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

推動時代進步的東西永遠只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趙禎運用格物使火車這一運輸怪物出現在了中華大地上,但諷刺的是,火車都出現了而趙禎想造一輛自行車卻不可能。

自行車鏈條對鍛造工藝的要求非常高,即便是可以用麻繩布條之類的東西替代,但沒有橡膠作爲減震,木輪的自行騎在顛簸的路上依然會非常的痛苦,即便是大宋有了水泥路,可路面與後世相比卻顛簸許多。

可以說如今的大宋格物是應用的產物,只會出現能力範圍之內,並能有效使用的東西,即便是技術能力達到但如果不實用,那也不會有人去做,因爲造出來的東西再精巧,沒有實際作用便是個笑話。

大宋的格物學者的邏輯並不系統,但卻有着華夏最爲經典的邏輯學,即實用邏輯,在他們看來,任何沒用的東西都不應該浪費時間去製造。

比如趙禎派人匿名送去格物院的自行車圖紙,就被格物院的學者以及將作監的匠人棄若敝屣,令趙禎鬱悶了好一會,但仔細想來確實如此,並不是所有東西都能適應這個時代。

趙小五的火車回來了,但是卻是被拖回來的,準確的說是被十幾匹馬給沿着軌道逆向行駛拖回來的,趙禎瞧見了這一壯觀又滑稽的場面,笑得直不起了腰,這趙小五興奮的只顧着試車,而忘記了鐵軌不能掉頭,以及火車頭只有一個的實事。

開出三十里地之後,趙小五這才反應過來,趕緊想辦法停下火車,但這龐然大物啓動的費勁,停下就更費勁了,因爲慣性的原因,即便是斷了蒸汽機上的氣閥,火車依然向前竄了好遠。

趙禎望着滿臉煤灰,如非洲人小黑人似得趙小五摸着下巴的說道:“簡單的說就是你這火車沒有剎車……?”

“剎車是啥?”趙小五一臉的懵懂,瞧見他的模樣趙禎卻一點也生不起氣來,露出無奈的笑容道:“剎車就是讓火車停下的東西!難道你讓朕的火車停不下來?!”

“把氣閘關了,沒有蒸汽的供給,火車自然會停下,只不過這要看火車當時的速度……”

趙禎擺了擺手:“想個辦法讓火車停下的快一點,順便再造一個火車頭放在屁股上,這樣就不用掉頭了。”

趙小五點了點頭:“嗯,這一點微臣早就考慮到了,但還沒來得及帶人制作,今天主要是試一試這個火車到能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官家看了還滿意嗎?”

趙禎捏了捏拳頭:“除了你沒有等朕的聖駕以外,別的都還算滿意!”

“那微臣便放心了!”趙小五不以爲恥反以爲榮的答道,臉上洋溢着成功的笑容,讓趙禎不知該說什麼好。

最後無奈的嘆道:“你要配合路政院的范仲淹,把火車的速度以及運輸能力詳細的彙報給他,並配合他加快從東京城到析津府的鐵路,這對朕以及整個大宋來說很重要!”

趙小五猛然點頭道:“微臣遵旨,必定全速趕工,爲陛下遷都之事分憂!”

趙禎終於滿意了,看來這個趙小五並不是一個只知道埋頭格物的學着,對政事也有所關注,否則便不會想到火車與遷都之事的聯繫,爲大宋而格物,爲民生而格物,這樣……很好。

大過年的便有這種萬衆矚目的事情發生,給熱鬧的新年增添了許多話題,並讓東京城乃至整個大宋的百姓積極的參與其中,大宋環境開放,沒有什麼特殊的限制,平頭百姓亦可討論朝局,誰也不會干涉。

於是關於火車的事情便成爲百姓們酒桌上,茶桌上的話題,茶餘飯後誰也避不開,總要說說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並且很自然的把它和遷都的事情聯繫到一起。

連尋常百姓都能說出自己的見解,何況是讀書人以及官員?

但最讓趙禎關注的卻是外朝使節的反映,對於大宋強大的格物,外臣是極爲崇拜與羨慕的,當然其中也少不了嫉妒,火車的試車雖有禁軍護衛卻沒有禁止圍觀,百姓既然能觀瞧,外朝的使臣一樣可以,這是一種震懾,展現大宋實力的震懾。

在這個時候反應最快,行動最爲迅速的當屬倭國使臣,在別國使臣或是酸溜溜,或是佩服的時候他卻發現了難得的機會,並請求拜見趙禎,原因也很簡單,倭國打算向大宋索要蒸汽之車的製造流程,他希望把大宋的火車引進倭國。

但他的請求很快就被駁回,趙禎驚訝於倭國使臣的反映,倭國國土與大宋疆域相比狹小的很,一旦引進火車將會對倭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能改變政治結構,但前提是大宋要答應這個天馬行空的請求。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即便趙禎再糊塗也不會答應,火車看似簡單,但其中涉及的格物知識卻很多,最爲重要的蒸汽機也是帶動大宋發展的有利器械,豈能輕易示人,更別說賜給倭國了!

此時的大宋站在世界文明之巔,倭國對大宋的崇拜與嫉妒與之並存,前往大宋渡種的倭國女子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隨便在她們的衣帶上寫下一點東西都能讓她們興奮許多,如果寫上籍貫和名字,更是讓她們視若珍寶,返回倭國之後便有世家豪族爭搶她們……

趙禎不明白這樣的一個民族怎麼會超越華夏?閉關鎖國?止步不前?恐怕更多的還是皇帝和朝臣的愚蠢……

爲了避免這個錯誤,趙禎早早的便在御書房中把倭國的島嶼定爲大宋的目標,征服,移民,同化,讓它成爲中國的固有領土,就如同流求一樣。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畢竟倭國與大宋隔海相望,即便大宋的海船強大士兵精銳,但也要抵達倭國才行,登陸作戰本就有一定的風險。

此時的倭國使臣並不明白趙禎的心思,還在請求大宋把火車的技術賜給他帶回倭國:“外臣叩請陛下,火車對我日本國之重乃千金之事,好比天上飛鳥的翅膀……”

但顯然倭國使臣只看到了火車的好處,而沒有瞧見它的複雜,趙禎突發奇想,覺得自己應該把火車賣給倭國,此時的倭國根本就沒有能力製造出火車,技術根本就跟不上的倭國光有圖紙有什麼用?

連趙小五都不敢拍着胸口的保證每一輛製造出來的火車都能正常運行,他倭國憑什麼就能造出火車來,想到這裡趙禎便覺得這筆買賣能做,他所看重的是倭國的銀礦和金礦……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遠遁的塞爾柱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一百四十三章打的就是你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兩千五百八十五章成約!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盡其才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兩千四百三十章時代的靈魂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遠遁的塞爾柱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一百四十三章打的就是你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兩千五百八十五章成約!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盡其才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兩千四百三十章時代的靈魂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