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東改編1

其實在毛文龍死前,因爲發生於1627年的“丁卯之役”,損失慘重的東江軍就基本上處於一種崩潰邊緣的狀況了。

1629年七月,正當復興黨在魯東根據地的土地革命開始進入收尾階段的時候,像歷史上發生的一樣,大忽悠袁崇煥假傳聖旨,殺掉了東江鎮軍閥首領毛文龍。

在得到朝廷事後的追認後,袁大忽悠又採取了分而治之的方法,把整個東江軍分爲兩個部分,分別交給矛盾頗深的陳繼盛和劉興祚統領。他用這種長期處於內鬥中的封建官僚們常用的齷齪手段,直接的挑起整個東江軍的內亂來。

毛文龍的死以及東江軍的分裂,特別是因爲袁崇煥通過權謀手段分化挑撥東江鎮的將領之後,本來就已經元氣大傷的東江軍完全的陷入混亂的內鬥中,徹底的失去了戰鬥力。

忙於內鬥的東江軍大小軍閥爭相討好朝廷,使得本來就非常稀少的朝廷撥發給東江鎮的軍餉物資,在1629年七月以後徹底的斷絕。

東江鎮本來是個純粹的靠外部物資輸送支撐的相對獨立的偏遠軍事集團。在朝廷有限的物資輸送下,因爲封建制度本身的弊病,大量的餉銀和物資都被包括各級文官在內的各種官僚和東江鎮本身的大小軍閥侵吞,東江鎮的普通士兵和百姓就一直處於一種脆弱的生存邊緣的狀況。當朝廷徹底的斷絕了東江鎮的物資補給之後,東江鎮的普通士兵和百姓更是徹底的連一丁點兒的口糧也保證不了了。

復興黨魯東根據地雖然通過貿易手段從東江鎮分流了三萬人左右的人口,可是原本東江鎮的總人口就高達十二萬左右。剩下的九萬多人,他們的境況並沒有因爲人口的減少就得到改善。

東江鎮的各級軍官們當然不可能把通過人口和復興黨換來的物資用到剩下的普通士兵和百姓身上。他們都把換來的物資收在了自己的口袋裡,用這些物資,他們和朝鮮甚至女真方面做了不少的生意,賺到了很多的錢,自己好好的發了一把洋財。

這樣一來,東江鎮的整體狀況並沒有因爲復興黨的出現而發生改變。當朝廷在毛文龍死後徹底斷絕東江鎮的糧餉之後,整個東江鎮的九萬多士兵和百姓,就徹底的陷入沒糧沒餉的絕境之中了。

陳繼盛也好,劉興祚也好,他們現在正陷在內鬥之中。東江鎮的大小軍閥們都在這場大內鬥中耗費着時間和精力。他們過去不會理會普通士兵和百姓的死活,他們現在就更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理會普通士兵和百姓的死活了。

所以,到了1629年九月左右的時候,整個東江鎮的狀況是上層處於內鬥爭權的泥潭之中,下層的士兵和百姓則是發動着此起彼伏的鬧糧鬧餉的事件。

王書輝知道在明末的歷史上,東江鎮的下場並不怎麼太好。原本在毛文龍死掉之前,東江鎮還能夠對後金女真進行一定軍事打擊,對後金女真的軍事力量造成一定的牽制。但是在毛文龍被殺之後,陷入內鬥的東江軍,先是在幾次叛亂中徹底的分裂,之後的他們不是在大小軍閥的帶領下直接投降了後金女真,就是在內地發動了一場動搖了大明在山東統治的大叛亂(吳橋兵變)之後,也投降了後金女真,並給後金女真方面送去了先進的軍工科技。

要知道,在明末清初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三順王”,就都是東江鎮的出身。

坐視將近十萬的青壯有生力量,在內鬥中被無謂的消耗掉三分之一後又投降後金女真成的事情,王書輝當然是不會做的。

在復興黨開始和東江鎮展開貿易之後,王書輝就已經和魯東根據地黨委一起制定了詳細的應對計劃。清洗掉整個東江鎮的上層之後,對東江鎮進行徹底的改編,把這支軍閥化的大明地方武裝改造成爲一隻革命隊伍的計劃,早就在王書輝的要求下制定完成了。

