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

仁欽桑波和角廝羅都是精於算計的“大家”,這天下間的頂尖人物已經不剩多少了,大宋橫掃宇內,西夏,遼朝,等等諸多的才智頂尖者死的死,降的降。

剩下的還在大宋的朝堂中安穩度日,唯獨在西面的高原上還留下這塊淨土,留下幾個才智超羣之人。

單單有智慧並不可怕,智慧再高沒有相應的力量一切都是空談,可吐蕃不一樣,趙禎一直擔心的就是吐蕃,這個民族的精英力量實在太過聰慧了些。

聰慧到了令人恐懼的程度,多少年來吐蕃即便是在不斷的內耗還是擁有相當驚人的規模,農奴的數量雖然在增加,但尋常吐蕃百姓的數量卻也沒有太大的減少。

吐蕃擁有一切趙禎羨慕的東西,精英的智慧,樸實的民衆,強健的體魄,更可怕的是在嚴酷環境中鍛煉出的勇氣。

這羣人幾乎擁有和天地鬥爭的勇氣,若是可以他們甚至可以與山脈岩石搏殺!

加上古老的精英智慧,這個民族其實非常可怕,從他們的祖先開始,吐蕃人就一直是高原的主人,即便是漢家百姓還在與北方廝殺的時候,吐蕃就已經開始逐漸強大起來。

在漢代以前,這片土地從未有人踏足,但卻並不妨礙這裡的人生活,他們不斷的適應環境,不斷的抱團發展纔有了現在的吐蕃。

漢代的時候根本就沒人在意這片土地,吐蕃的先民也被形容成野蠻未開化的存在,可到了唐朝的時候這裡便繁盛的成就了一個高原帝國。

時間的演變很快,也很慢,但卻一直不停的在前進,華夏漢室驅逐或是消滅了大多數的遊牧民族,甚至同化了一些,但對吐蕃人卻毫無辦法。

這個民族擁有上天的眷顧,雖然四周的環境惡劣,但這環境卻成爲庇佑他們的屏障,唐朝這樣武力極強的王朝爲何要與吐蕃通婚和親?爲何要與吐蕃簽訂和平條約?

若是吐蕃不在高原,若是吐蕃在平原上早已被唐人的大軍生吞活剝,哪有文成公主和親的事情?這不是盛世,這是一國之屈辱!

只有趙禎這樣,達到皇帝高度或是僅次於皇帝高度的人才會了解,和親這種事情是多麼的屈辱和無奈。

這根本就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若是能消滅吐蕃,誰還會去和親?誰還會坐下來以兩國百姓爲重的去和談?

根本就不會有這種事情發生,所以,高原的屏障現在稱爲仁欽桑波和角廝羅的依仗,他們知道大宋的軍隊打不過來,他們也知道自己下了高原之後也打不過宋軍。

在見面之前,兩人便已經打定主意抱團取暖了,這是退無可退的選擇,當然每個人心中都是各懷鬼胎的,角廝羅不會輕易放過那些吐蕃貴族,而吐蕃貴族們也不會輕易妥協。

仁欽桑波是吐蕃貴族們的話事人,一旦成爲話事人也就意味着他的話便是代表吐蕃貴族們的話,所以有着相當大的決定權。

越是在困境之中越需要一個強力的執行者,這無論在那個世界都是通行的道理,仁欽桑波以他出色的學識和膽識獲得了支持。

同時他自己也是吐蕃貴族中的一份子,沒有理由不爲貴族們的利益着想,所以交給他全權代理吐蕃貴族們很放心。

仁欽桑波有一種獨特的人格魅力,他的學識和胸襟讓人感嘆,即便是趙禎都懷疑要是長久的被仁欽桑波遊說下去他一定會給吐蕃貴族提供一些援助。

幸虧讓他離開了神都城,趙禎不知道仁欽桑波還能堅持多久,否則一定會更早的打發他離開。

現在的仁欽桑波已經把青塘部的頭人們說服,無論是佛法還是別的什麼,甚至是角廝羅自稱活佛的身份都被仁欽桑波娓娓道來。

出奇的是仁欽桑波居然支持角廝羅自稱活佛的行爲,他認爲能挽救吐蕃的人就應該是受到萬人敬仰的活佛。

一時間青塘頭人們對他的崇拜更爲強烈了,這是一場盛世,一場對於吐蕃來說的盛世,各方勢力在大宋的壓迫下終於開始情形,開始聚攏在一起和談。

此次和談不是簡單的和談,更是吐蕃利益的劃分和統一,和談在一開始絕對是美好的,來自北方的羌唐部也派人來了,來自最西北從不參與吐蕃紛爭的拉達克部都派出了路乞寺的僧人前來參加,還有脫敢,納倉的等各部的族長全部都來了。

這是吐蕃部的盛世,自從吐蕃帝國分崩離析後,這些人已經很久沒有聚集在一起商談如此的大的事情了。

地點不在邏些城,也不在吐蕃舊貴族所掌控的匹播城,而是在古如拉康寺…………

這座寺廟始建於吐蕃王朝第五代贊普赤德祖丹時期,那是吐蕃最美好的事情,整個吐蕃欣欣向榮。

曾經的盛世被鐫刻在了這座寺廟之中,地點是仁欽桑波定下的,爲的就是喚醒各部頭人心中的那份希望和美好。

他成功了,每一個抵達的人都用最真誠的理解向這座寺廟叩首,大禮參拜之後方纔進入其中。

仁欽桑波知道如何利用人心中的柔軟,而只要觸動這些柔軟就能讓他們真心誠意的去合作。

但角廝羅恰恰相反他不會去利用忍心中的柔軟,卻會利用另外一樣東西,恐懼。

當所有人都到齊之後,仁欽桑波與角廝羅把臂而入,不知道的人見了還以爲兩人的關係親密,而事實上這兩人其實剛剛結盟。

時間稍稍退回到一個時辰之前,那時仁欽桑波剛剛抵達,而角廝羅也剛剛抵達沒多久,思麻部的守軍已經佔據了險要之處,他們能保證在三天之內不會有大軍穿過這裡前往古如拉康寺。

如此便能保證這次吐蕃各部之間和談的公平公正。

但只可惜絕對的公平和公正,這東西世界上就根本就不存在,角廝羅和仁欽桑波兩人在密室中最先見面,也最先商談。

雙方之間都要驚醒妥協,事實上只有他們兩人談好了,所有人才能談的好,所有的事情纔會按照計劃好的意志驚醒下去。

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九百四十三章遼朝使者覲見!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兩千五百九十章“聖城”之殤(下)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宴無好宴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請假!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四十三章希望學園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七百七十二章毛衣外交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魚肉”的討論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
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九百四十三章遼朝使者覲見!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兩千五百九十章“聖城”之殤(下)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宴無好宴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請假!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四十三章希望學園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七百七十二章毛衣外交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魚肉”的討論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