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有勇有謀

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皮特只能從影響最小的地方着手。

拿到第四十七集團軍在向平壤挺進的情報後,皮特給東線的韓軍安排了任務:儘快發動試探性的進攻,爭取拖住志願軍的主力集團軍。

這道命令,有點含糊不清。

雖然皮特直接給第九裝甲師下達了命令,而且調動了其他韓軍,但是在進攻目的上,皮特沒有說明白,即到底是拖住第六十五集團軍、還是拖住第三十九集團軍,以及得爭取多少時間。

皮特也沒辦法,因爲韓軍確實沒什麼好指望的。

到十五日,東線四十萬韓軍中,沒有一支部隊具備了相應的進攻能力,第九裝甲師連元氣都沒有恢復。

當時,爲了讓第九裝甲師儘快恢復戰鬥力,韓軍想盡了辦法。

在美國提供的軍事援助到位之前,韓軍甚至把一些封存了十幾年的M60主戰坦克送到前線。

這些坦克能否作戰,肯定是個問題。

只是,在東線除了第九裝甲師,還有一支韓軍的王牌部隊,即第七裝甲旅。

在韓軍中,第七裝甲旅非常特殊,因爲這是唯一以俄製裝備爲主的裝甲部隊,也是韓軍的假想敵部隊。

前蘇聯解體前,欠下韓國鉅額債務。俄羅斯獨立之後,爲了償還債務,向韓國出售了大批武器裝備,其中就有兩百輛T-80系列主戰坦克。拿到這些俄製裝備後,韓國組建了第七裝甲旅。

在之前的戰鬥中,第七裝甲旅的作用並不大。

不是該旅不能打,而是沒有合適的戰場。

雖然以第七裝甲旅的實力,擔任前鋒突擊任務綽綽有餘,對付人民軍更是不在話下,但是人民軍的主力裝備都是俄製武器,有不少T-72主戰坦克,而在外形上,T-80與T-72的差別並不大,沒有達到可以讓E-8C、以及其他偵察機分辨的地步。如果讓第七裝甲旅充當突擊部隊,敵我識別肯定是個大問題。

此外,彈藥補給也是個問題。

在過去十多年裡,第七裝甲旅一直是韓軍的假想敵部隊,參加了韓軍的所有演習,還經常與美軍進行實戰對抗演練,彈藥與零備件的消耗量非常驚人。戰爭爆發前,韓國儲備的俄製彈藥並不多,而俄羅斯早已宣佈保持中立,不向交戰雙方出售軍火,志願軍獲得的戰鬥機都是通過中國政府購買的。爲了讓第七裝甲旅保持戰鬥力,韓國想了不少辦法,比如從烏克蘭購買了一批零備件,讓美國從伊拉克與印度獲得了一些彈藥。即便如此,第七裝甲師的戰備率仍然不高。

過去兩個多月裡,第七裝甲師一直在後方“打醬油”。

如果不是兵力吃緊,東線需要由韓軍獨擔重任,韓軍也不會把第七裝甲旅派上去。

只是,第七裝甲旅的戰鬥力絕對不可小覷。

在韓軍的所有主力部隊中,只有第七裝甲旅保持整編狀態,沒有戰鬥損失。

如果韓軍要在東線發起進攻,第七裝甲旅絕對是突擊主力。

至少,在電磁戰的影響下,聯軍很難進行空中打擊,敵我識別的問題不再突出,而第七裝甲旅的主戰裝備並不差。

只是,正在打進攻念頭的不止有聯軍。

黃峙博的命令已經下達,魏成龍覺得完全可以“自由行動”了。

反正第六十五集團軍的首要任務是穩住東部戰線,抵擋韓軍的反擊,而最有效的防禦方式就是進攻。

在他看來,與其等到韓軍打上門來,還不如主動找上門去。

讓韓軍被迫進行防禦,元山自然不會受到威脅。

打定主意後,魏成龍就開始行動。

讓部隊提前一個小時吃了午飯後,魏成龍下達了進攻命令,讓第六十五集團軍的三個營率先開出駐地,沿着海岸線向高城挺進。

此時,韓軍的第七裝甲旅也正在爲出發做準備。

可以說,魏成龍非常大膽,甚至有點冒失。

當時,美軍的第71特混艦隊還在日本海上活動,只是受到潛艇威脅,沒有靠近朝鮮半島,而是在鬱陵島南面,靠近日本領海的海域活動。如果不是護航力量有限,美軍很有可能分出部分巡洋艦與驅逐艦,專門執行近距離火力支援任務。

