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無能誰之過?

天空中的雲彩隨風而動,如同草原上奔馳的駿馬,而在同一片天空下的宮殿中,耶律洪基卻在清涼殿中發出憤怒的怒吼:“朕的江山,這是朕的江山!賤婦怎敢……怎敢行呂武之事?!”

此時此刻的耶律洪基早已沒了威嚴端莊的天子服飾和威嚴,只有一身素色的契丹常服在身,如同一個莽夫讓人想不起他原本的身份。

殿門緊閉,沒人回答他的話,也沒人斥責他,門外的侍衛彷彿是木雕的一般,杵在原地一動不動,整個宮殿唯一的活物就是那些時而出現如幽靈般亂竄的耗子。

這裡彷彿是與世隔絕的監獄,誰也無法進入,誰也無法離開,但有一個人是例外,木質的殿門在吱呀聲中打開,門軸常年沒有上油而發出刺耳的聲音,如同老叟的咳嗽……

蕭觀音端着食盒進入宮殿,雖然她的皇后身份還在,但卻也是一身素服,此時的她更顯清純曼妙,但在耶律洪基眼中卻是如毒蠍一般的惡毒。

“賤婦你還敢來?!朕殺了你!”

耶律洪基猛地撲了上去,蕭觀音重重的摔倒在地,手中的食盒也被打翻,裡面是耶律洪基最愛吃的旋炙羊肉,肉香在殿中散發着迷人的味道,但卻無法讓人動心。

耶律洪基死死的掐住蕭觀音的玉頸讓她無法呼吸,臉色便的緋紅起來,身體也逐漸的僵硬,耶律洪基突然撒手,現在眼前的蕭觀音就如同大婚的那天,除了沒有那一身華服之外,緋紅嬌羞的臉色,僵硬的身體,都是那麼的相似。

想起以往的種種,耶律洪基一手甩開邊上的凳子憤然起身,他實在沒辦法對自己摯愛的女人下手,雖然皇帝后宮妃嬪衆多,可他獨愛蕭觀音一人。

蕭觀音從地上起身,整理了一下凌亂的衣物,收拾起打翻的飯菜:“陛下,臣妾再給您做一份來。”

“陛下?難道在你眼中朕還是皇帝?你難道就沒有什麼相對朕說的?”

“陛下永遠是蕭觀音的陛下!”

“笑話,你父親做了什麼?!他居然敢……居然敢協同太后行廢立之事!此乃大逆不道!”

蕭觀音目光真摯的望向耶律洪基:“家父之事臣妾並未參與,陛下本就不是之國之才,如此境遇豈不快哉?您曾經說過希望自己成爲一個普通的牧民,與臣妾牧馬塞上,揚鞭草場,爲何就不能乘此機會離開這朝堂?!”

“這是屬於朕的江山!你知道的!這是朕的!天下的一切都是朕的!朕要奪回這一切!”

面對耶律洪基的癲狂,蕭觀音微微搖頭:“陛下難道沒有看出來?若是大遼外無強敵,您的位置自然不會有人動搖,但現在不同,宋如虎在側,大遼需要一位中興之主,而陛下並不是,陛下的無治世之才!”

耶律洪基呆呆的站在原地,沒想到連他的摯愛蕭觀音也這麼說,他一直認爲並不是自己的能力問題,而是時機不對,是時間上的問題,自始自終他就沒有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直到如今,在這小小的清涼殿中,自己失去那高高在上的寶座時,身邊人才告訴他原因,並非是時運不濟,而是他自己的能力不夠。

頹然做到,耶律洪基彷彿失去了所有的活力,形同朽木一般呆坐在地上喃喃自語:“爲什麼不早些告訴朕,爲何國丈,丞相,母后和你都不願對朕說實話?!”

“家父,左丞相懼怕您,您是大遼的天子,爲尊者諱也不會說出來,而臣妾和母后同樣擔心您,擔心挫傷您的銳氣,傷害您的感情,因爲愛,不敢開口。”

耶律洪基擺了擺手:“朕輸在了什麼地方?”

“雄心壯志卻當斷不斷,心中雖有謀略卻不敬小慎微,陛下數次放過大遼立威之機,奪取後套之地便沾沾自喜舉足不前,那時宋人剛剛拿下西夏,正是根基未穩之時,若陛下揮師西進,可聯合當地部族反攻,即便不能拿下西夏之土,也能震懾宋人!”

耶律洪基喃喃道:“但朕卻因擔憂出師不利,連奪下的後套也丟失掉反而沒有進攻。遼東亦然,朕也以爲此乃窮山惡水之地,宋人佔據不過是一片無用的飛地,誰知…………若是當日以黃龍府之兵助之,亦不會有現在的局面。此乃心性也!”

“陛下,非您自己之纔不濟,實乃缺乏帝王引到,先帝在您幼年便與燕雲戰敗,之後便是耶律重元兵變,接連打擊之下,陛下便在太后的輔佐下登基即位,但太后擔心攝政太多,乾脆徹底放手,誰知這一放手反倒是讓您走上歧途……”

蕭觀音的話併爲讓耶律洪基惱怒,相反,他卻醒悟過來,身邊的人或是因爲懼,或是因爲愛,都不願對自己說實話,最終自己並不知道真相,也不知道自己的錯誤,現在,當自己不再是大遼的皇帝,失去那高高在上的權利時,才知道真相。

蕭惠能控制的宮中宿衛並不多,他只能管轄宿衛軍,剩下的皮室軍,宮分軍,御帳親軍卻是自己親手管轄的,這次宮變之中,這些宿衛軍卻完全沒有動作,只能說明一點,他們已經支持了太后。

耶律洪基低頭看了看自己現在已經是孑然一身,除了眼前的蕭觀音和這偏安一出的宮殿,自己什麼都沒有了,至於蕭觀音說的牧馬塞上揚鞭草場更是不可能。

此刻的自己除了在這深宮之中永遠的住着,再也沒有了出現在世人面前的可能,這就是一個廢帝的悲哀,同時耶律洪基也不打算離開這裡,因爲離開這裡自己如何在世上生存下去?

清涼殿很好,除了這裡的老鼠老是在夜裡竄上牀鋪,除了殿中的窗戶上的窗紙偶爾漏風,這裡也算不錯的地方。

看了看四周,耶律洪基望着蕭觀音道:“出是出不去了,母后也不會放朕出去,你可願意陪朕在這裡直到終老?”

“臣妾願意…………”

耶律洪基忽然仰天大笑:“無諫言之亂耳,無政事之勞形,朕終究只適合這樣活的如同廢物……”說着說着一腔熱血化爲悲淚。

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七百九十一章與智者同行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一百四十三章打的就是你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七百八十一章沒佔到便宜就是吃虧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二百三十九章混亂的皇位第九十八章東宮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兩千五百七十七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上)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
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七百九十一章與智者同行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一百四十三章打的就是你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七百八十一章沒佔到便宜就是吃虧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二百三十九章混亂的皇位第九十八章東宮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兩千五百七十七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上)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