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

韓琦還是不知眼前的老內侍作什麼妖,好好的大宋都亭驛完全被來自皇宮的皮室軍給包圍了,他們彷彿是大宋的兵甲一般,在這裡負擔起了安全保衛工作。

可以說大宋的都亭驛簡直就是整個上京城最安全的地方,克魯從袖子中掏出蕭撻裡的懿旨,唸了一大堆禮貌的廢話之後便小聲說道:“待會有一位貴客會來大宋的都亭驛住上一段時間,在這其間都亭驛的安全由這些皮室軍負責,若是那位貴人住夠了,無比請使者進宮,我大遼風風光光的把他送走便是!”

克魯的話把韓琦說的雲遮霧罩,什麼就貴客了?什麼貴客能住在大宋的都亭驛中!這簡直是不像話!官家有言,宋之都亭驛猶如宋土,即便刀兵相向已不可犯!

“什麼貴客!我大宋之都亭驛乃國之土也!……廣迎天下客!”

當韓琦看到三才從馬車之中探出頭來,狠狠的朝自己瞪上一眼的時候,韓琦就明白來的貴客是誰了,一時間恍然大悟,他實在是沒往趙禎的身上想。

誰能想到官家居然不住在遼朝的皇宮之中,而是來到大宋的都亭驛住着,這裡再怎麼說也沒有遼朝皇宮安全,範相公可是說了,蕭撻裡必會對官家“照顧”的無微不至!

現在看來定然是官家自己要來這住的,難怪遼朝派遣這麼多的皮室軍來都亭驛外面守着…………韓琦瞬間打了個寒顫,官家莫不是要在上京城中小住一段時間吧?!

這可如何使得!?

韓琦已經想到會出現什麼樣的狀況,但他依舊是不放心,趕緊把馬車親自牽入都亭驛之中,順便把三才從馬車上一把拽下來:“官家可是要在這上京城中小住?爲何不回神都!這要是傳了出去,還不知會引出多少的諫言!”

三才攤了攤手,苦笑着說道:“韓大學士,官家的脾性你也不是不知道,定下的事情奴婢可不敢擅自更改,若是不行,還請大學士走一遭?”

韓琦眼睛一轉:“若是權宜之計……不如不官家綁回大宋?待到了神都城,要殺要剮雖陛下的便!”

三才斜眼瞥了韓琦一眼:“您倒是真敢想,怕是回去就不是千刀萬剮的事情,而是升官發財,資政殿大學士的職銜是不夠您的了,最少要進天章閣或是龍圖閣!”

被三才說破,韓琦無奈的笑了笑:“官家留在這裡到底意欲何爲?”

三才皺眉道:“這你且去官家面前對奏,不過奴婢跟隨官家多年,若是官家決定的事,甭管多稀奇,必有道理!”

這一點韓琦是非常同意的,他在朝中的時間也不短了,可以看出趙禎的手段,而眼下誰都知道越快的回到大宋,越能有穩定人心的效果。

但他卻不知道,趙禎的所謂國事訪問,事實上是一次親身對遼朝的考察,也是一次對遼朝的摸底,即便趙禎知道遼朝無法與大宋相提並論,但他一定要親眼所見才能放心。

而眼下就是了解遼朝最好的機會,一國之都城乃是最爲繁榮,消息最爲靈通的地方,有許多信息雖然看不見摸不着,但只要仔細的整理下來,總會發現有用的情報,而這纔是趙禎所需要的!

他的失敗就在於對蕭撻裡和遼朝的輕視,對方知己知彼,而自己卻依舊保持着大宋不可戰勝的思想,這種思想也導致了西域之戰的失敗,不過還好,眼下是一個機會,可以彌補這一切。

要想吃透這個王朝就要從一點一滴開始,當初把黑手撤走確實是個錯誤,但撤走容易,要想重新部署卻太難,而且成本過高,還不如眼下自己親自探查。

三才也是搞不懂,爲何官家當初要把皇城司和黑手從遼朝全部撤走,而且撤走之後的人卻消失在了大宋,完全沒有蹤跡,也不知去向何方。

對此官家的態度是一直保密的,從未透露出一個字,但卻說過:“朕要他們另有他用。”

這也是趙禎不後悔的重要原因,雖然從遼朝撤走了密諜,但相對於他們以後要擔任的重任來說,損失不值一提。

趙禎一身便服,在遼朝的上京城中隨意走動,而那些契丹人瞧見趙禎就像是瞧見空氣一樣並未有多少關注,因爲上京城中的漢人本就不在少數,即便是大宋商賈也有不少出現在這裡。

宋遼之間已經恢復了通商,榷場貿易繁盛的同時,也有一部分商賈打破規則,親自帶着貨物前來遼朝,即便是宋遼之間在西域作戰時,商賈往來都不曾停歇。

由此可見商人的內心多麼的強大,在利益面前多麼的“瘋狂”。

當然就是因爲這些商賈的瘋狂,纔有大量的關稅流入大宋朝廷的腰包,纔有大量的錢財迴流到大宋,而眼下讓趙禎想到一個問題,大宋應該積極地向遼朝通商…………

遼朝通過這次對西域的征服獲得了大量的錢財,而這些錢財可都是真金白銀,趙禎知道蕭撻裡會用這些金銀幹什麼,但他豈能讓遼朝輕易成功?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用商品把這些錢賺走,而賺走的最好方法就是薄利多銷和高端路線相結合,既賺取窮人的錢財,又要賺取富人的錢財,這樣纔會成功。

所謂的國事訪問事實上即使趙禎對上京城的一次全面考察,同樣也是對遼朝的考察,他要用現代的,分析的眼光看待問題。

一天下來,三才和韓琦回來了,兩人帶着都亭驛中所有的人手在上京城中打探,開始的時候遼朝的侍衛還算警惕,但在發現他們打探的都是柴米油鹽,布帛菽粟之類的價格後便不再重視。

這些東西知道了有什麼用?能對大遼產生什麼樣的威脅。

但對趙禎來說,這些都是重要的情報,糧食的價格,布匹的價格,鐵器的價格,瓷器的價格…………甚至包括遼朝稅收幾何,百姓支出多少,所佔收入的多少,等等這一切都是有用的情報。

在趙禎看來,國與國之間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戰爭形勢並非是刀兵相向的實體戰爭,更多的是經濟戰。

這種看不見摸不着的戰爭形勢有時會很快摧毀一個國家和政權。

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封王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亂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兩千四百一十一章邏些城之圍(下)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二十八章東京乞丐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該上路了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九十八章東宮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
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封王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亂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兩千四百一十一章邏些城之圍(下)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二十八章東京乞丐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該上路了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九十八章東宮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