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

小手段確實可以維持一段時間,但真正的實力才能決定一切,張儉所謂的一張官子也不加印成爲了一句空話,當上京城中的官子搶兌風波過去的時候,遼朝的朝堂之上便明白了一個道理。

信心纔是官子的最終保障,只要滿足百姓的信心,那加印多少的官子也不會出現問題,這顯然是一個愚蠢的自欺欺人的悖論。

但眼前的這一切着實讓人“信服”,大遼並沒有填補這個窟窿,當百姓相信錢莊總有錢能兌換的時候,當百姓相信之所以沒有足夠的金銀來兌換隻是因爲還沒運到的時候,很多人便開始繼續使用官子,而有一部分人開始把金銀再次兌換成爲官子了。

於是大遼再次恢復了往日的太平,官子甚至達到了剛剛發售時的最好狀態,一貫官子等於一貫交子,等於一兩白銀,等於一千文錢……

這個經濟並不成熟的國家居然出現了以信用主導紙幣的價格,而不是金銀儲備作爲主導,當趙禎看到來自遼朝的密報時候震驚的噴出了口中的茶水。

這是多麼囂張的舉動啊!即便是在後世也通過了無數代的摸索纔敢以信用貨幣作爲主導,遼朝爲此甚至專門頒佈律法規定市面上只能以官子進行交易,要想兌換金銀只能去朝廷的錢莊!

也就是說在市面上,這些官子它與貴金屬完全脫鉤,不再直接代表任何貴金屬,只是能用這些官子去朝廷的錢莊兌換金銀而已。

這即便是大宋都不敢做的事情,卻被遼朝最先應用在了經濟之中,趙禎有些恍惚,落後的遼朝居然超過了大宋一舉完成了金銀本位貨幣向信用貨幣的轉變。

趙禎並不是感嘆遼朝的思想先進,而是感嘆遼朝官員甚至是皇帝耶律洪基的愚蠢,沒有充足的金銀儲備就敢玩弄信用貨幣,這簡直就是在自尋死路!

即便是以現在大宋的金銀儲備,趙禎也不敢碰觸飲用貨幣的分毫,因爲他知道,稍有不慎便是滅頂之災,後世黃金儲備世界第一的國家都會出現金融危機。

隨手把密報放在宮燭上燒掉,趙禎陷入沉思,既然遼人已經開始要把官子向信用貨幣轉變了,那自己是不是該添一把柴?

格物院中還存放了大量仿製的天衣無縫的大遼官子,若是把這些官子投放到遼朝的市場當中去,說不得這些官子便會成爲引爆遼朝的“炸彈”……

但趙禎覺得自己沒必要這麼做,隨着大宋商賈的撤離,隨着綿延的長城築起,遼朝的官子只能在遼朝流通,但大宋卻完全不承認它的地位,這便不會波及到大宋。

信用貨幣最大的缺陷便是政府會無節制的印刷,華夏的歷史上曾經出現過,明朝的寶鈔就是這樣走上了一條毀滅的不歸路。

即便是以法律的形勢規定了紙鈔的價值,可若是不注意控制,一旦濫發,便會出現災難,明朝的朝廷便是這樣,市面上的舊紙鈔不收回統一銷燬,繼續大量發現寶鈔,最後便是導致寶鈔的價值從原來的一貫合九百文變成了廢紙。

貶值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現在遼朝同樣如此,即便是印刷的再精美又有什麼用?即便是把官子改名爲交鈔又有什麼用?沒有金銀作爲儲備的交鈔一觸即潰!

趙禎笑了笑便把這件事置之不理起來,現在的大宋完全不用攙和其中,遼朝自己的經濟制度很快就會崩潰起來,而大宋即將對女真用兵了…………

對於趙禎來說,女真人就如一顆定炸彈盤踞在遼朝的東面,遼人自己覺得沒有問題,可一旦宋遼之間發生戰爭,女真人絕不會袖手旁觀,必然會起事脫離遼人的控制自己走向王朝之路。

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歷史上的大金便是如此,女真人原是遼朝臣屬,在完顏部一統女真諸部後便起兵反遼,並與大宋達成協議瓜了遼朝。

但之後的結果卻是把大宋也再次推向毀滅,歷史證明這是在前門拒虎,後門進狼,如今大宋與女真已經達成貿易往來,雖然沒有重要的戰略資源運輸到女真,但充足的糧食便能使得女真人強大起來。

大宋的陳糧有了新的銷路,在運送到女真之後便價格倍增,完顏部大量是收購糧食,因爲地處北方,寒冷的天氣使得這些糧食得以保存一段時間,但終究是不長的,所以完顏部只能以最快的速度用這些糧食拉攏小的部族。

而大宋在女真東海岸的邊上已經築城數坐,規模雖然不大,但個個都是堅城壁壘!

並且以品字形築城,這樣邊能最大程度上的駐兵,保證城池的安全,而大宋的榷場就在三座城池的中間,被牢牢的保護起來。

趙禎早已下旨調遣水軍並從禁軍之中抽調精銳,踏白,背嵬二軍自然也不能倖免,組成新軍二十萬人分三年時間前往倭國這個中轉站,在他們停留在倭國的期間對倭國的武裝門閥進行清理,名義上是幫助倭國女王清理叛逆,統一倭國,實際上是在宣揚大宋的存在,並且練兵磨刀…………

大宋的海東都護府開不是形同虛設,要讓倭人切膚之痛的感受到大宋的壓力,這纔是目的。

二十萬人對付女真完全足夠,女真人雖然不在少數,但他們多時以部落的方式定居,而趙禎用兵的方向並非是受到遼人控制的熟女真,而是在北方的生女真。

這便最大程度上的避免了宋遼之間的衝突,當然在遼人的後苑攻伐女真,遼人要是不驚懼是不可能的,但趙禎早已相好對策,若是遼人打算援助完顏部,那大宋就在北平府的長城邊上集結重兵……

這是一種對遼人的戰略訛詐,讓遼人誤以爲大宋要進行北伐,從而把注意力調轉到中京道而不是放在死活與他們何干的生女真上。

完顏烏古乃有一個小名叫……胡來,年輕氣盛的他就是用這胡來的精神,利用大宋的糧食和精美的瓷器收買了小部族,並征服了白山、耶悔、統門、耶懶、土骨論五部。

使得完顏部一舉成爲女真諸部中最爲強大的存在,而趙禎便覺得現在的女真已經足夠了,不能在讓他發展下去了,遼朝也應該發現了這個問題,所以在東京遼陽府開始增加兵力,並招募熟女真進行武裝,提防完顏部的崛起。

雖然完顏烏古乃是遼皇的“忠犬”可誰也不能保證他不會反噬其主,大宋便在這個遼人與完顏部互相齷齪的時候出兵了…………

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談?沒有可能!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遼朝的變化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掉進深淵的人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六章拜見父皇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兩千四百七十八章東方戰旗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七百二十五章皇后的店鋪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
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談?沒有可能!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遼朝的變化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掉進深淵的人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六章拜見父皇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兩千四百七十八章東方戰旗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七百二十五章皇后的店鋪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