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

自從處理掉韓綱之後,趙禎就愈發的喜歡站在宣德樓上俯瞰東京城的芸芸衆生,他那日的煌煌之言讓百姓們變得更加積極起來。

三才小心的端着手中的茶壺,溫熱的壺身和滑膩的手感讓他覺得這茶壺隨時能從手中飛了去。

“官家,您已經在這裡站了一個時辰了,咱回吧?”

趙禎撇了他一眼:“回去幹嘛?朕這是在穩坐釣魚臺,自有魚兒會上鉤的。”

三才摸了摸腦袋,他現在是越來越摸不清官家在想什麼了,一旁的彭七不屑的撇了撇嘴,這時候還敢多嘴,真是沒事找抽,自己就不說話站在這裡陪着官家看風景多好?

可惜趙禎並沒有打算放過他:“彭七你在這傻站着幹嘛?三才是專門伺候朕的,你一個殿前司的指揮站在這裡難道就不用處理衙中的公務嗎?”

擠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彭七笑道:“官家您就放俺的吧!俺在這裡是保護官家您安危的……”

趙禎指了指一旁猙獰的八牛弩和甲冑齊全精神飽滿的禁軍:“你覺得這樣嚴密的保護下,還需要你站在這裡給朕站崗?”

在三才的嘲笑下,彭七黯然的走了,臨走之前也不忘報復性的拍了拍三才:“俺不在的時候保護好官家!”

熊掌一般的巴掌拍的三才差點背過氣去,從牙縫中擠出一句:“彭指揮放心,老奴即使捨去性命也會保護好官家的!”

倆個活寶的表演並沒有讓趙禎開心,此時的他表面上穩坐釣魚臺,可心中卻焦急的很,丁謂傳來的消息也不知世家是真的打算俯首帖耳還是醞釀着更麻煩的變數。

陳彤匆匆走來看了一眼三才,在得到放心的眼神後才上前道:“啓稟陛下,尚書省禮部和司天監發來文書!”

趙禎點頭接過,能讓尚書省禮部和司天監一起上疏的事情只有科舉,今年的科舉和往年不同,不光有進士科,諸科等等,還增加了專業科和武舉。

這相當於是全國性的大型公務員考試,後世的高考在它面前根本就不能比,說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也不爲過。

專業科是趙禎在兩年前就下達的旨意,只要是有一技之長的人便能參加,主要是爲國家招收技術人才,而武舉也是如此,不光是扳倒將門的利器,更是提高武將在朝中地位的手段。

今年的科舉是在爲以後打下的基礎,不能有失。

翻開奏摺看了看,司天監定下了省試的黃道吉日九月十五,而尚書省禮部則是請自己確定考官人選。

大宋的科舉分爲三類:一爲制舉,由天子直接考選。二爲常貢,由州縣貢人禮部考選。三爲學選,由三舍選充。

今年的科舉趙禎只留下了制舉和常貢,三舍選充則被廢除,雖然引起了國子監三舍學子的不滿,但趙禎親自去了一趟國子監勸勉三舍學生。

如果學業精湛,自然不怕參加科舉,如果學業不精……你還好意思腆着臉向朕要官?!

同時向那些死纏爛打的學子委婉的表述自己的旨意:憑什麼人家寒窗苦讀數十年還要參加科舉考試,而你們不參加科舉還能做官?你爹厲害是你爹,你自己有什麼本事?朝廷可不要沒用的人!

想蔭恩?你爹有拿得出手的功績嗎?

從此以後國子監的招生工作就變得十分艱難……

大宋的常貢科舉是三級制度,州試,省試,和殿試三級,其中州試最爲簡單,以州府軍監的長官主持鎖廳試,省試則是要到尚書省指定的地點參加考試,考試的防作弊也相當嚴格,而殿試則是趙禎這個官家親自考校省試的合格者,並挑選出狀元探花榜眼等一二三名。

站在城牆上,趙禎想了想便伸手道:“筆墨伺候!”

三才小跑的端來托盤上面筆墨紙硯樣樣俱全,紙是富春赤亭紙,筆是宣城諸葛狼毫筆,墨是徽州李廷圭墨,硯則是大名鼎鼎的端硯,這一套下來少說也有大幾十貫,還不是民間能買到的。

這就是權利帶來的便利,趙禎提起狼毫便在陳彤的背上書寫御批:龍圖閣大學參知政事魯宗道爲人正色孤立,判科舉事爲最,副手當以治學嚴謹者宋綬爲之!此次監考命殿前司負責,內外禁閉不得互通,如有違憲者,嚴懲不貸!

