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5)

王書輝無論是在現代社會還是在古代社會,都得算是個性情有點古怪的人。

在現代社會裡,從小學開始,王書輝就非常的喜歡參加勞動。在王書輝小時候,雖然那個時代的獨生子女已經有被稱爲小皇帝的了。可是在全國的大部分的經濟非發達地區,小學生初中生參加勞動的事情還是非常多的。

王書輝的家庭條件不太好。母親常年臥病在牀,父親在工廠上班開着微薄的工資,後來還離開了家。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窮人的孩子王書輝在家裡就要承擔很大一部分家務,所以和其他的獨生子女比較起來,他是比較會勞動,比較能勞動的。

勞動光榮在王書輝小時候還是學校教育裡的一個重要部分。在王書輝所在的地區,小學生、初中生,要參加剷雪、清溝、種樹等等很多的義務勞動。在這些義務勞動中,王書輝經常會因爲幹活多幹活快而被老師表揚。

能在學習和勞動中得到老師的表揚,這可能就是家庭條件不好的王書輝在小時候的學生生涯裡可以獲得的爲數不多的心理安慰吧。

正是因爲這樣的原因,出身工人家庭的王書輝即使在研究生畢業,參加工作當了大學老師之後,仍舊會時不時的參加體力勞動。比如說,他就曾經在寒暑假的時候,到建築工地上去打過工。

母親早逝,父親失蹤孤身一人的王書輝並不缺乏那份打工的錢。他參加勞動的目的不是爲了賺錢,而是爲了參與底層人民的生活,和他們交流想法,積累資料的。

王書輝能夠對於社會問題非常的關注,能夠對科學革命思想有着明確的認識,參與勞動,親身調研,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正是因爲能夠對勞動人民的生活進行體驗,能夠和勞動人民進行思想交流,所以王書輝對於勞動人民的想法纔會比較瞭解。

在建築工地上,很多民工們都說,其實如果沒有拖欠工資和老闆跑路這樣的事情的話,一個純力工每天就能賺兩百塊錢以上的工資。泥瓦匠等有點兒技術含量的工作一天能賺三百元左右的工資。對於這樣的待遇,他們還是相當滿足的。

勞動者的想法很簡單。不論工頭之類的傢伙在再怎麼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不管睡覺的地方再怎麼寒冷簡陋。不管伙食之類的東西再怎麼糟糕粗劣。只要自己付出的勞動能夠得到報酬,工資不被剋扣和拖欠,他們就覺得心滿意足。

王書輝就是在建築工地上積累了很多的勞動經驗的。

因爲他和工人們的交流較多,他也知道,現在工地上的活兒已經越來越簡單,越來越輕鬆了。過去的時候,混凝土都是要一車一車的往一層一層的樓房上用小推車運輸的。現在則完全不需要這麼累,混凝土都是直接從車上通過管道送到各個樓層的。

過去的時候,挖土方之類的事情全都是人工來幹。現在因爲各種規格和型號的挖掘機的存在,打地基挖溝之類的事情都是機械承擔的。

對於王書輝來說,他當時覺得最累的工作就是基本力工,也就是搬磚的工作最累了。可是不少幹活兒年頭兒多的老工人卻都笑話王書輝的想法。畢竟對於他們來說,不管是什麼工作,和以前比起來都要輕鬆很多。

王書輝一直給復興黨灌輸這樣一種概念。一個領導幹部,一個復興黨的黨員,如果他要想讓人民羣衆服氣,想要讓人民羣衆認同,那就必須幹最累的活,完成最難得工作,在各種工作和事情上領先和領頭,起一個模範帶頭作用。

具體到制度上就是,在復興軍裡,無論是政工幹部還是指揮員、參謀員,他們的軍事技能和文化知識的水平都必須要比普通的士兵們高,能力都要比普通士兵強。這是他們能夠得到升職的前提條件。

具體到黨員幹部身上,那就要求機關裡的幹部要參加勞動,企事業單位裡的幹部要上一線。在復興黨內,就不存在完全脫產的不參加任何勞動的黨員幹部。

有時候好的制度必須要有好的領導幹部起到模範帶頭作用。雖然目前復興黨內的軍國主義和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激進思想比較強烈。可是可能也是因爲這樣的原因吧,黨員幹部們對於自己的要求還算是比較高的。

更主要的是,王書輝作爲復興黨黨、政、軍的最高領導者,他不管多忙都會抽調專門的時間下田地,下工廠,下班排,以一個普通勞動者的身份參加勞動,參加訓練。

不管是模範帶頭作用還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吧。反正在王書輝的帶領下,手上沒有繭子的復興黨黨員幹部都是不存在的。

正是因爲復興黨上下的那種濃郁的勞動者氣質,才使得復興黨和人民羣衆打起交道來沒有什麼阻礙。

想想也是,同樣是流民出身,同樣作爲底層勞動者的出身,人民羣衆也沒有理由和復興黨不親近的。

就比如說王書輝在劉二慫的那個勞改營擔任教導員的工作吧。他和八十個勞改人員很快就建立起了熱絡的關係。因爲王書輝教大家識字寫字,又常常和大家拉家常說閒話,所以這些勞改人員和王書輝的關係非常的親密。

“我們復興黨不是朝廷。可是我們復興黨也不是張獻忠那種只顧他自己的身家富貴的造反者。”

