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

趙禎的觀點王韶當然知道,他進攻吐蕃的目的是瓦解吐蕃的政權,而不是屠殺所有吐蕃百姓,更不是一座城池一座聚居地的大屠殺。

即便是黑手的探子極力的勸誡,但王韶依舊決定開山修路,這雖然看起來是一個好大的攻城,但對宋軍來說卻並非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神衛軍中帶有專門用以破城的炸藥,這些炸藥在大宋不光用於戰爭,開山碎石也是一把好手…………

宋軍在抵達墨脫之後,王韶第一件事便是派出軍中玩炸藥的好手跟隨遊騎前往偵查地形,他們會選擇在合適的地方安置炸藥對狹窄的地方進行爆破,同時拓寬道路。

當然這也不是幾個人就能完成的事情,宋軍將士在等他們的消息,一旦爆破成功,接下來會有更多的人前往進行清障。

這些都是體力活,在高原環境中,王韶採用輪流前往的辦法,大軍固守本陣,其餘的人不斷的往來於其間,爲的就是把道路給清理好。

宋軍上下沒有怨聲載道,這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本就是大宋最後一場國戰,能有幸參加就已經跟不錯了,誰都希望此戰早早打贏可以早早回家,當然也能早早得到賞賜。

來到高原這麼長的時間,宋軍將士也都知道,唯有作戰勝利,征服吐蕃之後,大軍才能班師回朝,才能收到英雄一樣的接待。

這一戰他們不能輸,也不能放棄,否則回朝之後別說是面對百姓,便是父母親人也無顏面對。

大宋不知從何時開始已經有了一個傳統,戰必勝的傳統,這是大宋百姓的共識,只要是宋軍作戰就沒有不贏的,現在大宋的百姓都在賭,賭誰會在戰爭中第一次輸掉。

爲此各地的賭坊都開了盤口,一賠五十大宋會輸,總有人抱着僥倖或是一夜暴富的心態把堵住壓在大宋會輸上,結果必然是覆水東流。

早在趙禎大兵進犯燕雲十六州的時候,這些盤口就在了,每當大宋對外用兵,誰都會缺席但賭場卻永遠不會缺席。

而且賭場賺的盆滿鉢滿,誰都不知道這盤子是誰開的,只有趙禎知道幾乎各大賭場的盤口都是蔡記在幕後出資。

賭博在宋代屬於合法項目,就和古老的青樓一樣,雖然不入流,但卻是最爲掙錢的合法營生,不光朝廷朝廷和官府不會封禁,甚至連趙禎都無能爲力。

他想過要改變這一狀況,但實際上卻什麼都做不了,關閉賭坊的代價便是民意四起,人們習慣了在賭場或是賭坊中尋找刺激,也習慣在那裡做着一夜暴富的美夢。

關閉賭場的代價便是會出現許多地下賭場,這些賭場和後世一樣,雖然見不得光,但卻會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永遠也封禁不了。

至於妓館,雖然也是不入流的地方,但卻比賭場要更爲高級,這裡是吟詩作對的地方,是文人墨客的雅地。

縱觀賭場之中都是竭斯底裡的瘋狂之人,而在這裡都是淡雅的謙謙君子,他們的到來不是爲了美色,或者說是不單單爲了美色,是在“交流”。

多少士大夫都是妓館中的常客,便是衙門中的公帑都有專程用作飲宴開銷的。

相比後世的娛樂會所,這裡卻要雅緻的許多,當然在妓館中也有人談論國家大事,以及對戰爭的看法。

沒人會去關心前線的將士會遇到多麼大的困難,相反這裡的人是在思考問題。

前線的戰報不光送到趙禎手中,同時也會送到朝廷,送到太子和宰執相公們的手中,他們會看到軍報上的內容,也會商討對策,但更多的是調動國內的資源來支持這場戰爭。

而消息自然會通過官員們的嘴巴傳到士子的耳朵裡,文人墨客,格物學者各家學派的青年才俊都會在這雅緻的青樓中發表自己的講解。

“長袖善舞”的清倌人,才智過人的某位大家,都會在妓館之中拋出大軍所要面對的難題,這時候是真正比試才學的時候。

光會吟詩作對可不行,這樣根本就不能打動心儀清倌人的芳心,只有說出說出能夠解決的完美辦法,那纔是真正的才子。

才子當然要有佳人相配,所以眼下的大宋妓館可不是一般般的地方,而是人才匯聚之所,既然能在這裡享受美食和優美的環境,那何不也發揮才智?

誰給出的解決辦法好,便會被人傳頌,稱讚,整個神都城說不定都會記住你的名字,更有甚者會得到相公們的召見!

這可不是一般般的榮耀,得到相公們的召見,就意味着他們的法子是可行的,並且可能出現在相公們奏報給官家的奏疏中,這可是一鳴驚人的機會。

眼下王韶所部面臨的問題就出現在神都城的各大青樓妓館之中,大軍在墨脫行進困難,山高路險,難以通達。

青樓妓館中的各位大家,清倌人“急人之所急”把這個問題掛在了最顯眼的地方,誰若是能夠想出解決的辦法,並且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那他就是正真的青年才俊!

當然王韶要是靠這些遠在千里之外的年輕才俊想辦法,那大軍早就困死在了墨脫,也不用向前推進了。

只不過趙禎卻是比較好奇,青樓妓館中的年輕人們能否給出一個和王韶相近或是完全不同的答案來。

作爲大宋的皇帝,趙禎什麼都可以不在乎,但唯獨在人才的培養和儲備上關心之至。

蔡伯俙瞧見趙禎的模樣,無奈的聳了聳肩:“官家,那些年輕才俊想出的辦法也是有不錯的,其中有幾個和王韶想的一樣,用炸藥開山裂石,給大軍創建一條通途來,但在具體辦法上卻是支支吾吾,不切實際。大多是對炸藥太過想當然,認爲一枚炸藥過去,道路便會自然出現…………”

趙禎點了點頭,這也在他的意料之中:“若是這幫年輕人都能做你們的事情,那朕也就不需要再那麼費勁的招攬和培養人才了。”

“官家說的是,臣愚鈍!”

趙禎把奏報輕輕的合上微微感嘆道:“改變就是好事,瞧瞧現在大宋的環境,還和之前一般嗎?之前文人墨客在妓館中談論的是什麼,現在呢?”

蔡伯俙的表情慢慢變得驚訝,隨後便開始沉默下去,他發現正如官家所說,眼下大宋的風氣已經完全變得不同。

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兩千五百七十七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上)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兩千二百三十五章帝國資本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談崩了……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這就是資本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
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兩千五百七十七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上)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兩千二百三十五章帝國資本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談崩了……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這就是資本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