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

金瓜武士脫着哀嚎的党項使者退走,慘叫聲緩緩消失讓大殿中的氣氛稍稍緩解一些,但此刻誰都知道官家是氣急了,否則也不會下此重手,被說是官家的脾氣,就是朝臣們自己都覺得解氣。

“陛下萬歲!外臣叩謝陛下,然這党項人在大宋逞兇只不過是他們的冰山一角,我回鶻百姓遭受的苦難罄竹難書啊!懇請陛下發兵,救我回鶻與危難!臣以死上奏!”

說完回鶻使者便在朝臣們驚訝的眼神中向大慶殿中的柱子撞去,義無反顧的模樣讓所有人都沒反應過來,就在他要撞在柱子上的時候,夏竦眼疾手快的伸出一腳伴了他一下,回鶻使者飛出去肩膀撞在了鎏金的柱子上。

趙禎皺眉道:“快傳御醫!你這外臣真是……唉!我大宋雖是上國,理應調解紛爭,但發兵一事,牽扯甚多,西域又距離我大宋甚遠,鞭長莫及啊!”

回鶻使者一時失神,呆呆的望着大殿中的藻井默默流淚,此刻的他已經知道自己的國家完了,大宋皇帝的態度說明了一切,即便是懲治了党項使者又有什麼用?遠水解不了近渴,自己的國家危在旦夕,而沒有任何人能幫助自己。

緩緩起身,回鶻使者身上的生氣彷彿被抽的一乾二淨,三魂六魄都不在了似得,如行屍走肉一般緩緩向大慶殿之外走去,搖搖晃晃步履蹣跚一邊走一遍默默流淚,沒有嚎啕,沒有其他動作,就這樣麻木的走出大殿……

大殿之中的朝臣見了心中亦是酸楚,一個國破家亡之人就是如此景象,這悽惶模樣讓人心中忍不住爲他悲哀難過,大悲無聲怕是就這樣了。

直到他離開殿門大慶殿才恢復生機,趙禎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失魂落魄的人,這回鶻的使者對國家的忠心讓人敬畏,能以死相報可不簡單。

朝臣們唏噓一會便算了,畢竟出兵西域對大宋來說實在太不現實,党項可不是好相與的,李元昊這幾年雖未讓党項變得多麼繁榮,還是和原先一樣,但窮兵黷武的党項軍戰力卻是不低,對西域的連連用兵使得党項軍能征善戰,即便是大宋不怕,也不可越境作戰。

再說要發兵西域,中間還隔着一個党項呢!要想發兵西域大宋還不如直接滅了党項呢!其實朝臣們都明白回鶻使者的意思,大宋只要出兵給党項以壓力,便可使得西域各國緩過神來,減小回鶻的壓力。

此計乃是圍魏救趙之術,只可惜大宋不可能爲遠在天邊的回鶻去打擊党項,趙禎在大殿上訓斥党項,並讓金瓜武士廢了党項使者已經是能做的最多的事情了,別的就再也幫不上忙,而回鶻使者也看清楚了本質,知道沒有希望,便只能失望離去。

回鶻使者與黨項使者只不過是正旦朝會的插曲,朝會還是要正常進行的,之後還要遞交國書,單獨對奏,事情多得很,趙禎也想快點結束,晚上還要帶着後宮皇嗣在宣德樓與民同樂。

一身倭國特有服飾的倭國使臣上前,態度極盡謙卑,語氣恭敬的甚至有些獻媚:“我皇恭祝大宋正旦之慶,恭祝陛下與日同輝,恭祝大宋繁榮鼎盛!”

謙卑獻媚的模樣讓朝臣瞧見了都覺得噁心,所有的外臣包括朝臣覲見官家都是躬身行禮,最多便是拜下而起,而倭國使臣卻是拜下之後跪着說完這一切的,態度謙卑的讓人有些瞧不起。

“哦,既然如此,那爲何我大宋商船在倭國海域接連遭受襲擊,多有船毀人亡之事發生?難道倭國皇帝就不知這事情?”

趙禎對倭國使臣是完全沒有好感的,而且這個使臣不是倭國皇帝派來的,而是關白藤原氏派來的,雖然打着皇帝的旗號,卻是關白的人。

使者恭維的說道:“大宋的船隊強大無比,我倭國並無船隻能給他們造成威脅,而且倭國的船隻都掌握在朝廷的手中,沒有皇帝的命令誰也不能擅自調動,更不可能襲擊大宋的商船了……請陛下明察!”

趙禎心中冷笑,大宋又不是沒抓住過倭人船隊的首領,他們皆是奉了關白藤原氏的命令襲擊大宋商船的,至於在大宋沿海地區掠奪的倭寇也和關白的默許脫不開關係。

既然倭國不承認,那趙禎自有辦法:“既然不是你倭國朝廷指使的,那他們就是亂民了,朕便可下旨加派軍隊,駐紮更多的駐軍全數剿滅他們!”

倭國使臣一驚,連連道:“不用上國出兵,我倭國有能力剿滅這些亂民,畢竟是在我倭國治下出的事情,自然該歸倭國處理,哪有讓上國出兵的道理……”

趙禎擺了擺手道:“那倒不用,我大宋之水軍,縱橫天下,遙遠的阿巴斯都去得,何況一個小小的東海?從今往後我大宋商船前往你倭國都會有大宋水軍護航,商船上也要加裝軍械,以防不測。”

倭國使者還要再說什麼,龐籍便開口打斷道:“官家所言極是,我大宋貴爲天朝上國,自當幫扶弱小,倭國海寇嚴重,我大宋水軍自然責無旁貸,在能力範圍之內施以援手,剷除海寇,使我大宋東海之濱海晏河清!”

倭國使臣無奈,躬身低頭道:“謝大宋皇帝陛下!”

趙禎稍稍點頭,這也是未來大宋在東海之濱用兵的主要方向,也可以爲大宋以後出兵倭國打下基礎,這個島國從唐代開始便與中華文明摩擦不斷,即便是失敗了也會在休養生息之後捲土重來。

倭國對繁榮的中華大地早已是垂涎三尺,沿海居民深受其害也已經不是一日兩日,雖是疥癬之疾,但卻讓人難受,以暴制暴一項是趙禎的對外政策。

朝臣們自然沒人反對,誰都知道倭國的銀礦是大宋的利益所在,倭國海寇這兩年對大宋沿海州府的騷擾也是頻繁異常,是該好好整治一番,既然倭國不承認,那就更好了,這下可算是有藉口出兵了。

對於用兵一事,朝臣們現在並不是很牴觸,在他們看來只要不是對党項和遼朝用兵就行,對於這些番邦化外之地,用兵只不過是小事一樁,並且還不會有多大損失,有些欺軟怕硬的感覺。

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三百章悲歌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兩千一百四十四章資本永不眠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六百章對策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兩千五百八十五章成約!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兩千一百三十三章彌勒從未降世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宴無好宴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七百八十五章最毒婦人心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
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三百章悲歌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兩千一百四十四章資本永不眠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六百章對策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兩千五百八十五章成約!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兩千一百三十三章彌勒從未降世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宴無好宴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七百八十五章最毒婦人心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