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

大宋的市面上突然出現了詭異的一幕,一些商品的價格突然激增,而同樣的商品有的卻降低了,這是傻子才做的事情,誰都知道同樣的東西就該用便宜些的,物美價廉何人不喜?

既然傻子都知道該如何選,那爲何會出現在精明的商人身上?

一時間百姓得利,商賈有些賺的盆滿鉢滿,有些卻在賠錢,但很快那些賺的盆滿鉢滿的商賈便發現一個狀況,他們需要的原料沒了……

東城豪門的商號大量壟斷產業的原料,這是誰也沒想到的事情,這也導致市面上的其他商號逐漸吃力,即便是不再競爭範圍之內的地方也出現了原料短缺的問題。

趙仲旻的計策非常成功,當百姓們已經習慣了低價的商品後,生活之中離不開的時候,卻發現沒有低價的商品了。

於是只能高價購買,否則便沒得用,那些民間商賈無貨可賣,一日兩日還受得住,可時間長了便要“關門大吉”……

精明的早早就改行離開,一些不死心的只能用高價和東城豪門搶奪原料,以維持生產,但他們商品的價格一旦高於原價,便會立刻遭到百姓們的叫罵。

人都是被慣出來的,低價的東西用習慣之後,你再漲價,不被罵纔怪,但原材料漲價民間商賈也沒有辦法,即便是向百姓們解釋也是無濟於事的。

趙仲旻家的商號一直都是高價,在這個時候稍稍降價便會有大量的百姓蜂擁而至的前來購買,在他們看來,老字號的東西還是能夠相信的,只不過價錢貴了些,既然能夠降價,那就毫不猶豫的去購買唄!

趙禎反抗者三司呈遞上來的市場消息,不得不暗自誇讚一句:“生子當生趙仲旻啊!”

邊上的三才垂頭喪氣道:“官家,這就放過他們了?咱們可是從國庫中支了好些錢給了錢莊放貸出去,已經有不下與五家商號的東家還不上錢要自盡了……”

趙禎笑了笑道:“死了沒?若是死了朝堂早已彈劾之聲遍地,若是沒死便是期望東山再起,這樣的人不會輕易尋死的……”

“官家,可咱們放出去的錢……”

趙禎哈哈大笑道:“你也不瞧瞧有多少人因爲咱們放出去的錢成賺的盆滿鉢滿?這些人難道就不還錢?這些人的發家之事不會傳出去?如此便會有更多的人來錢莊貸款經商,市場也會越來越大!”

“官家,有朝臣曾說過,天下之財皆有定數……”

“胡扯!現在大宋的財富和開國時一樣嗎?財富是人創造出來的,不是靠印官鈔印出來的,只有財富達到了,官鈔纔會加大印發,否則無異於搶奪百姓手中的錢財,大宋的官鈔是能繳納稅收的這比真金白銀都可靠!”

三才瞧見趙禎開始滔滔不絕的時候便知道自己該閉嘴,一旦談到商賈之道,官家總是變得如此精通,讓自己看上去就像是一個傻子……

當然,三才已經習慣如此,在官家面前就沒有一個人是聰明的,尤其是在商賈之道上,娘娘碧雅軒的煩心事只要說給官家聽,立馬便有解決之道,不光能把問題處理的沒話說,更能讓所有人都得到實惠。

可即便如此,官家卻常說:“國庫中的錢財太多是這個國家的失敗啊!錢財就應該進入市場流動起來纔是有用的!”

撓了撓頭,三才還是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官家,那現在咱們應該怎麼辦?總不能看着東城豪門和趙仲旻家大筆大筆的撈錢吧?”

趙禎翻了個白眼,拿起桌上的奏報看了看道:“當然不能讓他們撈錢,朕要一樣一樣的擊潰他們,朕之前擔心他們會龜縮起來再也不出手,可現在看來,人性是貪婪的,資本更是貪婪的,一旦開動便難以收住貪婪之心。朕的手中不光有錢,還有一大批工廠,朝廷經營的產業可不在少數,這麼多年下來可是已經發展到了數目龐大的規模,這些產業可是不會向三司奏報,每年都會向密庫直接繳納所得,朕的這些買賣可不一般啊!”

三才的表情瞬間變得精彩起來,即便是他都不知道大宋這些屬於朝廷的產業到底有多麼多麼的龐大,而宮中的密庫他更是不瞭解。

唯一知道這一切的人整個大宋只有一個,身爲六宮之主的皇后娘娘…………

國庫中的錢財是趙禎的“子彈”由三司掌控,並且三司還有權管理這些財富保證大宋的正常運作,官員的俸祿,地方上的支出,軍隊的開支,各部的支取等等這些都在三司的管轄之內,所以說三司掌握了大宋的財計之權。

但宮中也是有密庫的,這有別於皇宮中的內藏庫,內藏庫是蔡記和碧雅軒兩家商號賺取的錢財,同時也有這麼多年來戰爭繳獲的財物。

名義上是屬於天家的內庫,但事實上卻也在三司眼皮底下,每年三司都要整理和查閱內藏庫的款項和使用,甚至會上奏官家借款內庫。

當然這幾年極少有這樣的情況了,而官家也是把內藏庫作爲賑濟地方所用,凡是地方上遭遇了天災人禍,朝廷不用動國庫的國帑,官家的內藏庫便會支取錢財已做賑濟之用,這不光是官家體恤三司,更是宣揚帝王仁德的表現。

至於密庫卻是不同,密庫不是天家的產業,而是官營產業,大宋的官營工廠,利國監,商號,幾乎都是密庫的來源,他們不用向三司繳稅,不用向三司報備,只需要每年把賺取的利潤繳納到密庫就好。

而掌握這一切的便是皇后娘娘,即便是負責宮中秘事的三才也不瞭解其中的隱秘和詳細。

這一切都要涉及到五枚之權,這是皇后獨有的權利,也是密不視人的存在,原本五枚之權在華夏的延續中已經慢慢消失,但在大宋,在趙禎的手中,五枚之權再次被他拿了出來,並且做了改變。

皇帝掌握了天下最爲強大的無權,也是指治國五事:地以權民;物以權官;鄙以權庶;刑以權常;食以權爵。

這也是皇權的基礎,在歷朝歷代的發展中,皇權不斷的得到加強,最終把財權也納入其中。

而財權便是五枚的重要組成,自古以來五權,五枚,相輔相成,以此統治整個王朝。

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兩千一百四十四章資本永不眠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七十二章劉娥背後的女人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兩千二百六十七章欲擒故縱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六百六十八章遷都之謀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七百一十章獻俘卸甲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五百二十六章賀蘭山下的大火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五章初入東宮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
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兩千一百四十四章資本永不眠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七十二章劉娥背後的女人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兩千二百六十七章欲擒故縱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六百六十八章遷都之謀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七百一十章獻俘卸甲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五百二十六章賀蘭山下的大火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五章初入東宮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