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外交戰果

八月五日,牧浩洋到志願軍海軍司令部報道,成爲周渝生屬下的參謀軍官。LU5小說網作爲軍旅生涯的第二個重大轉折點,他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天。雖然離開一線部隊、離開朝夕相處的戰友讓他有點傷感,但是牧浩洋非常清楚,周渝生沒有害他,而是把他領上了一條前途光明的康莊大道。

如果在一年前,牧浩洋肯定不會這麼想。

和平時期,他這種沒有背景的軍人,很難在大型指揮機構中謀得一官半職,即便削尖腦袋鑽了進去,也難以出人頭地。總參謀部等四總部,以及各大軍區、各大艦隊司令部有數萬名參謀軍官,只有百分之十的低級軍官能晉升爲少校。在條件艱苦的基層部隊,低級軍官的晉升率爲百分之二十五。在經常執行特別任務的特種部隊中,低級軍官的晉升率更是高達百分之四十。

當年,牧浩洋報名參加兩棲特種部隊,就是爲了獲得更好的前程。

這個選擇沒有錯,因爲在原部隊的同期少尉中,除他之外,只有一人晉升到上尉,七人晉升爲中尉,而他已經是少校。

雖然在戰爭時期,參謀的晉升速度仍然比不上基層軍官,但是要像更上一層樓,當參謀是條捷徑。

少校是一道坎,能夠越過這道坎的不足百分之十。

在基層部隊,即便是特種部隊,很少有人能在沒有職務的情況下從少校晉升爲中校,晉升爲上校與大校的可能性更加渺茫。留在後方指揮部,不但能接觸到高級將領,還能獲得對應職務。

只要幹得好,即便沒有背景,參謀的晉升機會也比基層軍官高得多。

戰爭時期更是如此。

如果遇到一名務實的司令官,只要做出成績,肯定能得到重用。

雖然牧浩洋不太瞭解黃峙博,但是他知道,周渝生非常務實,同樣來自潛艇部隊的徐褶濤肯定不會差到哪裡去。志願軍在戰場上的表現,讓他有理由相信,黃峙博是個非常務實的司令官。

跟着這樣的司令官,肯定前程光明。

前提是,必須做出成績。

這天,戰場上還發生了兩件大事。

首先在外交戰場上,文廷貴的莫斯科之行終於結出了第一個成果。

在與俄羅斯總統的第二次會晤中,文廷貴答應給予百分之一百五十的貿易補償,即俄羅斯每向朝鮮出售十億元軍火,中國就從俄羅斯採購十五億元的普通商品。在這個基礎上,俄羅斯總統答應向朝鮮出售非進攻性武器裝備。

談判取得突破,不等於達成了最終協議。

在貿易補償範圍,以及武器裝備的性質方面,雙方仍然存在分歧。

提供貿易補償,中國不見得會吃虧,因爲戰爭爆發後,中國的外貿已經受到影響,資源進口顯得格外突出。

雖然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暫時沒有舉起貿易制裁的大棒,仍然能從澳大利亞、巴西等國進口礦產,從中東與北非進口石油,從東南亞進口橡膠等農林產品,但是隨着戰爭規模擴大,即便不會爆發國家間的貿易戰,西方國家也會通過企業的市場行爲,限制對中國的資源出口。

開闢新的資源進口渠道,成爲政府的首要任務。

文廷貴答應提供貿易補償,就是想從俄羅斯購買更多的資源類產品,比如石油、天然氣與鐵礦石。

只是在補償範圍上,俄羅斯有自己的打算。

僅僅出售資源,對處於困境中的俄羅斯沒有多大意義。不把資源賣給中國,還能賣給德國等西歐國家。

俄羅斯想賣的是工業產品

問題是,俄羅斯有中國需要的工業產品嗎?

答案是肯定的,只不過大多集中在軍事領域,比如戰鬥機的發動機、導彈與火箭使用的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製造潛艇耐壓殼體的特種鋼材、軍用核反應堆的小型化技術等。至於民用領域,確實乏善可陳。

貿易補償,顯然不能集中在軍火領域。

俄羅斯要想復興,就得振興製造業,得把標有“俄國製造”的產品賣到世界各地,打開其他國家的市場。

中國有十四億人,是世界人人口最多的市場。

要不了多久,還會超越美國,成爲消費力最強的市場。

可是在過去三十多年裡,中國市場逐漸被西方企業佔據。從日用化工的寶潔、小家電的菲利普,到人們手上的諾基亞與蘋果、大街上的大衆,再到天上飛的波音與空客、地下跑的西門子,西方企業佔據了中國市場的大半壁江山,根本沒有俄羅斯產品的容身之地。在中國人眼中,俄羅斯要麼等同於Su-27戰鬥機與“現代”級驅逐艦,要麼等同於石油、天然氣與礦產資源。

在貿易補償問題上,俄羅斯堅持要求以工業產品爲主,而中國更想得到礦產資源。

武器裝備的性質,顯得更加敏感。

因爲俄羅斯在聯合國努力撮合雙方通過談判化解矛盾,所以在出售軍火時,俄羅斯總統只答應出售防禦性武器。

問題是,什麼是“防禦性武器”?

