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

增加了戰車的宋軍軍陣出現了另一種聲音,一種契丹人從未聽過的戰陣之聲,似是騎兵又不似騎兵所發出的轟鳴,馬蹄的沉重中帶着車輪碾壓大地的聲音他們當然有些聽不來。

直道插着大宋龍旗的戰車進入他們的視野,契丹人這才驚訝的發現原來這一次宋軍居然有這麼多的馬車出現。

這些馬車並不平凡,而是在上京城前組成了車陣,巨大的車陣減緩速度緩慢前進,車與車之間連接起來,如同一座移動的城池。

四輪馬車的寬敞和高大超出了契丹人的意料,更加過分的是宋軍的車伕居然在馬的身上披了馬鎧。

這哪裡是馬車,簡直是刀槍不入的怪物,戰車組成的城池不斷的向前移動,在經驗豐富的將領指揮下靠近上京城,但又在契丹弓弩射程之外停了下來。

契丹人經過多年的仿製,已經能製作出射程達三百步的勁弩,但可惜的是宋軍的棘輪弩也在不斷的改進。

最重要的改進地點便是對弩箭的改變,在棘輪弩上已經用了大宋能用的性價比最高的材料了,太過則耗費萬巨,鋼臂帑已經是最好的了。

拜通商之便,疆土之袤,大宋獲得了大量可用的牛筋,這些牛筋也不再是簡單的安裝在棘輪弩上,而是以複合的形勢出現。

箭矢也經過了特殊的改造,連趙禎都在感嘆這個時代的匠人回想到氣動外形這個東西。

因爲條件的限制,大宋還沒富有到能給書百萬大軍全部換裝火槍的可能,即便是軍械司加大了工廠之中乾宇二年造的產量,也遠遠不能滿足出征軍隊的需要。

所以只能進行高低搭配,弩箭配合火槍保持遠程打擊。

大宋進攻特有的軍號被吹起,這種短促有利穿透的號角聲傳遍整個戰場,無數的聲音組合在一起,令城牆上的契丹守軍微微驚訝。

而接下來便是有序的進攻,宋軍放棄了以往圍爾奸之的戰術,對上京城發動了正面的進攻,這座城池的龐大不是能輕易毀滅的,而且契丹人的鬥志也很明顯,死守不退。

再宋軍上下看來,契丹人是打算在上京城和大宋決一死戰了,這個時候就不應該考慮別的東西,直接硬剛。

大宋的戰車開始前進,其中的攻城戰車已經開始了準備,中間的炮車也填裝了彈藥,只要靠近城門,便會對其進行轟擊,簡直就是破城利器。

有多少的木門能抵擋住大宋的火炮?一炮不行那就兩炮,總能把城門擊垮。

無數的箭矢組成了烏雲從城牆上傾瀉而下,這時候契丹人也毫不猶豫的反擊,有弩箭上帶着燃燒的火焰,爲的就是燒燬大宋的戰車。

有些戰車會被點燃,但火焰很快會被撲滅,有些重要的戰車則是完全不會着火,因爲上面鋪設了火浣布。

火浣布,就是用石棉纖維紡織而成的布,也是石棉布的古稱而已,其實在《列子·湯問》中便有記載:“火浣之布,浣之必投於火。”

因爲這是一種不怕火燒的布匹,而且如果上面染上了污漬,然後把它放在火裡一燒的話,它還會像一般的衣服在水裡清洗過一樣乾淨靚麗,所以得名。

火攻不行就用滾石檑木,這算是人類歷史上最簡單的城防工具了,但不得不說很有效,只不過需要宋軍靠近了才行,否則完全沒有效果。

寬闊的上京城前,宋軍的馬車組成了無數的軍陣逼近,當進入有效射程的時候,最後的車廂頂蓋被掀開,火槍手和弩箭手同時對城牆進行覆蓋射擊以掩護前軍的衝鋒。

宋軍攻城已經不再滿足於對城門的直接攻擊了。

相對於城門,城牆雖然堅固但防線太長,契丹人即便是站滿城牆也難以做到面面俱到。

宋軍的攻城兵開始發揮作用,只要戰車抵達城牆之下,他們便會在掩護下跳下馬車,開始瘋狂的挖坑,或是開鑿城牆。

當然這麼做不是爲了撼動城牆,而是爲爆破做準備,宋軍的烈性炸藥威力驚人,即便是一次爆炸不行,但卻會動搖根基,然後接二連三的進行爆炸,再堅固的城牆也抵擋不住。

這就是代差,大宋和契丹之間的實力對比已經不能用數量來衡量,完全是倆個層面的東西。

無論是從戰術思想,還是作戰體系上來看,契丹人剛剛前進到了漢家文明的基本層面,而宋軍則是已經超越了所有的漢家文明。

在強大的力量面前,沒有東西能阻礙他的前進,火藥的爆破聲便是最好的證明,巨大的轟鳴掀開了城牆的一角,接着是無數的轟鳴。

契丹人在城牆上瘋狂的向下丟着滾石檑木,以及燒了的滾油鉛水,速度上的比拼當然是宋軍更快些,即便是犧牲和死亡也在所不惜,何況是契丹人的滾油鉛水?

一段的城牆被炸開,隨着爆破的距離越來越短,南門邊上的一大段城牆終於在契丹人的驚叫聲中坍塌,巨大的煙塵冒了出來,如同一片濃霧,伸手不見五指。

坍塌的威力比火藥爆炸要大得多,煙塵瀰漫在戰場上阻礙了契丹人的視野,而宋軍並沒有停止,爆破上京城城牆的任務還在繼續。

契丹人也涌向坍塌的城牆,他們要在城內組成一道防禦,而張儉依舊站在城門樓子上發號施令,隨着一聲令人牙酸的聲音,張儉覺得腳下開始正常,接着便是“轟隆”一聲。

此時此刻的張儉微微絕望,他知道宋軍攻城的速度驚人,但沒想到居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這麼快的破壞結實的城門。

城門的坍塌也讓張儉心中原本的堅持產生了動搖,這城門乃是用上好榆木外包金鐵製成,厚厚的包鐵基本上沒有五六個人根本別想推開一扇。

但現在卻如同紙糊的一樣被撕碎!

可惜張儉不知大的是,宋軍也很驚訝,因爲在他們的印象中,契丹的城門並沒有多麼解釋,即便是包鐵之後也不過是更加厚實一些,但這一次他們用了半個時辰,連續的火炮轟擊才摧毀。

並且這種摧毀是因爲巨大門栓和門軸吃力不起才倒塌的,城門並沒有破裂………………

城門如同摔倒的契丹猛士,他自己並沒有什麼問題,問題出在了最爲基礎的地方,國力和根基完全無法與大宋抗衡,只能得到這種結果。

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成善皇后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六十三章反擊反擊反擊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雙腳的抉擇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兩千二百八十三章海嘯席捲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六百六十二章最後的底牌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兩千二百八十三章海嘯席捲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堅強”外衣下的柔弱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一百九十五章遊俠兒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七百一十章獻俘卸甲
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成善皇后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六十三章反擊反擊反擊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雙腳的抉擇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兩千二百八十三章海嘯席捲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六百六十二章最後的底牌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兩千二百八十三章海嘯席捲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堅強”外衣下的柔弱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一百九十五章遊俠兒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七百一十章獻俘卸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