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遼朝的變化

西域的變化趙禎看在眼中,但他並沒有立刻去處理這事,相反他選擇對西域進行了放縱,甚至把朝臣們的奏疏留中不發,對西域都護府的請求也置之不理。

大宋這個國家實在太過龐大了,一旦採納了朝臣的建議,一旦保護這些商賈,最終很可能使得大宋出兵西域這件事不了了之,而變成一種外交上的斡旋,派出使團進行訓斥。

這是趙禎最不希望看到的,這個時代人們眼中的西域是出了玉門關之外的任何地區,其中也包括了後世的新疆地區,拿下西域是趙禎必須要做的事情。

且不說這裡是大宋通往西方世界的走廊和橋樑,也是大宋西北安定的重要所在,但趙禎不會盲目的出兵,也不會進行無休止的戰爭,他所需要的土地是對大宋有用的地方,而不是擴大自己的疆土爲目的。

眼下大宋的商賈付出的代價就是日後趙禎從西域身上撈回的好處,要使一方安定,就必須有付出才行,而眼前的西域就是這麼一個貪婪的怪物。

至於大宋商賈的損失,趙禎相信,這些商賈損失的只不過是多掙錢的機會而已,虧本是萬萬不可能的。

至於性命…………西域人也是爲了發財,殺了這些商賈之後,自然會減少西域的吸引力,這是殺雞取卵的事情,誰會去幹?別把西域人想的太過簡單,他們也有放長線釣大魚的思維。

至於那些死在西域的人,他們要麼是死於災害天氣,畢竟西域的沙暴也不少,要麼便是被劫掠之後沒有吃喝最後死在野外,或是破產之後自尋短見。

這種情況早已是屢見不鮮,奏疏中的內容多有誇大,趙禎也已經習慣了。

西域的東西趙禎能看得見,而遼朝他便極少去觀察,現在通過西域的奏疏,趙禎猛然發現遼朝好似也在西域分了一杯羹,這是極爲少見的情況。

大宋的西域都護府建立在伊州,和唐代的安西都護府高昌相距甚遠,在這裡建立都護府的主要作用僅僅是爲了防禦西北,而不是控制西域爲目的。

也正是因爲如此,大宋在消息上落後了一步,待遼人開始了大規模通過西域行商之後,趙禎才發現,而西域都護府也急急的發文奏報。

西域諸國彷彿是爲了聯合遼朝對付大宋,一如他們當年聯合大宋對付西夏一般,給予遼朝最大的便利就是給遼人開始通道,讓遼朝的商賈安全的從西域通過,並且帶着大量貨物前往西方世界賺錢。

這一下便讓遼人嚐到了甜頭,從大宋買來的茶葉居然能在西方的大秦換取數倍甚至十數倍的財富,而瓷器,布匹,錦帛更是有價無市!

他們要做的無非是比宋人走的更遠一些,很多宋人商賈都是爲了省事而把貨物販賣給西域人,或是走海運賣去阿巴斯王朝,他們賺的錢根本就是九牛一毛,真正的大頭其實都被西域人和阿巴斯王朝賺取了。

通過西域,遼人彷彿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他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也看到了財富,有了第一桶金之後,遼人便也開始仿照大宋開辦工廠了,並且太后蕭撻裡也積極的派人研究格物。

爲此她再次向大宋發了國書,希望趙禎能把先進的文化和知識傳播給遼朝,讓他們獲得文明之光的滋潤,這一國書得到了不少朝臣的贊同,在朝臣們看來這是遼人趨於漢化的表現。

同國書一起抵達的還有不少的讀書人和匠人,他們前往大宋的主要目的便是學習,這是自唐朝開始便有的留學生制度,大宋國內有不少的外族學子,其中就包括倭人,高麗人等等。

但遼朝和其他國家不同,遼人派來的學子都是往格物院中鑽的,而大宋的格物院是並不對外族學子開放的地方,即便是宋人學子也極少有資格能進入其中。

對於科學技術,趙禎一直秉承着獨自佔有的態度,誰也不可能從大宋獲得先進的格物知識,至於其他的比如儒家經典,以及其他各種學科,趙禎都是大方的向世界展示。

並且在神都之中開設了華夏學宮,這地方佔地十畝,房舍精美,從講堂到書館,從寢室到餐廳,從恭所到廚房“五臟俱全”,只要你是外族,繳納一定錢財,便可在這裡學習大宋的學問,並且有吃有喝環境宜人,甚至還能偶爾看到大宋皇帝趙禎本人!

對於求學的人來說這簡直就是天堂!但對真正學習先進技術的遼人來說卻是折磨人的地獄!

趙禎秉承友好和善的態度對這些遼人“學子”以最大的優待,吃得好,喝的好,住的的好,三日派人去噓寒問暖,五日派人去招待飲宴,可以說“關心”的無微不至,體貼入微。

皇帝的日常事物有很多,比如批閱奏書,比如上朝,比如處理外交事務,比如看書寫字,當然還有婚姻…………

對於娶老婆這種事情趙禎早已輕車熟路,貌似他的後宮之中除了王語嫣和薇拉兩人,其他的都是……算了人妻也無所謂,反正趙禎來自於開放的時代。

其中而且這些女人大多是政治上的一種聯姻,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感情這種東西真的是可以逐漸培養的,賀蘭雪便是如此,她被趙禎的幽默和風趣以及天馬行空的各種想法所迷住,更被他的手段和才智所折服。

在這個時代,能做得一手好詞,能寫的一手好飛白,能把一個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能任用賢良,能御駕親征,能把敵人玩弄於鼓掌之中,受萬民敬仰!這樣的男人還上哪裡去找?還有比這更加完美的?

賀蘭雪自認爲是沒有了。

至於楊采薇,她早已是心甘情願的跟隨趙禎,見證他的強大,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給了趙禎,甚至是整個党項。

這對姑侄兩人和整個西夏成爲趙禎的“俘虜”而這一員又要增加了,良子的婚期已到,使團已經準備好了一切用度,隆重的使團中甚至帶有大宋最精銳的親衛司士兵,他們是帝王的宿衛,也是護衛皇族的精銳,非大禮連皇后都不得動用。

良子這位倭國的女天皇改名了,在倭國的宋臣給她定了一個極好的名字“歸順天皇”…………

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兩千四百四十七章睡個安穩覺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貿易與戰爭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一千九百零八章蝴蝶的翅膀(下)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三書六禮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八章太子泡妞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
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兩千四百四十七章睡個安穩覺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貿易與戰爭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一千九百零八章蝴蝶的翅膀(下)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三書六禮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八章太子泡妞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