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

趙禎的態度讓仁青東絕望,他善於察言觀色,知道眼前大宋皇帝的話沒有轉圜的餘地。

剛剛到話太過震撼,他趙禎當着自己的面說出來大宋的力量,但可怕的是自己居然一句也聽不懂。

偉大的仁切岡波,他趙禎居然說自己改變了戰爭的模樣,戰爭本來便是白刃相交的,本就是比拼力量的,這可能與國力有關,但國力並不能主導一切,強大的國力或許能讓軍隊佔據優勢,但唐人也沒有徵服吐蕃王朝。

他所說的比火藥更厲害的東西是什麼?他說的國力爲何那麼複雜包涵的種類如此之多,甚至把格物這門學問也算是在了其中。

但他現在知道,康巴人已經被大宋皇帝所放棄了,很可能會面對大宋的報復,這個看似文質彬彬的男人發起怒,就像是在面對一隻可怕的遠古巨獸。

三才對仁青東很客氣,甚至客氣到了一種無以復加的狀態,四周等待的親衛很奇怪,爲何三才大官這個對朝臣都不算客氣的人,對這個蠻夷這麼客氣?

“大官,怎生對這外藩客氣這麼多?”關係較好的親衛圍攏過來,奇怪的問到。

三才瞪了他們一眼,:“怎麼?難道要某家對你們也這般客氣?終究是外藩,雖說做了些丟人的事情,但官家可沒有治罪,這便是天大的恩德了。”

這話雖說是給親衛們聽的,但卻也是說給仁青東聽的。

馬車上的仁青東盤坐在車廂的地毯上,看着三才穿過車廂才道:“大官,不知如何能讓官家回心轉意?”

三才指了指後面的車廂道:“官家的話應該說的很清楚了,智者何必強求?便是你現在率部投靠大宋,內遷到寧夏路也沒有用,官家已經不打算收攏你們,你們康巴人好自爲之吧!”

仁青東有些絕望:“大官跟隨官家多年,可否爲我康巴人…………”

三才臉色一變,連連擺手道:“智者莫要說笑,某雖說是入內內侍省的都都知,但官家定下的事情卻是無法更改,尤其是咱的這位官家,向來是說一不二的主!當年遷都滿朝文武都在反對,便是孔家都在上疏官家,結果如何?官家還不是執意遷都北平府?”

三才稍稍頓了一下才接着開口道:“其實官家一開始已經給你們機會了,你看看我大宋這般的國力,征伐你們康巴人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情?爲何一直與你們通商?還不因爲官家仁慈!你們倒好把官家的仁慈當作是發財的門路,去養活大宋的敵人!這難道不是吃裡扒外嗎?還是在你出使的這段時間,當真是在打我大宋的臉面,也拂了官家臉面!”

仁青東心中的憤怒和憋屈已經到達了極點,因爲幾個族人的無知和自大,居然讓對康巴人示好的大宋皇帝收回了善意,這幾乎是不可饒恕的錯誤和愚蠢!

“若是我康巴人把那些和吐蕃通商的人交給大宋,是否能得到官家的饒恕?”

“仁先生,你怎麼還是不明白?我大宋不要你們的誠意了!官家說了,做錯的事情只能自己承擔責任,這是鐵律牢不可破,也是規矩!”

“難道大宋就要看着我康巴人被吐蕃攻伐不成?!”

三才笑了笑,望向仁青東的眼神中沒有任何感情:“這和我大宋有關嗎?若是非要扯上關係,便是天道循環報應不爽!”

三才終於流露出冷酷無情,之前對待仁青東的客氣那是出於一種對他們的可憐。

夾在大宋和吐蕃之間的康巴人不會好過,現在大宋放棄了他們,而吐蕃人必然會對康巴人用兵,因爲在吐蕃人的腦袋裡,康巴人已經變成“肥羊”的代名詞。

一旦中斷貿易,康巴人沒有了貨物給吐蕃,必然會引起吐蕃的反噬,這就是官家常說的“農夫與蛇”!

火車的咔咔聲不斷響起,三才側耳聽了聽對仁青東說了最後一句話:“你聽,這聲音是否如同隆隆的戰鼓?還是早日回去吧!相信在你回到部族之前,大宋就已經關閉了和康巴人之間貿易的榷場了,很快戰火就會燒到你們的部族,早日回去也好早日作戰!”

仁青東是個聰明人,他知道自己該如何選擇,現在祈求大宋皇帝的饒恕已經沒用,與其浪費時間,還不如早日返回部族。

他知道無論是大宋皇帝的話,還是眼前這個內侍的話,都沒有錯,一旦康巴人不能給吐蕃提供走私的貨物,必然會遭受吐蕃的攻擊。

大宋並沒有刁難仁青東,相反三才給了他相當的便利,一匹戰馬追上了火車,讓仁青東跳上去騎乘,同時還給了他一些驛券提供便利,可以使得他連續騎馬趕路。

這一次仁青東放棄了乘坐火車的機會,他要試一試用戰馬趕路的極限是否有大宋的火車快。

在仁青東心中一直覺得騎馬的速度能夠超過火車,這一次他要試一試,但有一點他之前就明白,火車的運送能力要比戰馬強太多。

奔馳在大宋的公路上,他便知道宋人便是騎馬在這樣的公路上前進也要快的多,大量的水泥路雖然有些破損,但最少晚上還能騎行。

一路上只能聽見風從耳邊掠過的聲音,剛剛上馬之前仁青東看了一下,宋人不光給了他路引,通關文書,還給了一個鐵質的水壺和三袋乾糧。

宋人果真沒有刻意刁難自己,看着這些東西仁青東心灰意冷,雖然看似是在幫助自己,可事實上卻是以禮相待,不讓自己這個外人死在大宋而已。

一長條的牛肉乾含在最終,上面的鹽分和滋味慢慢的在口中化開,甚至有些小茴香的味道在其中,不斷的咀嚼可以讓自己清醒,也能減輕疲勞。

沒想到宋人也發現了這個竅門,在高原上,勇士們馳騁的時候都會在嘴中放一個肉乾或是勁道的青稞杆子。

這雖然是細枝末節,但足以見得宋人對騎兵作戰已經相當瞭解,只可惜自己看到了大宋許多的東西,但以自己的智慧卻還是沒有看懂。

而那強大的背嵬軍更是不見蹤影,難道宋人最強大的騎兵不是應該保護帝王嗎?

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二百零四章 罪己詔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四十三章希望學園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八百七十三章大軍壓境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一百六十七章奠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五百七十五章收尾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一百六十七章奠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九十五章鋼鐵洪流,如山入牆!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四章內侍陳琳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兩千二百六十七章欲擒故縱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
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二百零四章 罪己詔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四十三章希望學園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八百七十三章大軍壓境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一百六十七章奠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五百七十五章收尾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一百六十七章奠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九十五章鋼鐵洪流,如山入牆!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四章內侍陳琳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兩千二百六十七章欲擒故縱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