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

歐陽修離開北京城的時候非常簡單,輕裝簡從的他只帶了一個小小的書童,除了代表皇帝的旌節便身無長物。但前來送行的人卻極多,一是歐陽修的好名聲,二是因爲他此行乃是宣揚大宋的國威,榮耀無兩。

況且歐陽修在朝中的人際關係極好,即便是反對宋祁提倡太學體文風,也都是用的委婉的方式,讓人忍不住佩服又被他的爲人處事的方法所打動。

大宋進行了一場平實文風與太學體之間的較量,在趙禎力排衆議的支持下,歐陽修的平實文風得到了尊重,也得到了發展,科舉制度正在向另一種狀態改變,即實用的學問纔是好學問。

這是個難得的改變,算學,格物學,甚至連君子六藝的射也被加入其中,趙禎覺得即便是讀書人也要有一個好身體,否則即便是才高八斗,當了一年官便掛了,對大宋的損失豈不是更大?

歐陽修走了,走的時候無比瀟灑,趙禎給的武威騎兵身穿華麗的鎧甲,手持駭人的騎槍,背後還有一面鐵皮的盾牌,給人以無比精悍的感覺,確實,這是一支屬於皇家的騎兵,趙禎特意把自己的大駕滷薄改變成實戰的軍隊。

也是隸屬於皇帝直接統轄的勁旅,不弱於讓西夏遼朝聞風喪膽的親衛司,在趙禎看來,花費大量錢財所裝備起來的軍隊就應該實力最強,只有最不中用的人才配去做儀仗用。

於是大駕滷薄便被趙禎改爲仗衛……

而他們的儀仗兵器全部更換成最爲先進的,原本那些中看不中用,鑲金鍍銀的“垃圾”統統被束之高閣被替換爲了鋒利的橫刀,強勁的弩箭,長長的騎槍,堅韌的馬槊。

即便如此,新換的裝備價格也不及原先價格驚人的東西。趙禎聽聞大爲感嘆儀仗的華而不實。順便給這些仗衛定名騎駕鹵簿,以示區別,畢竟有的時候他們也要充當大駕滷薄的作用。

數百人的精良小隊華麗異常,這是皇帝給予自己的尊榮,也是代表大宋的儀仗,歐陽修自然不會反對,只不過他的衣着和瀟灑成了顯著的反比,更加襯托出他的瀟灑來。

無數人羨慕的望着他,單單是這種瀟灑淡然便是一般人比不了的,要是別人得了這差事,還不得一番隆重的離開?但就是因爲他的模樣,趙禎分外欣賞,此人身上有一種獨特的人格魅力,甚至連趙禎這位皇帝在召見他的時候都會忍不住的想要和歐陽修交朋友……

站在城樓上的趙禎滿意的點了點頭,一旁的三才卻道:“官家給了他這麼高的尊榮,他倒是閒散的緊!”

“荒唐,歐陽修此人的脊樑怕是比誰的都要硬,才學一道上鋒芒畢露,銳意進取之意罕有人能匹敵,朕之前貶他去做滁州知州便是爲了打磨他身上的銳氣,沒想到他領悟的如此之快,單單看他治理滁州便能可見一斑。

一州之地的知州本該殫精竭慮,他卻依舊保持輕鬆慵懶的態度,爲政“寬簡”,讓自己和百姓都過得輕鬆。但就是在這樣的執政方針下,滁州反而被治理得井井有條,若不是理解了朕的深意爲何如此?”

三才驚訝的望着遠去的歐陽修:“沒想到他還是個大才嘞!只不過科舉纔是個二甲進士及第……莫不是鋒芒過於顯露,衆考官欲挫其銳氣,促其成才?”

趙禎笑了笑便離開,當初晏殊對他的誇讚可是相當之高,趙禎便故意這麼做,而與他一起參與科舉的王拱辰卻被點未狀元,沒辦法,歐陽修已經連中三元了……但有趣的是王拱辰與歐陽修既是好友又是連襟,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了……

歐陽修不僅在才學上出衆,在政事上也有獨到的眼光,對西夏主張以蠶食爲主,逐漸侵襲之爲上。

這與趙禎的大戰略不謀而合,趙禎曾經單獨考校過他,對政事的處理以及對後輩的提拔無不讓趙禎滿意甚至拍案叫絕,北京城中的商賈數量頗多,但漕運的時候往往要拍在官船之後。

歐陽修便上疏,要求把官船和民船的進城時間分開,官船急務很少可晚上進城,民船多爲供應北京城之用度,白日進城。趙禎採納之後,京杭大運河的漕運便很少有堵住的情況。

這是一個簡單的方法,但卻無人提起,或是因爲想不到,或是因爲事情太小,更可能是因爲官船多是官宦人家的家眷,特權階層習慣了這樣,但歐陽修這種打破特權,便民利民的做法卻得到了趙禎的看重。

這次提拔他爲參知政事很大程度上就是這個原因,而一旦這根大宋的“硬骨頭”能在出使西夏的時候宣揚國威,趙禎便可爲他的拜相鋪路,在趙禎看來歐陽修完全有宰相之才,是龐籍理想的接班人。

一國之相的重要性沒人比趙禎更清楚,任何一個時代統治者都需要一個得力的副手,宰相就是皇帝的副手,幫助他處理繁瑣的政事,即便是明太祖朱元璋一樣極端懷疑和不使用相權的他定下的規矩都在死後被子孫所遺棄。

所以廢除宰相是不現實的,天下之大,事物之多,累死皇帝也處理不了,朱元璋便是典型的代表,三十年如一日的處理政事最後憂勞而逝,趙禎可不想自己或是自己的子孫這樣。

而對應的,選擇一個優秀的宰相比什麼都重要,他是治理國家的必要人選,優則達,劣則敗,萬世不移之理。

這也是爲何趙禎要極力培養人才的重要原因,只有朝堂的臣子優秀這個國家才能優秀,只有宰相勤政賢能,這個國家的政務纔會廉潔公正。

隨着使團隊伍的消失,趙禎回首北京城,壯闊雄偉的北京場映入眼簾,趙禎暗自點頭,不錯,自己在大宋乾的不錯,此時悠揚的鐘聲從皇宮響起,逐漸的整個北京城所有的寺廟接連附和,鐘聲在整個北京城迴盪。

三才興奮的上前道:“官家,蹴……足球比賽開始了!今日正巧是端午您去不去?”

“去!爲什麼不去?”趙禎不假思索的回答同時瞥了一眼三才道:“你這麼興奮幹什麼?不會是揹着朕押注了吧?”

三才憨笑道:“這是官家開的盤口,奴才自然要捧場……”

趙禎笑罵道:“說的什麼渾話,朕可是沒有一點紅利,所有錢財都將入賬三司的!內藏庫……不過是十取其三罷了……”

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四十三章希望學園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八章太子泡妞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六百三十九章蔡伯俙的辦法(下)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擊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兩千五百五十章非同一般的張王氏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一百九十二章微服私訪計不成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六章拜見父皇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兩千四百三十章時代的靈魂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二百八十五章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
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四十三章希望學園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八章太子泡妞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六百三十九章蔡伯俙的辦法(下)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擊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兩千五百五十章非同一般的張王氏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一百九十二章微服私訪計不成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六章拜見父皇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兩千四百三十章時代的靈魂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二百八十五章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