第六十五集團軍在突擊的時候,唯一的對空保護傘就是電磁武器。

這種防空手段能夠避免部隊遭到近距離空中打擊,卻無法有效對付遮斷轟炸,準確的說是用防區外彈藥進行的遠程空中打擊。

只不過,在電磁戰的環境下,聯軍遠程空中打擊的效率非常低。

當時,聯軍已經找到了一些對付電磁戰的辦法,其中就包括一種使用慣性導航系統的遠程彈藥。

從原理上講,對付電磁武器的辦法並不難。

將電子設備制於完全封閉的金屬容器內,就能免受電磁波影響,也就不會被電磁武器摧毀。

只是在具體實施的時候,難度非常大。

電子設備的主要用途,就是提高部隊的戰場感知能力,因此需要接收與發送信息。如果完全隔離,成爲封閉系統,電子設備的作用就非常有限了。比如在戰鬥機上,可以對控制系統進行電磁屏蔽,卻無法對雷達、紅外探測設備、GPS導航設備、戰術數據鏈等等電子設備進行全面屏蔽。

在彈藥上,這個問題得到了解決。

如果完全使用慣性制導系統的話,彈藥就不需要獲取外界的電磁信息,也就能夠對控制系統做全面電磁屏蔽,讓控制彈藥的電子設備免受影響。

更重要的是,聯軍手裡有現成的彈藥,改裝非常簡單。

JDAM制導炸彈就有慣性導航系統,能在GPS失靈之後,由慣性導航系統控制。聯軍要做的,只是拆除炸彈上的GPS制導系統,然後對炸彈做全屏蔽處理,把制導系統的電子設備安放在一個能夠屏蔽所有電磁波的容器內,最後由一套機械裝置控制氣動面,控制炸彈的飛行彈道。

只是,慣性導航系統也不是萬能的。

在沒有中途修正的情況下,最好的慣性導航系統的精度在萬分之零點五左右,即每飛行一萬米,圓規偏差零點五米。用在炸彈上的慣性導航系統非常小,精度不會很高,偏差一般在千分之一左右,即每飛行一公里,圓規偏差一米。爲了確保載機安全,炸彈的投擲距離一般在五十公里以上,如果安裝了火箭助推發動機與滑翔彈翼,投擲距離還能提高到一百公里以上。以五十公里爲準,炸彈的偏差高達五十米,而實際作戰中,因爲用於制導的衛星地圖也存在誤差,所以偏差往往在八十米以上。

如此巨大的偏差,已經算不上是精確制導武器了。

過於巨大的偏差,讓聯軍不得不放棄近距離空中支援,只能用慣性制導炸彈對付戰線後方的志願軍。

爲了抵消偏差帶來的影響,聯軍採用了兩個辦法:一是提高投彈量,即向轟炸目標同時投擲多枚炸彈;二是大量使用子母彈,提高炸彈的殺傷範圍。

必須承認,聯軍確實做了努力,在儘可能的利用空中優勢。

第六十五集團軍在這個時候發起進攻,承擔了很大的風險。萬幸的是,聯軍的重心在西線戰場上。

兩個小時後,聯軍才發現第六十五集團軍的先頭部隊正在向高城挺進。

此時,第七裝甲旅已經集結完畢。

雖然韓軍在第一時間呼叫了空中支援,但是聯軍正在組織空中力量打擊第四十七集團軍與第五十四集團軍,根本沒辦法爲韓軍提供有效的空中支援。

下午三點半左右,聯軍對第六十五集團軍的先頭部隊進行了第一次轟炸。

規模並不大,只有十二架韓軍的F-15K,投下了四十八枚兩千磅級JDAM炸彈。

因爲志願軍的KJ-2000及時發現了這支戰鬥機羣,所以在炸彈落下前,第六十五集團軍的先頭部隊及時疏散。

這輪轟炸,只讓第六十五集團軍的耽擱了一個小時,沒有造成多大損傷。

只是,魏成龍沒有放過這麼好的機會。

轟炸結束後,他就讓工程兵搭設了上百個假目標,然後用汽油點燃,在假目標附近丟下了一些回收的炮彈彈殼,僞裝成被摧毀的主戰裝備。爲了做得更像一些,魏成龍還讓醫療兵在前線進行了一次“戰地急救訓練”,調動幾百名官兵扮演傷員,還讓隨同行動的人民軍組織起上千民力,幫助運送“傷員”。

這一招,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當時,聯軍認爲第六十五集團軍在轟炸中遭到重創,先頭部隊已經喪失突擊能力,繼續向高城挺進的只是一支裝甲偵察部隊。事實上,在轟炸結束後,首先南下的,確實是魏成龍派出去的裝甲偵察部隊,兵力只有一個裝甲營。