趙禎寫完蓋上自己的皇帝神寶纔算完事,而三才的工作纔開始上前吹乾墨跡,並用黃綢包好,在黃綢的連接處滴上火漆加蓋關防,陳彤這纔拿過小跑的又向尚書省跑去。

趙禎伸手拿過三才手中的關防道:“這防範一直是這樣?”

三才點頭道:“從太祖朝開始就沒變過。”

趙禎想了想道:“命將作監製作半印關防,兩印重合放才奏效!”

“奴婢這就去,可剛剛的……”

“明日朝會的時候朕自會說明。剛剛只是朕回覆尚書省御批而已用不得追回。”

趙禎突然想起老朱發明的半印關防,原理和虎符一樣,二者合一才能確認,這纔是放止徇私舞弊的好東西!

今年的三月的州試已經結束,省試即將開始,這算是魚躍龍門的時刻,只要過了省試便是進士,只要沒有大錯幾乎是鐵板釘釘的官身,即使殿試考得不好也沒關係,不會取消選人的身份。

所以省試纔是最重要的一次考試,不少的學子早早的便趕到東京城找地方住下,他們要在這裡好好的複習用功,期待着官家繼位一來第一次省試的到來。

趙禎看着城中熱鬧非凡的景象微微一笑:“也不知朕能否像唐太宗一樣,天下英才,盡入吾彀中!”

三才在一旁諂笑道:“官家這是哪的話,咱大宋的科舉可比唐朝時的好的太多,不光人數多,而且大浪淘沙之下肯定是人才輩出的!加之官家賢明,天下學子怎麼能不趨之若鶩?”

三才的馬屁拍的趙禎很舒服轉頭笑罵道:“你這殺才倒是會會說話,朕要親自去市井看看纔算真嘞!”

“官家又要出宮?!”三才的笑臉瞬間垮了下來。

“廢話,快點準備,順便讓蔡伯俙和晏殊陪駕!”趙禎說完便轉身回宮,皇帝要出宮也不是那麼簡單,前期的準備工作一定要做好,而且不能讓百姓識破身份。

可趙禎的曝光率,想不被識破都難!

這可讓負責趙禎安全的殿前司御前諸班傷透了腦筋,也讓黑手的人想破了頭,用上了各種方法給趙禎打掩護,趙禎曾經提過人皮面具這種神器,引來的卻是鼠三莫名其妙的眼神。

看來小說中的東西確實是杜撰出來,而易容術也是簡單的化妝讓別人覺得趙禎和原先的長相不太像而已。

走在大街上,身旁是好吃的小胖子和溫文爾雅的晏殊,趙禎瞬間覺得生活有趣的多了,搶過蔡伯俙手中的零食,趙禎搖頭道:“你都這麼胖了就別吃了,蔡記的美食還不夠你吃的?”

“現在多吃點也沒關係,反正我又不能娶妙元回家……”

蔡伯俙一掃之前的畏畏縮縮,說起了酸酸的話,這讓一旁的晏殊不滿的皺眉:“官家定下的時間是有道理的,你且聽着便是,還能害你不成?”

晏殊的話瞬間就引起蔡伯俙的不滿開口反擊道:“你這話說的!你年齡夠了,年底便要成婚,我呢?!還要再等上三年!三年啊!”

趙禎給了他一個暴慄怒道:“朕也要等上三年,你以爲就你一個人在等?”

蔡伯俙疼得眼淚在眼眶中打轉,可嘴中依然嘟囔道:“也不能讓我等官家您吧!”

“你說什麼?!”

蔡伯俙立刻諂笑着說道:“官家前面便是最有名的狀元樓了,不少學子爲圖一個好彩頭都在這裡住入……”

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五百六十二章回歸正朔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四百四十六章四方雲動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兩千五百一十四章“民意”?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章以卵擊石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兩千一百三十二章王則的救贖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國博弈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百五十七章太子的迷茫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
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五百六十二章回歸正朔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四百四十六章四方雲動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兩千五百一十四章“民意”?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章以卵擊石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兩千一百三十二章王則的救贖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國博弈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百五十七章太子的迷茫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