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制度這個事兒(3)

實踐經驗豐富的“老政工”馮新民在復興黨內的外號叫馮半仙。其實在王書輝在經驗總結會上發完言之後,馮新民就知道這些幹部心裡會有什麼樣的想法了。所以當看到趙萬里拿着香菸找到自己之後,馮新民表現的非常的淡定。

煙癮很大的馮新民早就把自己帶過來的配給煙給抽光了。作爲一個老煙鬼,他迫不及待的拆開了趙萬里拿來的香菸,自己先點上一根兒美美的吸了一口。過完了煙癮之後,馮新民才悠然的對趙萬里說道:

“萬里同志,你別看我比你的年紀要小一歲,可是在九年前我就在老師身邊工作了。說來說去,還是我們這批人對於老師的想法最瞭解。”

趙萬里雖然在思想上有想不通的地方,可是實事求是仍舊是他的基本原則,所以他承認馮新民說的是事實。

看到趙萬里點了點頭,馮新民繼續說道:

“在老師身邊的時候,我記憶最深的事情就是,老師經常告訴我們,在工作中不要妄想追求那個最好的結果,能夠保證工作完成,做到能夠最低限度的保證工作不出現差錯就很不錯了。工作了這麼多年,我現在才覺得這話是真道理,硬道理。”

趙萬里和馮新民的不同之處就在這裡。趙萬里是個希望追求完美的人。然而問題是,不管他再怎麼想把工作做到最完美,可是現實卻冷酷無情的教育他,事物是不以人的意志轉移的。只要是工作,不管多麼簡單的工作,在執行的過程中總會出現各種問題,那個完美的結果似乎永遠也達不到。

趙萬里聽到了王書輝的實話感到思想上不舒服的原因就在這裡。他總覺得不管事情能不能做好,至少應該積極的去希望一個好的結果,而不是應該一開始就防範各種壞的結果可能會發生。

而王書輝老師似乎就像那種永遠也不放心學生的老師一樣,他不會用美好的結果來鼓動大家,反而總是使用一切手段,儘可能的制定各種各樣的工作手冊之類的東西來保證大家不犯錯誤。這種永遠也得不到信任的感覺,讓趙萬里這樣的完美主義者非常的不舒服。

所以聽了馮新民的話之後,趙萬里表現的不動聲色。

馮新民能夠理解趙萬里的想法,畢竟他也是從這個階段過來的。可是馮新民也知道,自己能被王老師信任,能夠被王老師安排到重要崗位上的原因,就是自己的思想已經經過了這個不成熟的階段。

所以無論是從一個領導幹部的角度講,還是從一個前輩的角度講,馮新民還是希望自己的這個副手和學弟,這個在業務上很出色,在復興軍的歷次軍演中都成績優秀的趙萬里能夠在思想上更加的進步。

馮新民語重心長的對趙萬里說道:

“萬里同志啊,作爲一個黨員,事物是在不斷的發展變化的這個概念你總是有的吧。王老師以前曾經說過一句話,‘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話是什麼意思,這話就是告訴我們事物是在不斷的發展變化的。我們只能隨着事物的發展變化不斷的改變自己,發展自己,讓自己進步。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不斷髮展變化的世界裡適應這個世界,做好相應的工作啊。”

“我給你舉個例子吧。農活你是幹過的。一年四季,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間,莊稼地裡的農活不一樣。這個事實你是知道的吧。”

“我們幹工作也是一樣的道理。同樣的工作,在不同的時間和階段裡是要採取不同的工作方法來應對的。就是在部隊裡吧,我們用復興一式步槍的時候,那是一種訓練方式,戰爭是針對復興一式步槍的一種打法。我們在使用復興二式步槍的時候,那就是另一個打法。現在我們用復興三式步槍了,我們打仗的時候,就有復興三式步槍的打法。步槍在發展,我們的戰略戰術也是在不斷的變化的。”

說起業務上的事情,趙萬里還是理解的很快的,可是趙萬里不明白這話和自己的想法有什麼關係。

馮新民繼續對他說道:

“在不斷變化的世界裡,我們追趕這種變化,應對這種變化,那就已經是一個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王老師就是知道這樣的事情我們這些學生幹起來不容易,所以王老師對我們的要求才很低。他知道能夠把工作完成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他只要求我們儘量的要把事情完成,不要犯錯誤就可以了。”

掐滅了香菸馮新民有些無奈的對趙萬里說道:

“其實王老師早就知道,我們這些弟子的能力是很有限的。在大多數時候,我們就是基本的能夠把工作完成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出現錯誤反倒是一種經常性的現象。所以,王老師纔會制定各種工作手冊,在我們黨內全面的完善和貫徹各種制度。”

“歸根結底,這是因爲王老師愛護我們,不希望我們犯錯誤。他是在用各種制度和原則來保護我們啊!”

