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

趙禎輕而易舉的就能找到孔家的弱點,這個弱點幾乎是所有大家族的通病,他們並非是獨立存在,而是要依靠世俗的力量。

孔家類似於宗教而不同於宗教,天下人對孔家的尊重都來源於那位至聖先師,孔家是他的嫡系傳承,也是華夏儒道精神的載體。

歷朝歷代都尊孔家的地位,分其嫡長子爲文宣王,這是對孔聖人的尊重,當然其嫡子孫自然有繼承爵位的權利。

儒家尊崇禮制,尊崇上下尊卑,同樣也推崇傳承,這一點對於孔家來說是相當的有利,事實上趙禎並非厭惡孔家。

這個家族在歷代王朝都起到了維穩的作用,教化百姓的功勞更是不可小覷。

同樣的趙禎也不厭惡儒家,儒家的經典還是經典,便是一個簡單的義利之辨中都充滿了哲學道理,更別提三人行必有我師了。

相反,趙禎非常重視儒學的發展,否則也不會提倡關學,所謂的關學也是從儒學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若是反對儒學,關學也亦應該反對纔是。

但趙禎沒有這麼做,恰恰相反,他希望儒學發展的更好,各種各樣的學派百花齊放,文道上的爭論越豐富越好。

文化就是要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纔不會出現一家獨大,現在大宋的發展趨勢就是這樣,孔家也正是因爲對這種改變而恐懼,本能的開始抵抗。

其實這在趙禎看來並沒有什麼,孔宗願只要不是刻意對抗皇權,刻意獨尊孔家的教化爲標準,趙禎都能原諒。

誰也比希望背上一個屠戮聖人子孫的罵名。

孔宗願是否看到了大勢所趨這還不好說,若是他看到了,自己就要找他好好談談,至於那幾個詆譭趙旭的酸儒,已經不足爲慮。

皇后既然已經派人賜東西,那就說明天家的態度包容,也體現了天家作爲華夏百姓“大家長”的禮數。

你可以罵太子,但也要承受百姓們罵的代價,太子可以反擊,但天家也要做足了姿態,這姿態不光是做給天下人看的,還是做給孔家,孔宗願看的。

若是想談可以,但不要“借刀殺人”雷霆雨露傑出於上的道理孔宗願不會不明白。

趙禎可以用最和善的姿態與孔家對話,也可以用最凌厲的手段懲治孔家,那些酸儒不過是趙禎發出的信號。

現在的天下輿論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若是孔家繼續一意孤行,那最終的結果便是所有的輿論和民義的倒戈。

趙禎不相信孔家能夠強大到對抗王朝統治者的程度,社會上的輿論甚至可以讓孔家歸隱鄉野再也不敢拋頭露面。

因爲趙宋天下的最強者就是他趙禎,現在的他已經超越了許多帝王,成爲一種聖君的存在。

孔聖人是聖人,而趙禎不是,他是聖君,超凡入聖的天子,地位堪比堯舜,在民間即便是孔聖人的地位也不能與之相比。

這是趙禎最大的依仗,也是他不在乎孔家的原因。

孔家在神都城中也有自己的宅邸,位置相當好就在皇宮的東面,出了東華門後不遠便是。

這套宅院還是當年蔡伯俙售賣的,趙禎在知道這是孔家在神都城的府宅後,還特意賜了些許錢財,以抵充他們購買宅院的錢。

但最終還是被孔道輔給辭謝了,那時的孔道輔還不知道趙禎這個皇帝坐擁天下最富有的商號,以爲這是趙禎從宮中用度中抽調出來,心中感激的同時,再次規勸趙禎應當勤儉。

趙禎不好說什麼,但從那以後便愈發的重視孔家和孔道輔這個聖人之後。

蔡伯俙頂着呼嘯的寒風走下馬車,這天氣就應該在家中呆着,守着溫暖的炕頭喝茶下棋,到這天下最大的大頭巾家作甚?

“啪啪啪……”

門上的銅黃被拍的金鐵交鳴,很快一個年老門子便上前打開小門道:“文宣公今日身體欠安,恕不能見客,請足下預留名帖,改日相會……若有急事,可入內耳房手書一封,小老給您研磨備茶!”

整個神都城也沒有這麼禮貌客氣的門子,蔡伯俙搓了搓手差點給他施禮:“老人家客氣了,但我家貴人來此不易,還望當面和文宣公說說話,您看?”

老門子伸頭看了看車駕,只見是無有品級的普通的箱車便笑道:“貴人還是請回吧!老爺真的身體欠安,瞧你們也是遠方來客,小老便和你實話實說,昨夜文宣公出外尋友,喝多了酒,染了風寒,土橋邊上的杏林堂的三水大夫剛剛問診而去,藥也開了,人也睡下了……”

聽了老門子的話,蔡伯俙便拱了拱手道了句:“叨擾了……”

顯然這是真話,孔宗願是真的染病了,否則那老門子也不會把話說的這麼清楚,連誰看的病都說出來,顯然是不怕去問的。

蔡伯俙壓了壓頭上的棉帽子便上了馬車:“官家,孔宗願病了,剛服藥睡下……您看咱們是不是回去?”

趙禎挑了一下眉頭:“這麼快就病了?看來心中已經悽惶的厲害啊!你再去叫門,若是門子依舊不許,朕便去耳房留下手信。”

蔡伯俙再度冒着寒風去了,只不過這一次老門子的臉色不太好,但還算是保持了風度,沒有罵大街:“若是貴人願來,便從車馬而下,小老這就開了側門請貴人進來。”

蔡伯俙苦笑連連:“這就來……容我再走一遭……”

門房看見趙禎的時候臉色怪怪的,蔡伯俙這個跑腿的人衣着華麗,而這正主卻是一件普普通通的棉袍,雖然外面罩了一件熊皮的披風,可這熊皮上的箭孔多很,一看就不是上乘的皮貨。

門子哪裡知道,趙禎身上穿的是皇后帶領後宮嬪妃親自做的棉袍,外面的熊皮披風是他親手獵殺,意義非同尋常。

趙禎打量着孔家的府宅,這府宅他當年弔唁孔道輔的時候也來過,時隔數十年依舊沒有什麼變化。

進了側門稍稍一拐便是一處耳房,內裡已經升起煤爐,這是趙禎推行的帶有煙囪的地瓜爐,取暖效果很好。

耳房不算大也不算小,外間剛好容得下一方書桌,桌上筆墨紙硯俱在,銅皮茶壺已經冒着熱氣。

趙禎寫完手信後便起身準備離開,而蔡伯俙接過門子遞來的茶會吸溜吸溜的喝着,外面實在有些冷了點,相比南方的東京城,這神都城可是夠冷的。

而趙禎望着孔家的宅院嘆了一口氣:“萬仭宮牆…………還未起!”

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六十九章帝國系統的威力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五百二十六章賀蘭山下的大火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盡其才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兩千五百零六章趙禎的“野心”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四百六十九章戰爭的藝術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
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六十九章帝國系統的威力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八百八十章送上門的美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五百二十六章賀蘭山下的大火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盡其才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兩千五百零六章趙禎的“野心”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四百六十九章戰爭的藝術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