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

玄玄子知道皇帝對這些虛無縹緲的大道不感興趣,給趙禎續上茶水道:“道家講究無爲清修,返璞歸真,但世人卻不能如此,當然陛下也不喜歡如此。”

趙禎點了點頭:“這話沒錯,都去無爲清修了,誰給大宋繳納賦稅,誰給朕處理政事,誰去保家衛國?你有什麼話就直說,別拿這茶做幌子。”

玄玄子被趙禎一語揭穿也不臉紅而是恭維道:“陛下洞若觀火,臣便如實上奏,臣打算讓我道門子弟廣種茶葉,並請朝廷發放經營牌子……”

趙禎明白玄玄子的意思,他是想多一條賺錢的門路,畢竟道門的弟子很多,也要有條生路,而種茶製茶也很附和他們的身份。

趙禎笑道:“可以,朕御批你道門經營茶葉之便,但你要把道門子弟約束好,朕不希望在看到那些放貸的長生錢和騙人的道門把戲,否則加稅!”

玄玄子苦笑道:“陛下有所不知,那些走街串巷,行走村縣的道人幾乎都是假的,真正的道士不是在山中清修,就是在道門做事,何苦跑到世俗間去滾打?”

趙禎奇怪道:“朝廷不是給你道門發放新的度牒了嗎?爲何還有這麼多濫竽充數之人?”

玄玄子這回尷尬了,無奈的說道:“天下道門子弟何止萬人,即便是有度牒發放也需時間,且官家又作廢原先的度牒,致使許多人冒充我道門中人只需一件道袍便能了事……是真是假難以分辨。”

趙禎一時無語,道門的混亂居然還是自己的問題?!

這就是朝堂和宗教之間接合不恰當所導致,趙禎一直把這些問題看的太簡單了,在他看來只要把宗教歸納到朝廷的制度之下,便萬事安心。

誰知這兩年民間長生錢和各種裝神弄鬼層出不窮,官員們連連上疏苦不堪言,但對付這些人只能發現之後在做處理,效率低下不說還不能防患於未然,此次趙禎正好抓住機會和玄玄子說道說道。

摸了摸下巴露出和煦的笑容但在玄玄子的眼中卻是比惡鬼還恐怖,官家一定是又想到了什麼注意,而且對自己一定是不友好的……

果然趙禎開口道:“哦,這麼說來是你道門龐大臃腫難以管理了,朕倒是有一個好方法,你道門的戶籍專歸戶部管理,既然朝堂接手了便能給出專項的財費幫你道門管理道籍了。”

玄玄子身體一僵,雖然他不知道爲何官家會給他免費的白食吃,可從他對官家的瞭解其中一定有什麼陷阱,別人不知道,他道門可是被官家給坑慘了。

道門的改變雖然讓其他人叫好,可在玄玄子看來卻是觸目驚心,天下道門都成爲宣揚皇權的工具,甚至連道門子弟對道法的鑽研也被納入了考覈,這對道門來說是相當沉重的打擊。

唯一的好處便是道門的土地交稅很少,所以玄玄子纔打起種茶製茶的主意,否則道門幹什麼不比種茶賺錢?

無奈的嘆了一口氣,誰讓他玄玄子上了官家的賊船,但如果不上後果甚至更慘,那佛門的婁守堅便是最好的例子,不光佛教在大宋不景氣,就連佛門弟子也必須是通過朝廷考覈的僧人才行,否則一律削去僧籍。

玄玄子苦笑道:“陛下體恤我道門,玄玄子自當謹遵聖諭。”

看着玄玄子的悲苦模樣,趙禎都覺得有些不忍心,但他深深的知道,宗教只有在約束好的時候纔算得上是一個助力,否則它便如脫繮的野馬難以控制。

其實把天下所有道士的道籍劃歸戶部管理不光能控制道士的人數,更能對他們實行管理和約束。

道家崇尚自然,有辯證法的因素和無神論的傾向,主張清靜無爲,反對鬥爭;提倡道法自然,無所不容,自然無爲,與自然和諧相處。

說來諷刺,道教的那些神仙都是老爹一手冊封,原本的道家是不崇尚神仙的,他們追求的是更爲高遠神秘的大道……

無論儒家還是道家,都是從現實而不是非現實,從人文而不是鬼神角度去追求,儒家追求的人本,而道家追求的則是自然爲本。

在趙禎看來老爹求仙問道之心,其最根本的還是在追求那虛無縹緲的長生!

趙禎猛然想出一個好主意,轉頭對正在苦思冥想官家又給自己設下什麼圈套的玄玄子道:“你道門不是也崇尚黃老之學嗎?朕覺得你道門應該着重發展才是!”

玄玄子奇怪的望了一眼趙禎,眼前的這位年輕天子:“陛下說的是漢代的黃老道家?!”

趙禎點了點頭道:“沒錯,就是黃老道家,朕覺得他們纔是真正能窺見天地大道的人,也是他們發現了火藥不是嗎?”

玄玄子微微點頭道:“陛下所言甚是,火藥確實是我道門最先發現的,黃老之學也多是經營那些奇技淫巧和朝堂治國之術。”

趙禎笑了笑:“黃老之學乃皇帝與老子所創,以道家思想爲主並採納了陰陽家、儒家、法家、墨家等特點,博採衆長,尚陽重剛,這對如今的大宋非常有用。”

皇帝的話使得玄玄子驚訝的合不攏嘴,官傢什麼時候對道家這麼尊崇了?

他上哪知道趙禎看重的其實是黃老之學的根本,以技術發明和政治思想爲兩大主題的黃老之學纔是大宋最需要的道門!

黃老道家以形而上本體的“道”作爲依據,結合形而下的養生、方技、數術、兵法、謀略等等,具有極強目的性、操作性,在趙禎眼中這就是工具性的道家,當然是附和如今大宋發展的!

連官家都看重黃老之學,玄玄子當然高興,這畢竟是道門的一項,只要經營好黃老之學官家必會重視道門!

“陛下所言實乃曠世治理,臣定當謹記,讓我道門弟子好生鑽研,以黃老之學助大宋昌隆盛世!”

趙禎笑眯眯的點頭道:“大善,朕希望你們學習並宣揚黃老之學,以改變大宋如今對奇技淫巧的忽視,你懂朕的意思吧?”

玄玄子心中當然清楚,官家不就是想提高匠人的地位嗎?之前在科舉中提高他們的手段基本上算是失敗了,許多朝臣都不買賬,現在有要讓道門宣傳黃老之學,歸根結底陛就是對那些奇技淫巧更爲關注罷了。

一舉兩得的事情玄玄子當然不會反對,躬身對趙禎道:“臣明白,定然不負官家聖望!”

趙禎對道的理解相對來說還是不怎麼樣,在玄玄子的忽悠下很快找不到北,但他能清楚的守住明臺,無論玄玄子怎麼宣揚黃老之學的煉丹之術,趙禎都會笑眯眯的反駁:“這種石頭煉出的丹藥你還是留着自己吃吧!”

一時間玄玄子感覺自己在浪費口水,坐而論道的基礎是雙方都認可談論的事物,而眼前的官家顯然是不認可道門的煉丹之術的……

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八百七十三章大軍壓境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禍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務頭子的首次會面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七百八十五章最毒婦人心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八百五十三章党項人的未來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
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八百七十三章大軍壓境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禍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務頭子的首次會面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七百八十五章最毒婦人心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八百五十三章党項人的未來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