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

人和人之間的互動大多帶有利益的交換,即便是朋友之間也多是互惠互利,更何況石元孫和大內島津根本不算是朋友,只不過是互相利用罷了。

石元孫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妥,有了大內家的幫助,宋軍能很快的在石見站住腳跟,在他看來倭人卑躬屈膝之下幾乎不敢亂來,可他不知道趙禎曾經千叮嚀萬囑咐蔡伯俙和夏竦二人,絕不要相信倭國人。

此時的蔡伯俙與夏竦正在與前所未有的風暴搏鬥,巨大的風暴帶起海水拍打在艦船上,即便是大宋的海船也難以抵擋海水的侵襲,無助的在大海中搖搖晃晃,此時的風帆早已被收起,任憑猛烈的風暴把海船推向未知的遠方。

“老倌,你說咱們能活着回到大宋嗎?”

蔡伯俙第一次被狂暴的大海所震驚,自出航以來他所見到的大海基本上是平靜的,即便是有些海浪也小的可憐,但現在眼前的卻是滔天巨浪,不斷的把小山似的海浪拍在甲板上。

就連船艙中也都涌進了海水,夏竦坐在座椅上努力的保持身體平衡,腳上的靴子已經被海水打溼,即便是這樣他也不爲所動的給自己泡了一壺茶道:“怎麼,你不是自己要求出海的,現在就怕了?”

蔡伯俙撇了撇嘴,伸手搶過茶壺給自己灌上了一口:“怕?我蔡伯俙還有怕的事情,只不過覺得要是死在這裡有點冤……我,我纔剛剛娶了公主,家中連子嗣都沒有啊!”

就一個茶壺還被蔡伯俙搶走了,夏竦很是不爽,奪了過來擦了下壺嘴道:“你還好意思說,你知不知道你娶了公主之後已經沒了上升的希望,我大宋的駙馬與廢物何異,只不過是混吃等死罷了。死在這大海上倒是個不錯的歸宿。”

“呸,呸,呸!老倌你就不能說點吉利的?”

夏竦想了想認真的說道:“還確實有好事。”

“什麼好事?”

蔡伯俙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急急的開口問道。

“不幸中的萬幸,我大宋三千虎賁留在了倭國,否則老夫真是寢食難安了,如今的船隊沒那多人,也完成了官家的交代,即便葬身魚腹老夫也算是值了。你說丹青史書會給咱們什麼樣的詳筆?”

蔡伯俙呆呆的望着夏竦,期盼了半天原來這老倌是說大宋的損失,都什麼時候了還在想着丹青史書?人都不在了要丹青史書有個屁的用!

蔡伯俙嗤笑道:“夏竦,既然咱們九死一生,那我便告訴你一句官家的原話,丹青史書比那妓館中的清倌人還骯髒善變,它永遠都是勝利者在書寫,失敗了就是失敗了,哪有機會在史書上留名?”

猛然搶過夏竦手中的茶壺喝了幾口便摔碎道:“咱們要是死了也就是失敗者,你認爲向我們一樣在海上窩囊死去的人會被史家寫進煌煌的史書中嗎?笑話!”

蔡伯俙說完便轉身出門,他要拼上一拼,即便是自己不能拯救船隊也多少能出一份力吧!

看着離開的蔡伯俙,夏竦微微一嘆自言自語道:“王相公的話沒錯,這小子還真是有一種士大夫沒有的東西,大概是和官家在一起久了吧,官家身上的那種東西更加強盛啊!”

甲板上已經的人早就忙的不可開交,風暴越來越大,不斷的把海水灌入甲板和船艙,大量的海水帶起雪白的泡沫,但如此奇特的景象根本沒人在意。

蔡伯俙脫去身上的官服赤裸着上身道:“拉緊纜繩,穩住甲板和船艙,剩下的人和本官一起往外汲水!”

海船上的水手見到蔡伯俙出現後驚訝萬分,艦船的掌舵大喝道:“駙馬還是進倉中暫避爲好,萬一您要是出了什麼事情,我等可擔待不起!”

蔡伯俙第一次在衆人面前展現出威嚴的形象:“所有人都給我聽好了,立刻按照我說的去做,把最小的三角帆放開,咱們藉着老天爺的東風把自己帶出去!”

負責留守艦船的校尉瞧見蔡伯俙認真的樣子,一咬牙向船隊打出旗號,頓時大宋所有的艦船撐開小型三角帆,在狂風的吹動下如離弦之箭般在大海上飛馳,巨大的海浪拍來被船首的撞角粉碎,帶着腥味的海水拍打在蔡伯俙的臉上。

沒錯!這是正如官家所說的場景,大海的狂暴確實有着莫測之威。

夏竦從船艙中走了出來,扶着艙門看着蔡伯俙拼命的樣子喝到:“蔡伯俙,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即便是有妙也無需法耳提面命,你這樣像什麼樣子?!”

“都快死的人了,還把自己放得高高在上有什麼意思?老倌你進去,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出來幹嘛?”

“老夫的年歲雖漲,可多個猴還多三兩力不是?”

蔡伯俙撇了撇嘴:“果然是牆頭草的夏竦,一句話正反說都是他有道理,就不能死回船艙裡呆着,難道不知外面的甲板上很危險嗎?”

船隊隨着猛烈的風暴前進,即便是張開了三角帆,船隊的速度依然沒有風暴來得快,此時的風暴已經開始電閃雷鳴,大有毀天沒地之勢,蔡伯俙拉住一旁的夏竦道:“官家還真是猜得準,果然是狂風捲積着烏雲……”

“現在還有功夫說笑!能走出這片風暴就算是福大命大了!”

兩人幾乎是嘶吼着才能對話,風暴變得越來越大,船隊在它的玩弄下上下起伏,就如一隻巨大的手不斷的把船隊推向遠方那。

巨大的海浪排上甲板,蔡伯俙伸手死死的拉住夏竦的手道:“老倌,咱回船艙吧,該交代的我已經交代過了,下面就看命了,如果不死,能飄到哪算哪!”

夏竦點了點頭:“聽天由命,如此甚好!”

世間萬物都是有始有終的,即便是再厲害的風暴也是一樣,不知道過了多少時候,夏竦和蔡伯俙在船艙中被顛簸的七葷八素無力爬起,艦船終於慢慢的開始停止劇烈的搖晃,還好這些海船都是水軍的戰艦,如果是一般的商船怕是早就石沉大海了吧?

船艙外響起一陣陣呼喝,任誰也能聽得出這種劫後餘生的狂喜。

“陸地,是陸地!”

船艙外傳來一陣興奮的叫聲,蔡伯俙緊皺眉頭,這不對,他們快離開倭國才幾天的時間,怎麼可能這麼快的就看見海岸,難道是又被吹回倭國了不成?

攙扶着鼻青眼腫的夏竦,兩人在船艙內幾乎是跌跌撞撞的,鼻青眼腫已經是最好的結果,要是再多顛簸一會,蔡伯俙不認爲夏竦的一把老骨頭能撐到暴風雨的停息。

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四百一十六章大宋的廣告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兩千三百二十八章在泉州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耶律賈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四百四十六章四方雲動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六百第二十二章趙氏孤兒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
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四百一十六章大宋的廣告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兩千三百二十八章在泉州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耶律賈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四百四十六章四方雲動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六百第二十二章趙氏孤兒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