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

西夏使者哪能是大宋文臣的對手,所有前來參與朝會的朝臣也不傻,現在明顯是一致對外的時候,既然相公們都不反對,他們自然達成一種空前的團結,。

當然其中有許多人還是突然知官家要納西夏太后爲妃的事,但很快他們便覺得理所因當,官家自親政以來,打破了許多陳規舊俗,所以在朝臣們眼中納妃之事也算不得什麼,最主要的一點是,沒藏黑雲帶來大宋的嫁妝實在太豐厚了。

能和談的事情自然要和談,若是能兵不血刃的拿下整個西夏,這件事史無前例的事情,也將是本朝所有朝臣的功勞。

上首官家平淡的眼神和態度擺在那裡,若是官家真的希望通過武力奪取西夏早早便會開口反對,此時的沉默便說明了一切。

大朝會散去後,作爲西夏使者的周常有些呆滯的走出乾宇殿,今天朝見大宋天子實在太過“刺激”得到的結果也讓人意想不到,無數的信息向他撲來,西夏歸宋,党項百姓必須內附內遷!大宋將會派遣官員在西夏開府建衙,而西夏太后要入大宋天家以保證党項以及大宋的利益!

最讓周常震驚的是,剛剛在朝堂上所有的朝臣沒有一位站出來說此事於禮不合的,這還是最重禮法的漢家王朝嗎?

當然是,大宋的朝臣只不過把關於禮法的討論放在後面進行,以奏疏的方式向趙禎上奏,或是行文兩府相公,千年以來漢家王朝的政治智慧造就了今日的局面,朝臣們即便是有所疑議也會放在朝內討論而不會在外臣面前大加反對。

事實上在散朝之後,兩府相公的案頭便堆滿了朝臣的文書,趙禎的案頭也好不到哪去,凡是有權上奏的朝臣都上了奏疏,不過還好,沒權上奏的都把文書發到了兩府的案頭,這些奏疏都是詢問趙禎迎娶西夏太后於禮不合該怎麼辦的,趙禎一概留中不發。

讓這些朝臣去問兩府的相公去吧!他們一定會比自己解釋的還好好到位,一國之君怎麼能回答這種問題呢?!

很快朝堂之中的消息就傳到了民間,從古至今天子腳下的百姓就比任何地方都八卦,朝臣們散去或是去衙門公辦,或是去酒樓茶肆用餐,大宋的朝臣就是這樣輕鬆,趙禎也不打算去管,畢竟是一個時代的習慣,只要能把差遣該辦辦完就行,反正有勘磨等着他們……

於是這些在酒樓茶肆中的朝臣們便開始談論今日在朝堂中的奇事,文人最是喜歡高談闊論,一時間整個酒樓便知曉,茶肆中也流傳着這段神奇的“佳話”。

就連說書的先生都在打聽完整的內容,以便可以繪聲繪色的講出來,這一天的茶水錢就能頂得上這個月賺得多嘞!

郝一口是甜水巷有名的說書人,這全賴他打聽消息及時,總能在同行剛剛收到消息的時候便已經準備好說辭,這一次又是他最快。

“諸位看官稍待,我朝天子欲收復河西故地,命狄帥率軍西征,這事諸位都知曉,也沒什麼好說的,我大宋兵甲所致,什麼天險關隘不開?”

說書先生稍稍緩了口氣買了個關子,立刻就有人打趣道:“那你今日說什麼?”

啪!一拍手中的醒木,說書人笑道:“今日咱們所以說那西夏太后與我大宋皇帝的一段情愫糾葛……”這樣的言論一出,整個酒館都沸騰了!

這是皇帝的八卦啊!還有什麼比這個還刺激的?大宋朝不以言獲罪,但凡是有什麼就說什麼,即便是官家有時也會成爲百姓茶餘飯後的消遣,不過趙禎的消息比較少,現在好不容易有一個,還是和女人有關的,百姓能不激動?

郝一口不是傻子,這未來的妃子是他能隨意編排的?即便是大宋不因言獲罪,到時間他的日子也不好過,皇家的體面是要放在第一位的。

“西夏太后雖說是一介女流,但仁心愛民,與咱們官家一般,仁愛西夏百姓,你我都知曉,升斗小民還不是要聽朝廷的,朝廷若是要你去邊疆你還能不去?”

見衆人搖頭郝一口拍下醒木,雙手抱拳向着皇宮拱手道:“可咱大宋官家打破亙古之未有,以役募之法結合,但西夏卻沒有,只能讓百姓中的壯丁充任士卒,西夏百姓幾何,哪夠抵擋我大宋兵鋒的?太后娘娘看的清楚,又體恤百姓,於是派遣使者前來和談!這正是真龍天子宅心仁,鳳翔九天慈愛心厚!”

“好!”叫好聲連綿不絕,因爲沒藏黑雲是西夏的太后也就沒人計較鳳翔九天這句話了。

但有人不買賬的說道:“那官家和這西夏太后哪來的情愫?”

對啊,衆人反應過來大聲對郝一口問到,早有準備的郝一口神秘一笑道:“這便要說到那數年前的一段姻緣……”

蔡伯希坐在人羣中張口結舌,自己讓他把大宋的要求顛倒過來,把官家迎娶西夏太后,說成是西夏太后非官家不嫁,但沒想到這貨一張嘴便把當年碧雅軒的事情說的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端是稱得上一場曠世奇戀。

事情沒人比蔡伯俙還清楚,對於這位妹夫趙禎也沒有什麼好隱瞞的,他知曉其實是西夏太后自己要求嫁入天家的,而爲了維護她在西夏的名聲,保持她的掌權,只能由大宋提出這一要求。

但在大宋卻不能說是大宋提出的要求,這看似很矛盾,但都是爲了安撫百姓,大宋如此強大,若是讓百姓知曉官家提出迎娶西夏太后的要求,那難免讓百姓覺得大宋因爲國力強盛,強娶西夏太后……這還是有損官家顏面的事情。

“…………如此,西夏太后心中便只有官家一人,但誰讓她的兄長利慾薰心,矇騙她如了西夏皇宮,還好這李元昊自作孽不可活,搶了自己的親兒媳被自己兒子送到了閻羅殿!這正是擡頭三尺有神靈,今世姻緣今世果!”

蔡伯俙起身對郝一口笑了笑便轉身離開,果然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今天他算是見識到了。

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兩千四百五十八章交通網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風第二百三十八章綠車旄節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禍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談?沒有可能!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魚咬勾了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殺雞儆猴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
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兩千四百五十八章交通網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風第二百三十八章綠車旄節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禍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談?沒有可能!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魚咬勾了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殺雞儆猴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