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

無論北京城還是東京城,消息只要出了皇宮便如同插上了翅膀,很快城中百姓便會知曉,而且說的有聲有色……

皇后的所作所爲無疑是體現了中宮的風範,巧言上諫實爲佳話!這樣的皇后自然堪稱後宮的典範,女中堯舜!一個女人能把皇帝與相公的關係處理好,並且用一個簡單的典故便能讓皇帝想明白一切,實在是相當難得!

茶餘飯後的人們最喜歡的是什麼?

自然是閒扯擺龍門,而天底下最大的話題永遠離不開大宋的天家,可以說皇宮中的一舉一動大家都盯着呢!何況趙禎登基以來堪稱傳奇的經歷,以及王語嫣當初以商賈之女的身份入宮,這一切都被再次翻了出來。

北京城的各大商號都以此爲榮,爲何?因爲當今皇后乃是商賈之女,商人與有榮焉!商人的地位已經提高了許多,讀書入仕不無不可,現在連帶着女子的身份都受人重視,不再輸於尋常官紳之家的閨女了。

只要是見到了商賈,旁人便會開口奉承一句:“令千金說不得也是能入宮的人物嘞!”

雖然這話是客套,但聽到的商賈必會喜笑顏開,命人打賞一二,而酒樓最不缺的便是這種奉承,跑堂的小二,伺候的小斯,無不來上一句,引得賞錢多多。

如今的酒樓裡便是如此,但人們談論最多的還是關於皇后巧言上諫的故智,說書人甚至能把其中的細節繪聲繪色的演繹出來,這可是極難得的。

最爲關竅的一點是,北平府居然不會管這種事,也就是說朝中的官員喜聞樂見,希望和這位皇后娘娘打好關係,畢竟她的所作所爲幫助的可不僅僅是文臣,還有大宋……

如此一來消息便散播的越來越迅速……

“皇后是何等的聰慧?一般人家的女子才思敏捷便是極好的了,可皇后娘娘不同,她乃是咱們大宋的國母啊!”

看官中不禁有人發問:“國母和尋常人家的內人有何不同?你倒是說說啊!”

說書人輕蔑一笑:“自然是大大的不同,你用尋常人家的女子和皇后相比,簡直就是米粒之光堪比皓月之輝!作爲人妻,她要相夫教子,恪盡內人之責,你一位咱們大宋的太子皇子爲何這麼優異?不單單是天生貴種,還有皇后的教導在其中嘞!你們說咱們大宋的太子皇子可了得?”

衆人連連點頭,這是廢話,自然是頂頂的人物,誰敢說太子皇子的不是?這麼多年來還就沒出現過這兩位的話頭,太子中規中矩,連相公們都稱他是人君上上之選。

見沒人說話,說書的先生再次開口道:“再說其次,皇后要以身作則,統率後宮,爲官家處理好後宮繁務,你們家中的後院纔多大點事,稍稍弄不好便一發不可收拾,在座的可有不少家中殷實的,納妾成羣也不是沒有,一旦爭寵吵鬧起來,嘿嘿……其中滋味不用小老一一道來吧?”

這話正中下懷,許多大老爺們面露唏噓,連連贊同他的話:“郝一口,你這老倌說的太對了,家中後院之事,一言難盡啊!可皇后娘娘身居後位這麼多年,可從未聽過有丁點七出之罪的苗頭,這便是大不易。

說來不是自誇,以我劉德勝的家財都不敢再納一房妾侍,不是納不起,而是沒那個心力!何況每月瑣事便更是惱人!家中幫工,院工,侍者,門房,車馬,草料,等等一堆的事情,要是沒個賢內助,嘿嘿保管你累死也弄不完!”

圍觀的人吸了口氣,劉德勝大家都知道,北京城劉家商號的東家,綢緞行當的一把交椅,坐在上面可是風光無兩的人物嘞!連他家的後院都不太平,那皇宮更是可見一斑!

郝一口笑眯眯的說道:“瞧見沒,這越是家大業大的,煩心事越多,劉掌櫃便是如此,何況是天家!可你們要知道,女人是不能干涉家業的,更別說是生意了,是不是劉掌櫃!”

劉德勝一仰頭道:“那是!女子豈能過問生意場上的事情?偌大的家業也給她們給敗個精光!”

郝一口伸手一指劉德勝道:“諸位看官瞧瞧,這便是劉掌櫃的聰明啊!”劉德勝臉上有光,笑得彷彿撿到了寶連連抱拳,大唱肥喏:“客氣,客氣!”

隨即郝一口話鋒一轉:“可這中宮娘娘便不同了,人家是皇后,母儀天下的時候,還有規勸帝王之責,可比那御史重要的多!”

稍稍頓了一下,郝一口神秘兮兮的壓低聲音道:“皇后娘娘手中可是有對弈官家的東西,這東西可不簡單嘞!”

這可謂是驚天猛料,一瞬間便引爆全場,誰也沒想到還有這東西,衆人的好奇心都被勾引了出來,劉德勝距離最近便不滿的嚷嚷道:“誰都知道你郝一口是北京城中的說書大拿,怎麼今日吞吞吐吐起來,不就是賞錢嗎?這還不夠?!”

劉德勝說完便是一錠足銀子拍在桌上,瞧這小碗大小的個頭,足足有一百兩,摺合銅錢的有百貫!

郝一口一揮衣袖道:“既然您這麼賞臉,小老便知無不言了,即便是被北平府捉了去也值得!這事情說來話長,遠的甚至要追溯到先秦嘞!”

華夏百姓最重傳承,只要是聽說追溯到先秦,人人都肅然起來,郝一口再次開口道:“諸位可曾聽說過《逸周書》?”

這先秦之書聽過的人自然是極少的,但也不乏有讀書人迴應,“老朽倒是知曉這《逸周書》乃是先秦史籍,歷記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成王,康王,穆王,厲王及景王之時事。”

郝一口露出讚歎的表情道:“先生大才啊!郝一口佩服,佩服!”

老者並沒有沾沾自喜,而是皺眉思索起來,很快他的臉色就變了,因爲他已經預感到眼前的郝一口要說的是什麼,這是歷代王朝絕口不提的事情,但卻又真實存在。

在老者驚訝的眼神中,郝一口神秘兮兮的壓低音量:“治國五事謂之五權,帝王持之!外事有五權,內事自然也就有了五枚。五枚均爲后皇後所執掌,唯規諫帝王之用!”

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一千九百零二章錢從何出來?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兩千一百三十二章王則的救贖第七百六十二章上京雲動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一百九十二章微服私訪計不成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兩千六百零四章“皈依”基督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
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一千九百零二章錢從何出來?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兩千一百三十二章王則的救贖第七百六十二章上京雲動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一百九十二章微服私訪計不成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兩千六百零四章“皈依”基督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