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

趙禎相信不需要天亮,王蒙正等一衆偷偷把手伸到軍工上的巨賈們就應該會收到消息。

同時他也相信自己挖的坑能讓這些巨賈們知道什麼叫皇權高於一切,也應該知道自己不是隨便就能威脅的。

這種政治上的博弈趙禎不懼怕任何人,因爲他站在了最爲有利的一方,握有整個大宋的軍工和原材料壟斷地位。

即便是把大宋所有的商賈聯合起來也不會是他的對手。

這段時間趙禎更多的是把精力放在了戰爭上,黑汗,東京道的戰爭都是在同一年之中解決。

雙向作戰對於現在的大宋來說壓力不大,但也不小。

經濟自然可以受到戰爭的帶動,百姓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好,地少人多的景象一去不復返,靠天吃飯,靠地養家的日子逐漸消失。

大宋正在進入另一個增長期。

冬至後的第二天,陽光穿過乾宇殿寬大的殿門灑進來,通過鏤空的窗棱變換成各種圖案,照射在人的身上溫暖舒適。

趙禎坐在御座之上,聽着朝臣們的奏報,只覺得大宋一派祥和,生機盎然。

老天爺這兩年很給力,雖然氣溫下降的厲害,可卻沒有奇寒的出現,冬日裡的太陽出現的不多,對於百姓來說卻是好事。

“晴冬至,爛年邊!”

這是漢家百姓從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物候學諺語,非常有效,準確率大概有百分之八十左右。

昨天的冬至烏雲遮日,小雪漸漸而下,但到了今天一大早,太陽便出現,驅散了凍到人骨子裡的寒意,地上的水汽蒸發,霧氣升騰之中甚至在城中的玉帶河上出現了難得一見的彩虹。

當朝官員便把這一見聞以祥瑞之名上報,趙禎也因此得到了朝臣們的祝賀。

朝會開始之後,各部官員就開始了例行的奏報,從各州府遷徙的百姓已經開始上路,而這一年他們即將在路上度過新年,這對於遷徙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禮部官員陶靖便提出了自己的擔憂:“啓奏陛下,如今百姓在路上,即便是年關之前也到不了新疆,如此一來必會思鄉之情尤甚,不如晚些……”

身爲戶部尚書的富弼立刻上前反對。

“不妥!朝廷已經行文許久,車馬,物資,用度,各州府衙門早已做好準備,豈能耽擱,越是耽擱便越走不掉,若是這次能在路上度過年關,以後的遷徙便不可擔憂!再說他們是遷往富庶之地,這點幸苦都吃不得嗎?”

“百姓可不會想到您說的這些,他們只知道自己背井離鄉,只知道家中祭祖少一人!連見都沒見到新疆的模樣,何來的富庶?!”

“越是如此越要讓他們遷徙,只有到了新疆纔會知道路上這些都不算什麼!”

“可也要讓百姓能過了這個年關才行!”

雙方之間爆發了激烈的爭吵,這看似是禮部和戶部的爭吵,但事實上也是傳統與變革的爭吵。

誰都知道富弼的話說的在理,但也都知道過年對漢家百姓的重要,單單是祭祖這一條便是要命的。

背井離鄉也是讓人難過,還不知會有多少鼓起勇氣離開家鄉的人停下步伐。

趙禎擺了擺手:“兩位卿家所言皆道理,可如此爭論有何益處,反倒失了體統,朕到是有一個辦法,大抵能讓百姓勉強在路上度過年關!”

此言一出滿朝驚訝,不是他們不相信趙禎的能力,而是太難有辦法解決了,如今之計除了走,便是回,兩者都可能會給朝廷帶來極大的損失。

“朕聽說絲綢之路上的旅人在路上時最爲思念的就是家鄉,而如何驅散這種鄉愁呢?那便是用歡樂,興奮去化解,朕要讓遷徙路上的百姓在歡樂之中不知不覺的度過年關。”

這當然是一個好辦法,所有人都盯着趙禎,期望得到一個好辦法,即便是富弼和陶靖也是如此。

“下旨各地州府,年關之前無比準備好接待途徑之百姓,留出房舍,搭建帳篷,篝火,讓其吃得飽,穿的暖,睡得着,還有便是讓各州府的宿老出面,以鄰里之情接待遷徙之人……再在寬敞之處搭建高臺,以各種表演充斥其上!

如此一來既方便當地百姓,又讓遷徙之人心中甚慰,看雜劇、聽話本,彈唱,口技,相撲、蹴鞠、商迷,甚至關撲都可以,只要熱熱鬧鬧的過了這年節便是!”

這還真是個好辦法!羣臣無不稱讚趙禎這手“雞賊”的注意力分散法…………

有人稱讚就有人質疑,總有那麼一個人出來攪你的局,比如“大煞風景”的包拯包希仁:“陛下,此事雖好,可所需用度該如何?”

趙禎心中苦笑,雖然很想破口大罵,錢,錢,錢,包老倌你就知道錢!但這是人家的分內之事,自己責難毫無道理啊!

“錢財自然由朝廷所出,待各州府送走遷徙百姓之後,以單據報三司銷賬!”

包拯並沒有反對,只不過再次開口道:“爲事穩妥,還請官家挑選能臣前往主持此事!”

趙禎想了想:“遷徙之民非一州一府,所經之處甚多,單單一人不可主持,朕便挑選司馬光爲遷徙使,帶領朝中年輕力壯之官員前往,人選由吏部舉薦,事關重大,務必以心性穩重,能力不怠之人前往!”

“臣等遵旨!”

這算是最爲妥善的辦法,前朝的朝政也差不多了,趙禎便打算離開,今日還有兩場經筵日講,丁度最近剛好講到唐朝的永貞革新。

丁度就是這樣,會用一些歷史上的事情提醒自己,永貞革新又稱二王八司馬事件,是唐順宗永貞年間官僚士大夫以打擊宦官勢力、革除政治積弊的變法。

當然這一變法最終的結局是失敗的,否則丁度也不會講給自己聽,只不過自己需要的是從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還有便是丁度講史真的很有意思…………

屁股剛剛離開御座,便聽見老丈人的聲音:“臣尚書令王蒙正奏請留身奏事!”

緊接着朝堂之中針落有聲,所有人都用驚訝的眼神望向王蒙正,因爲此時文武百官心中只有一句話:“國丈瘋了!”

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兩千零一十三章宗哥城內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六章拜見父皇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八百三十九章戰爭債券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兩千六百一十三章西方的聖人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五百零三章小人物的影響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四章內侍陳琳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
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兩千零一十三章宗哥城內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六章拜見父皇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八百三十九章戰爭債券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兩千六百一十三章西方的聖人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五百零三章小人物的影響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四章內侍陳琳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