基礎。

戰鬥打響之前,中國陸軍只在西北署了一支主力集團軍,即第十五空降集團軍,另外三支靠前部署的主力集團軍都集中在東北地區,而且已經有兩支集團軍進入進攻陣地,擺出了攻打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架勢。

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人都會認爲中國陸軍會首先掃蕩遠東地區。

當時,連布魯希洛夫都認爲,中國出兵遠東的可能性非常大。讓俄軍總參謀長做出這個判斷的因素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政治原因,即中國政府在向美國宣戰之後,就承諾不會入侵任何一箇中立國家。

事實上,在整個大戰期間,中國一直遵守着這個承諾。

由此產生的影響就是,布魯希洛夫認爲,中**隊在西北發動進攻,即攻打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原因很簡單,在這邊,俄羅斯與中國的邊境線非常短。

更重要的是,阿爾泰山脈橫垣在兩國之間,沒有地面交通線,除非中**隊借道蒙古或者哈薩克斯坦,不然無法建立起後勤補給線。相對而言,蒙古不是個好選擇,因爲這個至今保持着遊牧傳統的國家,根本沒有幾條可供使用的公路,而其唯一的鐵路,也遠離中俄西部邊境。也就是說,中國只能借道哈薩克斯坦,而哈薩克斯坦的主要交通網裡中哈邊境地區都足夠遠。由此產生了一個問題,即中**隊借道哈薩克斯坦的話,首先就得佔領這個國家的大部分地區。

在布魯希洛夫看來,就算中國的政治承諾根本靠不住,哈薩克斯坦的戰略縱深也足以爲俄羅斯爭取到足夠的防禦準備時間。按照他的估計,就算哈薩克斯坦不抵抗,中**隊也需要一週才能到達俄哈邊境地區。對布魯希洛夫來說,別說一週,只要給他五天,就能完成兵力調動工作。

接下來,中國陸軍的部署情況,讓布魯希洛夫堅定了這個判斷。

由此產生的影響就是,在戰爭爆發的時候,俄軍的主力集中在遠東地區,而在阿爾泰山脈北部地區,只有一些預備部隊。

只是,布魯希洛夫手裡也不是沒有牌可打。

當時,從內高加索地區派往遠東地區的軍隊中,有一個裝甲師與一個步兵師還在新西伯利亞等待轉運。

也就是說,在離中**隊不到三百公里的地方,有兩個俄軍主力師。

對俄羅斯來說,三百公里不算遠。

可是對地面部隊來說,三百公里卻足夠遠了。要知道,一支常規地面部隊,一天的行軍里程也就只有一百多公里。

俄軍能夠及時趕到嗎?

答案明顯是否定的。

晚上,戚凱威動用四百多架運輸機,把第三十八集團軍的主力部隊送到了別洛沃。

與此同時,第十五空降集團軍也在北面取得了重大勝利,順利攻佔了安熱羅蘇真斯克郊外的機場。

雖然這只是一座小型民用機場,但是足夠讓大型電動運輸機起降了。

要知道,大型電動運輸機在設計的時候,就要求能在野戰機場上起飛,甚至能在較爲平整的硬質地面上起飛。

除此之外,傾斜旋轉翼飛機以常規方式起降時,運載能力能提高百分之五十。

如此一來,這些原本只用來運載空降戰車的“戰術運輸機”,也能運載質量在三十七噸左右的地面戰平臺了。要知道,多用途平臺的戰鬥全重也就只有三十五噸,而反裝甲平臺在卸下全部電池、彈藥等物品之後,能把重量將到三十六點五噸,從而可以用傾斜旋轉翼飛機以常規方式運送。

第十五空降集團軍被稱爲“集團軍”,主要就是除了擁有空降部隊,還有一支實力不俗的地面部隊。在作戰配置上,空降部隊只佔了三分之一左右,是集團軍的突擊力量,而佔了三分之二的常規部隊,纔是集團軍的主力。因此在作戰使用上,空降部隊的主要任務就是奪取前沿機場。

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第十五空降集團軍也在當晚大批開赴前線。

這個晚上,中國的軍事空運能力再次爆發出了驚人的威力。

到一月二日天亮時,第三十八集團軍的絕大部分作戰部隊已經抵達別洛沃,先頭部隊已經攻入了城區。

北面,第十五空降集團軍的主力也已到達安熱羅蘇真斯克,並且發動了進攻。

空中戰場上,中國空軍的上千架戰鬥機輪番出動,壓得俄羅斯空軍擡不起頭來,主動放棄了戰場制空權。隨後,中國空軍還出動戰略轟炸機,對俄軍縱深地區的防禦部隊與重要軍事設施進行了大規模轟炸。

收到從前線發來的戰報,布魯希洛夫幾乎絕望了。

差不多隻用了十二個小時,中**隊就在俄軍戰略防線的腰部打開了一個巨大的、而且是致命的突破口。雖然俄軍還在頑強戰鬥,別洛沃與安熱羅蘇真斯克的守軍都在死守搖搖欲墜的陣地,給中**隊製造了不小的麻煩,但是布魯希洛夫知道,俄羅斯已經輸了,徹底輸掉了這場戰爭。

