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

在被趙禎攙扶起來之後,丁謂便瞧見一副巨大的輿圖,他曾經在中書門下和樞密院中見過,據說全天下也就三幅,這紫宸殿中的自然是官家手中的那副了,輿圖之上,山川河流,城池道路無不詳細表明。

更有甚者連那小小的村寨都詳細的標註在了地圖上,大山之中不屬大宋管轄的山民聚居地也都是應有盡有,秘密麻麻的,看的丁謂眼暈,好傢伙,這麼大的一張輿圖需要多久才能繪製完成?據說窮盡格物院三年之功。

對丁謂來說這樣的輿圖乃是千金不換的寶物,大宋的四時風貌都能詳細的列舉於上,很快,丁謂便發現了党項人的位置上有着厚厚的卷冊,這定然是有關党項的情報。

果然如他所料,趙禎開口道:“丁相公乃我大宋計相,知道財物的調配出入,也懂得錢財貨物,不知朕之前的羊毛之策如何?丁相公可否已經準備好了奏疏?”

丁謂早有準備,躬身行禮道:“啓奏官家,老臣的奏疏已經寫好,但如今見識到了如此多的党項情報,老臣不知自己的奏疏還能用與否……懇請陛下寬限幾日,待老臣仔細詳閱在做定奪!”

趙禎笑了笑:“沒事,從今日起,你丁謂與蔡伯俙師徒二人便留宿紫宸殿,常朝點卯自不用去,衙門差遣權先交由副手,務必把財計党項之策詳實清楚,朕還等着看嘞!”

蔡伯俙恍然大悟,難怪官家把自己留下,這是要讓自己師徒二人列出一個詳實計劃,看來官家對這場所謂不流血的戰非常重視,大殿之中只又君臣三人和三才這個伺候吃喝的內侍。

被皇帝留宿宮中,這可是莫大的信任,雖然蔡伯俙曾經住過東宮,但自從趙禎登基過後,那東宮之後的小院便再也沒有住過人,雖然是留宿宮中,但卻不能睡在大殿之中,於是只能讓蔡伯俙和丁謂住在了東宮之後的小院裡,那裡的別墅可是趙禎親自參與設計建造的。

經融戰爭,這是一個全新的概念,但趙禎稍稍把基本原理解釋之後,丁謂便很快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反而提出很多讓趙禎都吃驚的細節與規劃。

“官家,其實這所謂的財貨之戰很簡單,便是用我大宋之強大財力誘使党項人大量養羊,並且還不殺羊,只採羊毛,如此一來羊便越來越多,而我大宋高價獲取羊毛後再賣給党項或是外朝,如此一來錢財的耗費也基本上都能轉嫁到別人身上,我大宋並未有所損失,甚至還能獲利,也獲得了大量的羊毛。”

瞧見趙禎連連點頭,蔡伯俙奇怪的問道:“難道就只有這麼簡單?”丁謂喝了一口茶潤了潤嗓子:“由表及裡,由器及道,萬事萬物都有道理,只要看破便沒有什麼難的,你且仔細想想,党項人大肆飼養羊羣之後會又什麼樣的後果?”

“羊羣?漫山遍野的羊羣……”

蔡伯俙想象了一下之後便不寒而慄,羊是要吃草的,而且羊吃草非常損傷草場的地力,往往是把草連根咬斷,需要更久的時間才能恢復,如此一來豈不是壓縮馬匹的生存空間,並且草場是不能種植糧食的,如此一來不光是影響馬兒,甚至連人的生存空間都會被影響。

而且相比大宋,党項人更加的階級分明,党項人和遼人相差無幾,他們都有貴族階層,其實這與大宋也差不多,但不同的卻是党項的貴族地位更高,對百姓的壓制也更大。

但其中最爲可怕的卻是党項人一時半會發現不了,這就是一劑慢性的毒藥,不光會使得党項人毫無察覺,甚至會讓党項人上癮,因爲羊毛帶來的好處是最爲直接的錢財!

蔡伯俙甚至又信心勸說党項皇帝李元昊來支持圈地養羊剪羊毛的行爲,讓它成爲党項草原上最大,最繁榮的產業!這是多麼輕鬆的事情,不廢一兵一卒便可使得党項蒙受巨大的損失和打擊。

蔡伯俙皺着眉頭道:“但其中所花費的時間也是漫長的吧?前期我大宋說不定還要有所付出才行。”

嗯,蔡伯俙這小子還不錯,知道要誘使党項人自己養羊羣,趙禎笑眯眯的說道:“這還不簡單?別忘了我大宋獲取了党項兩州之地,洪州鹽州兩地便可以羊羣誘惑党項人,只要他們知道羊毛能從大宋商賈的手中換取大量的錢財,他們會不幹?

據朕所致,党項商人和貴族一項是串聯起來的,貴族便是商人,商人便是貴族!但這兩州之地的羊羣數量一定要控制好,而且要愛党項人開始做羊毛生意之後,顯露出力所不及的樣子,最後退出競爭,如此一來党項人必不會生疑!”

蔡伯俙連連點頭,要說這計謀丁謂是頂頂的厲害,而官家卻是陽謀的高手,常常是陽謀一出,敵人明知是圈套還要捏着鼻子往裡跳,甚至還又人要感謝官家,說不定這李元昊也如此。

丁謂對趙禎的話贊同的點了點頭:“官家所言極是,只要把其中的細節謀劃好,党項人必定入局!党項和我大宋不同,甚至不比遼朝,地域狹小不說,產出也是甚少,即便心中有所疑慮也必不會拒絕,蔡伯俙,你且要打點好一切纔是。”

蔡伯俙指了指自己的鼻子道:“我去打點?這麼說此事……”蔡伯俙話還沒說完便不知所措的站在原地不動,以前這種事情他都是稍稍輔助一下便可,收收羊毛,發往大宋加工,然後他再販賣給外朝,誰知道今日官家居然要讓他主持大局!並且一旁的丁謂完全沒有一點爲難的樣子,蔡伯俙不禁擡頭望了望殿外的天空,難道今天是什麼特別的日子不成?

丁謂笑呵呵的望着自己的學生道:“莫要如此惴惴不安,其中道理很是簡單,官家根本就不希望此事中帶有一絲大宋朝廷的痕跡,完全是咱們大宋商賈的個人所爲,朝廷只是保護你們在榷場的利益僅此而已。”

趙禎點頭道:“沒錯,這次朕要把朝廷排除在外,畢竟是溫水煮青蛙,時間很長,朝廷幫得了你們一時卻不能長久幫助,與其這樣不如直接讓你來辦,不過事成之後朕也不會虧待你。”

蔡伯俙狠狠的點頭道:“官家放心,臣定不辱命!”

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一千零二十章倭皇與關白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九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憤怒之神的誕生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奇案(下)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六百第二十章顛倒黑白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二十八章東京乞丐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五十章王宅風波
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一千零二十章倭皇與關白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九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憤怒之神的誕生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奇案(下)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六百第二十章顛倒黑白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二十八章東京乞丐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五十章王宅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