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

有了三司的支持,趙禎便能放心的用兵了,大宋這些年來的戰爭說到底都是在燒錢,尤其是平定西夏收復燕雲,這開銷加起來可以說已經趕上了大宋開國以來用兵費用的總和。

沒有強大的經濟支持,大宋也無法做到今天的屢戰屢勝,在火器上的投入更是驚人,至今包拯這個三司使都不知道,每年撥給火器營的費用到底造出了什麼東西,他甚至連火器營中有多少將士,有多少營房都不清楚。

不過大宋火器的威力巨大是世人皆知的,火炮已經逐漸出現在朝臣的眼中,趙禎身爲君王當然要讓他們知道自己把國庫中的錢話去了哪裡。

火炮的貴並不在於他的消耗,而是在維護和製造這些火炮的費用上,大宋的火炮原先是採用純銅製造,單單是就是這些純銅的費用便可達萬貫之巨!

不過現在即便是改良之後,以鋼材製造炮身,但已久需要加入一定的銅,大宋的鍊鋼技術還沒有到達可以生產合適炮鋼的程度。

在火器上,大宋依舊是遙遙領先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這是一個發展的必然趨勢,在趙禎有意識的扶植下格物日新月異,他相信這些錢絕不是冤枉錢,而是在爲大宋的未來付款。

可這些投入和在單兵身上的投入比起來便算不得什麼了,大宋一個普通士兵所裝備的甲冑,兵器,軍械價值幾何?樞密院算過,並且向趙禎列舉了出來。

全身步人板甲一套就需要二十貫錢甚至更多,而配備的棘輪弩五貫,箭矢一桶三十枝十文錢,上好精鐵橫刀一柄十貫,軍糧若干五十文,水壺一個十文,這是一個基本配備,還沒有算上長槍手,陌刀手,盾牌手,捉到手等等不同兵種的費用,以及軍中所需的大量牀子弩,火藥彈,甚至是馬車,車廂等費用。

而這些東西全都是朝廷配給,且都有便好入冊,雖然也會折舊,但多是能使用許久,也算是物超所值。

這次趙禎向三司要錢,要的可不是軍械錢,而是糧草,彈藥錢,這些東西乃是大宋軍隊高效運行的保障,必須送往軍中保證軍隊的作戰能力。

一路上要發動多少的民夫?多少護軍?多少車馬?這些也都是要錢的!

可以說趙禎是在用錢保證戰爭的勝率,雖然錢不會直接影響戰爭,但卻可以在勝利的天平上加碼,大宋的將士爲何英勇無畏?還不是一身精良的鎧甲給了他們拼殺的勇氣?還不是手中的削鐵如泥的橫刀給了他們強大的鬥志!

趙禎的旨意便是軍令,樞密院以最快的速度發往東線主帥彭七的所在,同時三司的撥款也到位,大宋的工廠再次開始了瘋狂的運轉模式,畢竟像這樣由朝廷發出的大單平日裡可見不到,賣給誰也不如賣給朝廷不是?

當然國營的工廠也是十分的努力,因爲他們在完成三司的訂單後,所用時間越少便能獲得越多的賞錢,在這點上趙禎都不得不佩服三司的智慧,古人早已發現吃“大鍋飯”的弊端,促進生產的最好方法便是多勞多得!

勤勞的華夏百姓可是不會放過這樣的好機會,有人甚至徹夜不休,而管理國營工廠的大多是文臣小吏,在他們眼中壓榨這些人就是有違君子之道,每每痛快給錢……

所以趙禎每當看到三司關於國營工廠的奏疏時,往往心在滴血,華夏數千年文明孕育出來的東西真的比那些蠻夷自己蛻變產生的資本主義要先進的多,早早的就避免壓榨和剝削。

雖然心在滴血,不過他也有所安慰,最少能的一個仁愛百姓的名頭,這張好人卡含着淚也要收下…………

軍中所需的用度每日都在裝車發往北方,而另一邊的南方土地上,十六衛的將士們也在快速集結,他們當中有不少人都是退役了的老兵,對於這次全面奪取中京道的計劃,趙禎從未想過再度徵兵,只是發佈了聖旨,召回年紀不滿四十歲的老兵。

老兵相比新兵的好處實在太多,他們不用從頭開始訓練,十六衛的主要方式和駐屯軍類似,他們都是地方上的武裝力量,多半來自農家,背景乾淨的就像是一張白紙,平日裡忙時參加農忙,閒暇之時操練,到了年紀便退伍。

不過這些十六衛的老兵有不少人蔘加過大宋的北伐和西征,戰力亦不可小覷,雖然他們和常年戍邊的禁軍不能比,也無法和背嵬,踏白二軍相比,但卻有着自己的特色。

他們不善於作爲進攻的刀鋒使用,但若是讓他們駐守城池要塞,重要關隘,他們一定如地裡的鐵犁一般紮在那裡,把後方交給他們在合適不過。

十六衛的主要作用還是在大宋的地方上,有了十六衛,大宋的地方警備得以有效加強,地方州府若遇匪盜,可請十六衛圍剿,往往攻無不克。

趙禎設立十六衛一來是作爲大宋的後輩力量來使用,而來可用作穩定地方,避免唐時府兵內鏟,邊兵外作,戎臣兵伍,湍奔矢往,內無一人的局面。

當然十六衛中也有着和禁軍上四軍一般精銳的存在,他們便是京畿之地的府兵,左右金吾衛和左右千牛衛他們雖然是府兵,但卻有着相當與禁軍上四軍的待遇,同時也協防都城和皇城,與禁軍交錯保護的同時也能起到監督作用。

退役的老兵再次有重徵疆場建功立業的機會,這對他們來說簡直是天大的喜訊,多少老兵解甲歸田之後盼望着這一天,只要在大宋的軍中待過,就會莫名的升起一種歸屬感,這和趙禎在軍中安插文臣負責思想教育是分不開的。

大字不識的漢子入了軍中再出來便能識字,也很喊上兩句大丈夫當建功立業,遼人不除何以爲家的口號來。

只不過這一切都需要時間,大宋有着世界上最爲龐大的公路網絡,而這些都是在趙禎登基之後十幾年的時間裡建立起來的,四通八達的好處便是有利於用兵。

眼下正是他們發揮作用的時候…………

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一百二十五章傳國璽的下落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歷史的怪圈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兩千四百三十四章前往“女王谷”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一百六十七章奠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奇案(下)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兩千五百九十章“聖城”之殤(下)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馬腳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擊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這就是資本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間地獄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一千四百零八章花樣百出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
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一百二十五章傳國璽的下落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歷史的怪圈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兩千四百三十四章前往“女王谷”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一百六十七章奠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奇案(下)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兩千五百九十章“聖城”之殤(下)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馬腳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擊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這就是資本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間地獄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一千四百零八章花樣百出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