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東京舊夢

東京城的皇宮依舊矗立在靠北的位置,這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改變的,因爲皇宮沒有擴建,整個東京城都在變化,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唯獨那座皇宮,依舊保留了真宗皇帝時的模樣。

大宋的歷代皇帝難道不想將皇宮擴建更闊氣、大氣一些嗎?

肯定想!

但如果這麼做,首先必須面臨一個問題:拆遷。

汴梁城跟宋代之前的城市有點不一樣,前朝的城市是權力規劃出來的,顯得工整而呆板。

看看唐時的長安城,洛陽城,井井有條的城池結構,雖然規模宏偉,佈局嚴謹,結構對稱,排列整齊,但卻如同戒備森嚴的“牢房”。

再加上宵禁和坊牆制度,晚上的長安城簡直堪比一座“集中營”。

但汴梁不同,它是自發“生長”出來的,顯得雜亂無章,而又生機勃勃。

宮城之外,到處是密密匝匝的民房、商鋪。不論從哪個方向擴展宮城,都勢必要拆掉一大批民居、商鋪。

不拆是有道理的,因爲大宋的環境和唐時有了極大的區別,大宋的歷代帝王不是沒有想過要擴建皇宮,讓自己住得更舒坦點。

太宗雍熙二年九月十七,楚王宮失火,讓太宗下了決心“欲廣宮城”下了詔書,提出了建設規劃,讓殿前都指揮使劉延翰等人“經度之”。

測繪圖紙準備預算之類,不久圖紙畫了出來,太宗一看,要拆遷太多民居,這不是把百姓們往街頭趕嗎?再說天下人怎麼看待趙宋天家?

何況當時太宗剛剛繼位不久,又準備在次年北伐遼朝,所以做人還是會低調的好,便以“內城褊隘,誠合開展。拆動居人,朕又不忍。”下詔停止擴修宮城的計劃。

大環境鑄就了歷代君王的品質,唐時的皇帝大多唯吾獨尊,重權貴而輕黎民,但到了宋朝,因爲要依靠文官的力量去制衡武將,而又提倡科舉制度,使得大宋很依賴那些“寒門貴子”,對百姓也多有照顧。

帝王決策在很大一定程度上爲百姓着想,當然這種着想也不過是在大方面上的,若是當時太宗坐穩了皇位,不準備北伐,皇宮四周的民居,商鋪較少,扒也就扒了…………

大宋天家有個習慣,就是喜歡把“前輩”乾的事情變成祖宗之法。

於是乎後世君王就要依照“前輩”的言行做事了,即便是和趙禎想要擴建東京城的皇宮都要三思而行,最後不了了之,跑去神都城重新修建。

當然他不是一個遵循祖制的人,否則也不會打破那麼多的“規矩”。

但他在面對百姓的時候,心中永遠做不到唯吾獨尊,也許是因爲原本他就是其中一員,也許是因爲歷史上的仁宗皇帝的本性便是如此,也許是對趙宋王朝爲數不多的尊重…………

東京城的大街上出現最爲怪異的一幕,一隊人沿着御道直直的前進,按道理來說這也沒有什麼,何況這對人穿着的衣物也很普通,但奇就奇在他們一路沒有變道。

即便是在小攤前駐留一會也始終在御道附近,十里長街上盡是繁華但也留不下這隊人。

趙禎在靠近皇城的位置看到了一個老的不能在老的老頭,鬚髮皆白但精神矍鑠,他忽然想起這個老頭是誰,驚訝於他還活在這個世界上。

這個老頭是當初趙禎教他炒飯的老者,一晃幾十年過去了,他還好好的活着,只不過他面前的推車小攤變成了一家門臉不錯的小館子。

招牌依舊是那塊破布做成的幡子,上面的字已經看不清楚,隱約見到珍味二字…………

老者就坐在那裡曬太陽,陽光照耀在他蒼老的臉上顯出一股子神聖的味道,彷彿的道的大儒,又如逍遙的仙人。

趙禎站定,笑眯眯的開口道:“老人家,來碗炒飯,要豬油的。”

老人露出慈祥的笑容,彷彿是在對待自己的子孫後輩,指了指邊上煙火繚繞的門臉道:“掌櫃的在裡面,後生的嘴巴夠刁的,挑了小店最好的吃食!”

趙禎笑了笑:“老人家現在不親自掌廚了嗎?”

老人驚訝的望着趙禎,指了指自己手臂道:“老朽這雙手已經有些握不動鐵鍋了。”

“可惜了…………”

隨着趙禎的話,老者再次驚疑的打量着眼前的中年男子,顯然這個人是吃過自己做的東西,也熟悉自己的人,爲何想不起來?

細細回想之下,老者彷彿覺得他的樣子很熟悉,連說話和笑容都很熟悉,一瞬間他想到了當初自己在東門大街發家的開始。

老人伸出手指,顫顫巍巍的指着趙禎半天說不出話來,但他激動的表情卻趙禎有些擔心,這麼大歲數,萬一心臟不好突然……那自己可就於心不安了。

三才站在邊上想起了官家當初常對他說其的典故,小聲的向王語嫣等人解釋。

“貴人您等着!”老者幾乎是跳起來說的。

說完便把身上的下襬給塞進了腰帶之中,同時衝着飯館裡的客人吼道:“老子現在打烊!明天不收錢讓你們管飽!狗子攆人!”

老者絕對是飯館中的“權威”,一句話所有人夥計便開始攆人,無論如何也要打烊。

客人都離開的時候,名叫狗子的少年拿起一塊牌子放在門口,上面的售罄二字誰都知道是什麼意思。

老人已經進了廚房,從門簾子裡伸頭出來道:“貴客您先坐,老朽這就給您和夫人準備!”

趙禎領着幾人在靠窗的位置坐下,小小的飯館不大卻是相當的乾淨整潔,尤其適合桌椅板凳,用的居然是上好的紅木所制,就衝這一點連三才都滿意。

屋中沒有什麼字畫,唯獨一個長生牌位立在那裡,上面卻不是大宋官家,而是一位不知名的恩人,這在大宋比較少見,尤其是在東京城更爲少見。

王語嫣笑着指了指長生牌位道:“官家,上面供奉的可是你?”

趙禎笑而不語,只是耐心的等待。

豬油的香氣從房間中飄出來,夾雜蔥花和米飯的香味,伴隨着嗞嗞的聲音讓趙禎不得不嚥了一下口水。

很快,老者便端着一個大托盤上來,後面跟着一個老實巴交的漢子,手中同樣是這樣的托盤,趙禎伸手接過老人手中的托盤,回頭狠狠的瞪了一眼“多事”的三才。

“味道還是如當初那般?”

“貴人您嚐嚐!”

趙禎在三才欲言又止的狀態下吃了兩口,瞬間就停住,狼吞虎嚥的同時對王語嫣等人使勁的指了指,意思很明白……快吃!

一口香噴噴的豬油炒飯,再加上一口醃製到位的辣黃瓜或是酸甜可口的菘菜,那真是讓人慾罷不能的享受。

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長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國事家事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兩千二百八十三章海嘯席捲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兩千一百三十四章旌旗十萬斬閻羅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踉蹌一百零三章登聞鼓聲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
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長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國事家事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兩千二百八十三章海嘯席捲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兩千一百三十四章旌旗十萬斬閻羅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踉蹌一百零三章登聞鼓聲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