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

大宋終究是與塞爾柱有着直接矛盾的,兩大帝國之間除了八百里瀚海,就沒有別的文明存在,這對趙禎來說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因爲這兩大文明已經到了直接利益摩擦的程度,一旦劇烈到不可調和,雙方之間必有一戰!

趙禎習慣於未雨綢繆,他考慮到了未來可能出現的威脅,所以打算早做準備,最少心理上要有準備的。

即便是不爲現在的自己準備,也要爲兒子,孫子做好準備,他目光所及便是能力範圍之內,而趙禎的能力範圍是有限的………………

趙禎在東城,東城就屬於了大宋的領地,大宋的商賈明顯就能感覺到阿母城今日的不同,城防被劃分的很清楚,東西城池之間彷彿有着一道看不見的隔閡。

塞爾柱的西城同樣而已是如此,當然即便是這樣也依舊不會影響雙方之間的交易。

大宋,塞爾柱都在準備即將到來的帝王會盟,這對於兩國來說都十分重要,其中也不乏一些小小的手段。

雖爲會盟,當雙方之間都知道並非是會盟那麼簡單,其中涉及的利益極多,還要擬定條款,商議規則,討論邊界等等諸多問題。

這個是一次難得機會,是兩國皇帝會面的機會,當然要把此次會盟的價值壓榨的乾乾淨淨,把雙方之間能夠商談的事情都拿出來解決。

這就是一次帝國之間的友好協商,怎能不做到盡善盡美?

蔡伯俙在忙碌着,他已經準備了許多關於經濟方面的條款,做生意他是在行的,但他從來都沒有做過國與國之間的生意。

這已經不能用生意來形容了,更多的是在進行一場大國之間的利益交換,雙方之間的利益往來之龐大,蔡伯俙到現在還如同做夢一樣。

軍械買賣的利潤是強大的,就如同後世的軍火買賣一樣,有些技術是你掌握而別人所沒有,這就等同於你可以任意的制定價格。

現在不是後世,沒有所謂的行業標準,更沒有世界性的貿易組織,市場誰說的算?當然是強者!大宋就是這世上最大的強者。

雖然趙禎開始了資本主義進程,但同時帝國主義也依舊存在,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最後階段,依靠資本輸出,讓其他國家勞動,得到利潤,當然現在的大宋還沒有做到這一點,但卻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帝國主義在後世是有標準和限制的,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結合當時的經濟、政治條件,表現出帝國主義一定發展階段所具有的基本經濟特徵。

但最主要的地方在於,隨着壟斷本身的發展和客觀條件的變化,作爲現象形態的基本經濟特徵必然有所發展和變化。

其實壟斷就是帝國主義重要的很難標準之一,壟斷的產生和發展最重要的變現形式。

在趙禎看來,眼下的大宋已經完全成爲帝國主義的存在,在大宋生產資料的壟斷已經形成,但並非是富人在進行壟斷,而是國家資本的壟斷。

這是一種從未出現過形勢,大宋是封建社會的制度,但卻是帝國主義的本質,這個快速發展的國家已經走上了一條趙禎也不清楚的道路。

帝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非常迅速,這是趙禎也始料未及的,這個龐然大物需要更多的養分,需要能夠捨去這個世界上的財富。

軍械的交易還只是開始而已,趙禎看過每年大宋的財富已經工業增長的奏疏,其中的許多數據高的嚇人。

大宋的財富增長和工業化的程度成爲正比,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宋對外的貿易的增加,這其中涉及到了許都複雜的概念,趙禎自己都不是非常清楚,但三司中的官員卻非常清楚。

三司在這兩年已經發生了本質的改變,他們屬於文官序列,但卻不同於一般的文官,因爲這些人對經濟的理解,以及對財政的理解都是非常高明的。

三司甚至有專屬於自己的書院,爲的是蒐羅天下的才幹之士,對數字敏感,對經濟有獨特見解以及理解的人,只要能夠通過三司的考試便能進入財貿書院讀書。

在學業結束之後,能夠通過三司前輩官員的聯合考試,就能獲得三司品階官的身份,這是不輸與科舉考試的官位,含金量極高,同時與一般的官員別無二致,依舊能夠收到吏部的文書以及官家的旨意。

大宋在培養人才這方面已經完全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大宋有多少人口?相當龐大,而在這些人口中挑選出天賦異稟或是才學之士的概率同樣也有所增長。

人口數量非常關鍵,同樣是一百個人中出一個人才,大宋擁有上億的人口,而高麗只有區區百萬人,這樣算下來誰的人才更多呢?

蔡伯俙這次帶來的人並不多,但每一個都是三司的幹吏,開始他們還不知道此行的目的,但現在已經從震驚變成狂喜。

都是財經方面的人才,稍稍瞭解之後便知道其中的意義,不考慮對大宋自身造成的反噬,這樣的買賣當然做得!

趙禎和圖格魯克會談的時候,這些人就要和塞爾柱的官員進行談判,真正的談判這纔開始,蔡伯俙與德赫幹之間只不過是達成了交易意向而已,具體的內容還是要靠正式的的會談來解決。

這是雙方之間早就算計好的事情。

趙禎不認爲圖格魯克會在這時候反悔,畢竟和大宋結盟對他以及整個塞爾柱帝國來說都是有益而無害的。

雙方的使者在城主府做出了約定,此次兩大帝國的皇帝會面地點便定在了這裡,這是最爲合適的地點,城主府就在阿母城的中間線上。

對於雙方來說都是最爲公平的,且城主府不屬於任何一方的勢力,而費薩爾還提出了相當穩妥的辦法,無論是大宋皇帝還是塞爾柱皇帝所帶的親隨不得超過十人,文官不得超過八人。

這個標準在趙禎看來很好,雙方之間都會在一種相對公平的情況下進行會談。

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九百四十三章遼朝使者覲見!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一百九十五章遊俠兒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計策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四十五章離別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五百二十六章賀蘭山下的大火第兩千四百三十章時代的靈魂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誰之過?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
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九百四十三章遼朝使者覲見!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一百九十五章遊俠兒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計策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四十五章離別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五百二十六章賀蘭山下的大火第兩千四百三十章時代的靈魂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誰之過?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