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

宋軍已經擺脫了完全使用冷兵器廝殺的狀態,除了王韶率領的永安軍和神衛軍之外,大宋其他的軍隊都是以冷兵器爲主混合使用熱兵器,大宋的其他兵種多多少少裝備了火藥彈和炸藥,同時也有一定數量的火槍。

委積軍中也裝備了火器,但他們更擅長使用冷兵器,也就是大宋原本使用的制式裝備,而火藥彈也同樣是他們的制式裝備。

三萬人的委積軍展開鐵板車廂,架起了車上的小型牛弩,隨着腳踏上弦的士兵不斷的給弩箭上弦,這種小型的弩車不斷的向吐蕃軍隊攢射一支支威力驚人的弩箭。

弩箭攢射而出,速度之快令人難以想象,威力巨大的弩箭瞬間擊穿了吐蕃的士兵,無論是人還是戰馬只要被擊中瞬間便被洞穿。

密集的吐蕃人成爲了隨意射殺的對象,棘輪弩依舊是宋軍之中最常使用的遠距離“大殺器”,畢竟只有永安軍和神衛軍具裝火器,其他的各路兵馬依舊使用棘輪弩作爲遠程武器進行投射。

漫天的箭雨如同烏雲一般撲向吐蕃人,委積軍的士兵都是老兵,他們知道要在吐蕃人靠近之前儘快的射出更多的弩箭,這樣才能把棘輪弩的威力發揮到最大。

三萬人的委積軍在瞬間形成一種強大的戰力,吐蕃人沒想到宋軍的勞役居然會如此強大,在他們的印象中,漢家的運輸隊都是由勞役組成的。

但現在卻如此“銳利”,吐蕃人也知道眼下只能往委積軍的軍陣中衝鋒,只有這樣才能減少被弩箭射殺的傷亡。

只可惜他們所要面對的乃是鋼鐵一般箱車所組成的“銅牆鐵壁”,這些箱車都經過改造,厚重的地盤使得箱車相當的穩定,而且省去了盾牌的使用,宋軍可以躲藏在箱車之後,從空隙中伸出一柄又一柄的鐵槍。

雙方的廝殺逐漸進入白熱化,在宋軍眼中,這些撲面而來的吐蕃人都是一個個“誘人”的軍功,擊殺這些人對於他們來說有着無比的“誘惑”。

同樣吐蕃人也是如此,他們根本就停不下來,一旦衝鋒起來的騎兵如何能夠回頭?回頭便是一個死!

吐蕃士兵不斷的向宋軍的軍陣發動衝擊,一波波的衝擊如同海浪,而宋軍就如同海中的礁石。

這便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雙方之間不斷的拼殺,不斷的衝擊在一起,委積軍是運輸的車隊,沒有辦法攜帶大量的火器,火炮一門也沒有原因無他,實在太重了。

委積軍第一次成軍便遇到了兇狠的吐蕃人,這是一件讓人非常驚歎的事情,當然對於吐蕃人來說就是一場災難。

吐蕃人最先要需要的便是突破宋軍的箱車防線,騎兵想要突破這樣的防線就需要先突破這些厚重的箱車。

箱車雖然很重,但吐蕃人依靠人命堆填硬是把鐵索相連的箱車推翻,一個個缺口被撕開,吐蕃人殺入宋軍之中。

白刃相交之下,吐蕃人便暴露出了他們的短處,箱車已經最大程度上的阻止了他們的速度,騎兵一旦失去了速度,在戰力上便已經減半。

近距離的白刃戰正是宋軍最擅長的事情,何況還有火藥彈作爲補充,以及躲在軍中的火槍對吐蕃人進行狙殺。

這些火槍手的作用很大,只要是戰力過人的吐蕃將士都會成爲宋軍中火槍手的目標,在五十步之內,這些精準的火槍幾乎可以做到指哪打哪。

委積軍最可怕的地方就在於這些老兵的戰場經驗,敏銳的戰場直覺,這些都是難以培養的,只有真正親歷過戰場之後纔會形成的東西。

宋軍的鎧甲難以比攻破,手中的橫刀又犀利無比,再加上陣形的配合,如林的長槍把吐蕃騎兵分割開,同時配合火槍以及火藥彈的擊殺,委積軍戰力驚人!

戰爭就是一場精美的藝術,這是大宋經過多年征戰所積累下來的經驗,手能生巧是人類的特性,當委積軍的老兵再度踏足戰場的時候,南征北戰的經驗使得他們在擊殺吐蕃人的時候“熟能生巧”。

唯一的弱點就是委積軍的將士對高原的反應相當大,他們是臨時被從十六衛中抽調出來的力量,並沒有在高原地區的青海路接受過訓練。

時間長了體力便會出現不支的情況,尤其是在和吐蕃人作戰之後,一部分將士的高原反應開始加劇。

這是沒有辦法迴避的問題,即便是再強大也有自己的弱點,而這些弱點被吐蕃人察覺到,委積軍在不但的輪換士兵作戰,這是一場拉鋸戰。

吐蕃人彷彿看到了希望,角廝羅的命令簡單而明確,就是要襲擊宋軍的輜重,斷掉宋軍的補給。

只有這樣才能讓進攻匹播城的宋軍停下腳步,角廝羅當然知道匹播城的重要性,匹播城和邏些城互爲犄角,一旦匹播城丟失,那邏些城便岌岌可危了。

但最爲重要的是,匹播城和邏些城乃是整個吐蕃的中心,一旦匹播城被攻陷,那吐蕃便失去一處重要的據點。

北面的宋軍鐵騎已經被吐蕃大軍逐漸拖住了腳步,而難免的宋軍人數不多,但戰力強大,而且南路宋軍距離邏些城更近。

而匹播城瞬間就成爲戰爭的轉折點,無論是宋軍還是吐蕃軍都需要把重點放在匹播城,而角廝羅對付王韶所部的關鍵就是襲擊宋軍的補給車隊。

在高原上他們佔據了地利,襲擊宋軍的補給對於角廝羅來說是重中之重,只有這樣才能拖延南路宋軍的速度。

三萬宋軍的戰力不可小覷,但相比王韶的七萬多具裝火器的宋軍卻要容易對付的多。

所以角廝羅對委積軍的圍剿可謂是不遺餘力的,數萬大軍團團包圍委積軍,因爲攜帶的輜重,委積軍的速度緩慢,只能成爲吐蕃人攻伐的目標。

這一點委積軍的將士也非常清楚,他們只能一次次的擊敗吐蕃人的進攻,緩緩的前往王韶所部,這是一場艱難的行軍,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停止,他們是王韶的後援。

戰場依舊膠着,但宋軍的戰力更強一些,並他們在武器和盔甲上佔據了優勢。

但就在這個時候,號角響起,吐蕃人卻以最快的速度撤退………………

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遷徙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變爲族內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五章初入東宮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六百六十八章遷都之謀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與庶民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第兩千一百五十八章帝王的談判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五百六十二章回歸正朔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六百三十九章蔡伯俙的辦法(下)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
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遷徙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變爲族內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五章初入東宮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六百六十八章遷都之謀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與庶民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第兩千一百五十八章帝王的談判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五百六十二章回歸正朔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六百三十九章蔡伯俙的辦法(下)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