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

政治制度上的相同,讓大宋的朝臣天然對其產生一種好感,自我認爲高麗人這是在學習中原文化,尊崇中原制度,但在趙禎眼中這一切都是假象。

人家理所當然的拿了你漢家王朝千百年來進化出來的制度,沒有一絲付出,還美曰其名上習中原,最後呢?大宋除了所謂的上國稱謂外,剩下的便是可憐的沾沾自喜!

趙禎在心中爲這些沾沾自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恨其不爲!這種大國心態,高高在上的自喜使得中原王朝吃了多少次的虧?

但千百年來已久如此,沒有任何改觀,後世的大明朝爲了證明自己的強大,甚至不惜以神舟鉅艦向化外之民宣誓大明朝的富庶,最後消耗國力換回來的卻是國庫空空。

趙禎自然不會犯這樣的錯誤,自大無論是對一個人還是對一個王朝來說都是極大的錯誤,甚至最後會把自己搭進去……

文臣們對於高麗的好感無外乎是他們效仿中原的行爲給了文臣以高高在上的感覺,認爲高麗如此效仿中原,實際上已經是復歸王化的表現,其實人家已經和遼朝恢復了“友好邦交”只不過蔡伯俙以神舟鉅艦給了高麗人以巨大的震懾。

即便是再不待見趙禎依然要作爲上國君王展現自身的氣度,“面帶微笑”稍稍擡手道:“高麗使者平身!”

他的聲音在巨大的乾宇殿中迴響,金伸權在進入乾宇殿之前便被這宏偉龐大的宮殿氣勢所震撼到,相比乾宇殿,高麗開京的皇宮簡直就如草棚一般簡陋。

而高高在上的大宋天子,更讓他顫抖的說不出話來,稍稍平復了心中的激動與恐慌,金伸權再次躬身行禮道:“謝陛下!”

“金使臣前來我大宋所爲何事?朕可是記得,天聖七年你高麗便與我大宋中斷使節互派,連賀正旦使都免去了,從便算是渺無音信,怎生如今突然前來我大宋?”

金伸權稍顯尷尬,確實如此,高麗與大宋已經很多年沒有互派使臣了,所有人都知道這是高麗懼怕遼朝的威脅而主動斷絕與大宋的來往,但其中也有高麗人的不滿……

現在金伸權是高麗朝廷派來與大宋修好的,自然要放低身段:“啓奏陛下,我朝與大宋數年沒有往來,實乃強敵在側,不便來往,如今確實不得不來。”

趙禎奇怪的問到:“爲何不得不來?朕可是覺得你高麗王朝已經強大到了可以恢復高句麗之盛況了,何必自謙?卑躬屈膝與人前可謂是自辱啊!”

隨着趙禎的話,朝臣們微微皺眉,陛下的話顯然語出不善,頗有針對高麗使臣的意思,莫不是其中有所牽連?而兩府相公則是很快便想到了蔡伯俙在高麗“興風作浪”的壯舉,臉上多少露出一絲苦笑,官家這麼說就是在堵高麗使者的嘴……

果然,金伸權被趙禎說的心中漸生怒意,加重語氣道:“大宋乃天朝上國,陛下更是統御天軍數載,深知國之大好戰必亡之理,可爲何大宋的轉運使會出現在我高麗,並且率軍兩萬攻陷我高麗府城?!”

趙禎恍然大悟:“原來你是爲了此事而來,倒是合情合理,既然你來了,朕便應該讓你知道這是爲何!否則你回去也不好向你高麗國王交差不是?”

不單單是金伸權愣住了,即便是朝中臣子都愣住了,這時候不是該訓斥一下蔡伯俙,順便安撫高麗使者嗎?爲何陛下會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和“詭異”的笑容?

就在大殿中所有人驚訝的時候,趙禎的聲音再次迴響在乾宇殿之中,聲音宏大仿若真龍發怒,振聾發聵:“原因很簡單,因爲不服王化,因爲僭越!

高麗國王雖接受中原王朝的冊封,卻敢用類似我中原王朝的皇室規格,頗有“外王內帝”的意思!此乃朕之不能忍也!

高麗國王自稱”朕“,國王的命令稱爲“詔”、“制”、“聖旨”雖然高麗成宗曾一度改詔爲教,但一度又被改回!此而不能忍也!

高麗國王之子被稱爲“太子”;國王之嫡母被稱爲“太后”,一國之都的開京被稱爲“皇城”、“皇都”,高麗國王被尊稱爲“陛下”、“皇上”、“海東天子”!配偶有時亦尊稱“皇后”,此乃與朕之平起平坐,與皇帝平起平坐,此三不能忍也!

更有甚者,高麗光宗國主還有被直接稱爲“皇帝”錄入文書之事,甚至太祖和光宗曾自建年號,此同稱帝建元有何不同!此四不能忍也!

你高麗口口聲聲遵從儒道,可高麗國王穿皇帝之制,以柘爲黃袍,並築圜丘壇以祭祀昊天上帝,國主生辰稱“節”、墓地稱“陵”、且在宮殿上安放鴟吻、設立跟中原皇朝一模一樣的官制等等這一切都是僭越,此五不能忍也!

你金伸權乃是高麗的使臣,每一句話都代表你高麗朝廷,如今你在我大宋的乾宇殿之中質問與朕,若朕不教而誅豈不是讓你高麗看了笑話,如今便告訴你,蔡伯俙此舉實乃揚我大宋天威,震懾爾等高麗宵小!”

趙禎一口氣在乾宇殿中痛斥高麗的五不能忍,不僅震懾住了高麗使臣金伸權,更是讓朝臣胸中鬱結大爲舒暢,這些都是世人皆知的事情,大宋卻只能當作是不知道,但今天突然被官家點破,心中卻頗有酣暢淋漓之感!

金伸權被趙禎喝問嚇得說不出話來,在這宏偉的乾宇殿中,在這高高的御座之上,大宋天子彷彿世間的主宰,任何人都要向他俯首稱臣,金伸權想要努力的站住,可他的退使不上勁,身體就這樣亂倒下去,不自覺的拜服餘地,口稱“恕罪”……

趙禎從御座上站起來,望着瑟瑟發抖的金伸權沉聲說道:“此乃我大宋對爾高麗之無禮僭越的懲戒,若有下次,朕必以雷霆誅之!”

金伸權幾乎是五體投地,身下的乾宇殿地磚的寒冷甚至不及他身上寒冷的一半,整個人仿若掉進了深淵之中,上國天子之威深入骨髓,自己在這大殿之中好似螻蟻,恐怖若斯……

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七百零二章提皇帝出頭的女人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間地獄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朕連臉皮都捨去了!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九百一十一章宋遼皇帝的心術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兩千一百四十四章資本永不眠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四百零九章神兵利器如何用?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
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七百零二章提皇帝出頭的女人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間地獄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朕連臉皮都捨去了!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九百一十一章宋遼皇帝的心術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兩千一百四十四章資本永不眠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四百零九章神兵利器如何用?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