聽到這裡,趙萬里一下子感到,自己好像想明白了一些事情。可是這種感覺卻有些模模糊糊的不是很清楚。

在離開馮新民的房間之後,走在回宿舍的路上的趙萬里一直想着,最近兩年自己總是把過多的精力放在軍事理論的學習和研究上了。自己確確實實的應該好好的讀一讀黨的理論刊物,加強一下自己的理論學習了。

在趙萬里離開之後,馮新民卻陷入到了思考之中。

坐在辦公桌前,馮新民沒有像往常一樣寫自己今天的日記。他拿出一疊稿紙,在抽了兩支菸理清了自己的想法之後,準備寫一篇文章投到《復興日報》去。

復興黨治下,目前只有枝江和荊州地區建立了發電廠。而點燈這種東西,也不過是在枝江的部分的地區正在進行着試驗性的試用。

在復興軍西北第一軍團的駐地裡現在當然還沒有電燈。在昏黃的煤氣燈的燈光下,馮新民正在奮筆疾書。

馮新民的這篇文章標題像一切復興黨的文件材料一樣簡單直白。就是一句簡簡單單的《制度是保護我們每一個人的》。

第253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1)第34章 理念(2)第210章 保民軍第一戰3第400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3第284章 新的開始(1)第197章 武昌起義(7)第451章 遼東驚變第312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1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29章 日常(1)第380章 魯東土地革命5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441章 完蛋的太突然了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459章 新開始新安排第337章 制度這個事兒(2)第374章 在山東(9)第119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2第247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1)第266章 學員張兆歡(6)第4章 穿越(4)第53章 馬縣丞的末日(5)第396章 光復遼南11第20章 起步(4)第21章 起步(5)第91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6)第187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3)第248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2)第123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4第388章 光復遼南3第25章 開始(1)第419章 愛錢的人才有動力第420章 小攤老闆第344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5)第156章 紅旗漫卷出枝6第174章 審判(2)第132章 入學風波1第283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3)第43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3)第332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1)第62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2)第429章 敲響喪鐘的人第169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1)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319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8第390章 光復遼南5第426章 王書輝犯了聖母病第74章 骨幹的產生(2)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72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2第344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5)第72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2第106章 反對本本主義2第280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2)第62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2)第470章 萬事有理黃錦康第144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2第331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6)第475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3第420章 小攤老闆第58章 工業的獠牙(2)第117章 第一次反圍剿10第176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2)第327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2)第256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4)第109章 第一次反圍剿2第35章 理念(3)第174章 審判(2)第136章 教學相長1第79章 大練兵(3)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482章 中倭新關係2第387章 光復遼南2第364章 建設新湖北(7)第399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2第128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1第126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7第89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4)第415章 漢川農場第30章 日常(2)第144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2第402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5第51章 馬縣丞的末日(3)第114章 第一次反圍剿7第357章 炮擊金州衛(10)第414章 精明通透張老爹第142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4第105章 反對本本主義1第426章 王書輝犯了聖母病第372章 在山東(7)第226章 四省攻鄂(3)第351章 炮擊金州衛(4)第179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5)第205章 連鎖反應6第193章 武昌起義(3)第406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9第3章 穿越(3)第249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3)第334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3)第374章 在山東(9)
第253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1)第34章 理念(2)第210章 保民軍第一戰3第400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3第284章 新的開始(1)第197章 武昌起義(7)第451章 遼東驚變第312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1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29章 日常(1)第380章 魯東土地革命5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441章 完蛋的太突然了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459章 新開始新安排第337章 制度這個事兒(2)第374章 在山東(9)第119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2第247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1)第266章 學員張兆歡(6)第4章 穿越(4)第53章 馬縣丞的末日(5)第396章 光復遼南11第20章 起步(4)第21章 起步(5)第91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6)第187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3)第248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2)第123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4第388章 光復遼南3第25章 開始(1)第419章 愛錢的人才有動力第420章 小攤老闆第344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5)第156章 紅旗漫卷出枝6第174章 審判(2)第132章 入學風波1第283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3)第43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3)第332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1)第62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2)第429章 敲響喪鐘的人第169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1)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319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8第390章 光復遼南5第426章 王書輝犯了聖母病第74章 骨幹的產生(2)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72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2第344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5)第72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2第106章 反對本本主義2第280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2)第62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2)第470章 萬事有理黃錦康第144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2第331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6)第475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3第420章 小攤老闆第58章 工業的獠牙(2)第117章 第一次反圍剿10第176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2)第327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2)第256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4)第109章 第一次反圍剿2第35章 理念(3)第174章 審判(2)第136章 教學相長1第79章 大練兵(3)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482章 中倭新關係2第387章 光復遼南2第364章 建設新湖北(7)第399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2第128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1第126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7第89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4)第415章 漢川農場第30章 日常(2)第144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2第402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5第51章 馬縣丞的末日(3)第114章 第一次反圍剿7第357章 炮擊金州衛(10)第414章 精明通透張老爹第142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4第105章 反對本本主義1第426章 王書輝犯了聖母病第372章 在山東(7)第226章 四省攻鄂(3)第351章 炮擊金州衛(4)第179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5)第205章 連鎖反應6第193章 武昌起義(3)第406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9第3章 穿越(3)第249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3)第334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3)第374章 在山東(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