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

“不用老夫動手,你自己應該知道該怎麼做了吧?”

張儉翻動着地上的屍體用無所謂的口氣對蕭孝先說道。

蕭孝先已經絕望,他不知道這些如殺神一樣的悍卒是從哪冒出來的,但當他看到一身破爛皮甲的耶律喜孫後便猛然驚覺,這些人不都是在車駕抵達時恭恭敬敬跪在一旁的奴隸嗎?!

在蕭孝先的面前只有一張紙和一支筆,連墨汁都沒有,地上的血液就是墨汁,蕭孝先顫抖的拿起毛筆,哆嗦的手臂甚至無法寫出一個字。

張儉嗤笑道:“怎麼,這個時候反而害怕了?想想你幹得惡行,想想那些冤死在你刀下的忠烈,這就是你的報應,因果循環,你蕭孝先的報應來了,如果你招供,寫下廢立陰謀,也許還能似得體面,禍不及家人!”

蕭孝先哆嗦着嘴脣說道:“能保全我家中之人?”

張儉微微點頭道:“陛下豁達大度,已經下過口諭,若蕭孝先如實招供,朕便免除株連之禍。”

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後,蕭孝先的心中微微好受了些,提筆在紙上寫下了那一日在太后寢宮中所發生的一切,張儉看到了內容,幾乎和耶律重元所說的如出一轍。

倆個人所說的一切是那麼的相似,這便能看定太后確實有過陰謀廢帝的打算,並且即將要實施。

這次西北行宮避暑其實是一場釜底抽薪之計,無論是張儉還是耶律宗真都知道,只有廢掉太后蕭耨斤才能穩定大遼的局勢,才能平息這場母子之爭。

權力面前是沒有親情的,親情這種東西對一個帝王來說是奢侈品,比任何財富都來的珍貴的多。

這也是爲什麼趙禎努力維繫皇家中親情的原因。

在權利的爭奪前國事被放在了後一位,此時的耶律宗真並未把大宋的軍演放在心上,這已經不是大宋第一次在自己的家門口耀武揚威炫耀武力了,比起太后的威脅,這點事情算什麼?

手持寶刀的他帶領着先帝留下的精銳一路走向位於行宮中央的宮帳,斡魯朵很快發現了這羣不速之客,但皇帝在前,他們自然不敢動手,當頭領上前阻攔的時候,長刀瞬間劃過了他的脖子,血水飛濺喚醒了斡魯朵的戰鬥素養。

斡魯朵們抽出長刀禦敵,可他們哪裡是耶律喜孫這幫精銳悍卒的對手,即便穿着簡陋的盔甲,但這幫人的戰力是毋庸置疑的,每一刀,每一擊都是那麼的精準,避過格擋直取要害。

這幫奴隸戰士身手敏捷,即便在西北之地也沒有磨去他們身上的本能。

即便是一邊倒的屠殺,也沒人敢把手中的刀伸向耶律宗真,身爲皇帝的他有着至高無上的威嚴,多年養成的習慣使得這些斡魯朵有心無力。

在他們的心中,皇帝是一國之君,最高的統治者,大遼的主宰,至高無上的存在。

無論是誰獲得最後的勝利,對皇帝下手的人都沒好下場。

衝進宮帳的耶律宗真看着手中蕭孝先的招供文書,擡頭瞧了一眼聲色俱厲的母親微微閉眼,隨手把供詞甩在母親的臉上:“母后爲何如此絕情,虎毒尚且不食子,難道朕在母后的眼中只是您權利路上的絆腳石而已?或者說朕是您控制大遼享受權利的傀儡工具?!”

看着鮮血書寫的供詞,蕭耨斤天旋地轉,這份供詞猶如一把大錘擊碎了她的權利美夢,她此時第一個念頭還是自己再也沒有機會再踏上上京皇宮中的御座了。

失去權利比的得不到它更可怕,曾經擁有過權利的蕭耨斤已經習慣了權利所帶來的一切,先在就要失去它當然接受不了,一種不甘如魔鬼的低語在耳邊迴響。

“逆子!安敢害我?!這是謀逆,這是篡位,這是叛變!”