僅僅十二個小時,一場大規模戰爭就決出了勝負,絕對是軍事史上的奇蹟。

當然,中**隊離真正的勝利還有很遠的路要走。從戰略上講,順利攻佔別洛沃與安熱羅蘇真斯克,只是爲接下來的戰略勝利打下了基礎,或者說打開了通往勝利的大門,而不是真正取得了勝利。

在取得勝利之前,中**隊還要戰勝數不盡的困難。

第207章 黔驢技窮第179章 空軍的沒落第62章 開戰在即第320章 宗教干預第14章 鬼子出動第4章 不留活口第56章 窗戶紙第74章 迴歸第130章 大陸政策第190章 主動權第22章 登陸作戰第309章 危機與樂觀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260章 超級胡蘿蔔第49章 疑點重重第66章 不可避免第2章 唯一選擇第260章 超級胡蘿蔔第78章 船隊的喪鐘第170章 崩潰第225章 陸軍上岸第123章 女性軍人第58章 海航突擊第24章 空中打擊第37章 回國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第313章 千年戰爭第26章 逐步推進第38章 戰前會議第66章 分工合作第134章 真正的敵人第36章 前仆後繼第64章 三管齊下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121章 高歌猛進第292章 量子理論第74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112章 了不起的勝利第93章 兩頭作戰第146章 時間窗口第27章 樹梢優勢第143章 雙重攻擊第17章 經貿競爭第26章 轉折點第26章 轉折點第18章 圍捕第10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六十五章 過分自信第32章 金融戰爭第302章 覺醒第76章 樂觀派第17章 打與不打第43章 薄弱環節第10章 裝甲主力第13章 底線第26章 戰略空運第15章 虧本買賣第35章 軍事政變第31章 圍攻埃拉特第169章 表明身份第187章 再起狂濤第213章 作戰計劃第125章 鶴蚌相爭第45章 面面俱到第64章 外交勝利第31章 風捲殘雲第285章 行星大發現第152章 地面戰爭第275章 軌道飛行器第31章 限制軍備條約第32章 針鋒相對第103章 戰場外的問題第142章 防空火網第112章 絕地反擊第37章 回國第75章 預演第251章 沒有妥協第124章 厚積薄發第22章 年關第28章 九死一生第40章 此消彼漲第242章 第一宇宙條約第298章 決裂第26章 重拳出擊第7章 鋼鐵鯊魚第63章 卸甲第120章 用我們的方式第107章 全面壓上第8章 節外生枝第32章 成果第225章 陸軍上岸第86章 總統的野心第107章 全面壓上第310章 政治矛盾第74章 戰爭狂人第66章 不可避免第33章 引流疏導第78章 中國化第47章 假設第60章 集體智慧
第207章 黔驢技窮第179章 空軍的沒落第62章 開戰在即第320章 宗教干預第14章 鬼子出動第4章 不留活口第56章 窗戶紙第74章 迴歸第130章 大陸政策第190章 主動權第22章 登陸作戰第309章 危機與樂觀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260章 超級胡蘿蔔第49章 疑點重重第66章 不可避免第2章 唯一選擇第260章 超級胡蘿蔔第78章 船隊的喪鐘第170章 崩潰第225章 陸軍上岸第123章 女性軍人第58章 海航突擊第24章 空中打擊第37章 回國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第313章 千年戰爭第26章 逐步推進第38章 戰前會議第66章 分工合作第134章 真正的敵人第36章 前仆後繼第64章 三管齊下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121章 高歌猛進第292章 量子理論第74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112章 了不起的勝利第93章 兩頭作戰第146章 時間窗口第27章 樹梢優勢第143章 雙重攻擊第17章 經貿競爭第26章 轉折點第26章 轉折點第18章 圍捕第10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六十五章 過分自信第32章 金融戰爭第302章 覺醒第76章 樂觀派第17章 打與不打第43章 薄弱環節第10章 裝甲主力第13章 底線第26章 戰略空運第15章 虧本買賣第35章 軍事政變第31章 圍攻埃拉特第169章 表明身份第187章 再起狂濤第213章 作戰計劃第125章 鶴蚌相爭第45章 面面俱到第64章 外交勝利第31章 風捲殘雲第285章 行星大發現第152章 地面戰爭第275章 軌道飛行器第31章 限制軍備條約第32章 針鋒相對第103章 戰場外的問題第142章 防空火網第112章 絕地反擊第37章 回國第75章 預演第251章 沒有妥協第124章 厚積薄發第22章 年關第28章 九死一生第40章 此消彼漲第242章 第一宇宙條約第298章 決裂第26章 重拳出擊第7章 鋼鐵鯊魚第63章 卸甲第120章 用我們的方式第107章 全面壓上第8章 節外生枝第32章 成果第225章 陸軍上岸第86章 總統的野心第107章 全面壓上第310章 政治矛盾第74章 戰爭狂人第66章 不可避免第33章 引流疏導第78章 中國化第47章 假設第60章 集體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