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

塔利班完全不明白這份苛刻的契約爲什麼會讓拉比如此的開心,契約的簽訂讓大宋和一賜樂業人之間變成了形式上的宗主國關係,每年給大宋的利息就像是在稱臣納貢。

“智慧的長者,偉大的拉比!爲何要與大宋簽訂這樣一份契約?咱們不應該被綁在……惡魔的手掌,成爲他壓榨的奴隸!”

即便是塔利班壓低了聲音,拉比依然不滿的望着他,嚴厲的表情變得柔和,這麼多年來塔利班爲了一賜樂業人鞍前馬後,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塔利班,看待問題不要侷限於眼前,要把自己放在高山之上,如此才能看清遠處的事物,咱們一賜樂業人已經失去家園太久,任何東西都沒有復國來的重要,錢財?一賜樂業人曾經身無分文!地位?一賜樂業人曾經是最低賤的奴隸!和這些相比,大宋要求咱們每年支付利息又有什麼關係?”

塔利班稍稍點頭,躬身行禮道:“尊敬拉比,塔利班接受您的教導,所有的一切都沒有復國重要!”

拉比微微點頭:“最讓我驚訝的是大宋皇帝的智慧,是他讓一賜樂業人有了希望,也是他一步步把我們一賜樂業人變成了手中的棋子,雖然是棋子,但也是互惠互利而已,大宋希望打通歐羅巴的商路,消除阿巴斯王朝的阻礙,咱們的聖城就在阿巴斯王朝,顯然大宋皇帝是想利用我們顛覆阿巴斯王朝的統治,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下一步大宋皇帝便會與歐羅巴的使者見面了。”

塔利班不明白爲什麼拉比會有這樣的猜測,在他看來大宋的強大已經是有目共睹的了,對於阿巴斯王朝的不滿完全可以禁絕往來,缺少大宋精美商品的阿巴斯王朝一定會損失慘重。

馬車稍稍晃動便向前緩緩駛去,拉比並沒有回答塔利班的疑惑,蒼老渾濁的眼神中閃爍着睿智的光芒:“宋人有一句古話,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大宋的皇帝很聰明,他大宋用外交的手段不費一兵一卒的摧毀一個帝國,這盤棋他已經下了許久了,到了該收官的時候,也許今年的正旦朝會便是一個契機,可憐的阿巴斯王朝……”

趙禎此時並沒有如拉比猜測的那樣會見羅馬帝國的使者,現在還不是時候,他現在所關心的是倭國的局勢,長期把視角放在西夏,遼朝,甚至是遙遠的阿巴斯王朝身上,趙禎此時才發現自己忽略了倭國,這個小小的島國總是那麼的讓人容易忽視它,這也是中原朝不在乎它的原因吧……

既然發現問題,就要及時的解決和彌補,大宋在倭國的利益同樣重要,這是大宋唯一在海外駐兵的國家,而大宋每年從石見等地獲取的白銀也是官交子保值的重要來源。

大宋的官交子要依靠大量的白銀和黃金保值,這是大宋的一份國家承諾,任何人拿着大宋發行的官交子都可以從大宋朝廷的票號中兌換等值的白銀,一貫交子兌換一兩白銀,足斤足兩童叟無欺!

趙禎不希望自己的金融帝國倒塌,對交子的發行一直在控制,而倭國的白銀便是保障的根本!

可以說大宋已經習慣了從倭國獲得白銀,這讓原先盛產白銀的倭國在經濟上受到了極大的損失,原本他們的白銀可以在大宋購買很多商品,但現在隨着大量的白銀進入大宋,倭人要先把白銀兌換成交子才能購買商品。

倭國自然有應對的辦法,他們在海上組成船隊,掠奪大宋運送白銀的船隻,在大海上即便皇權也很難控制,大宋的船隊極易遭受倭國海盜的攻擊。

即便是大宋的海船相當出色,也架不住倭國的不斷騷擾,趙禎手中有一份海船損失的名單以及大宋沿海地區的損失的奏摺,不禁讓他感嘆歷史的必然。

但人面對惡劣的環境,生存都是問題的時候,便會用自己的雙手與性命去開脫未來,顯然這些倭人便是這樣,沿海遭受倭人襲擾的地區損失可謂是驚人,並非丟失多少財貨,而是家被搬空了,鐵鍋,菜刀之類的炊具,柴米油鹽之類的廚房用品,甚至連夜壺都被搶走……

由此可見倭人的窮困,但因爲自己的貧窮便去掠奪,這顯然是強盜邏輯,大宋對沿海地區的防衛開始加強,但漫長的海岸線總是讓人頭疼,也成爲了大宋揮之不去的頑疾。

趙禎到時要看看,這倭國使臣前來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大宋已經遣使去倭國的平安京譴責過了,抓住的倭人也就地正法,懸掛在沿海一帶“放風箏”就不信倭國皇帝還能無動於衷。

其實這些都不重要,因爲在倭國不是天皇說的算的,攝關政治讓所謂天皇的權力都集中在了關白的手中,現在的攝政家族乃是倭國的關白藤原氏,攝政,關白,二者合稱攝關。

但大宋絕不會承認攝關家族的權力,同樣趙禎也不會承認,這是正統王朝對正統的尊重,也是趙禎對倭國局勢的態度,對於急需幫助的倭國天皇來說,這是個非常好的信號。

也讓實權統治倭國的藤原氏大感不滿,這次的使者說是後朱雀天皇的使者還不如說是藤原氏派來的使者差不多,蔡伯俙的消息讓趙禎有了準備,顯然這是藤原氏來職責大宋對石見等銀礦控制。

大年初一,正旦朝會,巍峨的大慶殿第一次引數十個國家的使臣,禮樂齊奏,旌旗招展,身着板甲,橫刀後置,單手握刀的大宋禁軍於大慶殿的廣場兩側列班,沒人能看得清他們的面孔,只能從面甲上黑洞洞的窟窿中看到堅毅的眼神。

如此場面頗有震懾之意,大宋的朝臣們昂首進入大慶殿,這是大宋的天威,這是皇帝的“爪牙”他們引以爲傲,如今的大宋再也不是以前的大宋,從骨子開始融入銳利,誰現在站出來說這些禁軍殺氣過重便是個笑話,連殿中御史都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場面。

殿前儀仗也大多是身穿金甲的武士持立,在陽光的照耀小仿若天神,凜凜之威無人敢犯,即便是大宋的朝臣都頗爲震撼,何況那些小國使臣,在殿前等待的回鶻使者甚至瑟瑟發抖,而倭國使臣的眼中充滿了羨慕與嫉妒……

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間地獄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二百四十五章御覽試卷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五百六十四章民族大融合?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一百二十四章假戲成真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二百零四章 罪己詔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第兩千四百四十七章睡個安穩覺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八百三十七章華夏先哲的偉大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
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間地獄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二百四十五章御覽試卷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五百六十四章民族大融合?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一百二十四章假戲成真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二百零四章 罪己詔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第兩千四百四十七章睡個安穩覺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八百三十七章華夏先哲的偉大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