所有人都用憐憫的目光看着眼前這個發瘋的女人,她已經被權利的慾望折磨瘋了……

當避暑的皇駕回到上京城的時候,所有的的遼朝百姓都徹底瘋狂了,妖后蕭耨斤被囚禁在一輛龐大的囚車中,如同一個犯人般帶着枷鎖。

遼朝百姓對她的恨意瞬間爆發出來,蕭耨斤臨朝稱制的時間內發生多少慘案,有多少的無辜被她的命令所屠殺?這個數字已經難以勝記。

罄竹難書的罪過被人翻了出來,無數的孤兒寡母披麻戴孝的在車駕邊上嚎啕大哭,這一舉動讓許多受害者家屬開始效仿,一時間遼朝上京被陰鬱的白色所籠罩。

張儉呆呆的看着突發的情況,而耶律宗真面色不善,他這麼做是因爲要讓百姓看到曾經的妖后已經被自己所囚禁,大遼的權利即將走向正軌,但不是爲了讓自己的臉面難堪。

畢竟蕭耨斤再怎麼無道,再有什麼滔天大罪,也是自己的生母,這樣一來他身爲大遼皇帝的臉上也會無光。

慢慢的人羣也開始發現問題,在一部分人的帶領下開始呼喝萬歲的口號,漸漸的萬歲之聲開始擴散,整個上京城都沉靜在這個聲浪之下。

這纔是耶律宗真希望看到的事情,自己獲得百姓的認同感,並且獲得百姓的尊敬,否則自己這麼做有什麼意義,難打只是獲得本就該屬於自己的東西?

耶律宗真收回了本就屬於他的權利,那些原本投靠蕭耨斤的黨羽惶惶不可終日,蜷縮在府邸中瑟瑟發抖,他們害怕皇帝的報復,因爲這是這個世界上最爲可怕的報復,無處可躲,無處可逃。

但顯然耶律宗真不打算全部株連,只把和蕭耨斤關係緊密的幾人治罪,並且放過了罪魁禍首蕭孝先的家人,只治罪蕭孝先一人,並抄沒其家產。

耶律宗真的寬仁大度讓遼朝的官員爲之嘆服,無不臨表涕零的跪在大殿之中感激。

可事實上是耶律宗真恨不得把這些人五馬分屍,但他卻不能這麼做,其中的官員有不少都是朝中重臣,關係複雜,有些甚至和宗室聯繫在一起,一旦處決定會造成遼朝的動盪。

再說沒有這些人來處理朝政,這對幅員遼闊的大遼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災難。

現在對耶律宗真來說最要緊的是實現權利的過度,並且使得大遼的朝堂恢復穩定,把那些被蕭耨斤廢除的政策重新拾起來。

耶律宗真想要做的是把遼朝經營成能和大宋抗衡的王朝,這就勢必要恢復並實施先帝的改革。

對他來說這次囚母收權的意義在於恢復大遼的強盛,而不是使得大遼退步,大宋的強盛是個人都能看得出來,如果此時大遼不砥礪前行,必將被大宋遠遠的甩在身後。

耶律宗真是個有野心的皇帝,他想要在有生之年使得大遼成爲整個中原的霸主,消滅西夏,收服大宋,讓契丹這個遊牧民族入主中原。

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七百九十一章與智者同行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北京路的視察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遷徙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章以卵擊石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一百五十六章兄終弟及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一千零八章母儀天下、艸盛上出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遼朝漢臣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東京舊夢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殺雞儆猴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九百四十三章遼朝使者覲見!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七百八十五章最毒婦人心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
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七百九十一章與智者同行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北京路的視察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遷徙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章以卵擊石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一百五十六章兄終弟及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一千零八章母儀天下、艸盛上出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遼朝漢臣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東京舊夢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殺雞儆猴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九百四十三章遼朝使者覲見!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七百八十五章最毒婦人心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