拿戰鬥機來說,Su-27SK是典型的“防禦性武器”,只具備防空作戰能力,對地打擊能力非常有限。可是賣給朝鮮後,志願軍肯定會進行改進,使其具備Su-30MK2那樣的對地打擊能力,成爲“進攻性武器”。

受此影響,俄羅斯總統始終不答應出售潛艇。

與戰鬥機不同,潛艇的性質早有定論,沒有任何國家把潛艇當成“防禦性武器”。

文廷貴沒有指望買到潛艇,而且潛艇的建造週期過於漫長,等到潛艇交付,恐怕戰爭早已結束了。

在黃峙博提交的軍備採購清單中,排在首位的是Mig-31截擊機。

www тTk án ¢ o

爲了儘快拿到這種戰鬥機,外交部的談判專家充分發揮了談判技巧。

首先提出的不是截擊機,而是Su-27SK的生產許可證,即以相對低廉的價格,購買兩百到四百架的生產專利,由沈飛製造,再轉手賣給朝鮮,俄羅斯企業不用直接參與,就能賺到可觀的專利費。

對俄羅斯來說,這是無本萬利的買賣。

更重要的是,蘇霍伊公司的年產量不會超過五十架,要在短期內交付兩百架戰鬥機,必須擴大生產規模,啓動封存的生產線,招募更多的工人,而在戰爭結束後,重啓的生產線與擴招的工人將成爲企業的負擔。

把專利賣給中國,由中國企業承擔擴產的負擔,纔是最佳選擇。

只是在戰鬥機的用途上,俄羅斯一再強調Su-27SK只能用於防空作戰,不能像J-11B那樣,擴展多用途能力。

也就是說,嚴格按照俄羅斯的要求製造。

僅僅用於防空作戰,有必要購買Su-27SK的生產專利嗎?

中國空軍的Su-27SK與J-11機羣規模在六百架左右,足以支撐一年以上,而且中國空軍還有比Su-27SK更好的選擇,即自主開發的J-10戰鬥機。在J-10A上,採用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WS-13發動機,產量不受AL-31F發動機限制,也不再看俄羅斯的臉色。實戰證明,J-10A的制空作戰能力不比J-11與Su-27SK差,較輕的體量,使其在近距離格鬥中的表現還要突出一些。

購買Su-27SK的生產專利,就是看中其較大的改進餘地。利用J-11B的成熟技術,足以讓這種制空戰鬥機變成多用途戰鬥機。

Su-27SK的生產專利談不下來,外交部的談判專家提出了採購Mig-31的意向。

俄羅斯不是不想賣軍火,而是很想賣,而且賣得越多越好。

雖然Mig-31也是重型戰鬥機,但是作爲防空截擊機,把Mig-31改造成多用途戰鬥機的可能性並不大。

Mig-31的氣動佈局,使其很難在低空執行轟炸任務。

截擊機,顯然是“防禦性武器”。

談判由此出現轉機,在談判代表提出採購意向後,俄羅斯當局立即表示歡迎,主動提出首先出售一批二手Mig-31,人民軍使用之後,再決定是否需要購買生產專利,由中國的飛機制造廠代工。

因爲米格公司早已關閉Mig-31的生產線,所以要想立即獲得這種戰鬥機,只能購買俄軍的二手貨。

文廷貴與俄羅斯總統第二次會晤結束後,雙方就簽署了採購Mig-31的意向合同。

雖然貿易補償談判還沒結束,但是爲了促成這筆買賣,俄羅斯當局主動提出,先對人民軍的飛行員進行培訓,以便正式合同簽署後立即交付使用。

前往俄羅斯接受培訓的,肯定不只是人民軍的飛行員。

上世紀九零年代初,中國空軍採購Su-27SK之前,米格公司曾經積極推銷Mig-29與Mig-31。當時,去俄羅斯考察的中國飛行員用了半年時間,熟悉與瞭解這三種戰鬥機。雖然最終選擇了Su-27SK,但是Mig-31的高速性能,給飛行員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由此促成沈飛對J-8進行深入改進。