更重要的是,這個判斷,讓韓軍認爲反擊的機會已經成熟了。

下午五點,第七裝甲旅從高城開拔。

傍晚,雙方在高城北面大約二十五公里處遭遇。

因爲第七裝甲旅全體出動,規模比一個裝甲營多得多,所以魏成龍沒有讓裝甲偵察部隊硬拼,而是讓其邊打邊撤,把韓軍引過來。

到這個時候,韓軍怎麼也想不到,他們面對的,不是一個營,而是一個集團軍。

第73章 餘波第68章 歷史時刻第46章 決策點第125章 鶴蚌相爭第2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30章 小事化大第49章 主角與配角第23章 殺向印度洋第26章 戰爭宣言第59章 再接再厲第63章 全力以赴第4章 不留活口第58章 功虧一簣第77章 榮譽與恥辱第45章 突然遭遇第167章 預見性第12章 絕命之行第16章 強渡第17章 運氣不錯第11章 矛盾心態第62章 戰略意第8章 不知進退第192章 選擇權第6章 定論第25章 走投無路第188章 自告奮勇第55章 墳墓第3章 前沿科技第209章 裝甲會戰第278章 並不孤單第103章 猛然清醒第59章 起始點第15章 全面展開第63章 全力以赴第122章 水下霸主第160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6章 戰略籬笆第168章 上前線第308章 人類的智慧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76章 新機會第216章 遲來的醒悟第50章 匿蹤突擊第142章 防空火網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220章 迎難而上第137章 陰雲密佈第288章 科技大爆發第79章 艦隊攔截第11章 導彈攻擊第215章 海軍優勢第19章 水深火熱第135章 全局第221章 經驗教訓第76章 水下力量第37章 抽絲剝繭第115章 超級運輸機第63章 朋友第39章 救援行動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3章 前沿科技第205章 多頭進攻第66章 起航第36章 小心過頭第110章 退卻第232章 政治戰爭第115章 超級運輸機第40章 反擊的本錢第75章 主戰場第76章 熱點地區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91章 迎難而上第28章 九死一生第207章 非洲之角第54章 軍人的歸屬第220章 迎難而上第14章 首相之死第93章 空中偷襲第8章 高歌猛進第71章 再上戰場第30章 打過邊境線第60章 艦隊北上第71章 任人唯才第323章 基因裡的秘密第56章 家宴第89章 虛與委蛇第119章 無心戀戰第26章 高興得太早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64章 孤注一擲第31章 不可避免第60章 立即反擊第2章 完美主義者第58章 海航突擊第61章 唯一方案第203章 覆滅第163章 第一站第17章 打與不打第121章 高歌猛進
第73章 餘波第68章 歷史時刻第46章 決策點第125章 鶴蚌相爭第2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30章 小事化大第49章 主角與配角第23章 殺向印度洋第26章 戰爭宣言第59章 再接再厲第63章 全力以赴第4章 不留活口第58章 功虧一簣第77章 榮譽與恥辱第45章 突然遭遇第167章 預見性第12章 絕命之行第16章 強渡第17章 運氣不錯第11章 矛盾心態第62章 戰略意第8章 不知進退第192章 選擇權第6章 定論第25章 走投無路第188章 自告奮勇第55章 墳墓第3章 前沿科技第209章 裝甲會戰第278章 並不孤單第103章 猛然清醒第59章 起始點第15章 全面展開第63章 全力以赴第122章 水下霸主第160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6章 戰略籬笆第168章 上前線第308章 人類的智慧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76章 新機會第216章 遲來的醒悟第50章 匿蹤突擊第142章 防空火網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220章 迎難而上第137章 陰雲密佈第288章 科技大爆發第79章 艦隊攔截第11章 導彈攻擊第215章 海軍優勢第19章 水深火熱第135章 全局第221章 經驗教訓第76章 水下力量第37章 抽絲剝繭第115章 超級運輸機第63章 朋友第39章 救援行動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3章 前沿科技第205章 多頭進攻第66章 起航第36章 小心過頭第110章 退卻第232章 政治戰爭第115章 超級運輸機第40章 反擊的本錢第75章 主戰場第76章 熱點地區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91章 迎難而上第28章 九死一生第207章 非洲之角第54章 軍人的歸屬第220章 迎難而上第14章 首相之死第93章 空中偷襲第8章 高歌猛進第71章 再上戰場第30章 打過邊境線第60章 艦隊北上第71章 任人唯才第323章 基因裡的秘密第56章 家宴第89章 虛與委蛇第119章 無心戀戰第26章 高興得太早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64章 孤注一擲第31章 不可避免第60章 立即反擊第2章 完美主義者第58章 海航突擊第61章 唯一方案第203章 覆滅第163章 第一站第17章 打與不打第121章 高歌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