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

陳州門的百姓並沒有因爲火車的離開而散去,皇帝的儀仗出現在陳州門上,而禁軍已經開始戒嚴,誰也不能靠近陳州門五丈距離。

趙禎在陳州門上站了好半天,直愣愣的瞧着火車的背影和高高飄起的煙柱發呆,三才小心翼翼的說道:“官家……官家?咱們坐下觀瞧吧?”

趙禎依然是不言語的站着,三才轉頭對范仲淹問到:“怎麼回事,不是傳旨讓趙小五等待的嗎?他趙小五有幾個腦袋?官家的旨意也敢違背!”

范仲淹小聲解釋道:“事有萬一,這蒸汽之車和別的東西不一樣,乃是利用鍋爐中的蒸汽來驅動車駕,而這鍋爐中的蒸汽卻是石炭燒水而來,在此之前足足少了一個時辰的水,鍋爐內的蒸汽充盈欲出,將作監和軍械司的大匠都說了,一旦爆炸開山裂石,堪比火藥之威……”

三才聽了解釋這才轉怒爲喜的說道:“原來如此!好好好……你們做的對,官家就該離這些東西遠遠的!誰知道這第一次試車會怎樣嘞!就是單單聽你說都覺得心驚肉跳。”

范仲淹心中微微鄙視,這三才真是膽小的緊,即便是官家來了也不可能讓官家站在距離火車很近的地方……但這閹人對官家的忠心倒是令范仲淹側目,如若官家身邊都是這樣的人,也就不用擔心什麼了。

直到火車消失不見,趙禎才緩過神來,雖然從將作監上報的圖紙上看火車的樣子與後世的不大相同,但工作的原理和驅動的方式還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說大宋出現了這個世界上真正意義上的蒸汽動力機車!

趙禎突然放聲大笑,笑聲連城門下的百姓都能聽見,跟着欣喜的同時他們卻不知道官家爲什麼高興,難道是這火車?許多人漸漸明白火車的重要,不需要牲畜,也不需要人力,只單單用石炭便可驅動如此龐然大物,要是多造幾輛,滿大宋的跑下去,嘿……到來時候再遠的地方都去得!

官家突然發出的大笑把正在說話的三才和范仲淹嚇了一跳,隨即范仲淹解釋道:“官家,這火車的出現讓許多百姓視之如洪水猛獸,剛剛就有道士半仙之流在一旁作法……”

趙禎笑道:“誰對自己不明白的事物都會心存恐懼,何況這火車還冒着黑煙,確實如龐然大物似得讓人害怕,但朝廷卻要讓百姓克服恐懼,火車今後要成爲咱們大宋的國家重器,傳旨下去,讓將作監的官員用最簡單淺顯的道理向百姓解說什麼是火車,一定要讓百姓消除恐懼!”

范仲淹和三才對望一眼,看來官家的心情非常好,連這點小事都考慮到,並以口諭交代下來,以聖旨發往民間,但有一點讓范仲淹稍稍不安:“官家,如此國器如何讓匠人向百姓說明,其中定然有党項或是遼朝等國的密探,臣擔心……”

趙禎揮了揮手道:“火車之中所涉及的格物有多少?不說蒸汽機這一最爲複雜的東西,便是製造火車的鋼鐵怕是遼朝和党項望塵莫及,我大宋之鋼鐵可不是誰都能煉出來的!”

范仲淹想想也是這個道理,隨即躬身道:“臣領旨!”說完再次開口道:“官家,我大宋之鐵軌已經成型的總共有三條,分別是從東京城到西京洛陽,到南京應天府,到北京大名府。”

這就是把大宋的是四京之地都聯繫在了一起,趙禎微微點頭:“既然已經鋪設完成,拿便要每日使用,如今蒸汽之車已成,但卻製造複雜繁瑣,鐵軌上先用馬匹拉車行進,具體怎麼做你這個路政院院正應該比朕清楚。即便是馬拉車廂也比原先在水泥路上跑要好得多,收取費用自然也要斟酌一下,不可太過高昂,亦不可太過貧賤,否則還不知何時能收回本錢嘞!”

范仲淹躬身道:“臣已經好生擬定,屆時在上奏官家。”

瞧見范仲淹離開,三才上前道:“官家,咱回宮吧!這車咱們也看過了,陳州門上風大……”

“今天是試車,朕如何能回去,待趙小五駕車回來之後,朕還有話要問他,估摸着他也快回來了。”趙禎說完便邁步走下陳州門,底下的百姓和都把目光投向自己趙禎有些不舒服,怎麼看怎麼像做展覽似得。

換了一身便裝,趙禎便在親衛的保護下融入人羣之中,此刻格物的學者以及將作監的大匠正在向百姓們解釋剛剛的龐然大物是什麼,而用的最爲廣泛的一個詞便是火車……

顯然大宋的突然出現的鐵軌已經夠吸引人的了,現在的火車無疑吸引了外臣的眼光,各國使臣都匆匆從驛站趕來,觀瞧新鮮,而趙禎就看到了不少使臣站在最前面認真的“聽課”……

當匠人說出火車每日能拉着六節車廂,在一個時辰之類行進而百里的時候,大多露出了驚駭的表情,這還只是一個時辰而已,最爲可怖的是這六節車廂滿載着貨物或人的情況下!

很自然的,外朝使臣把車廂中的貨物換算成了軍備和糧草,把車廂中的人換算成了士兵,這樣一來大宋的運兵速度將會怎樣?每每想到這裡,使臣便不寒而慄,尤其是党項和遼朝。

而且據這些匠人說,火車可以日夜不停的前進,在沿途設立站點,這意味着大宋的運輸能力將會出現空前的飛躍,只要是稍稍瞭解一點商賈之道的人都知道運輸對商業發展的促進。

耶律賈渾身冰涼,因爲他已經看到了大宋的未來,這個未來對遼朝來說是恐怖的,大宋的疆域已經十分廣闊,且沒有一寸土地是閒置無用的,就連瘴氣橫生的嶺南之地都在大宋皇帝的手中變成了魚米之鄉,而鐵路的出現使得大宋南北貫通,互通有無之下的大宋怕是任何一個國家都趕不上。

再看看現在的大遼,國內亂局未定,而西夏人虎視眈眈,這完全是給了大宋休養生息的時間啊!如此大遼還有機會南下嗎?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歷史的怪圈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七百四十五章後苑傳出的消息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六百第二十章顛倒黑白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四章內侍陳琳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二百章真相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歷史的怪圈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七百四十五章後苑傳出的消息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六百第二十章顛倒黑白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四章內侍陳琳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二百章真相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