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大練兵(3)

王書輝對於戰爭的看法是宏觀的。他認爲戰爭是實現意識形態的一種手段。正因爲這個原因,纔有偉人的名言,“政治是不流血的戰爭,戰爭是流血的政治。”

王書輝對於具體的戰鬥的看法,則是一種微觀的機械性的看法。他認爲,決定具體戰爭的勝負的,是戰爭雙方的意識形態和國家實際情況相符合的程度決定的。而戰鬥的勝負則是完全的由客觀和主觀的兩個方面的因素決定的。

他機械性的認爲,戰鬥的勝負,必須看參戰雙方軍隊的兩個客觀條件和一個主觀條件的對比。兩個客觀條件是,訓練水平和武器水平。一個主觀條件,是部隊指戰員受到的思想教育。

王書輝把具體的戰鬥看成是一個客觀過程。他認爲,實現戰鬥的勝利必須按照“七步走”來執行。

所謂“七步走”指的是,一切戰鬥,無論敵人是什麼人,在什麼情況下,部隊都必須按照“敵情偵查”、“戰場設定”、“遠程打擊”、“近戰殺傷”、“救治傷員”、“防疫清場”、“總結經驗”這七個步驟來完成戰鬥。

王書輝認爲,中國的軍事文化,從上古時代炎黃二帝發起的阪泉之戰到了明朝末年這個歷史階段,因爲生產力水平的急劇攀升,決定戰爭的因素變得越來越客觀,越來越實際。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情況雖然仍舊存在,但是,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已經變成了,完全客觀的雙方實力的大比拼了。

王書輝覺得,從火器產生並開始應用到軍隊以後,戰爭的具體指揮者不再需要,在完全是冷兵器的時代那樣,必須具備孫武吳起那樣的高超的軍事才能,才能夠帶領軍隊實現戰鬥的勝利了。

他認爲,在熱兵器時代,軍隊的指揮者不需要卓越的軍事才能,他只要能夠帶領好經過充分訓練的士兵,對每個兵種的特點和優劣瞭解清楚,然後按照“七步走”的要求指揮戰鬥。至於戰鬥的勝負,則是一個“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的道理,是由參戰雙方士兵的日常訓練和裝備水平以及戰鬥意志,這兩個客觀因素和一個主觀因素決定的。

實際上也是如此。作爲王書輝的親傳弟子之一,韓國良也是完全被自己的師尊王書輝洗腦的,機械的戰鬥理論的信奉者。偵查員已經將敵情向他進行了細緻的彙報,他根據彙報按照實際情況,在路邊設置了戰場,並展開了陣型。在敵人,一羣衣衫襤褸猶如難民般的土匪們,衝出樹林的時候,韓國良下達了第一條指令,“向前五步。”

譚家衝的兩個民兵隊,在工作組成員組成的橫列的帶領下,根據口令,按照傳令兵的鼓點聲,向前邁出五步。立定之後,站在每一個排列排頭的各班班長,立即命令整理行列。

這就是排隊槍斃時代的戰爭特點。雖然王書輝還沒給部隊裝配火槍,可是他卻是按照火槍部隊的要求,對現在他手下所有的軍隊進行訓練的。而在排隊槍斃的戰術要求下,戰鬥過程中,部隊的行列必須最大程度的做到整齊劃一。

韓國良看了一下民兵隊的行進情況,不禁撇了撇嘴。說起來,這些不過訓練了一個月左右的民兵,要是在這個時代的任何人眼中,都是相當了不起的。向前五步走之後,六十多人的民兵隊組成的兩個橫向的,每十人一排的方陣,真的相當整齊。

可是,在韓國良這個,在王府鎮接受過一年多軍事訓練的人眼中,五步走之後的民兵方陣已經顯得有些凌亂了。要知道,王府鎮的那些武裝人員,無論是作爲職業軍人的原家丁營成員,還是作爲輔助武裝力量的農工營成員,基本上都能保證二十步行進之後,隊列仍然嚴絲合縫整齊劃一。

即使是前面有專門的,由小孩子們組曾的扔石頭小組,不斷的向行進中的隊列扔着石頭和垃圾,大營的武裝仍然不爲所擾的整齊前進。大營的武裝,可是向前二十步都不需要整隊的。而民兵們現在的情況則是,向前五步就得整隊,不然陣列就不能達到整齊。

即使在韓國良眼中,民兵隊的情況還相當的不理想。可是,在原荊州府衛所把總,現土匪頭領禿三炮看來,韓國良麾下的民兵,絕對是強兵精兵了。因爲,在他作爲明王朝政府正規軍的歲月裡,他可是完全沒看過有哪個部隊,面對土匪的時候還能無聲無息,不驚不擾的列隊前行的。