和王書輝一親近起來,這些勞改人員就開始和王書輝放開了話匣子。不少人問起他們一直比較疑惑的復興黨的身份來了。

“我們復興黨是人民的隊伍,是和老百姓一條心的。”

復興黨和老百姓是一條心的。這種話要是單純的靠說的,那人民羣衆是不會相信的。可是現實是,復興黨給勞改營的人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住好的。雖然作爲懲罰不給工錢吧,可是會算賬的勞改們也知道,光是這些吃穿住用,就不是那點兒工錢能夠抵的上賬的。

復興黨對於勞改人員的態度可比過去他們服務的那些地主老爺們好多了。雖然關禁閉和餓飯的懲罰讓人心裡發慌,但是隻要不作死的,還真沒有什麼打罵。

更主要的是,復興黨沒有針對他們這些被裹挾的流民,反倒是爲了給流民們伸冤,把那些欺負大家,虐待大家的厲害人物們都給吊死了。

有了這樣的事情在前面作爲鋪墊,王書輝說的復興黨和老百姓是一條心的,就成了有證據的事情了。

第192章 武昌起義(2)第459章 新開始新安排第350章 炮擊金州衛(3)第316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5第402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5第81章 外國傳教士第347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8)第403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6第473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1第93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8)第7章 準備(3)第264章 學員張兆歡(4)第468章 郵政局裡的兩個人第72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2第349章 炮擊金州衛(2)第257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5)第34章 理念(2)第323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2)第268章 承天事變(2)第70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4)第160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4)第11章 婚事(3)第170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2)第404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7第417章 兩個案件和一個態度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1)第111章 第一次反圍剿4第252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6)第22章 起步(6)第26章 開始(2)第33章 理念(1)第432章 從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316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5第322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1)第195章 武昌起義(5)第159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3)第288章 地方工作(1)第41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1)第216章 程紹之死1第264章 學員張兆歡(4)第110章 第一次反圍剿3第469章 後悔的陳新民第274章 承天事變(8)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239章 土著工業黨的誕生(1)第311章 終結者8第281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1)第476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4第35章 理念(3)第497章 老丈人朱術圳第168章 造反和革命(2)第198章 武昌起義(8)第10章 婚事(2)第20章 起步(4)第328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3)第465章 朝鮮滅國和反面教材第468章 郵政局裡的兩個人第390章 光復遼南5第169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1)第270章 承天事變(4)第265章 學員張兆歡(5)第9章 婚事(1)第281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1)第137章 教學相長2第120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1第266章 學員張兆歡(6)第42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2)第193章 武昌起義(3)第46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2第163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3)第310章 終結者7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32章 日常(4)第158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2第212章 保民軍第一戰5第171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3)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448章 不好消化的巨大刺激第96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2)第270章 承天事變(4)第480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8第150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2第170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2)第12章 婚事(4)第463章 遵紀守法的蒙古人第362章 建設新湖北(5)第439章 人心真的散了第168章 造反和革命(2)第170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2)第249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3)第37章 妖僧(1)第311章 終結者8第446章 “瘋狂”的張永濤第328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3)第198章 武昌起義(8)第449章 錯誤的理解錯誤的應對第252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6)第408章 黃臺吉之死第132章 入學風波1第146章 簡單邏輯2
第192章 武昌起義(2)第459章 新開始新安排第350章 炮擊金州衛(3)第316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5第402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5第81章 外國傳教士第347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8)第403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6第473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1第93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8)第7章 準備(3)第264章 學員張兆歡(4)第468章 郵政局裡的兩個人第72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2第349章 炮擊金州衛(2)第257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5)第34章 理念(2)第323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2)第268章 承天事變(2)第70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4)第160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4)第11章 婚事(3)第170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2)第404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7第417章 兩個案件和一個態度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1)第111章 第一次反圍剿4第252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6)第22章 起步(6)第26章 開始(2)第33章 理念(1)第432章 從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316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5第322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1)第195章 武昌起義(5)第159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3)第288章 地方工作(1)第41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1)第216章 程紹之死1第264章 學員張兆歡(4)第110章 第一次反圍剿3第469章 後悔的陳新民第274章 承天事變(8)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239章 土著工業黨的誕生(1)第311章 終結者8第281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1)第476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4第35章 理念(3)第497章 老丈人朱術圳第168章 造反和革命(2)第198章 武昌起義(8)第10章 婚事(2)第20章 起步(4)第328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3)第465章 朝鮮滅國和反面教材第468章 郵政局裡的兩個人第390章 光復遼南5第169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1)第270章 承天事變(4)第265章 學員張兆歡(5)第9章 婚事(1)第281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1)第137章 教學相長2第120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1第266章 學員張兆歡(6)第42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2)第193章 武昌起義(3)第46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2第163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3)第310章 終結者7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32章 日常(4)第158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2第212章 保民軍第一戰5第171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3)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448章 不好消化的巨大刺激第96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2)第270章 承天事變(4)第480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8第150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2第170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2)第12章 婚事(4)第463章 遵紀守法的蒙古人第362章 建設新湖北(5)第439章 人心真的散了第168章 造反和革命(2)第170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2)第249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3)第37章 妖僧(1)第311章 終結者8第446章 “瘋狂”的張永濤第328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3)第198章 武昌起義(8)第449章 錯誤的理解錯誤的應對第252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6)第408章 黃臺吉之死第132章 入學風波1第146章 簡單邏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