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

遼朝的內亂成爲擺放在張儉和蕭太后面前的最大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遼朝便隱藏着一個禍端,現在大遼需要的是上下一心重整旗鼓,不過眼下他們已經佔據了主動。

五萬皮室軍精銳在遼朝是一股不可阻擋的力量,內有蕭滿的接應,外有大軍的阻截,可以說這一戰必勝無疑。

但此刻負擔最重的人卻是蕭滿,這個曾經不可一世的蕭家驕傲,這個曾經被打入地獄的狂徒,這個一心想要回到上京城的瘋子……

的確爲了回到上京城,爲何迴歸自己想要的生活,蕭滿打算以帝王的鮮血爲代價,他知道只有立下極大的功勞纔有可能得到太后的赦免,從這個奢華的監獄中離開。

於是他便要有一個詳細而把自己摘乾淨的計劃,蕭滿不蠢,他可不會把自己變成真正的犧牲品,他要的是回到上京城,而不是身首異處!

他還要留着性命去享受榮華富貴和上京城中的權利,豈能愚蠢的一腦袋扎進去,調用整五萬皮室軍算什麼?說不得自己還會被那身份說不清道不明的使者給弄死…………

蕭滿經過之前的變故早已不是那個輕易相信別人的傻小子,他很快便用自己的所學謀劃了一個完美無缺的計劃,擒賊先擒王,最不希望看見耶律洪基出現的人自然是上京城衆中的那位。

只要殺了他,無論是眼下的危局還是上京城中的太后都會解除危險,而如何殺掉耶律洪基就更簡單了,殺人並不是十分複雜的事情,尤其是當這個刺客得到了他的信任,那就更加簡單了。

不過蕭滿不會自己操刀,他要自己最信任的人做這件事,於是便派出自己的心腹親兵,每一個契丹貴族都會有一個或是數個武藝高強的親兵,他們是身份的象徵也是一種自衛的手段,這種傳統已經持續了數百年。

所謂養兵千日用在一時,這個時候就可以讓他們執行自己的計劃而最簡單的便是把這些親兵送給耶律洪基,這也是遼朝的傳統,把自己最得意的勇士獻給強者,這是一種順從的表現,亦是一種尊敬。

而現在耶律洪基最缺少的便是這種高強的戰力,隨着耶律賈的奔走,耶律洪基身邊的戰力也越來越多,但蕭滿相信,自己手中的勇士纔是最勇武的,他們是來自草原深處的韃靼,這些人各個孔武有力,騎射第一,是難得一見的勇士和草原騎兵。

巴圖便是其中最爲強大的存在,沒有人能拒絕他的忠誠,擁有他成爲親兵是一種驕傲。

巴圖果然不負蕭滿的“厚望”一番弓馬技藝出神入化,一個人便用木箭罷黜了十名勇士,這樣的騎射實在是讓人歎爲觀止,耶律洪基更是大爲讚賞,指着巴圖對耶律賈和蕭滿道:“他是草原上的雄鷹,是朕的斡魯朵!”

蕭滿連忙上前對巴圖道:“陛下如此看重你,這是天恩,還不趕快叩謝?!”

巴圖並不依從,反而是指着蒼天道:“巴圖的一生之追隨您一人,這是向長生天起誓過的,如何能侍二主?”

他的話讓衆人肅然起敬,即便是一個奴隸也有自己的尊嚴,這樣的人堪稱勇士中的勇士,蕭滿也是頗爲感慨,轉頭對耶律洪基說道:“陛下,巴圖的文書我沒有帶在身邊,但陛下貴爲大遼之主,您可以赦免他奴隸的身份,還請您還他自由!”

這倒是一個不錯的方法,耶律賈在一旁微微點頭的同時也放下心中懷疑和防備,可見這蕭滿向陛下敬獻勇士不是有備而來:“陛下,若是這巴圖勇士重獲自由,您可招他爲先鋒將軍!”

如此周全的法子耶律洪基豈能放過,而眼下他最卻的便是人才,眼前的巴圖確實是作爲先鋒將軍的不二人選,既然蕭滿忍痛割愛,他自然要笑納。

緩緩起身單手扶着巴圖的肩膀道:“大遼的奴隸,朕乃是大遼的主人,如今便賜你自有,帝王金口玉言,出口成憲,不可違背!”

這是一種契丹的古老儀式,帝王和族長確實有直接給予奴隸自由的權利,而從名義上來說,巴圖已經獲得了自由。

一邊是自己的舊主,另一邊是恩人,巴圖最終選擇了耶律洪基這位給予他“新生”的恩人,而蕭滿則有些寂落,耶律賈更加相信了自己的判斷,對蕭滿的懷疑也徹底消失拉着他的手道:“你的忠誠比地下的黃金還要真,這巴圖乃是強大的勇士自當成爲陛下的爪牙,沒有什麼好難過的,”

蕭滿尷尬的笑了笑:“陛下能看得上巴圖是他的福氣,我高興還來不及呢!只不過多年陪伴身邊的獵犬消失,心中難免還是有些不舒服。”

看來他不過是把巴圖當作了一隻忠犬來對待,耶律賈在心中鄙視了一下蕭滿,這樣蕭家的浪蕩子難怪會有今天,無論是誰對他好都沒用,他的心中只有自己而已,以後利用他也要小心被他反噬一口。

和耶律賈不同,耶律孝出生軍伍,心中有一種戰場上得來的直覺,始終覺得這個名叫巴圖的勇士有些不太對,他看人的眼光就像一柄刀子,鋒利的刀子。

即便是看向陛下也是在打量着咽喉,眼睛等致命部位,這是一種不好的感覺,耶律孝覺得自己有必要提醒一下陛下和耶律賈,但他的話遭到了耶律洪基的鄙視:“只有真正的戰士纔會如此,多年廝殺留下的習慣使得他總歸把眼睛盯在別人的要害上,你還不到家!”

耶律洪基的話說的好似有些道理,但很快他就爲自己的話付出了代價…………

巴圖這樣兇猛的草原勇士豈能是蕭滿能駕馭的,也不是他能控制的,只要他想離開,隨時都可以離開,但他之所以留在蕭滿的身邊,就是名正言順的留在遼朝,他要完成自己的使命,爲死去的族人復仇。

而事實上眼前的這個大遼皇帝就是自己的仇人!

真是天賜良機,原本巴圖還想自己怕是一輩子沒有機會前往上京城了,可現在遼主就在自己的眼前,還給了自己自由之身,這難道就是上天的旨意嗎?

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氣吞蒼宇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一千二百九十章遼朝變天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六章拜見父皇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穿越八百里瀚海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冠軍大將軍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五百六十二章回歸正朔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七百九十一章與智者同行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一千四百零九章神兵利器如何用?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
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氣吞蒼宇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一千二百九十章遼朝變天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六章拜見父皇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穿越八百里瀚海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冠軍大將軍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五百六十二章回歸正朔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七百九十一章與智者同行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一千四百零九章神兵利器如何用?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