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遼朝的變化

西域的變化趙禎看在眼中,但他並沒有立刻去處理這事,相反他選擇對西域進行了放縱,甚至把朝臣們的奏疏留中不發,對西域都護府的請求也置之不理。

大宋這個國家實在太過龐大了,一旦採納了朝臣的建議,一旦保護這些商賈,最終很可能使得大宋出兵西域這件事不了了之,而變成一種外交上的斡旋,派出使團進行訓斥。

這是趙禎最不希望看到的,這個時代人們眼中的西域是出了玉門關之外的任何地區,其中也包括了後世的新疆地區,拿下西域是趙禎必須要做的事情。

且不說這裡是大宋通往西方世界的走廊和橋樑,也是大宋西北安定的重要所在,但趙禎不會盲目的出兵,也不會進行無休止的戰爭,他所需要的土地是對大宋有用的地方,而不是擴大自己的疆土爲目的。

眼下大宋的商賈付出的代價就是日後趙禎從西域身上撈回的好處,要使一方安定,就必須有付出才行,而眼前的西域就是這麼一個貪婪的怪物。

至於大宋商賈的損失,趙禎相信,這些商賈損失的只不過是多掙錢的機會而已,虧本是萬萬不可能的。

至於性命…………西域人也是爲了發財,殺了這些商賈之後,自然會減少西域的吸引力,這是殺雞取卵的事情,誰會去幹?別把西域人想的太過簡單,他們也有放長線釣大魚的思維。

至於那些死在西域的人,他們要麼是死於災害天氣,畢竟西域的沙暴也不少,要麼便是被劫掠之後沒有吃喝最後死在野外,或是破產之後自尋短見。

這種情況早已是屢見不鮮,奏疏中的內容多有誇大,趙禎也已經習慣了。

西域的東西趙禎能看得見,而遼朝他便極少去觀察,現在通過西域的奏疏,趙禎猛然發現遼朝好似也在西域分了一杯羹,這是極爲少見的情況。

大宋的西域都護府建立在伊州,和唐代的安西都護府高昌相距甚遠,在這裡建立都護府的主要作用僅僅是爲了防禦西北,而不是控制西域爲目的。

也正是因爲如此,大宋在消息上落後了一步,待遼人開始了大規模通過西域行商之後,趙禎才發現,而西域都護府也急急的發文奏報。

西域諸國彷彿是爲了聯合遼朝對付大宋,一如他們當年聯合大宋對付西夏一般,給予遼朝最大的便利就是給遼人開始通道,讓遼朝的商賈安全的從西域通過,並且帶着大量貨物前往西方世界賺錢。

這一下便讓遼人嚐到了甜頭,從大宋買來的茶葉居然能在西方的大秦換取數倍甚至十數倍的財富,而瓷器,布匹,錦帛更是有價無市!

他們要做的無非是比宋人走的更遠一些,很多宋人商賈都是爲了省事而把貨物販賣給西域人,或是走海運賣去阿巴斯王朝,他們賺的錢根本就是九牛一毛,真正的大頭其實都被西域人和阿巴斯王朝賺取了。

通過西域,遼人彷彿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他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也看到了財富,有了第一桶金之後,遼人便也開始仿照大宋開辦工廠了,並且太后蕭撻裡也積極的派人研究格物。

爲此她再次向大宋發了國書,希望趙禎能把先進的文化和知識傳播給遼朝,讓他們獲得文明之光的滋潤,這一國書得到了不少朝臣的贊同,在朝臣們看來這是遼人趨於漢化的表現。

同國書一起抵達的還有不少的讀書人和匠人,他們前往大宋的主要目的便是學習,這是自唐朝開始便有的留學生制度,大宋國內有不少的外族學子,其中就包括倭人,高麗人等等。

但遼朝和其他國家不同,遼人派來的學子都是往格物院中鑽的,而大宋的格物院是並不對外族學子開放的地方,即便是宋人學子也極少有資格能進入其中。

對於科學技術,趙禎一直秉承着獨自佔有的態度,誰也不可能從大宋獲得先進的格物知識,至於其他的比如儒家經典,以及其他各種學科,趙禎都是大方的向世界展示。

並且在神都之中開設了華夏學宮,這地方佔地十畝,房舍精美,從講堂到書館,從寢室到餐廳,從恭所到廚房“五臟俱全”,只要你是外族,繳納一定錢財,便可在這裡學習大宋的學問,並且有吃有喝環境宜人,甚至還能偶爾看到大宋皇帝趙禎本人!

對於求學的人來說這簡直就是天堂!但對真正學習先進技術的遼人來說卻是折磨人的地獄!

趙禎秉承友好和善的態度對這些遼人“學子”以最大的優待,吃得好,喝的好,住的的好,三日派人去噓寒問暖,五日派人去招待飲宴,可以說“關心”的無微不至,體貼入微。

皇帝的日常事物有很多,比如批閱奏書,比如上朝,比如處理外交事務,比如看書寫字,當然還有婚姻…………

對於娶老婆這種事情趙禎早已輕車熟路,貌似他的後宮之中除了王語嫣和薇拉兩人,其他的都是……算了人妻也無所謂,反正趙禎來自於開放的時代。

其中而且這些女人大多是政治上的一種聯姻,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感情這種東西真的是可以逐漸培養的,賀蘭雪便是如此,她被趙禎的幽默和風趣以及天馬行空的各種想法所迷住,更被他的手段和才智所折服。

在這個時代,能做得一手好詞,能寫的一手好飛白,能把一個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能任用賢良,能御駕親征,能把敵人玩弄於鼓掌之中,受萬民敬仰!這樣的男人還上哪裡去找?還有比這更加完美的?

賀蘭雪自認爲是沒有了。

至於楊采薇,她早已是心甘情願的跟隨趙禎,見證他的強大,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給了趙禎,甚至是整個党項。

這對姑侄兩人和整個西夏成爲趙禎的“俘虜”而這一員又要增加了,良子的婚期已到,使團已經準備好了一切用度,隆重的使團中甚至帶有大宋最精銳的親衛司士兵,他們是帝王的宿衛,也是護衛皇族的精銳,非大禮連皇后都不得動用。

良子這位倭國的女天皇改名了,在倭國的宋臣給她定了一個極好的名字“歸順天皇”…………

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三七分賬?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一千三百章困獸之鬥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六百九十章巷戰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六百九十五章燕雲光復帶來的經濟利益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務頭子的首次會面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永遠消除閉關鎖國的可能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七百八十五章最毒婦人心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六百九十章巷戰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
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三七分賬?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一千三百章困獸之鬥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六百九十章巷戰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六百九十五章燕雲光復帶來的經濟利益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務頭子的首次會面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永遠消除閉關鎖國的可能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七百八十五章最毒婦人心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六百九十章巷戰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