所以,當1629年9月末整個登萊地區的土地革命全部完成,魯東根據地開始進入農場化建設,基本的煤炭、鋼鐵、化肥、水泥和機械廠等一些列小型基礎性工廠完成建設並開始投入生產之後的時候,一支十個營的全部是由復興黨老兵組成的五千人的部隊,在王書輝和東江整編指揮部的帶領下,乘坐着二十艘魯東根據地下屬的兩千噸級戰運兩用船,登陸皮島。

說起來,整個東江鎮在面對五千全副武裝的復興軍的時候,表現的真的讓王書輝感到相當的失望。除了個別幾個東江軍閥在被複興軍解除武裝的過程中,帶着百十來個自己的家丁對復興軍進行了絕望的反抗之外,陳繼盛和劉興祚以及像孔有德之類的大小軍閥,並沒有表現出王書輝原本認爲的那種梟雄本色來。他們都在復興軍的槍口下乖乖的投降了。

在不到三天的時間裡,在五千全副武裝的復興軍戰士支持下,復興黨東江整編指揮部就把東江鎮的各級大小軍閥頭目逮捕一空。原本的那些已經徹底絕望不惜在東江鎮鬧糧鬧餉的幾萬普通的東江軍的士兵和百姓,則在復興黨不限量供應的糧食和罐頭下,平靜的接受了改編。

源源不斷的從魯東根據地和湖北根據地,通過先進的兩千噸級的混合動力運輸船隊運到東江鎮的各種物資,有力的支持了復興黨對東江鎮的改編工作。大量年紀超過三十歲的東江鎮士兵和百姓,被複興黨改編爲生產建設兵團。年齡低於十八歲的少年人,則被複興黨直接整編爲少年軍,開始接受全面的文化教育和培養。

經過全面整編之後,總數將近十萬的東江軍士兵只剩下了不到四萬人。這四萬名戰士在經歷了訴苦運動,參加了對東江軍的各級軍閥的公審大會和揭批大會後,不僅在生活水平方面開始了全面的飛躍,而且在思想認識上也開始萌發革命意識。

除了這四萬人的正規部隊以外,王書輝把整編成爲生產建設兵團的五萬多東江軍中的一半兒,調回魯東根據地補充根據地的人力缺口。

要知道,明朝末年的登萊地區,因爲自然災害的原因人口大量流失。從目前的統計上看,登州府和萊州府兩府境內的十幾個縣的總人口才不到五十萬人。即使大量的吸收山東其他地區的流民,魯東根據地的農場建設和工業建設仍舊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進行補充。

