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

析津府的城牆上還加裝了滑輪吊臂之類的運輸工具,這大概是爲了方便運輸守城器械的,小小的滑輪吊臂讓彭七玩的不亦樂乎,而趙禎在一旁觀察滑輪的速度與承載重量,巨大的滾石檑木在滑輪的作用下被彭七輕鬆的吊起,要是再加裝絞盤就更方便了。

城牆上的弩箭整整齊齊的碼在一輛小推車裡,而小推車則安放在特殊的甬道里,一旦戰事打響,便會有一個腳力過人的士兵推車在城牆上狂奔,哪裡缺箭去哪裡……這樣的甬道在析津府的城牆上不下二十餘處。

而它最重要的作用不光是放置弩箭,還儲藏着威力巨大的火藥彈。

如今的火藥經過軍械司的改良已經提純了好多,同時把原來的粉狀火藥改爲了顆粒狀,別看這種小小的改變,卻增加了它的空氣飽和度,使得火藥彈的爆炸威力更大,速度更快。

甬道里能放置弩箭,自然還能放置火藥彈,加入了碎鐵片的火藥彈對人的殺傷力也更加驚人,這就是最早的破片手雷,在守城戰的時候尤爲犀利,不用做什麼瞄準估算之類的事情,點燃引信,往人堆裡一扔,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一顆不行,那就兩顆或者更多。

當然火藥彈的數量則是個問題,趙禎覺得應該在析津府的皇宮中專門開設一個偏殿用在製造火藥彈,以備不時之需,在皇宮中製作火藥彈,還有誰敢馬虎大意不成?

唯一讓彭七不解的問題困擾了他許久,今天見官家氣色不錯便試探着開口問道:“官家,您瞧咱們把析津府弄得銅牆鐵壁一般,可如果遼人不來又該如何?”

趙禎看着將士們給八牛弩進行日常的保養上油,頭也不回的道:“你說相比析津府附近的城池是不是更簡單些?”

彭七理所當然的點頭道:“這是自然,良鄉,漷陰,順州都比析津府要好打的多,如若攻陷這三處,析津府勢必在遼人的包圍之中啊!”

趙禎瞥了彭七一眼,沒想到他居然看出了其中的關竅,稍稍一想便知道,這貨走的是曹家的路子,整天沒事就往曹瑋那裡去,宋小乙已經向自己唸叨很多回了。

“和曹瑋學了不少東西嘛,但你忘記了一點,戰場上的第一鐵律,擒賊先擒王!遼人揮兵南下,氣勢正盛,如果不利用這股銳氣拿下析津府,反而去攻佔你說的這些小城,城池易主只不過轉瞬之間。

我大宋火炮之威,遼人豈能不知?小城即便拿下了也在我大宋的火炮之下危如累卵,取與不取又有什麼兩樣!難道他耶律真宗打算用二十萬大軍包圍我大宋二十六萬大軍不成?”

彭七猛然發現經過官家這麼一說自己好像是被曹瑋利用了,難怪這老倌沒事的時候會和自己講講兵事,原來另有所圖啊,想起曹瑋的交代,彭七開始猶豫。

趙禎看着發呆的彭七拍了他一下笑道:“以後多想幾個爲什麼,不要總被別人帶節奏,被人賣了還高興半天。”

彭七苦笑道:“曹樞密這是抓住了我的好奇,我也想知道爲何遼人一定會進攻析津府……”

趙禎用力的拉扯絞盤給八牛弩上弦,一旁的侍衛小心謹慎的在邊上站着,甚至一度想要上前幫忙都被趙禎瞪了回去。

“好奇心……害死貓!有不知道的事情就去請教狄青,他自然會和你說明原因,別沒事和曹瑋那種老狐狸湊在一起!時間長了別的沒學會,老謀深算倒是當成什麼了不得的本領。”

彭七伸手拉起八牛弩上的索勾把弩弦上好,這八牛弩雖然理論上用一個人上弦就好,但真的到了戰場上肯定是要配備兩個人的,否則速度太慢也太耗費體力了。

“末將是擔心狄青,才特意不敢和他過於親近的,怕給他招惹禍端來……”

彭七的話讓趙禎的眼神變得凌厲,一陣寒意從彭七的尾椎骨一直蔓延到後腦勺。

“又有人想打他的主意了?看來朕的話說的還是不夠明白啊!總是有人想挑戰一下朕的耐性和脾氣!曹瑋仗着將門的身份已經如此肆無忌憚了嗎?”

彭七哂笑着說道:“他那老狐狸哪有這種膽量,即便是有也被人打消了念頭,之前末將還聽他說:將門自己做的好纔是真的好,光靠打壓別人永遠也不能在陛下面前拔尖!”

趙禎作爲皇帝對官場上的東西何其瞭解,瞥了一眼彭七道:“收了曹家多少的錢財,如實說來朕自不會怪罪,也不會沒收你的東西,朕要的是實話。”

彭七心中大駭,猛然跪倒:“末將罪該萬死,不該替他曹瑋試探官家,末將收了曹家……不,應該是將門送來的一處宅院和一處莊子……宅院在康平門附近,莊子在南薰門外!還……還有倆個美姬……”

趙禎微微一笑:“這些東西可比金銀財寶要值錢的多啊!康平門的宅院沒有十萬貫拿不下,而南薰門外的莊子更是豪商巨賈盯着的土地,一旦買下蓋個工廠就是日進斗金。這將門之人還真是捨得下血本……”

彭七的表情活像是被捉了奸的小媳婦,跪在地上滿臉的悔恨和羞愧,當然恐懼也是不少的,畢竟他得罪的人是大宋的皇帝,趙禎的脾氣算是被他摸透了,否則也不會把話說的如此明顯。

踹了他一腳趙禎罵道:“起來吧,你也不差這點錢,何必給曹家和將門當槍使?你就是稍稍的貪了些,這點比蔡伯俙差得遠。”

彭七憨笑着起身:“末將就是受不住這誘惑,但沒有這些東西豈能坐實他們的證據,他們既然嚮往套子裡鑽,那末將就不客氣了……嘿嘿……”

“也罷!東西你就不用退給他們了,但你把朕的話給他們帶到,此時乃北伐重中之重,知道自己的錯便好,朕既往不咎,朕對將門的態度還是如當初一樣,有功則賞,有罪必罰!”

通過彭七的描述趙禎已經明白了其中的關竅,曹瑋和將門本是打算對狄青下手的,但後來被某個人勸住了,之後他們便以彭七爲誘餌讓他試探自己的態度,畢竟在北伐的節骨眼上,在沒造成惡果的時候趙禎自然會放他們一馬。

望着開心離去的彭七,趙禎微微苦笑,人心有的時候就是那麼的不平靜,爲了利益無論如何都要搏上一搏,也對,人本就是個貪婪的動物,沒有這心中的貪婪,人類也許就不會進步。

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七百四十五章後苑傳出的消息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二百零四章 罪己詔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穿越八百里瀚海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無處不在的大宋商賈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四百一十七章天下最難的事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與庶民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貿易與戰爭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一千零八章母儀天下、艸盛上出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
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七百四十五章後苑傳出的消息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二百零四章 罪己詔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穿越八百里瀚海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無處不在的大宋商賈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四百一十七章天下最難的事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與庶民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貿易與戰爭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一千零八章母儀天下、艸盛上出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