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

趙禎的話並沒有得到狄青的認同,相反他有自己的看法:“溝壑之地狹隘,雖不利步卒,但同樣也不利騎兵,若是敵軍裝備火器,以狹窄之地固守,騎兵極難突進,況永安軍多備甲冑盾牌,弩箭難破之!”

邊上的蔡伯俙臉色大變,小聲喝道:“狄漢臣你癔症了?!”

狄青這時纔回過神來,看着趙禎似笑非笑的表情驚恐變色:“臣大逆不道,還請官家治罪!”

“大逆不道?是把永安軍當作敵手,還是自己戲耍忘了帶上朕?”

狄青吶吶不敢言,而邊上的蔡伯俙卻鬆了一口氣,顯然官家並沒有追究他的大逆,永安軍是大宋的軍隊,狄青這般的推演是做何打算?

趙禎拿起狄青手中的“兵子木偶”這東西其實就是沙盤上演變而來的,木偶被雕刻成士兵的模樣,代表的自然是戰場上的士兵。

這東西不光在朝堂之中流行,在民間亦有流傳,甚至是癡迷程度不亞於關撲,因與兵事相關,被百姓們稱之爲兵棋。

兵棋的流行不亞於圍棋,但相比圍棋的複雜和耗時,兵棋卻更容易上手一些,當然兵棋的規則也要更多一些,這是在模擬戰場上的戰鬥,是敵我雙方之間的殊死較量。

兵棋不敢有棋子還有輿圖和卡片,這些卡片乃是模擬戰場上的情況,足有百張之多,若是一副由參謀兵事院出的一副兵棋,甚至會有數百張!

兵者詭道,無論是百姓還是官員都明白這個道理,看似簡單的棋局事實上並不簡單,雙方之間所擁有的兵力是相同的,至於地形也都相差無幾。

這時候要想贏得勝利,唯一的辦法就是通過才智靈活使用並揣摩對手,其實這就是從趙禎的兵棋推演演變而來的。

因爲玩法的豐富多樣,門檻又低,所以廣受朝堂上下的喜愛,便是文質彬彬的士大夫在廝殺起來的時候也能爆發出驚人鬥志和戰意。

一個小小的遊戲便能激發起人的求勝之心,對於趙禎來說這並不是一件壞事,當然,這遊戲還能給人以啓發…………

狄青就是在用一套簡單的兵棋進行推演,只不過他手中的卡片只有十來張,顯然他是針對性的在進行推演,針對的就是具裝火器的永安軍。

不光狄青對此癡迷,便是趙禎同樣也是如此,火器的出現改變了交戰規則,但和狄青一樣,他就是想要知道火器能否被冷兵器所戰勝。

沒人會想這個問題,畢竟火器這東西就是大宋的,自己人的東西難道會對付自己人?何況大宋有火器,爲何要用冷兵器去對抗火器?難道就不能用火器對抗火器?

其實這不過是癡迷軍事的一種執念罷了,用冷兵器對抗火器,本來就是出於一種挑戰精神,永安軍可不光是具裝火器的,他們還有強大的防禦力和各種器械的輔助,當然也不缺少作戰經驗和頑強的精神。

蔡伯俙無聊的打着哈氣,把頭伸出車窗外看着天上的白雲吐着菸圈,回頭看了看已經開始對陣的趙禎和狄青對探頭探腦的三才道:“這東西有啥好看的?咱們這輩子碰不得,你還看啥?我這裡有極好的雲南煙,醇香至極!”

三才白了一眼蔡伯俙,繼續認真的看着趙禎和狄青的對局。

雙方之間已經擺開陣勢,趙禎特意選了具局裝火器的軍隊,而狄青選擇了騎兵部隊,雙方之間用了許多戰術,並且“打的”難捨難分。

雖然如此可最後狄青依舊是敗下陣來,不光是因爲趙禎使用的戰術好,更多的是因爲趙禎太過了解狄青。

狄青擅長的是大規模指揮,指揮龐大的軍隊進行一場井井有條的作戰,這本來是他的優勢,可在兵棋卻難以體現,因爲兵棋上大家都是一樣的,軍隊的因素和指揮的因素極難被考慮到其中。

一場兵棋下了整整一個下午,趙禎的車駕也離開了成都府抵達了南面的瀘州,要想北上最便捷也是最舒服的辦法就是要嚮往南抵達瀘州,並且從瀘州沿着岷江一路抵達江陵府。

到了江陵府之後便有火車可以直接北上,速度又快又安穩,可比馬車要省事得多。

漕運在大宋依舊是不可小覷的力量,雖然有了公路和火車,但漕運的地位無可取代,一來穩當些,二來運送的貨物數量龐大。

大宋的海船在不斷的發展,同樣的河船也在技術發展,載貨數千噸的大河船早已出現。

即便是要下車了,狄青和趙禎之間依舊沒有結束,雙方這一場可謂是下的棋逢對手,趙禎並不擅長詭詐之術,相反他最擅長的是堂堂之陣,正正之旗,而狄青卻是善用騎兵,接連使用狡猾的戰術,或是偷襲,或是奇襲,或是埋伏,或是包圍。

遇到這些手段,趙禎往往是用大軍火器的穩固性和連續性對狄青的襲擊造成打擊,雖然也有所損傷,但這樣的損傷對於趙禎來說實在不算什麼,而相比之下狄青的戰損就要高得多。

邊上的三才比趙禎還要緊張,不斷的看着趙禎使用一個又一個佈局,讓火器的威力發揮到了最大,即便是狄青怎麼突進都沒有辦法成功。

地形是趙禎最先掌握的優勢,在佔據了地形優勢後趙禎便佔據了主動,他手中軍隊的火器射程便被提高了。

趙禎的兵棋和民間甚至是朝堂中的兵棋都不一樣,狄青和趙禎在進行推演的時候邊上的三才要“奮筆疾書”,把各種各樣的情況全部記錄在案。

這雖然是一場推演,但同樣是一場戰鬥,無論是趙禎還是狄青都在往這場兵棋對戰中插話。

“胸甲騎兵雖重速度,但卻不善越過障礙,耐力持久卻需要消耗大量的草料,你的行軍速度沒有這麼快。”

趙禎犀利的指出了狄青的弊端,而狄青同樣也在同樣反問趙禎:“大軍還在其後,斥候探馬先行不知陛下可曾發現?”

趙禎指了指丘壑後面的倆個棋子道:“伏兵已經設下,若是你敢靠近便是有來無回。”

而就在此時,狄青迅速推進棋子道:“探馬奏報,全軍壓進!”

邊上的三才木凳口呆,代表八百人的伏兵瞬間就被狄青吃的乾淨,而趙禎的大部隊卻因爲行動不便而無法增援………………

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抽絲剝繭第二十三章父愛如山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封王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一千零七十章只有腦子的蘇子瞻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二百三十九章混亂的皇位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談?沒有可能!
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抽絲剝繭第二十三章父愛如山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封王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一千零七十章只有腦子的蘇子瞻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二百三十九章混亂的皇位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談?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