這批飛行員中,還有十多人在空軍服役,而且都是高級軍官。

爲了儘快掌握Mig-31,這些飛行員全部臨時編入人民軍,以朝鮮軍人的身份前往俄羅斯接受培訓。

一切順利的話,十天之內,第一批換上人民軍塗裝的Mig-31就將飛赴戰場。

從莫斯科發來的消息,讓黃峙博吃了顆定心丸。只是這天發生的第二件事,讓他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第80章 援助第36章 艦隊司令第9章 進軍神速第231章 被迫停戰第3章 本性難移第154章 總撤退第32章 關鍵時刻第238章 不歸路第46章 逃命第120章 多面手第36章 負擔第63章 卸甲第184章 強攻第84章 戰將第226章 進攻受阻第47章 證據第18章 畫蛇添足第241章 主動求變第70章 重擊落空第49章 場外因素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176章 硬碰硬第44章 開戰在即第73章 沉默是金第57章 爭論第137章 困難重重第37章 打來的和平第241章 主動求變第171章 八個半小時第81章 同盟集團第284章 轉變第83章 空中遭遇第141章 全力以赴第164章 全力反撲第45章 深海猛龍第51章 精密計劃第7章 突然襲擊第289章 時過境遷第77章 誘餌第21章 奪回失地第166章 硬骨頭第28章 無知者無畏第20章 惹是生非第107章 全力以赴第12章 漸行漸遠第96章 迴歸正位第317章 文明的上帝第9章 做徹底第142章 無關緊要的反擊第11章 經濟圍剿第79章 撲火第319章 反思第247章 毀滅性打擊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218章 死亡陷阱第3章 大國實力第113章 傾其所有第17章 新的選擇第7章 又見熟人第9章 血染橫濱第14章 戰爭前奏第148章 誤打誤撞第24章 昏了頭第39章 餘輝第5章 宣戰第315章 文明義務第180章 圍點打援第12章 戰爭推動者第138章 運氣因素第23章 回到總參謀部第57章 戰爭決議第138章 警鐘第49章 彈道導彈第166章 百密一疏第30章 周旋第215章 海軍優勢第304章 文明接觸第253章 謀略家第7章 鋼鐵鯊魚第173章 振奮軍心第44章 防空火網第50章 沉默第6章 定論第65章 明智之舉第31章 接觸第112章 了不起的勝利第120章 用我們的方式第151章 人盡其用第39章 糧食危機第174章 反擊第107章 和解爲主第44章 出山第39章 積極備戰第194章 誘餌第16章 急轉直下第62章 開戰在即第117章 防空作戰第88章 各讓一步第97章 長遠考慮第26章 轉折點
第80章 援助第36章 艦隊司令第9章 進軍神速第231章 被迫停戰第3章 本性難移第154章 總撤退第32章 關鍵時刻第238章 不歸路第46章 逃命第120章 多面手第36章 負擔第63章 卸甲第184章 強攻第84章 戰將第226章 進攻受阻第47章 證據第18章 畫蛇添足第241章 主動求變第70章 重擊落空第49章 場外因素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176章 硬碰硬第44章 開戰在即第73章 沉默是金第57章 爭論第137章 困難重重第37章 打來的和平第241章 主動求變第171章 八個半小時第81章 同盟集團第284章 轉變第83章 空中遭遇第141章 全力以赴第164章 全力反撲第45章 深海猛龍第51章 精密計劃第7章 突然襲擊第289章 時過境遷第77章 誘餌第21章 奪回失地第166章 硬骨頭第28章 無知者無畏第20章 惹是生非第107章 全力以赴第12章 漸行漸遠第96章 迴歸正位第317章 文明的上帝第9章 做徹底第142章 無關緊要的反擊第11章 經濟圍剿第79章 撲火第319章 反思第247章 毀滅性打擊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218章 死亡陷阱第3章 大國實力第113章 傾其所有第17章 新的選擇第7章 又見熟人第9章 血染橫濱第14章 戰爭前奏第148章 誤打誤撞第24章 昏了頭第39章 餘輝第5章 宣戰第315章 文明義務第180章 圍點打援第12章 戰爭推動者第138章 運氣因素第23章 回到總參謀部第57章 戰爭決議第138章 警鐘第49章 彈道導彈第166章 百密一疏第30章 周旋第215章 海軍優勢第304章 文明接觸第253章 謀略家第7章 鋼鐵鯊魚第173章 振奮軍心第44章 防空火網第50章 沉默第6章 定論第65章 明智之舉第31章 接觸第112章 了不起的勝利第120章 用我們的方式第151章 人盡其用第39章 糧食危機第174章 反擊第107章 和解爲主第44章 出山第39章 積極備戰第194章 誘餌第16章 急轉直下第62章 開戰在即第117章 防空作戰第88章 各讓一步第97章 長遠考慮第26章 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