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簡單邏輯2

只要是有關於褲襠的話題,大家都一定是非常喜聞樂見的。這種事情古今相通。

錢大寶今年已經二十七歲了。但是,他還是個黃花大小夥子。

作爲一個生理上已經成熟了的,都有點熟透了的男性。一提起“婆姨”(陝西方言指女性)這個話題,錢大寶的臉色開始潮紅,鼻孔像驢馬牲口一樣開始擴大,唾沫橫飛的開始說起很多王書輝完全聽不懂陝西方言來了。

王書輝作爲資深丹蔘狗,對於這種事情是很理解的。相對於現代人,古代人在這方面真的相當的貧乏。在現代社會裡,就是再怎麼破落的盧瑟,也可以用電腦來慰藉自己的靈魂。但是,古代人就沒有這樣的條件了。

就是單方面的從這一點上講,工業化也是充滿了正義的事業。

王書輝沒有打斷錢大寶這個在古代社會裡屬於大齡男青年、絕對光棍的癔想。倒是很捧場的斷斷續續的接了幾句,“殘貨的很(陝西方言:歷害的很)”,“嘹咋咧(陝西方言:好極了)”之類的話。

實際上他的陝西話水平也很一般。聽倒是大部分能聽懂。但是,他會說的也不過是些簡單的日常對話。

雖然能夠理解錢大寶這個古代人對於褲襠話題的熱愛。但是,同樣的話題,王書輝要是和現代人去聊的話,往往能夠聊得起來,甚至有時候聊的對路了,還能說出一番相當“有水平”、“有境界”的純廢話呢。

可是,面對這一個土頭土腦,審美水平停留在某個婆姨哪兒哪兒很大,某個婆姨哪兒哪兒很厚實的古代人,王書輝實在是產生不出那種聊天的熱情來。

這就是王書輝這個現代人的問題了。即使他有很高尚的情操,有很先進的思想意識,有很偉大的理想。但是,面對一羣羣和自己相差了幾百年,文明等級落後了兩個社會階段的古代人,王書輝真的很難把他們當成普通人來看待。

還真別覺得王書輝不是個東西。事實上,面對那些從黑非洲或者落後地區的外國友人的時候,現代人能夠非常平易近人的和他們接觸,完全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他們麼。不能吧。

所以,王書輝強忍起身離開的想法,聽錢大寶白唬了十來分鐘之後,他邊推着小車運送罐頭,邊岔開錢大寶的廢話,問他道:“商盟鎮那塊是怎麼回事兒啊。怎麼會有婆姨突然發賣出來?”

錢大寶依然露出一副猥瑣的笑容,帶着男人都懂的曖昧表情對王書輝說道:“你娃不知道呢吧。來福紡織坊出了大事兒咧。廠裡的婆姨都被幾個工頭睡了捏。那大掌櫃的發了火了,說那些婆姨壞了他家織坊的名聲,這纔要把那些婆姨們都賣掉。呵呵,便宜我們咧。我聽說不少沒達到三級工的夥計,都要準備好了銀子,要買一個婆姨咧。”

王書輝雖然不是一個女權主義者,但是他腦袋裡對於婦女能頂半邊天的理念是根深蒂固的。聽了這話,他的第一反應就是很反感,他問錢大寶道:“那啥,犯了事兒的那幾個管事兒的捏。咋處理的啊。”

錢大寶奇怪的看了看王書輝,眼睛裡漏出些迷惑來,他對王書輝說道:“他們除了錘子痛快咧,其他的能有啥事捏?都是管事兒滴,除了被大掌櫃的罵幾句,能有啥捏?”

聽了這話,王書輝心裡一萬頭草泥馬神獸呼嘯而過。這他孃的就是封建社會啊。

不過,王書輝也不準備和錢大寶討論這個問題,他轉而開始詢問錢大寶關於復興會的事情,“你聽說沒,咱們復興會裡也出了這樣的事情咧。”

錢大寶一聽這話,不知道怎麼回事,突然立即就翻臉了,他急赤白臉的對王書輝說道:“你娃造的什麼謠,咱們復興會裡怎麼會有這樣的事情。咱復興會清白的很咧!”

