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

遼朝的奴隸制度已經逐漸完善,但它依舊是奴隸制度,依舊是一個充滿血腥,慘無人道的制度,不過趙禎不得不承認,現在的遼朝確實非常需要這種制度。

所以在趙禎準備離開的時候,對蕭撻裡大加讚賞這種制度,他知道蕭撻裡一定會懷疑,畢竟自己所支持的,就應該是她所反對的。

這次在上京城中小住的這段時間對趙禎來說簡直就是一場完美的度假,在這裡他享受了契丹皇帝纔有的護衛級別,同時也和蕭撻裡交鋒數次。

今天是趙禎離開前的最後一次招待,遼朝爲了表達禮儀,特意邀請趙禎參與了遼朝最爲喜慶的慶祝活動,一場秋獮。

事實上這是漢家王朝和草原王朝都具備的禮儀,尤其是在漢家王朝更加徹底,即便是趙禎也要在每年進行秋獮,這已經上升到的軍國大事上。

而遼朝也把這種本就屬於草原的風俗傳統再次加強,並用上了華夏的古書作爲註釋證明遼朝的正統性,張儉微微搖晃着腦袋道:“不軌不物,謂之亂政。亂政亟行,所以敗也。故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於農隙以講事也。”

這出自於《臧僖伯諫觀魚》的名言警句他倒是背的一點也不差,並且把秋獮作爲遼朝體現正統性的表現。

趙禎無奈的搖了搖頭,遼朝的正統性毋庸置疑,即便是大宋也在開國不久之後承認她是正朔王朝,可隨着大宋的不斷強大,不斷的壓制,遼人心中不自覺的認爲自己不是正統,否則怎麼會被大宋欺負的如此之慘?

最不自信的便是文臣,比如張儉,若是他稍有自信,也不會借用華夏的古文來證明遼朝的正朔,事實上這種自信最終還是因爲國力的差距所產生。

秋獮本就是一種慶祝,對豐收的慶祝,也是對自然饋贈的祭祀。

當然這種本就屬於炫耀武力的行爲也是帝王以校獵爲習兵講武之舉,是宣揚武力和原始暴力之舉!

遼人本族契丹,他們早已有了這種習俗,而漢家亦是如此,事實上這並不是巧合…………秋季的動物爲了迎接冬天的到來,爲了熬過漫長而寒冷的冬季,都會在秋天爲自己進行儲存,即便是人也要貼秋膘何況是與大自然對抗的動物?

而這些動物身上豐厚的脂肪就是秋獮的最好獵物,漢家王朝如此,草原民族亦如此!

在趙禎看來,把這種必然的東西作爲正統的解釋,實在有些牽強附會,當然這東西會出自於禮法之中,那又如何?

遼人在上京城附近的太子山設下設網城連帳,所謂的網城連帳其實就是帳篷搭建,以網相連的軍營,因爲空間巨大,如同城池所以得名。

其城設旌門三處,分樹金龍大旗。而非蕭撻裡的鳳紋旗幟,趙禎彷彿在其中看到了蹊蹺,這顯然與禮制相悖,最重要的一點,她以皇帝年幼爲由,把耶律浚留在了上京城中。

趙禎不得不佩服她的手段和政治智慧,皇帝年幼留在京中必定不會有問題,誰都知道真正掌權的是她蕭撻裡,一旦動了皇帝,誰也活不成,而她卻可以名正言順的總攬大權。

網城連帳外十餘丈處,爲外城。再設連帳、旌門,分樹飛虎大旗。外連帳外六十丈,周圍警蹕,立帳房四十處,爲宮帳軍之責。

這便最早的圍獵了,草原上的韃靼各族頭領皆分班從圍。瞧着氣派的程度,趙禎都有些羨慕,自己的木蘭圍場剛剛建好沒多久,而大宋還沒空進行第一次圍獵,這是講武,演武的好機會啊!

嗯,若是大宋形成慣例,必定不比遼人的要差…………

先期,各駐防皮室軍,宮帳軍,宮分軍選擇驍勇者赴圍場練習。並由草原諸部選擇一千二百五十人爲虞卒,稱圍牆,供合圍。

而這些都是早早準備好的,趙禎和蕭撻裡到來的時候最大的宮帳已經豎起,邊上是一排排小型的宮帳拱衛四周,不斷的有騎兵身着鎧甲奔襲而動。

大地震顫之下,給人以戰鼓連連之感覺。

蕭撻裡走了,而跟隨着她的老內侍克魯上前,遞給趙禎一套衣物,這是一套曾經屬於耶律宗真的戎服,當然他並未穿過,趙禎很坦然的穿上,他是帝王,就應該享受這種待遇,即便是在遼朝,他也是大宋的帝王,這種高貴的身份是不會改變的。

所以克魯纔會對趙禎如此的恭敬,因爲他知道,對大宋帝王的恭敬,就是對大遼皇帝的恭敬,因爲二者的身份是一樣的。

克魯高喊:“吉時已到!”

皇帝戎服,乘騎,扈引如巡幸儀,駐宮帳。統圍武將按旗整隊,中建黃纛爲中軍,兩翼斜行建紅白二纛爲標,翼末各立藍纛爲標,各以斡魯朵侍衛三人率領馳行,蟬聯環匝,自遠而近。

趙禎驚訝的是身着戎服的“皇帝”居然是蕭撻裡,也就是說她不光臨朝稱制,更是穿着天子服飾了!這兩者之間有極大的區別,距離稱帝不過是臨門一腳的事情!

但隨即趙禎就釋然了,其實她也只能在這種大禮,大祭之時如此穿戴,爲的是代天子行祭禮。三才在邊上嘀咕着:“這都敢穿天子服飾了,逾越了啊!”

克魯在一旁狠狠的瞪了他一眼:“這是代禮!非常服爾!”

“有甚的區別……”三才最不服克魯的指摘,尤其是在禮儀方面,他認爲漢家的內侍才應該是權威!

“萬歲,萬歲,萬歲!”

四周的契丹人合圍後,翼尾虞卒脫帽傳呼,共三次,爲的便是讓中軍知曉整個圍場已經合圍。趙禎微微點頭,看來遼人的秋獮制度已經相當的成熟,甚至比之大宋也不曾多讓。

而趙禎也就在最大的宮帳旁住下,本克魯是邀請趙禎進入最大的宮帳的,但看着四周的刀斧手,以及蕭撻裡的天子服飾,趙禎還是敬而遠之,一山不容二虎,一宮不容二主。

蕭撻裡冷笑着看着趙禎進入邊上的宮帳,還不忘諷刺一句:“陛下還嫌棄本宮的帳篷不成?”

趙禎回敬道:“朕進入了,怕是入夜十分,你遼朝的列祖列宗前來興師問罪!”

“陛下也有怕的事情?”

趙禎望着蕭撻裡,認真的點頭道:“夜踹寡婦門的惡名朕可不願背!”

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哲爾克的心思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兩千五百九十章“聖城”之殤(下)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兩千四百七十一章前往神都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平安京之戰(上)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無能誰之過?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七百三十九章大慶殿中不見君!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
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哲爾克的心思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兩千五百九十章“聖城”之殤(下)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兩千四百七十一章前往神都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平安京之戰(上)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無能誰之過?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七百三十九章大慶殿中不見君!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