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

歐陽修離開北京城的時候非常簡單,輕裝簡從的他只帶了一個小小的書童,除了代表皇帝的旌節便身無長物。但前來送行的人卻極多,一是歐陽修的好名聲,二是因爲他此行乃是宣揚大宋的國威,榮耀無兩。

況且歐陽修在朝中的人際關係極好,即便是反對宋祁提倡太學體文風,也都是用的委婉的方式,讓人忍不住佩服又被他的爲人處事的方法所打動。

大宋進行了一場平實文風與太學體之間的較量,在趙禎力排衆議的支持下,歐陽修的平實文風得到了尊重,也得到了發展,科舉制度正在向另一種狀態改變,即實用的學問纔是好學問。

這是個難得的改變,算學,格物學,甚至連君子六藝的射也被加入其中,趙禎覺得即便是讀書人也要有一個好身體,否則即便是才高八斗,當了一年官便掛了,對大宋的損失豈不是更大?

歐陽修走了,走的時候無比瀟灑,趙禎給的武威騎兵身穿華麗的鎧甲,手持駭人的騎槍,背後還有一面鐵皮的盾牌,給人以無比精悍的感覺,確實,這是一支屬於皇家的騎兵,趙禎特意把自己的大駕滷薄改變成實戰的軍隊。

也是隸屬於皇帝直接統轄的勁旅,不弱於讓西夏遼朝聞風喪膽的親衛司,在趙禎看來,花費大量錢財所裝備起來的軍隊就應該實力最強,只有最不中用的人才配去做儀仗用。

於是大駕滷薄便被趙禎改爲仗衛……

而他們的儀仗兵器全部更換成最爲先進的,原本那些中看不中用,鑲金鍍銀的“垃圾”統統被束之高閣被替換爲了鋒利的橫刀,強勁的弩箭,長長的騎槍,堅韌的馬槊。

即便如此,新換的裝備價格也不及原先價格驚人的東西。趙禎聽聞大爲感嘆儀仗的華而不實。順便給這些仗衛定名騎駕鹵簿,以示區別,畢竟有的時候他們也要充當大駕滷薄的作用。

數百人的精良小隊華麗異常,這是皇帝給予自己的尊榮,也是代表大宋的儀仗,歐陽修自然不會反對,只不過他的衣着和瀟灑成了顯著的反比,更加襯托出他的瀟灑來。

無數人羨慕的望着他,單單是這種瀟灑淡然便是一般人比不了的,要是別人得了這差事,還不得一番隆重的離開?但就是因爲他的模樣,趙禎分外欣賞,此人身上有一種獨特的人格魅力,甚至連趙禎這位皇帝在召見他的時候都會忍不住的想要和歐陽修交朋友……

站在城樓上的趙禎滿意的點了點頭,一旁的三才卻道:“官家給了他這麼高的尊榮,他倒是閒散的緊!”

“荒唐,歐陽修此人的脊樑怕是比誰的都要硬,才學一道上鋒芒畢露,銳意進取之意罕有人能匹敵,朕之前貶他去做滁州知州便是爲了打磨他身上的銳氣,沒想到他領悟的如此之快,單單看他治理滁州便能可見一斑。

一州之地的知州本該殫精竭慮,他卻依舊保持輕鬆慵懶的態度,爲政“寬簡”,讓自己和百姓都過得輕鬆。但就是在這樣的執政方針下,滁州反而被治理得井井有條,若不是理解了朕的深意爲何如此?”

三才驚訝的望着遠去的歐陽修:“沒想到他還是個大才嘞!只不過科舉纔是個二甲進士及第……莫不是鋒芒過於顯露,衆考官欲挫其銳氣,促其成才?”

趙禎笑了笑便離開,當初晏殊對他的誇讚可是相當之高,趙禎便故意這麼做,而與他一起參與科舉的王拱辰卻被點未狀元,沒辦法,歐陽修已經連中三元了……但有趣的是王拱辰與歐陽修既是好友又是連襟,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了……

歐陽修不僅在才學上出衆,在政事上也有獨到的眼光,對西夏主張以蠶食爲主,逐漸侵襲之爲上。

這與趙禎的大戰略不謀而合,趙禎曾經單獨考校過他,對政事的處理以及對後輩的提拔無不讓趙禎滿意甚至拍案叫絕,北京城中的商賈數量頗多,但漕運的時候往往要拍在官船之後。

歐陽修便上疏,要求把官船和民船的進城時間分開,官船急務很少可晚上進城,民船多爲供應北京城之用度,白日進城。趙禎採納之後,京杭大運河的漕運便很少有堵住的情況。

這是一個簡單的方法,但卻無人提起,或是因爲想不到,或是因爲事情太小,更可能是因爲官船多是官宦人家的家眷,特權階層習慣了這樣,但歐陽修這種打破特權,便民利民的做法卻得到了趙禎的看重。

這次提拔他爲參知政事很大程度上就是這個原因,而一旦這根大宋的“硬骨頭”能在出使西夏的時候宣揚國威,趙禎便可爲他的拜相鋪路,在趙禎看來歐陽修完全有宰相之才,是龐籍理想的接班人。

一國之相的重要性沒人比趙禎更清楚,任何一個時代統治者都需要一個得力的副手,宰相就是皇帝的副手,幫助他處理繁瑣的政事,即便是明太祖朱元璋一樣極端懷疑和不使用相權的他定下的規矩都在死後被子孫所遺棄。

所以廢除宰相是不現實的,天下之大,事物之多,累死皇帝也處理不了,朱元璋便是典型的代表,三十年如一日的處理政事最後憂勞而逝,趙禎可不想自己或是自己的子孫這樣。

而對應的,選擇一個優秀的宰相比什麼都重要,他是治理國家的必要人選,優則達,劣則敗,萬世不移之理。

這也是爲何趙禎要極力培養人才的重要原因,只有朝堂的臣子優秀這個國家才能優秀,只有宰相勤政賢能,這個國家的政務纔會廉潔公正。

隨着使團隊伍的消失,趙禎回首北京城,壯闊雄偉的北京場映入眼簾,趙禎暗自點頭,不錯,自己在大宋乾的不錯,此時悠揚的鐘聲從皇宮響起,逐漸的整個北京城所有的寺廟接連附和,鐘聲在整個北京城迴盪。

三才興奮的上前道:“官家,蹴……足球比賽開始了!今日正巧是端午您去不去?”

“去!爲什麼不去?”趙禎不假思索的回答同時瞥了一眼三才道:“你這麼興奮幹什麼?不會是揹着朕押注了吧?”

三才憨笑道:“這是官家開的盤口,奴才自然要捧場……”

趙禎笑罵道:“說的什麼渾話,朕可是沒有一點紅利,所有錢財都將入賬三司的!內藏庫……不過是十取其三罷了……”

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五百四十四章遼朝來使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曲女城大火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兩千兩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換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五百五十五章人總是有私心的第兩千一百四十四章資本永不眠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兩千零七十三章再次成爲誘餌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
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五百四十四章遼朝來使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曲女城大火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兩千兩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換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五百五十五章人總是有私心的第兩千一百四十四章資本永不眠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兩千零七十三章再次成爲誘餌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