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

除、清、九、盂這每年四節都不會怠慢,畢竟是遠離家鄉故土,祭祖之事對於他們來說乃重中之重,所以連帶着四大節日也隆重起來。

清明節,重陽節,中元節都還好,若是辛勞不便,瞭祭即可,但年節的時候一定要隆重的祭祖一回。

即便是到了初五也有人家把供桌放在家門口的南面,點燃香火擺放祭品的祭拜。

蔡伯俙是乘着馬車去的,回來的時候馬車早已不知被扔到何處,那麼大的雪根本就沒辦法乘車回來,幸好他們走的時候像契丹多討要了一些軍馬,否則…………

蔡伯俙現在已經沒有別的想法,只想着一頭扎進溫暖的房舍之中,再披上棉被,來上一碗薑湯,這比什麼都幸福。

在街市上行進一段時間,蔡伯俙驚訝的發現上京城的變化十分驚人,這才幾天時間,城中的景象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原本低矮的房舍被扒掉,全部變成木質的小樓,而那些稍稍好一些的小院或是房舍也被裝修一新,相比剛剛離開的巨母城,蔡伯俙只覺得漢家百姓的一切都是契丹人所不能比擬。

推着小車賣麪湯的漢子高聲吆喝着,在這冬日裡每家每戶必須的便是這熱麪湯,爲了方便給人使用,麪湯總是燒的熱熱的,不光能洗臉,還有人會打上一壺泡杯熱茶。

至於路邊的早點便是更多,賣餛飩的,賣湯餅的,賣炊餅的,賣蒸餅的,只要神都城有的,這裡幾乎都有,彷彿天下美食都匯聚到了這裡。

入城沒多久,蔡伯俙便被老熟人攔下,三才笑眯眯的請他去“吃早點”,蔡伯俙微微苦笑,顯然他早就在城中等着,自己一進城就被攔下了。

不用說,這個時辰官家一定在城中用早膳,雖然上京城也有皇宮,可朝臣們又不在,參謀軍事院的官員又管不住皇帝,只能任由官家在城中“閒逛”。

果然,三才領着蔡伯俙走了沒多久就在一處小攤上停了下來,趙禎正坐在小攤前胡嚕胡嚕的喝着羊湯,鮮美的羊湯上翠綠的蔥花和紅紅的辣椒如同一雙小手般的抓撓人。

蔡伯俙上前坐下,趙禎便揮手對熬湯的老漢道:“老人家,再來一碗羊湯,多放些薑片和辣椒,他剛從北面回來,驅驅寒氣!”

“好嘞!這位客官當真是識貨的!小老這羊湯在神都城都是一絕,驅寒更是頂頂的好!尤其是這辣椒,自從官家得了這香料發放給百姓種下地,那可是給了我等大福氣嘞!”

老人麻利的盛了一碗羊湯,多加了許多薑片和蔥花,又挖了一大塊的辣椒油放入碗中端了過來,還不忘叮囑蔡伯俙一句:“客官慢用,小心燙!”

辣椒這東西蔡伯俙是不能吃的,他怕辣,可又是極其喜歡,沒有辣椒就覺得不過癮,算得上是又愛又怕。

微微喝上一口,只覺得舌頭刺痛口腔發麻,從嘴到肺腑再到肚子都如同着了火一般,但卻瞬間驅散了寒意,在這冬日裡額頭上都出現了汗滴,實在是痛快。

趙禎伸手從桌上的小竹籃中拿出一塊餅子遞給他:“掰開了,泡進去吃,別有一番滋味!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說的就是這東西嘞!”

蔡伯俙自然不客氣,早已飢寒難耐的他卻忍着腹中的飢餓,耐性的把餅子掰成小塊放入碗中,待其泡軟後才動筷子。

從始至終趙禎都在認真的喝着羊湯,泡着餅子,沒有問蔡伯俙一個問題,反倒是喝完後和買羊湯的老漢閒扯上。

“老人家寶鄉何處?”

老人笑着搓了搓手看了一眼邊上的三才道:“說來不怕諸位笑話,小老是京畿路的,也在神都城中賣過羊湯,這位客官衣服上的乞巧符便是賤內所做。”

三才低頭看了看腰間的彩秀,這是他在城中私宅的娘子和女兒在逛街的時候買的,因爲樣式奇特寓意吉祥特地給別在了腰間祈福。

趙禎笑眯眯的看向三才:“沒想到你家娘子和閨女如此有心。”

原本不怎麼說話的三才展顏一笑,露出尷尬的神情道:“都是些小心思,上不得大臺面,就是有些暖人罷了。”

蔡伯俙呼嚕一口羊湯,鄙視是說道:“莫要不知足!公…妙元若是能想到,我做夢都能笑醒!”轉頭望向趙禎腰間笑道:“幾位嫂嫂倒是貼心的緊!”

趙禎低頭看了看自己腰間的一大串,心中苦笑。

幾乎每次離京,後宮的幾女都會在他腰間掛上一些不顯眼的祈福祥瑞來,此次年關不在,更是送來了祭祖的玉器,希望大宋的列祖列宗保佑能保佑自己。

可她們卻沒想過,這些東西都掛上,當真是和風鈴一毛一樣………………

待蔡伯俙的羊湯喝完,吃着趙禎遞過來的糖蒜時,這才小聲開口道:“官家東西都送過去了,國書和咱大宋的底線都告訴了契丹人,契丹人自己便亂了起來。這是契丹女皇的國書。”

趙禎擦了擦手接過國書,裡面的內容讓他驚歎與蕭撻裡的大膽,說實話這是個才女,並且是敢愛敢恨的才女,詩句中的熱烈迴應連他一個大男人都覺得臉紅,也算是有來有往。

只不過對於大宋給出的條件和自己的許諾她卻嗤之以鼻,一句“待君來戰,勝則皆從,敗則莫談!”道盡了她的決心。

也表達了她的意思,有本事就戰勝契丹,從平民百姓到高貴的女皇全部征服,不要用和談這種手段來使契丹人趨於利益。

果然是蕭撻裡,她像要給契丹保留最後的血性,哪怕最終被大宋征服,成爲大宋治下之民,也要留存血性。

她很聰明,知道契丹和大宋之間的抗衡沒有什麼意義,但卻不願讓契丹人輕易妥協,同樣是俘虜,一個死戰不退最終力竭的勇士和一個被金錢利益收買的小人,那一個會獲得勝利者的尊重?

趙禎捏了捏手中的國書,心中不得不承認同樣是女人,但蕭撻裡的心智凌駕於自己後宮所有女人之上,即便是曾經主宰一國的太后沒藏黑雲也沒法和她比。

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四十五章離別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二百三十八章綠車旄節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耶律賈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兩千二百六十七章欲擒故縱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韃靼之秋”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一副輿圖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一副輿圖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
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四十五章離別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二百三十八章綠車旄節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耶律賈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兩千二百六十七章欲擒故縱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韃靼之秋”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一副輿圖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一副輿圖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