至於不到一萬人的少年軍,王書輝則直接把他們調往復興黨在濟州島的基地。

在那裡,復興黨教育局已經建立起一座可以滿足兩萬人同時上課和訓練的基地學校。而且三千多人的少年軍教官已經在那裡等待多時了。時空之門1619

———————————————————————————————

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210章 保民軍第一戰3第459章 新開始新安排第301章 朱舜水訪武昌(6)第68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2)第166章 鬆滋大開復興花(2)第336章 制度這個事兒(1)第170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2)第89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4)第31章 日常(3)第46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2第404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7第404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7第221章 馬祥麟的轉變(4)第177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3)第248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2)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287章 新的開始(4)第299章 朱舜水訪武昌(4)第156章 紅旗漫卷出枝6第492章 孫大聖棒打倭國第22章 起步(6)第322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1)第163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3)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廠化教育第389章 光復遼南4第322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1)第121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2第220章 馬祥麟的轉變(3)第143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1第272章 承天事變(6)第202章 連鎖反應3第13章 立足(1)第135章 入學風波4第330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5)第85章 奇葩的錦衣衛(2)第302章 朱舜水訪武昌(7)第442章 相同的身體不同的人生第169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1)第397章 光復遼南12第34章 理念(2)第37章 妖僧(1)第188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4)第266章 學員張兆歡(6)第164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4)第378章 魯東土地革命(3)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108章 第一次反圍剿1第162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2)第90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5)第271章 承天事變(5)第250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4)第135章 入學風波4第338章 制度這個事兒(3)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163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3)第453章 頻繁出現的突發情況第275章 魏忠賢的疑惑(1)第102章 王書輝下鄉記6第419章 愛錢的人才有動力第302章 朱舜水訪武昌(7)第406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9第77章 大練兵(1)第395章 光復遼南10第299章 朱舜水訪武昌(4)第495章 王書輝的家庭生活第246章 肖文龍的覺醒6第275章 魏忠賢的疑惑(1)第148章 簡單邏輯4第251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5)第301章 朱舜水訪武昌(6)第480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8第413章 船上偶遇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綻放的幸運第295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2)第59章 工業的獠牙(3)第465章 朝鮮滅國和反面教材第133章 入學風波2第463章 遵紀守法的蒙古人第310章 終結者7第79章 大練兵(3)第339章 制度這個事兒(4)第129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2第91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6)第403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6第160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4)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綻放的幸運第366章 在山東(1)第19章 起步(3)第412章 後金內訌第70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4)第330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5)第159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3)第488章 誰該爲漲工資負責第94章 鍊鋼和鍋駝機第113章 第一次反圍剿之整風運動6第51章 馬縣丞的末日(3)第99章 王書輝下鄉記3
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210章 保民軍第一戰3第459章 新開始新安排第301章 朱舜水訪武昌(6)第68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2)第166章 鬆滋大開復興花(2)第336章 制度這個事兒(1)第170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2)第89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4)第31章 日常(3)第46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2第404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7第404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7第221章 馬祥麟的轉變(4)第177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3)第248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2)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287章 新的開始(4)第299章 朱舜水訪武昌(4)第156章 紅旗漫卷出枝6第492章 孫大聖棒打倭國第22章 起步(6)第322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1)第163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3)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廠化教育第389章 光復遼南4第322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1)第121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2第220章 馬祥麟的轉變(3)第143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1第272章 承天事變(6)第202章 連鎖反應3第13章 立足(1)第135章 入學風波4第330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5)第85章 奇葩的錦衣衛(2)第302章 朱舜水訪武昌(7)第442章 相同的身體不同的人生第169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1)第397章 光復遼南12第34章 理念(2)第37章 妖僧(1)第188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4)第266章 學員張兆歡(6)第164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4)第378章 魯東土地革命(3)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108章 第一次反圍剿1第162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2)第90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5)第271章 承天事變(5)第250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4)第135章 入學風波4第338章 制度這個事兒(3)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163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3)第453章 頻繁出現的突發情況第275章 魏忠賢的疑惑(1)第102章 王書輝下鄉記6第419章 愛錢的人才有動力第302章 朱舜水訪武昌(7)第406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9第77章 大練兵(1)第395章 光復遼南10第299章 朱舜水訪武昌(4)第495章 王書輝的家庭生活第246章 肖文龍的覺醒6第275章 魏忠賢的疑惑(1)第148章 簡單邏輯4第251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5)第301章 朱舜水訪武昌(6)第480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8第413章 船上偶遇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綻放的幸運第295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2)第59章 工業的獠牙(3)第465章 朝鮮滅國和反面教材第133章 入學風波2第463章 遵紀守法的蒙古人第310章 終結者7第79章 大練兵(3)第339章 制度這個事兒(4)第129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2第91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6)第403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6第160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4)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綻放的幸運第366章 在山東(1)第19章 起步(3)第412章 後金內訌第70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4)第330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5)第159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3)第488章 誰該爲漲工資負責第94章 鍊鋼和鍋駝機第113章 第一次反圍剿之整風運動6第51章 馬縣丞的末日(3)第99章 王書輝下鄉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