王書輝還真沒想到,自己居然遇到了。他斜着眼睛瞧着氣急敗壞的錢大寶,故意用鄙夷的語氣對他說道:“你娃可別蒙我,紡織廠的事情早就傳開了,你娃能不知道。”

可能是王書輝的那種居高臨下的鄙視語氣和表情,給錢大寶造成了很大的打擊吧。錢大寶停下手裡的活兒,情緒變得有些蔫吧了。他小聲的抗辯道:“咱們復興會能和他們商盟的龜孫一樣麼,也不是白睡咧,人家都是給了東西的。你情我願啊。”

王書輝聽了這話真有點沒想到了。在他看來,古代人對於貞操這個東西不是看的很重麼。怎麼錢大寶這貨,對於這件事情表現的這麼開放呢。他對於被人侮辱過的外廠女工一點也不嫌棄,想着要去買一個做老婆不說,對於復興會紡織廠的女工也沒表現出鄙視來。

王書輝有些疑惑的問錢大寶道:“我聽人說,天底下有個‘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道理。你不覺得那幾個婆姨是失了節了麼?”

錢大寶聽了這話,一下子跳了起來,他好像真的生氣起來了。雖然王書輝並不怕他,可以被他劇烈的反應嚇了一跳。就聽他惱怒的王書輝說道:“你娃說啥咧,包在這跟呃胡社(不要在這跟我胡扯)。這是人說的話嗎。感情沒飯吃就得活餓死。只要能活着,誰想餓死捏。”

王書輝倒是一點也不覺得錢大寶冒犯了自己。他聽了錢大寶的話,心裡才真正的安穩了。作爲一個流民,一個社會最底層的人,錢大寶的話充滿了唯物主義的味道。

是啊,在餓死和失節之間進行選擇,任何一個正常人都會選擇活下去。王書輝可是親眼見過,在九十年代的時候,東北不少下崗女工到南方從事行業的工作的。不是她們沒有節操,而是她們有孩子需要交學費,有父母需要交醫藥費。

穿越了四百年的時空,無產階級勞動者相同的辛酸和悲苦重合了。這讓作爲穿越者的王書輝,一下子找到了感覺。他好像隱隱約約的把握住了一個脈搏,整個人好像一下子就踏實了下來。

他伸手拍了拍情緒激動的錢大寶的肩膀,遞給他一根復興會捲菸廠生產的長江牌的無過濾嘴香菸。因爲每個工廠的工人,都可以享受到每週一包香菸的福利。所以錢大寶也會吸菸。

復興會新出品的安全火柴質量很渣。王書輝和錢大寶廢了半天的功夫才把火柴划着,把自己的煙點上了。

“我說,你進了工廠幹活,心裡安穩不安穩,日子過的還活試(滿意)不?”

“有啥不活試滴,王老爺可是個活菩薩,對我們窮漢好滴很。”

雖然這是王書輝最不喜歡聽到的回答,不過他也只能假裝同意的點點頭,繼續問道:“其實我就是覺得啊,廠子裡的活兒太辛苦。就說鋼鐵廠吧,動不動還要出人命。聽說那個化工廠,天天有人命填進去。心裡虛的慌。”

wωω¤тTk ān¤CΟ

錢大寶明顯是個會抽菸的人,他靜靜的讓煙霧從他的鼻子裡一點點的冒出來。帶着一種嘲諷的笑容對王書輝說道:“我說你娃就是好人家出身遭了難的吧。你這樣的人我是見過滴。我們加工廠的一個會計就是你這種出身。家裡十來畝地,一不小心遭了大災,混成和我們這些泥腳杆子一樣的日子了。心裡老大的不高興了吧。”

又吸了口煙,錢大寶繼續說道:“厄(我)不知道以前你家的日子過成什麼樣。就說厄家吧。上半年是稀粥野菜,下半年是野菜稀粥。就這飯食,動不動還斷頓捏。厄大哥在衛所上是正兵,時不時的還能拿些米糧回來。我家的日子,在整個衛所裡還算好滴了。就說不是大災年吧。哪年衛所裡不死上十幾個人,幾家子的。”

說起這些來,錢大寶的心情變得很沉重。他咳嗽了兩聲繼續說道:“厄現在還記者捏。厄十歲頭上,冬天的時候,厄妹凍死了。厄娘讓厄出去把厄妹埋上,臨了還跟厄說,記着把包厄妹的布拿回家來。那時候厄眼前都是厄妹圍着厄跑的樣子,不知道咋回事,厄沒聽厄孃的話,硬是連布和厄妹一起埋上了。”

這個話題別說是錢大寶這個親歷者了,就是作爲聽衆,從歷史書上深知農業社會人命之卑賤的王書輝,也情緒低落的不得了。

“厄一回家,厄娘就問我布捏。厄說不能讓厄妹子光着身子。厄娘二話不說就錘了我一頓,完後她就出去把布給拿回來咧。”

“那布有多大捏。半尺長寬的一塊布。也就是因爲厄妹病了,纔拿出來給她蓋肚子。”