禿三炮麾下的二十多個土匪,也被這種整齊劃一無聲無息的蕭殺氣氛影響到了。隨着部隊的向前移動,土匪們出現了動搖,不少人的腳步隨着民兵隊的前進,後退了幾步。

韓國良觀察了一下戰場情況之後,繼續命令部隊前進。就這樣,民兵隊每次前進五步,然後整隊;之後,再次前進五步,再整隊。七次前進之後,雙方距離被拉短到一百米左右。

韓國良大體目測了一下距離,之後命令工作組的成員發射弩箭。

現代製作的,精良的,可以連續發射弩箭和鋼珠的機械弩,不僅射程遠而且精度高。十多個工組成員只是進行了三次齊射,對面不到一百米的二十多個土匪就只剩下五六個人了。這五六個人被突如其來的遠程打擊驚呆。他們站在原地直愣愣的看着對面小跑前進的,民兵隊長槍陣直面而來,連逃跑的意識都沒有了。

韓國良在下達了自由進攻的命令之後,看到民兵們以三人一組的形式對土匪展開進攻之後,嘆了口氣。原本想着讓這些民兵們在戰場上見見血的目標,現在看來,只能用刺擊土匪死屍的辦法來完成了。

因爲接受過一定的軍事訓練,甚至在荊州衛作爲小軍官的時候,也參加過幾次衛所針對荊州府附近小股土匪的實際作戰。禿三炮在民兵隊方陣前的工作組射出第一輪弩箭之後,就轉身逃進了身後的樹林裡。

不過,禿三炮並沒有逃掉,他剛剛跑出去還不到三分鐘,就被尾隨而來的偵查員捕獲了。

根據《戰後處理手冊》的要求,像禿三炮這種,主動進攻王書輝手下武裝力量的匪首,必須送往大營,接受軍事委員會下屬的審訊中心的審訊。所以,禿三炮並沒有像他自己擔心的那樣被立即砍頭,而是被綁住了雙手跟着隊伍前進。

禿三炮心裡並沒有逃過一劫的興奮感。因爲他親眼目睹了韓國良組織的見血活動。二十多個土匪,裡面還有十來個喘着氣沒有完全死掉的,全都被綁在樹上。然後六十多個民兵,在工作組的指揮下,反覆的使用大槍對這些死了的和半死的土匪進行刺擊。在此之後,他又參加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由工作組的衛生員,對死去的土匪屍體進行解刨,對民兵們進行的生理教育課。

這種猶如森羅地獄般的恐怖景象,不僅把很多剛剛因爲刺擊土匪屍體而吐了一地的民兵們嚇的不輕。禿三炮看了這種情景之後,先是尿了一褲子,之後就是磕頭如搗蒜一般。等到看到衛生員組織民兵們焚燒土匪們的屍體的時候,禿三炮就變得徹底絕望了。在此之後,他猶如失去了靈魂一樣,一言不發的跟着隊伍前進。

禿三炮現在不僅不敢逃跑,連死都不敢了。自己死後要是被六十多個人練習刺擊,之後又要挫骨揚灰的話,他寧肯當太監,也不想有這樣一個下場。

因爲三十多個基地村的遠近不同,所以,各個基地村的民兵隊,也是在不同的時間到達王府鎮的。他們到達王府鎮之後,映入眼簾的是這個時代的人眼中比較奇特的王府鎮的棱堡式圍牆。高大的紅磚圍牆,給剛剛到達的各村民兵帶來了不小的衝擊。

民兵們的營地就在復興保安團在城牆外的土樓式軍營附近。不少民兵被那兩座土樓式的軍營嚇了一跳。要知道,這個時代,樓房本身就是很少見的東西,更何況是這種組成龐大院落的封閉式建築羣的紅磚樓房了。

三十二個基地村的一千三百多個民兵,在三天內陸續達到了王府鎮。因爲這些民兵都是在枝江縣內行軍,又沒有達到枝江縣城。所以,枝江縣城內的人,都不知道他們的城市附近已經聚攏了兩千多個,十八歲到三十五歲之間的軍事人員。

民兵訓練營是由活動板房組成的。十三個活動板房圍成一個封閉式的大院。大院中間就是訓練場所和兩排作爲教室的活動板房。每個活動板房有兩個房間,每個房間住六個人。

民兵們在接受了消毒防疫的洗澡和吃藥之後,以村爲單位,在各個村子的工作組的帶領下,進入被安排好的活動板房內。在一天的休息之後,他們參見了檢閱活動。

不少人都是第一次看到一千多個穿着灰色制服,扛着長槍,揹着鋼弩,邁着正步,列隊而行的景象。一千多個民兵們中,絕大多數人產生了一些輕微的恐慌心理。

在檢閱儀式結束之後,王書輝登上檢閱臺,對復興團士兵和各基地村民兵發表了簡短講話。他沒有對這些僅僅接受了幾天掃盲級別教育的士兵們,說什麼複雜的內容。他只是在講話中強調了,“軍事訓練的目的,是爲了保障大家自身的利益;只有練好兵,才能保衛自家分到的土地”的觀點。

