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

終究還是出事,但不是在別的地方,政治上,旨意上,甚至是在利益上都沒有問題,但卻是出現在了成本控制上。

血汗工廠這東西終究還是出現了,趙禎心中非常憤怒,不是因爲殘忍,而是因爲犯錯的人是王蒙正!

相比他賺取的利益來說,多花些錢,多僱傭一些工人便是,何須做出如此齷齪的事情,更爲讓他火大的是身爲國丈完全不顧及自己的身份!

國丈是什麼人?外戚中的頂尖存在,他做的時候無論是不是出自趙禎的授意,都是代表了皇帝,代表了他的女兒母儀天下的中宮皇后!

自以爲是國丈之尊,難道就不會被人發現了,就不會被人狀告了嗎?天真!

這樣做很有可能會讓別人覺得這是天家翁婿之間商量好的事情,自己這麼多年樹立起來的形象很可能一夜之間崩塌,這要愚蠢到什麼地步纔會出此下策?

血汗工廠對於上位者來說並不算什麼大事,若是別人趙禎雖然厭惡,也會憤怒,也會重罰,但卻不會有怒不可遏的感覺畢竟這是資本的本性。

在百姓心中,尤其是基層百姓心中,衆多的工人心中,血汗工廠這東西的存在就是喪盡天良!

人會愛屋及烏,同樣的也會恨屋及烏,趙禎愛惜自己的“羽毛”,這麼多年來從未在百姓面前展露出任何有違仁君的缺點來。

他知道百姓的重要性,單單靠朝堂的名聲還不足以讓天下黎民完全遵照政令形勢,並非所有的事情都是以趙禎的旨意下發,日常生活中三省六部的政令要比聖旨多得多!

而靠什麼維持朝堂的名聲?

五代之前靠皇帝和宰相倆個人,五代之後便只能靠皇帝了,因爲到了集權的大宋,即便是相公皇帝也是能隨便貶斥的。

天下百姓只能靠着國家法度和皇帝的聲譽來辨別朝堂是否可靠。

可以說趙禎這麼多年來培養出來的聲譽就是他最大的利器,即便是出現大規模的叛亂也不怕,爲何因爲有百姓的支持。

這些看似愚昧又有些隨大流,趨炎附勢的漢家百姓,事實上卻是非分明,心中很清楚。

誰是好人,誰是可以信任的人,誰是奸佞,誰是昏君他們知道!自始自終都知道!

所以在趙禎這裡,百姓的心中的地位纔是最爲重要的,他不惜身體力行的去捍衛,去保護,可總有那麼個蠢人要去破壞!

王蒙正來自王家,世家大族的氣息就在他的身上,永遠也揮之不去,雖然五代之後已經沒有什麼世家大族了。

但也只是名義上消失而已,事實卻一直存在,那份頑固的上位者思想如同烙印一般保留在他們的身上,即使用上銼刀,利刃也磨滅不去啊!

在他們眼中工人如同原先的平民一樣,隨時可以剝削,隨時可以踐踏,唯一擔心的就是弄髒了他們的“腳”…………

同樣的,他們在踐踏平民,或者說是賤民的時候,也是在踐踏趙禎的努力!

這麼多年來趙禎爲何要一直不斷的扶持工廠,因爲這是解救土地兼併逼迫農人造反的良藥啊!

最終這一手段非常有效,有錢人開始不再一心想着兼併土地,而是通過不斷開設工廠賺錢,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因爲大宋的商品不愁銷路,不斷的有新產品被研發出來,繼而賣向全世界。

工廠也成爲剩餘勞動力的最佳選擇,同時也帶動了經濟,文化,教育,醫療,甚至是精神的不斷進步,使得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每天也更加充實,社會治安也開始穩定。

這一切都是趙禎所期待的效果,但血汗工廠的出現意味着什麼?

不單單是王蒙正這一外戚和天家的信譽受到了影響,更是開了一個史無前例的壞頭,若是不嚴加懲治,只會有更多越來越殘忍的血汗工廠出現。

到時間大規模的造反很有可能會出現,如同後世的革命一樣,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會有反抗,使得趙禎的一劑良藥也會變成致命的毒藥。

趙禎一直擔心這個問題,所以不斷的加強律法對工廠的約束,可這是封建社會啊!

天生就存在着種種的不平等,民間的商賈還好,他們大多是第一代創業之人,或是第二代的守業之人,明白自己原來出自那裡,對待工人自然不會苛刻。

但外戚,那些原本出生將門的商賈可就不是如此了,他們高高在上,他們受到階級的庇護,最終走上了血汗工廠這條路。

“該來的總是要來,躲也躲不掉!”

趙禎的聲音在御覽殿中迴響,讓剛剛跨入殿中的王語嫣心中一緊,在來之前她便聽傳話的內侍說了大概,官家盛怒,皆是因爲得了北平府知府石介的奏疏。

對於石介此人,趙禎對他在心中頗爲敬重,歷史上雖然對他的記載不多,可因爲他的正直與公義,反倒是被夏竦等人因反對變法迫害致死事記在心中。

因爲種種蝴蝶效應,夏竦被趙禎制服,范仲淹的變法也提前開始,所以石介並沒有受到牽連。

趙禎一直磨礪他,直道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下,歐陽修還是爲他寫出讚頌之文時,便毫不猶豫的破給提拔,並以龔自珍的《已亥雜詩》相贈,朝野譁然!

當然趙禎還是覺得歷史上歐陽修的那篇祭文寫的好。

“我欲哭石子,夜開徂徠編。開編未及讀,涕泗已漣漣。已埋猶不信,僅免斫其棺。此事古未有,每思輒長嘆。我欲犯衆怒,爲子記此冤,下紓冥冥忿,仰叫昭昭天。書於蒼翠石,立彼崔嵬巔。”

此詩呼天搶地,感人肺腑,英辨超然,能破萬古譭譽!也可從中一探石介其人如何。

在王語嫣那裡,很快就把眼下趙禎的憤怒和半年前父親的留身奏事對上了號,因爲只有這件事會產生矛盾,也會讓官家在御覽殿召見自己。

但她一隻腳跨入殿門的時候,一本奏疏便帶着尾巴飛了過來,奏疏在空中散開,在地上拖出長長的一道。

王語嫣抿了抿嘴,氣憤和委屈充斥心頭,但目標卻不是趙禎,而是她的父親。

第五百四十四章遼朝來使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趙禎的“眼睛”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平安京之戰(中)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七百零二章提皇帝出頭的女人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一千三百章困獸之鬥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六百六十二章最後的底牌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
第五百四十四章遼朝來使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趙禎的“眼睛”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平安京之戰(中)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七百零二章提皇帝出頭的女人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一千三百章困獸之鬥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六百六十二章最後的底牌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