錢大寶把手裡的菸屁股用力的扔在地上,然後盯着王書輝說道:“你娃知道不,厄從衛所一路跑過去,親眼看過吃死人的事情捏。還是到了這塊兒之後,厄才知道啥叫吃飽飯,厄才知道啥叫不露腚的衣服,厄才知道啥叫棉被。不說別的,”說到這裡,錢大寶指了指腳上穿的棉鞋,繼續對王書輝說道:“這樣的鞋,厄一輩子也沒穿過。”

錢大寶走到已經空了的手推車旁邊,對王書輝說道:“厄說王老爺是活菩薩,不是厄編瞎話捏。王老爺真是活菩薩。厄也不求別的,只求王老爺長命百歲,厄好給王老爺賣一輩子的力氣。”

“你娃就別瞎想咧。咱們是命好,攤上王老爺這樣的活菩薩了。多少人都那麼死在厄眼前咧。連個動靜都沒有,就那麼死咧。”

說完了這句話,錢大寶已經推起手推車開始往回走了,他邊走邊說道:“你說就那麼在道上死咧,死人就那麼讓野狗吃咧。現在咱們就是死了,還能風光大葬,有口好木頭的棺材,靈位還有人祭拜捏。”

“厄跟你說實話,就是死,厄也得死在王老爺家咧!”

王書輝愣愣的站在那裡,手裡的香菸燃盡了,已經把他的手指燙紅了,他都沒有感覺到。

雖然仍舊是第二手的資料,但是,聽親歷者敘述,和歷史材料上文字的表達,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感覺。這個衝擊力是非常的巨大的。

王書輝本來其實也知道,越是農業社會,生產力的水平就越低下,生產力水平越低下,老百姓的日子就越悽慘。可是,這短短的幾個字,濃縮着多少鮮血和屍骨,那是王書輝這樣的現代人所無法理解的。

王書輝從來也沒覺得,自己給明朝末年的復興會工人們提供了什麼了不起的生活。幾套衣服,三頓能吃飽的飯食,正常的住所,基本的生活用品,這些東西王書輝覺得,都是他這個管理者必須提供給工人的東西。

可是,這些廉價的東西,卻能夠收穫工人們真心的忠誠和敬愛,這真的是王書輝所想不到的。

其實,從發現時空門到現在,王書輝一直在努力的尋找一種真實感。因爲,作爲一個現代人,古代農業社會裡的一切,都給王書輝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像以前工委會代表們說的那些類似於“把命送在復興會手裡也不冤”,什麼“死了也能落一口好棺材,死的值了的話”,王書輝還一直以爲是,那是他的那些學生們對他的安慰之詞呢。

直到今天遇到了這個錢大寶。王書輝才深刻的感到,再怎麼繁重,再怎麼枯燥,再怎麼對於很多人都違反常識的工作,只要這些勞動能夠換來相應的報酬,勞動人民就不會嫌棄這樣的工作的。因爲相對於外面那個活地獄來說,在復興會的工廠裡,畢竟還能保證他們的生活。

在現代社會裡生活了二十幾年的王書輝,一直對於革命導師說的,革命的火種就蘊藏在羣衆中的話半信半疑。畢竟,經濟的高速發展,隱蔽了嚴重的社會矛盾。

但是,在這個時空裡,在明朝末年這個時代裡,革命的火種,真的在勞動人民中間熊熊的燃燒着。

ps:萬曆六年,大廟山民起義。

萬曆十四年,河南滑縣起義。

萬曆十六年,蘄州、黃梅起義、安徽劉汝國起義、太湖起義。

萬曆十七年,李圓郎起義、福建柯守嶽起義。

萬曆十九年,張守清起義。

萬曆二十二年,鳳陽府王自簡起義。

萬曆二十八年,吳國佐起義。

萬曆三十二年,福建吳建起義。

萬曆三十四年,河南永城起義。

萬曆三十九年,保定農民起義。

萬曆四十三年,河南、山東農民起義。(感謝龍空網友lizikong提供的材料)