王書輝雖然很想對這些人講一講自己的政治理念,不過他也知道,對這些沒受過什麼教育的古代人講什麼革命理想什麼的,完全是浪費精力,也不會產生什麼效果。他對各級教導員現在的要求,也不過是把“自己動手保衛勝利果實”的觀點灌輸給現在的民兵們,把“自己動手保衛自己的工資和餉銀”的觀點,灌輸給復興保安團的士兵們而已。

第158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2第197章 武昌起義(7)第292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1)第141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3第129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2第248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2)第44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4)第238章 張知府的崛起(5)第390章 光復遼南5第491章 覲見大皇帝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252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6)第481章 中倭新關係1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136章 教學相長1第94章 鍊鋼和鍋駝機第412章 後金內訌第485章 秦十四和“大皇帝崇拜”第193章 武昌起義(3)第3章 穿越(3)第461章 搭板樓比紫禁城更美麗第44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4)第469章 後悔的陳新民第54章 馬縣丞的末日(6)第448章 不好消化的巨大刺激第59章 工業的獠牙(3)第340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1)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382章 東改編1第68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2)第185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1)第373章 在山東(8)第98章 王書輝下鄉記2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333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2)第365章 建設新湖北(8)第136章 教學相長1第299章 朱舜水訪武昌(4)第208章 保民軍第一戰1第144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2第94章 鍊鋼和鍋駝機第389章 光復遼南4第62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2)第160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4)第345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6)第179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5)第254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2)第11章 婚事(3)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147章 簡單邏輯3第431章 春水暖鴨先知第289章 地方工作(2)第411章 推銷員曾德昭第401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4第286章 新的開始(3)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116章 第一次反圍剿9第156章 紅旗漫卷出枝6第484章 中倭新關係4第146章 簡單邏輯2第117章 第一次反圍剿10第80章 大練兵(4)第56章 馬縣丞的末日(8)第22章 起步(6)第457章 金盃白刃下的自治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412章 後金內訌第242章 肖文龍的覺醒(2)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75章 大豐收(1)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1)第66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2)第422章 機械和教條第280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2)第232章 四省攻鄂(9)第295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2)第270章 承天事變(4)第365章 建設新湖北(8)第212章 保民軍第一戰5第475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3第213章 保民軍第一戰6第130章 工業化的浪第117章 第一次反圍剿10第189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5)第275章 魏忠賢的疑惑(1)第185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1)第213章 保民軍第一戰6第128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1第144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2第83章 奇葩的錦衣衛(1)第347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8)第132章 入學風波1第109章 第一次反圍剿2第257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5)第346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7)第348章 炮擊金州衛(1)第339章 制度這個事兒(4)第144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2第336章 制度這個事兒(1)第61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1)
第158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2第197章 武昌起義(7)第292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1)第141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3第129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2第248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2)第44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4)第238章 張知府的崛起(5)第390章 光復遼南5第491章 覲見大皇帝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252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6)第481章 中倭新關係1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136章 教學相長1第94章 鍊鋼和鍋駝機第412章 後金內訌第485章 秦十四和“大皇帝崇拜”第193章 武昌起義(3)第3章 穿越(3)第461章 搭板樓比紫禁城更美麗第44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4)第469章 後悔的陳新民第54章 馬縣丞的末日(6)第448章 不好消化的巨大刺激第59章 工業的獠牙(3)第340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1)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382章 東改編1第68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2)第185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1)第373章 在山東(8)第98章 王書輝下鄉記2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333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2)第365章 建設新湖北(8)第136章 教學相長1第299章 朱舜水訪武昌(4)第208章 保民軍第一戰1第144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2第94章 鍊鋼和鍋駝機第389章 光復遼南4第62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2)第160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4)第345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6)第179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5)第254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2)第11章 婚事(3)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147章 簡單邏輯3第431章 春水暖鴨先知第289章 地方工作(2)第411章 推銷員曾德昭第401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4第286章 新的開始(3)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116章 第一次反圍剿9第156章 紅旗漫卷出枝6第484章 中倭新關係4第146章 簡單邏輯2第117章 第一次反圍剿10第80章 大練兵(4)第56章 馬縣丞的末日(8)第22章 起步(6)第457章 金盃白刃下的自治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412章 後金內訌第242章 肖文龍的覺醒(2)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75章 大豐收(1)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1)第66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2)第422章 機械和教條第280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2)第232章 四省攻鄂(9)第295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2)第270章 承天事變(4)第365章 建設新湖北(8)第212章 保民軍第一戰5第475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3第213章 保民軍第一戰6第130章 工業化的浪第117章 第一次反圍剿10第189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5)第275章 魏忠賢的疑惑(1)第185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1)第213章 保民軍第一戰6第128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1第144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2第83章 奇葩的錦衣衛(1)第347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8)第132章 入學風波1第109章 第一次反圍剿2第257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5)第346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7)第348章 炮擊金州衛(1)第339章 制度這個事兒(4)第144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2第336章 制度這個事兒(1)第61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