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

趙禎看了看宣德門,在看了看後面的大慶殿,低聲對三才吩咐道:“把論功行賞的地點安置在大慶殿中進行,在御道上掛上綵帶,大開宣德門,朕要讓有功之臣從大慶殿一路誇功回府!”

三才驚了一下,看到趙禎堅決的眼神之後無奈的點頭應下,這是給朝臣們相當高的榮譽,基本上京朝官都有封賞也就說每個人都能有一次從宣德門正門而出的資格,這可是相當高的禮遇。

於是在朝臣的驚訝中,論功行賞的地點被安置在了大慶殿,連發放獎賞和御賜之物都在大慶殿外等候,儀仗鼓樂都在宣德門外等候,他們可沒資格進入。

夏竦得到了相當高的榮譽,太子太傅,而原本留守東京城的相公龐籍則是得到了太子太師這個最高的榮耀,這是無可厚非的,畢竟龐籍坐鎮東京城,配合皇后平穩的解決了趙允讓這個麻煩,穩定了大軍的後方,自然當得起太子太師這一榮耀。

但最讓人想不到的是,太子太保居然是狄青!所有人齊刷刷的把目光釘在他的身上,讓這位久經沙場的統帥渾身不自在,所謂的太子太保便是保護太子安全的,但在大宋太子三師只不過是個名頭而已,代表榮譽,與差遣無關。

但這一次趙禎出乎所有人意料,不光給予狄青太保的名頭,還給予了他相應的差遣,不光是他狄青,就連太子太師龐籍也是如此,太子太傅則是由曹瑋擔任,三師之中,太師授文,太傅教武,太保護衛周全,遵從古制本就無可厚非,朝臣沒有諫言反而讚頌趙禎英明。

他們樂意看到文官的地位更上一層樓,同樣的他們的地位和待遇也會隨着提高,明眼人很快便能看出來這是官家在爲太子的將來鋪路,這些人不光是相公樞密使,更是代表文官武將。

尤其是曹瑋,身兼樞密使與將門領袖,自然他的作用便更大一些,龐籍的老成持重在朝中也是出了名的。雖然這麼做爲時尚早,但必要的拉攏還是要有的。

不患寡而患不均,滿朝文武幾乎都多多少少的得了賞賜,結局自然是皆大歡喜,但唯一讓人不爽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一個名叫竇讓的御史臺拾遺官打擾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氣氛,明確的在大殿上當着文武羣臣指出,蔡伯俙不該獲得文資,並要求趙禎撤回對他的任命旨意。

趙禎看了看蔡伯俙,這貨頭頂上的外戚光環還真是重,爲了讓他獲得文資,趙禎千挑萬選,最後以從六品的秘閣修撰來堵朝臣的嘴,畢竟以蔡伯俙的功勞怎麼也不止封一個小小的從六品文資,朝臣們自然賣自己一個面子。

但誰曾想,居然還真的有人跳出來了,蔡伯俙臉色極其難看,自己不爭不搶,官家給什麼自己就接什麼,難道還要被這些烏鴉給騷擾?不這都不算是騷擾,而是侮辱!即便蔡伯俙的脾氣再好也是惡從單邊生。

當然這一切都被趙禎看在眼中,這個名叫竇讓的拾遺實在是太過分了些,連身兼御史大夫的包拯都有些看不下去,知道這話非但不能說動官家,反而會找來禍端。

趙禎在御座上換了一個稍微舒服些的姿勢,微笑着對竇讓點了點頭:“嗯,你說的很對,待會留身奏事!”

竇讓躬身行禮後便退回站班,現在的他極其興奮,看來自己終於引起官家的注意了,明珠蒙塵的事情怎麼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留身奏事!普通的官員可沒有這種待遇,非相公一級,或是三品以上的高官才能獲得,現在自己一個小小的御史臺拾遺便有這樣的待遇,這不正是說明自己在官家心中的分量嗎?

但和竇讓不同,包拯在看到官家的小動作和特有的笑容後便知道這竇讓完了,三年的相處下來,包拯瞭解趙禎的習慣,一旦他整個人變得輕鬆之時,就是官家在刻意壓制內心的怒火,看似隨意的姿勢是他對竇讓的不屑。

搖了搖頭包拯決定還是伸出援手搭救這個御史臺曾經的同僚,畢竟現在他還掛着御史中丞的名號,對這樣敢於諫言的下屬還是要多多照顧的。

“天子之言,出口成憲,竇讓爾當審慎之!蔡伯俙之功有目共睹,非陛下偏頗,且秘閣修撰從掌典籍,非要害之職乃陛下體恤外戚,世人皆不有疑,當贊陛下之仁。”

這救火救的及時,文臣中自然有不少人明白包拯的用意,連龐籍都在暗自點頭,雖然對外戚授以文資稍稍不妥,但蔡伯俙的功勞實在不小,當得起這個從六品的小官,何必較真?但又不想讓竇讓這樣敢於上諫的御史得罪皇帝,於是開口附和道:“包學士所言既是,竇讓多心也。”

從包拯這個御史臺的上司,到龐籍這個相公,接二連三被否定自己的諫言,竇讓心中極爲不滿依然死咬着蔡伯俙外戚的身份不放:“祖宗之法,豈能違背?蔡伯俙外戚也,以此爲先例後世當如何對之?萬萬不可開此先例!”

趙禎坐在大慶殿的御座之上看着竇讓,他實在不知道這樣的人是如何當上官的,包拯和龐籍兩人給他臺階下,這貨還要撞南牆,溫聲說道:“此事你且留身奏事。”

包拯和龐籍兩人看到趙禎的表情後當場放棄,對他們來說能出手援助已經算是不錯的了,竇讓自己看不出官家的心思也就算了,自己都在隱晦的勸他,他還要上諫便是自找麻煩。

原本趙禎只是想讓竇讓接受一點懲罰,所以纔會讓他留身奏事,但現在看來不光是懲罰那麼簡單了,竇讓把祖宗之法不可變這一鐵律搬出來了,什麼都好說,但這東西對趙禎來說是絕不能出現的!

這是阻礙大宋發展的陳規,一旦被祖宗之法所束縛,許多事情趙禎都不能進行,這隻會耽誤大宋的發展,豈能讓竇讓搬出來?如若自己同意了他的話,豈不是以後遇到什麼事情,朝臣只需搬出祖宗之法便無敵了?

三才瞪着竇讓,這該死的烏鴉就是招人討厭,官家剛剛班師回朝,還未曾休息,便上朝論功行賞,得了好處的時候不見你反對,瞧見別人得了好處你就忍不住了?秘閣修撰不過是從六品的小官,芝麻綠豆一樣大你還去較真?

在瞧見官家起身後,三才便急不可耐的高聲叫道:“退朝!”

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兩千零七十三章再次成爲誘餌第七百三十九章大慶殿中不見君!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第三百章悲歌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第二十八章東京乞丐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五百四十四章遼朝來使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
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兩千零七十三章再次成爲誘餌第七百三十九章大慶殿中不見君!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第三百章悲歌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第二十八章東京乞丐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五百四十四章遼朝來使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