第354章 炮擊金州衛(7)第93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8)第162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2)第466章 五級鉗工李有福第165章 鬆滋大開復興會花(1)第311章 終結者8第278章 魏忠賢的疑惑(4)第409章 無奈的朱由檢第223章 馬祥麟的轉變(6)第79章 大練兵(3)第302章 朱舜水訪武昌(7)第246章 肖文龍的覺醒6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廠化教育第350章 炮擊金州衛(3)第37章 妖僧(1)第233章 四省攻鄂(10)第148章 簡單邏輯4第201章 連鎖反應2第172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4)第384章 東改編3第187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3)第353章 炮擊金州衛(6)第444章 北伐第一戰第153章 紅旗漫卷出枝3第477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5第212章 保民軍第一戰5第69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3)第394章 光復遼南9第101章 王書輝下鄉記5第454章 從席日勾力格到黃立格第478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6第339章 制度這個事兒(4)第253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1)第489章 進入倒計時的南明第405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8第74章 骨幹的產生(2)第118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1第315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4第25章 開始(1)第347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8)第427章 這次的整風不一樣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467章 週會計的家事第127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8第53章 馬縣丞的末日(5)第272章 承天事變(6)第22章 起步(6)第463章 遵紀守法的蒙古人第494章 軍事行動面具下的經濟目的第408章 黃臺吉之死第176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2)第52章 馬縣丞的末日(4)第442章 相同的身體不同的人生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306章 終結者3第190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6第262章 學員張兆歡(2)第115章 第一次反圍剿8第270章 承天事變(4)第296章 朱舜水訪武昌(1)第87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2)第99章 王書輝下鄉記3第260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8)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綻放的幸運第158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2第450章 亂世中的一家人第139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1第470章 萬事有理黃錦康第420章 小攤老闆第117章 第一次反圍剿10第455章 南京是個大包袱第199章 武昌起義(9)第436章 妻賢夫禍少第297章 朱舜水訪武昌(2)第201章 連鎖反應2第439章 人心真的散了第135章 入學風波4第376章 魯東土地革命(1)第316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5第184章 陳保生進城(4)第53章 馬縣丞的末日(5)第196章 武昌起義(6)第17章 起步(1)第241章 肖文龍的覺醒(1)第340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1)第97章 王書輝下鄉記1第485章 秦十四和“大皇帝崇拜”第60章 工業的獠牙(4)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130章 工業化的浪第339章 制度這個事兒(4)第368章 在山東(3)第438章 王書輝從沒想過當皇帝第14章 立足(2)第451章 遼東驚變第35章 理念(3)第54章 馬縣丞的末日(6)第337章 制度這個事兒(2)
第354章 炮擊金州衛(7)第93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8)第162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2)第466章 五級鉗工李有福第165章 鬆滋大開復興會花(1)第311章 終結者8第278章 魏忠賢的疑惑(4)第409章 無奈的朱由檢第223章 馬祥麟的轉變(6)第79章 大練兵(3)第302章 朱舜水訪武昌(7)第246章 肖文龍的覺醒6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廠化教育第350章 炮擊金州衛(3)第37章 妖僧(1)第233章 四省攻鄂(10)第148章 簡單邏輯4第201章 連鎖反應2第172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4)第384章 東改編3第187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3)第353章 炮擊金州衛(6)第444章 北伐第一戰第153章 紅旗漫卷出枝3第477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5第212章 保民軍第一戰5第69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3)第394章 光復遼南9第101章 王書輝下鄉記5第454章 從席日勾力格到黃立格第478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6第339章 制度這個事兒(4)第253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1)第489章 進入倒計時的南明第405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8第74章 骨幹的產生(2)第118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1第315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4第25章 開始(1)第347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8)第427章 這次的整風不一樣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467章 週會計的家事第127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8第53章 馬縣丞的末日(5)第272章 承天事變(6)第22章 起步(6)第463章 遵紀守法的蒙古人第494章 軍事行動面具下的經濟目的第408章 黃臺吉之死第176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2)第52章 馬縣丞的末日(4)第442章 相同的身體不同的人生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306章 終結者3第190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6第262章 學員張兆歡(2)第115章 第一次反圍剿8第270章 承天事變(4)第296章 朱舜水訪武昌(1)第87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2)第99章 王書輝下鄉記3第260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8)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綻放的幸運第158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2第450章 亂世中的一家人第139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1第470章 萬事有理黃錦康第420章 小攤老闆第117章 第一次反圍剿10第455章 南京是個大包袱第199章 武昌起義(9)第436章 妻賢夫禍少第297章 朱舜水訪武昌(2)第201章 連鎖反應2第439章 人心真的散了第135章 入學風波4第376章 魯東土地革命(1)第316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5第184章 陳保生進城(4)第53章 馬縣丞的末日(5)第196章 武昌起義(6)第17章 起步(1)第241章 肖文龍的覺醒(1)第340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1)第97章 王書輝下鄉記1第485章 秦十四和“大皇帝崇拜”第60章 工業的獠牙(4)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130章 工業化的浪第339章 制度這個事兒(4)第368章 在山東(3)第438章 王書輝從沒想過當皇帝第14章 立足(2)第451章 遼東驚變第35章 理念(3)第54章 馬縣丞的末日(6)第337章 制度這個事兒(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