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

蔡伯俙想不通,賈昌朝居然會出現在宣德門,這次深夜召見乃是極爲不尋常的事情,在場的幾位哪個不是位極人臣?

而且這些人幾乎都參與到了官家的針對豪門的計劃之中,別人不清楚賈昌朝的情況,但蔡伯俙知曉,賈昌朝看似有功有過,但他和東城豪門之間的聯繫蔡伯俙卻一清二楚,同樣清楚這一點的還有官家。

黑手在發現賈昌朝和東城豪門有所來往的時候,蔡伯俙便以最快的速度進宮秘奏了,官家是定然知曉賈昌朝在背後與東城豪門的暗通款曲,怎會如此機要的時候召見他?

宣德門下,賈昌朝表情有些茫然,但心中早已開了鍋,他自己不得見人的身份使得他根本無法面對皇帝的召見。

高高的宮門如同一個擇人而噬的猛獸,讓賈昌朝心中沒有了底,他自認爲自己已經做好了掩護,不會應該不會被人發現,可眼下皇帝召見,還是讓他提心吊膽。

看看四周,夜幕之下出現在宣德門的都是官家的心腹之臣,身爲宰執的范仲淹,官家的心腹蔡伯俙,還有官家倚重的包拯和蘇洵。

相比之下自己這個連龍圖閣直學士都沒有的北平府知府事算什麼?

賈昌朝有自知之明,皇帝召見自己大抵是因爲北平府最近的動盪,當然也有可能是和東城豪門有關。

百姓們不知道,但不代表其他人不知道,權貴之間當然明白帝王與東城豪門之間的恩怨,雖然東城豪門做事隱秘,但這個利益集團在朝堂上卻是瞞不住的。

稍稍機敏些的人都能從朝堂的局勢感覺出他們的存在,甚至有人還猜出了大概是誰。

穿過宮門,熟悉的官衙便出現在眼前,這些都是外朝的衙門,三司,六部,中樞,鴻臚寺,大理寺,光祿寺,太常寺,司農寺等九寺五監都在皇城之中。

看着這些衙門,賈昌朝微微有些嘆息,畢竟自己到現在還未進入其中任何的一個,前面一個小內侍在領路,自己下意識的走在了最後面。

相比前面的朝廷重臣,自己這般的地位不足以往前走。

“賈知府,聽說此神都動盪,你卻是在危急之時萬分果敢,此次官家召見,怕是要嘉獎你嘞!”

蔡伯俙的故放慢了腳步,靠近賈昌朝小聲恭維道。

“哪裡,哪裡,蔡學士謬讚了,賈某不過是個打下手的小人物,有包公坐鎮,下官不過是畫蛇添足罷了。”

“子明莫要自謙,老夫雖坐鎮衛戍司,但若沒有你北平府的那些差人,也難以清剿城中的幫派,這事情老夫已經上奏官家,賞罰有度纔是明君之道,若是官家賞賜,你萬萬不可推辭,爲晚輩師表矣!”

包拯的話讓賈昌朝老臉一紅,幸好是在夜晚,天色黑暗,四周的宮燈也照射不到他的臉上,連連拱手向包拯道:“下官受教了!”

想想也覺得沒事,畢竟官家召見自己應該事及北平府,自己這個神都城的“地方官”和別人不同,負責的乃是整個神都的治安。

手中的權利並不小,當然和原本的開封府知府事相比,卻要少了很多權利,也幸好如此才使得自己免遭大難。

在東京城中巡城司便是屬於開封府管轄之內,若是神都城也如此,自己便是難辭其咎,不用御史彈劾,也要自請出外。

衆人沒有去往皇宮中的任何一座外朝正殿,而是去向崇文院走去。

崇文苑是大宋的皇宮中最爲特殊的存在,和一般的官衙,正殿相比,這裡的模樣比較特別,用處更爲特別,乃是帝王的藏書之地,也是大宋最爲全面的書籍所在。

幾乎所有的書籍都能在這裡找到,院內東廊爲昭文書庫;南廊爲集賢書庫;西廊爲史館書庫,又分經、史、子、集四庫。共藏正副本圖書十萬多卷。又抽取珍善藏本別建秘閣,分設“內藏西庫”,趙禎在位的這段時間開在崇文院開設了四夷書庫,大量收集智慧宮中翻譯好的西方著作。

而這一點賈昌朝十分佩服,唐時便有了崇文院,但相比大宋的崇文院根本不值一提。

大宋的崇文苑乃是文治巔峰的所在,最大的貢獻是編纂了四部系列的“類書”。

所謂的類書,就是把千百種圖書所包括的類似事件,編纂在一起。

這四部叢書分別是《太平御覽》、《太平廣記》、《文苑英華》、《冊府元龜》。

其中《太平御覽》是綜合類叢書;《太平廣記》是小說類叢書,主要涵蓋歷代神話傳說;《文苑英華》是文學類叢書,涵蓋自南北朝到現在的大量詩文;《冊府元龜》是政治性叢書,前五百卷集是帝王事蹟,後五百卷集是大臣事蹟。

看着高高豎立在崇文院中心的秘閣,以及四周的更高的角樓,賈昌朝微微感嘆,官家已經把帝王的文治做到了巔峰,武功更是鮮有。

崇文院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建築和駐軍,整個宮城官衙唯有崇文院駐軍看守,閒雜人等不得入內,這些駐軍乃是上四軍中的禁軍,他們不光守護崇文院不被人窺伺,更要負責防火。

這裡都是大宋的智慧所在,一旦失火損失的價值不可計數。

四周高高的角樓不斷的有卷宗通過滑索傳遞到秘閣,賈昌朝知道,大宋的秘閣纔是皇帝最爲隱秘的陰私之地。

許多機要之事官家都是在這裡決定並下詔的。

崇文院的門口一直有士兵值守,而四周的宮牆上更是有士兵在巡視,相比其他衙門,這裡可要嚴密的多。

“諸位相公里面請,奴婢只能引路至此了!”

小內侍回身告罪一下便匆匆離開,賈昌朝微微點頭,看來皇宮中的清查使得宮中的內侍對機要之事避之不及。

范仲淹和包拯蘇洵客氣了一下便率先進入,宰執的身份在那裡,沒人會計較這些,四周的禁軍也對他施禮以表敬意。

一羣人進了崇文後院後便由親衛司的人引領他們進入秘閣,親衛司的人出現也就意味着官家就在此處。

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五百二十六章賀蘭山下的大火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一百二十四章假戲成真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帝國的得意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
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五百二十六章賀蘭山下的大火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一百二十四章假戲成真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帝國的得意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